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房子不算大。
除卻幾個家人住的房間外,其餘也就是爲了農活預備着的一些生產用房,如磨坊倉庫等,院子裡到處都亂糟糟的,佃戶們把稻穀收進了倉庫,有一些穀穗掉在了地上,薛四娘馬上來回小跑,將穀穗都收起來——對於辛苦耕作的人來說,浪費就是最大的犯罪,穀穗是必須要收起來,不能拉下的。
薛四娘跟着李夢一起住,李承和母親崔氏各住一間,除卻這三間房屋之外,李家似乎也沒有別的什麼房產了,廊下有豬圈,養着一頭瘦豬,柵欄裡養着兩三隻母雞,就算是這樣在後世之中的農村也算簡陋的建築,也是附近方圓十來裡最顯赫的人家了,有不少的佃戶依附着李家過日子。哦不能說是最顯赫,而是次等吧。
對,次等次等,遠遠比不上樑家。
李承到了母親房外,見到裡頭點了油燈,窗戶上照射出來了一位中年女子的身影,李承打了一個招呼,推開房門,見到自己的母親崔氏正在低頭寫字,於是開口問道:“母親這是寫什麼呢?”
“我在寫,你今日這許出去的每人多半碗麥飯,要什麼時候才能從地裡收回來。”崔氏頭也不擡,只是低頭記着賬本,“我看這個家,什麼時候要被你弄完了!”
李承很怕自己的母親。
不單純因爲是記憶力還存有的母子關係,更多的是在於母親崔氏,是一位很厲害的婦人。
這個厲害的形容詞,不是說崔氏多少殺伐決斷,而是在於很多事情上,瞞不了崔氏。
李承尷尬的跪坐了下來,在外面隨意懶洋洋的歪着都沒事,可在母親這裡,是要言行規矩都按照崔氏的要求而來,崔氏家教甚嚴,一言一行都有規定,李承在這裡頓時化身彬彬有禮小郎君,“母親不用擔心,今年的穀子收成極好,不差這半碗麥飯。”
“如此就是極好了,”崔氏擡起頭來,露出了一張圓臉,她長得頗爲喜慶,並不是像言語之中那樣刻薄的氣質,身上也是穿着麻布衣裳,但氣度儼然,頗爲莊重,絕非普通農戶之人。
“只是你又胡鬧什麼?還要叫人今夜就放水?放水了還如何種菜?依我看,趁着天氣還暖和,種一些菘菜就罷了!到了嚴冬之前,或可還能收穫一些。”
“放水是預備着犁田,”李承跪坐,雙手扶在膝蓋上,“明個還要種稻子,不種菘菜!”
“你……”崔氏搖搖頭,有些生氣起來,“那你就折騰罷了!橫豎如今你也大了,家裡的事兒該你來管着了,是胡鬧還是亂來,都你自己個承擔,若是好了,自然是你的好,若是不好,那就是你的不是——我一概是不管的。”
李承悄悄嘀咕:“真的讓我自己管就好了……”後續的話被崔氏的一個眼神隨即堵了回去,李承朝着自己的母親賠笑眨眼,“母親記賬辛苦了,兒子不打擾母親休息,且早些安置罷!”
“慢着!”知子莫若母,崔氏如何不知道自己這兒子心裡頭想什麼?她攔住了李承,拿出了一塊木板,“你且不必着急,”崔氏得意一笑,“今日的功課還未完!如何能走!”
沒想到自己個穿越了兩千年之前,還要接受補習這種教育模式!
李承身子微微蜷縮,不露聲色的朝着門的方向退了退,“母親,今日忙於農活,身子實在是乏了,求歇息一日。”
“豈不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且我豈不知你所謂農活,也只是在田中監工,如何會累?”崔氏卻是不會簡單放過,依舊還要指導自己兒子讀書學習,“今日恰好天氣不熱,又點了油燈,你若是不學的話……”
崔氏的語氣低沉,又富有威脅,李承在其中聽出了“如果今日你敢偷懶浪費點着的油燈,那你明天就不要吃飯”的潛臺詞,他一打激靈,頓時坐直了身子,“是,我都聽母親的!”
據姐姐李夢所介紹和自己的記憶回憶,李家乃是出自襄陽城中普通人家,但是母親可不簡單,乃是出自河間世家大族崔家,家世淵源,學問很是了得,也不知道怎麼,竟然就到了荊州來,嫁給了父親李鴻這襄陽城的一介守門小吏,這等級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情況可以拉近的。
至於原因,李夢也不知深究,而且她警告李承,不要輕易問這個問題,一來父親去世,母親本就傷懷;二來母親似乎對着前塵往事忌諱莫深,也不宜相問。
當然,所謂的李家出自普通人家,顯然是對於母親崔家相比較而言的,單單這個普通人家,就已經是最近方圓幾公里內條件好些的中等之家了。UU看書www.uukanshu.net
若是能趁着天下太平,再在農業上發展個幾年,再兼併一些土地回來,僥倖得不要在時代大潮中被碾壓成分母,接下去就可以正兒八經的算是耕讀傳家,也可以比照樑老丈在飛鳥莊的地位,魚肉、哦不不,是造福鄉里了。
這就是兩漢政治構建基層裡最不可或缺的一種角色——良家子。
李承是一個對感情需求很豐富的人,他之所以穿越到建安二十三年的荊州一直不適應,甚至大喊大叫被人誤以爲是撞客之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爲失去了自己在前世的那些親人朋友,感情寄託無法得到滿足,故此纔有些發瘋。
所幸,這一輩子的家人還是那麼的溫馨,而自己融合了這一輩子的記憶,自然對着崔氏李夢等人的依賴是油然而生,絕非虛假。
李承在油燈昏暗的燈光之中看到了母親崔氏正在誦讀經文,姐姐在外面收拾着拿回來的農具,躡手躡腳的,儘量不發出聲音,小小的薛四娘也在幫着家務活,這些家常的溫馨感覺,也讓李承一下子忘了白日裡在田間地頭的辛苦,全神貫注,投入到了讀書之中。
不多會,今日的授課就完結了,依靠着李承的好腦子,今日學習學的極快,而且崔氏的風格絕非填鴨式的教學,她不需要李承來死記硬背什麼,只是需要把經文誦讀熟悉,再知道其意即可,這個學習方法李承還頗爲喜歡,因爲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死記硬背纔是李承最大的優勢,若是問經書,李承倒背如流,可若是問內裡含義,李承只怕就要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