第八十四章 吾血諫時弊

秋細君獨自找李壞,道:“沈爺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商洛幫的新堂口,但是我還須辦成一件事以證明我們的能力。”

李壞大喜道:“那咱們算是有了碼頭,大姐,交給我來辦!”

秋細君道:“廢奴四君子,鼓吹釋放奴婢,譴責上林苑,引發關中震動,衆豪族深恨之,因此有人出十萬錢殺了他們。”

“貢賢、郭循、鄭懷也罷了,楊阜琳是楊敦儒大人的孫子!我們身受楊大人的恩澤,如何能……”

“楊忠爲保家族,聲稱將楊阜琳逐出家門,去除族譜,斷絕父子關係。楊敦儒大人自盡於長安詔獄。我們一切的生計來源全斷了,這百十個孤兒,每個月都有人餓死、病死……我們只是爲了活着。”

李壞道:“對!活着!”

李壞隻身出城,過滻水,來到白鹿原,這裡有一處莊園,是貢家別業,四君子自從倡導止奴運動,常聚集於此。時間久了,影響巨大,關中豪族暗中開始運作。六郡良家子大多是軍功勳貴出身,蓄奴販奴,幾乎是關中家庭的標配,愈演愈烈的形式引發了自上而下的震動,如今四君子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四人正在院中論時政反映。

鄭懷道:“秦王開放上林苑,假田於民,那些釋放的奴婢算是有了生計着落了。”

郭循道:“我們一番心血,沒有白費,秦王牧野瓚乃聰慧仁治之人。”

楊阜琳道:“《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這秦王開上林苑不是他的本分麼?有何歌功頌德的?”

貢賢道:“楊兄,何必如此刻薄。廢奴之事至此,依然達到目的,我們就此罷手。楊兄,也該與令尊老大人何解!”

“爲天下故,我縱是做個無姓之人又如何!”

貢賢道:“楊兄不懼春秋之誅?”

春秋之誅,棺槨不可入祖墳,宗祀不可祭靈牌,只能埋屍無主荒野,墳塋不可起冢,不可立碑。

“裹草蓆,折發敷面,不過身後事。難道我楊阜琳,行此仁德大事,黃泉之下真的無顏見祖宗和先賢麼……”

鄭懷道:“楊兄,壯哉!”

楊阜琳手指遠處的上林苑,怒道:“上林苑,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當路池、太液池、郎池,哪個不是漁產豐富,膏腴良田,每年兩千萬錢的收入是少不了,與民爭利……我等讀聖賢書,豈能步仗義執言?”

郭循道:“楊兄,明哲保身,也是聖賢教導我們的。”

貢賢也道:“是啊!秦王依然開放上林苑,又置公田……”

楊阜琳大怒道:“你們兩個……這事是不是要半途而廢……鄭懷,你呢!”

鄭懷唯唯諾諾道:“豪強也釋放不少奴婢,我等名聲大起,何必固執下去……”

“好!好!好!原來就是名利之徒,我楊阜琳與爾等絕交……”楊阜琳縱馬向高塬下而去。

李壞連忙盤下土崖,就在大路之上等待。

楊阜琳悲憤之中,策馬狂奔,不料馬失前蹄,摔下馬來,馬兒被樹枝戳破脖頸,不能再騎乘。楊阜琳一瘸一拐向前,卻見一個少年執劍攔在路上。

楊阜琳道:“你?你不是那個……”

“不錯,慈幼園的孤兒,曾受楊敦儒大人的恩澤。”

“吾不過書生,也無力再續慈幼園,深表歉意。”

“不需要了,我們爲另謀生路,特來借公子的人頭一用。”

楊阜琳仰天大笑:“我明白了,若是我的人頭能夠再續阿爺的遺願,我何所惜此頭。”

楊阜琳抽出長劍,道:“吾血諫時弊,不負少年頭!”

三日後,秋細君到青龍坊沈爺的宅子,只見大堂擺了香案和幾桌酒席,這是爲秋細君擺設的場面。宅子中已經聚集了三十多名混混,皆是沈爺平日所收的小弟。廊下幾桌則是幾位香主身份的人,也都年紀輕輕,只是身強力壯,不似那些混混皆面黃肌瘦的。

秋細君剛和沈爺說了幾句,外面一陣騷動,立刻有門人前來告知沈爺,“張堂主來了。”

沈爺沈爺凝重道:“不棄,隨我迎接張堂主。”

兩人出門,十幾名幫衆擁戴着一名四十歲多的漢子進了二道門,他看見沈爺大老遠笑道:“老沈啊!身體康健啊!幫主命我來看看你啊!幫主說您老人家人老心不老,不僅在長安收了諸多幫衆,還收了兒徒,打算開設香口。”

沈爺深深鞠躬,道:“老朽將死之人,勞煩幫主掛懷,勞煩張堂主大駕。老朽感激涕零啊!”

