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朕,避他鋒芒?

……

“前線探得軍情!”

“陳倉方向,馬騰、韓遂果然只出了一支疑兵!其真正主力,已然繞道蕭關,順着六盤山突入關中!”

“有確切消息——三日前,涇原破!”

“兩日前,華亭破!”

“一日前,千陽破!”

“最多還有半日,馬騰、韓遂的兵馬就能繞過陳倉,途徑郿縣!”

對方的速度比劉協想象的還要快。

進入郿塢之後,劉協本以爲能夠稍稍休息一番,養精蓄銳。

可昨夜提前出發的牛輔在得到劉協的情報後,雖沒有選擇渡河,卻還是往蕭關方向派去斥候。

事實比所有人預料的還要糟糕。

馬騰、韓遂,此刻已經突破了防線,進入了關中。

“如此,郿塢的防守,便全部交給子循(高順表字)了。”(注1)

張遼長於進攻,尤其善於騎兵作戰,所以這短兵作戰算是張遼的一個弱點。

所幸,張遼身邊一個同僚恰好能夠補足他的缺點。

高順身後站着百餘名身披重甲,手持大盾、鉤鑲的士卒,隨時等候待命。

這一百名士卒,就是昔日劉協和董卓在北宮中用來對陣的士卒。

之前,劉協曾建議董卓組建一支適合在關隘、山地作戰的陷陣營,並將這陷陣營交予了高順率領。

雖然後面因爲種種事宜,這陷陣營並未在棋局上展示自己真正的風采,但這並不妨礙劉協放心的將郿塢的防守全權交給高順。

“末將領命!”

高順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首考”即“實戰”。

但配合上郿塢自身的防禦工事,高順有信心守住此地!

“好,那便豎起龍纛,告訴對岸的敵軍——”

“朕,就在這裡!”

對岸。

逐漸逼近的騎兵。

正如漢軍已經打探到了他們的蹤跡。

他們同樣也探到了渭水南岸的蹤跡。

“汝說,郿塢升起了大漢龍纛?”

無論是馬騰還是韓遂,之前都是邊境漢吏。

雖然他們都曾攻伐過大漢郡守,甚至還一度入侵過三輔之地。但當他們聽到大漢龍纛於自己對面升起時,心頭還是有些發憷。

“文約(韓遂表字),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我等來到關中的目的就是爲了天子,自然要破了關隘,將其拿下!”

馬騰有些踟躕:“何必要進攻天子?反正我等已進入關中,倒不如直取長安,如此不還是一樣的嗎?”

韓遂險些被馬騰氣笑。

“若得不到天子,我們還來關中做什麼?”

“此次士孫瑞親自去尋我們,求我們出兵誅董卓、清君側。雖有搬弄是非之嫌,但這確實是我等最好的良機!”

“一旦得了天子,我等便能取得朝廷的權柄,做下一個董卓!”

“反觀那長安有什麼用?就算進去了,又能劫掠些什麼東西?就算劫掠些什麼東西,難不成還能帶回到隴右不成?”

韓遂恨鐵不成鋼:“董卓只是被調走了,可不是死了!”

“若是我等不能得到天子,就算破了長安又如何?董卓照樣可以率領大軍殺回來!到時候你我這些兵力,難道可以抵禦董卓的虎狼之師嗎?”

“爾今之計,唯有挾天子,方纔能成就大業!”

韓遂比馬騰年長些,還曾去過洛陽,見過何進,見識心性都要遠勝馬騰。

他明白,越是這種時候,越是成王敗寇!

他和馬騰可不像袁紹、袁術,遠在關東,董卓打不過去。

他們就在隴右!

若是此事不成,那董卓未來的報復對於他們來說將是致命的!

“這天子以爲躲在一個塢堡中,我們就拿他沒辦法不成?”

韓遂兇相畢露。

“全軍下馬!準備器械!大不了將這些士卒全部拼死在這裡!只要得到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馬騰見狀,也收起了自己的優柔寡斷。

“既如此,自當與文約兄一起進攻郿塢!”

馬鞭重重一揚。

二人身後的羌族騎兵猙獰着面龐,朝着郿塢殺去。

他二人麾下兵馬,大都是羌人。

羌人雖身材矮小,但兇悍遠勝尋常漢卒!

他們不少人手中的武器都還是骨刀、骨錘。

與漢人士卒相比,他們纔不管郿塢上空飄蕩的那面龍纛意味着什麼。

他們只知道,若是拿下郿塢,必然可以得到裡面的財寶,玩弄裡面的女人!

