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MATE 2”讓華興電子站在前沿,是那種真正的前沿。雖說華興電子在個人計算機領域沒有獨領風騷,但也真正算得上處在第一梯隊。
因爲在8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市場上纔開始正式進入快車道,其標誌就是IBM在1981年8月發佈的PC 5150。
要說起IBM PC 5150,這是PC行業最具開創性意義的產品。在歷史上IBM PC 5150備受讚譽,甚至被《時代》雜誌評爲1982年的“年度機器”。
但是IBM在設計這款機器的時候也有着綜合考慮,IBM PC 5150主要電路板爲主板,集成的處理器是4.77MHz Intel 8088、標準配置64KB內存,最高可擴展至256KB。
它在設計的時候吸收了蘋果二代的特性,其機身標配5個拓展槽,內置單/雙軟驅但不支持硬盤並通過電線和主板連接,標準存儲器爲卡式錄音帶,ROM裝配有 Microsoft BASIC。
爲了優化這款產品的任務處理性能,IBM還使用了NEC V20處理器來提升運行性能,並引入Intel 8087輔助處理器可以提高其數學處理能力。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款產品標配黑白顯示器,內置的彩色圖形是配給卻支持普通電視機作爲圖像輸出設備。
總的來說IBM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除了成本方面的考慮以外,更多的考慮不影響其中小型機市場。這一點最具體的表現就在於IBM PC 5150使用的是Intel 8088處理器而不是Intel 8086處理器。
我們可以查詢到的資料顯示在1979年INTEL公司就推出了8088芯片,這款芯片參數上顯示它是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爲4.77MHz,地址總線爲20位,可使用1MB內存。可是8088雖然內部數據總線都是16位,但外部數據總線卻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
也幸虧這些限制,華興電子的“MATE 2”個人計算機才能在1982年4月依靠對蘋果二代的完全兼容和圖形化界面打開市場。
當然好的硬件離不開好的軟件來充分發揮其性能,由於華興電子把LIUNIX作爲自由軟件來進行開發的,吸引了不少的學校和自由軟件人士加入進行開發。
當然華興電子作爲開發的主體並沒有把LIUNIX系統的開發完全寄希望於免費獲取外部資源,相反華興電子投入了不少的資金挖了不少的具有相關係統開發經驗的人才來進行系統的開發和對外部參與開發人員所貢獻代碼的整合與協調。
至於這些人才從哪裡挖過來的,不用說施樂當然是的來源之一,蘋果是來源之二。
挖過來的這些人才的已經經驗給華興電子的系統開發提供了不少的經驗,最起碼在軟件架構上給出了不少的意見。
餘元浩雖說可以從網上查到LINUX的架構,但是爲了鍛鍊開發隊伍還是讓他們自己先去設計一下適合這個時代機器的系統架構纔是最好的選擇。
有了前期在MATE 1上面試開發LIUNIX系統的經驗,在MATE 2上面開發的正式版LIUNIX可以說完全超越了APPLE DOS。並且華興電子的軟件工程師對於APPLE II的軟件兼容也作了很好的處理,APPLE II的應用軟件全部都可以在MATE 2上面運行。
爲了適應個人計算機行業的激烈競爭,國內的資源華興電子一點也沒有放過,通過與國內多個大學和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並接受了不少他們“閒置”人才的情況下,華星電子的技術力量總算是滿足了進行計算機軟硬件開發的要求。
當然在這背後還有着餘元浩提供的明確技術發展方向和系統的介面規劃,因爲要求明確,再加上華新電子自身的資金還算得上十分充足,MATE 2總算是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自己的招牌。
如果硬要拿我們這個時空的產品來類比的話,大概與MATE 7的成功程度類似吧。算得上是華興電子mate系列的一個里程碑,用戶體驗可以說還不錯,爲mate這個品牌增加了不少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