秋細君則上前一步,跪拜迎接。

張堂主扶起秋細君,道:“好!辦得大事,幫中又多了一個後起之秀,以後咱們商洛幫挺進關中,立足長安就靠你了。”

衆人一一拜見,寒暄過後。張堂主道:“時候差不多了,咱們就開始儀式吧!”

所有人按照地位和輩分羅列。張堂主道:“今天諸位兄弟齊聚乃是爲秋不棄拜沈爺爲師父,同時擢升香主之位。三節兩壽,望拜師父,禮有厚薄,各憑天良。”接着宣讀來賓的名字,就是沈爺以往舊部香主和長安新招的小混混。

焚香後,李壞獻給沈爺一包錢,作爲象徵性的見面禮,而後頭頂拜師紅貼,下跪叩首。

沈爺道:“諸位兄弟,諸位朋友,今天我就在衆人面前,收秋不棄爲兒徒。今日列祖列宗在上,幫內兄弟和堂主都在,希望你能夠嚴守幫規,搭設香口,將我幫發展壯大。”

秋細君道:“謹遵師父之命。”

張堂主道:“孝敬師父如同父母,授業之恩,重如再生,常懷孝敬之心,不忘赤誠之心,諸位幫衆待如兄弟。任香主後,須沉穩自重,兢兢業業,不貧不賤,不懶不奸,守禮守節守義,背師棄祖,忘恩負器,天理不容,幫規不容。”

秋細君道:“謹遵堂主教誨。”

秋細君又給來者磕頭,又奉茶給沈爺和張堂主。

張堂主道:“禮成!”

衆人一片恭喜之聲。

沈爺、張堂主到內堂用餐。張堂主道:“幫主便有心入駐長安,恰巧您老人家在長安有了一定根基,便要以此開設香口。王辯絞盡腦汁要另派人選前來接替沈爺,幸虧沈爺有了兒徒,今後便可以名正言順發展基業。”

沈爺道:“深謀膝下無子,若非堂主照應,老朽怕是無立錐之地。”

張堂主道:“老沈,你是幫主身邊老人,我素來尊敬,今後幫中還有不少大事指望您老人家呢。”

三人又詳細談論些幫中事務,秋細君便出去逐一敬酒。

331章 極樂門454章 梅嶺279章 八不中道第139章 遼西陽樂344章 片倉重長第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548章 巴渝城191章 克拉蘇的進襲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330章 淨海王338章 加藤清正546章 巫巴第三十九章 今日吾軀歸故土第三十六章 怒蛟幫第135章 慕容部第158章 卑沙城第十七章 東封西祀268章 情僧217章 十大惡人321章 千情公子183章 蘇雷納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420章 荊楚之舟447章 敵襲162章 四大散人第131章 海坨山王次仲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334章 琉球302章 蜑人之後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221章 庫結沙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500章 白虎之會289章 歐陽冉189章 罽賓之王176章 衛洛真457章 萬獸山莊第三十四章 闞公佐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526章 峨嵋派192章 羅馬方陣222章 白于山176章 衛洛真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182章 墨山城481章 鬼王438章 十二連寨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第七十七章 雲天弧光第二十七章 絞殺黑衣教493章 取道河西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291章 黯然銷魂劍200章 姑墨545章 巴人242章 兵進大宛第一百一十七章 恆山派365章 夢想權之助第149章 再起風波第七十六章 金蠍仙子第十九章 浮舟論羣俠551 滇國之亂301章 衢州六怪220章 箜篌引292章 妙在絲毫之間257章 紅綃之劍469章 鐵膽莊390章 鬆平忠輝的金山279章 八不中道277章 最難卻是美人恩453章 南海國第130章 神箭九策486章 盜墓賊252章 上古秘族254章 風雨伊人來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202章 輪臺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258章 衡山五神劍372章 一刀齋的貪杯485章 五青璇187章 向日族521章 東女國第158章 卑沙城432章 章華宮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第二十三章 刺客231章 交河城第八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1)308章 破解神仙譜第144章 千代太后231章 交河城234章 援救烏孫232章 龜茲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第八十六章 穿心一劍第三十七章 疫毒來襲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