正在郿塢牆頭督戰的高順見到這羣羌族士卒如此兇悍,便來到了劉協身邊。

“陛下,還請移步塢堡內部,先避其鋒芒,免得傷到陛下!”

劉協此刻也聽到了那羣羌人猶如狼嚎一般的叫聲。

這非但沒有讓他畏懼,反而朝外面看去,以大漢天子的目光審視外面奔走的這羣異族。

“朕,避他鋒芒?”

劉協覺得好笑。

“自古以來,就沒有避讓異族的諸夏天子!”

“昔日犬戎攻打鎬京,便是周幽王那樣的天子都沒有選擇逃走,而是死在了驪山下!”

“子循莫不是以爲,朕還不如他姬宮湦嗎?”

劉協搬來一把胡凳,直接坐在城頭。

“來人,給朕披甲、備刀!”

“給城下知會一聲,就說大漢天子首級在此,想取的……讓他們自己滾到朕面前來!”

——————

注1:

又到了起表字的時候,和牛輔一樣,高順的表字在史書上同樣沒有記錄,只能自己給取一個了。

首先,在東漢末年,劉熙寫過一本《釋名》的書,裡面將“順”這個字解釋爲“循也”。

考慮到劉熙與高順生活的年代基本一致,所以對字的釋義也估計差不多。

之後,我記得以前看《太平寰宇記》,裡面貌似有一個叫橋順的人。然後去查了一下,發現他的表字是重產。

綜合“順,循也”的釋義,我猜測古人對這個“順”的主要釋義其實是在延綿子孫這一方面。畢竟古代對於家族興旺一事十分看重。

所以,最後我選擇了“子循”這樣的表字,一方面更貼近釋義,另一方面在平仄上要押韻一些。“高子循”比之“高循德”、“高循宗”什麼的,貌似都要好聽一些~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67章 天子問策第7章 荀攸?不救也行第9章 陛下再救臣一次第26章 逼入絕路第63章 我,還是漢臣第28章 太師授兵第39章 倉稟足第66章 朕,掌控天命!第64章 義士不絕第4章 奸臣已經跳出來了!第26章 逼入絕路第38章 太師,兵法是這麼用的第11章 磨劍第60章 徐晃,徐公明!第33章 這題超綱了第23章 相忍爲國第4章 奸臣已經跳出來了!第39章 倉稟足第61章 內奸第59章 蔡文姬第65章 你和荀攸熟嗎?第10章 呂布:摸挨老子!第63章 我,還是漢臣第31章 今日我,明日君第74章 文姬作賦第48章 王允蹤跡第30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章 刀劍遠勝道德第32章 不普通的百姓第71章 張遼:三百?夠了!第45章 人去樓空第37章 又是朕出賣的你第24章 哭卿卿第78章 託付第63章 我,還是漢臣第5章 只有朕對你好第53章 膽大包天第46章 爲何只有孤做不得?第26章 逼入絕路第30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60章 徐晃,徐公明!第74章 文姬作賦第29章 將軍!第13章 獨夫!第44章 天子之怒第37章 又是朕出賣的你第44章 天子之怒第25章 揣測第8章 賈詡,賈文和!第13章 獨夫!第70章 爭吵第45章 人去樓空第72章 五子對決第33章 這題超綱了第46章 爲何只有孤做不得?第41章 賈詡被打了第38章 太師,兵法是這麼用的第53章 膽大包天第23章 相忍爲國第45章 人去樓空第70章 爭吵第66章 朕,掌控天命!第21章 我成董卓黨羽了?第25章 揣測第65章 你和荀攸熟嗎?第31章 今日我,明日君第67章 天子問策第26章 逼入絕路第67章 天子問策第63章 我,還是漢臣第77章 北岸第11章 磨劍第14章 魏晉八君子第36章 太師對不起第35章 白魚龍服第11章 磨劍第35章 白魚龍服第67章 天子問策第21章 我成董卓黨羽了?第40章 陷陣營第71章 張遼:三百?夠了!第78章 託付第78章 託付第38章 太師,兵法是這麼用的第32章 不普通的百姓第66章 朕,掌控天命!第63章 我,還是漢臣第43章 董卓,奸臣第50章 秦人之固第79章 龍纛的方向第27章 末將張遼第71章 張遼:三百?夠了!第21章 我成董卓黨羽了?第38章 太師,兵法是這麼用的第19章 兩面三刀,官僚本色第43章 董卓,奸臣第52章 上兵伐謀第57章 太師親征第45章 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