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大唐太宗文皇帝(卷末)

登峰造極。

天下無敵。

盛世煊赫。

還有什麼詞彙能夠形容此刻的大唐呢?

是從東海之濱,到蔥嶺極西,都不需要攜帶兵刃。

是縱然普通百姓的米缸中也有足以過冬的儲糧。

是兵戈不動而四境安寧的邊境。

是天子高居明堂,卻始終關注着百姓的一餐一食。

那些在史書上所描述的盛世,那些在史書上所描繪的聖王,躍然出現在所有人眼前時。

原來如此啊。

生活在貞觀之世,還有什麼值得去向往的呢?

在貞觀天子之下爲臣,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

四境之內的番人,除了發自內心的感恩戴德,發自內心的敬服,還有什麼能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呢?

……

太極殿。

李世民的寢殿一改往昔,變成頗爲樸素,走進殿中,一股濃濃的藥味,李氏的遺傳病深深折磨着他,乃至於無法視事,只能讓太子李治監國理政。

李治細細品着碗中藥湯的溫度,待溫度恰好,他便行到病榻前,徐慧妃將李世民扶起來,“父皇,藥來了。”

李世民望着自己有些憔悴的兒子,心疼道:“稚奴,辛苦你了。”

李治一邊喂李世民喝藥,一邊低聲道:“兒子照顧父親是應該的,當初母親去世後,父親將兒子和晉陽帶在身邊撫養。

那時父親既要處理政務,治理大唐,還要照顧我們入睡,很是辛苦,現在兒子做這些,還不如您的萬一啊。”

李世民很是感動,他輕撫着李治的腦袋,手掌已經有些消瘦的厲害,“真是個好孩子,以後一定能成爲一個仁孝的帝王。”

李治能夠成爲太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李泰爲人狠厲,李世民擔心李泰上位後,會清算李承乾和李治他們,而仁孝的李治,則不會如此。

現在看來,自己的選擇果然沒錯。

大唐的下一代,絕對不能再發生兄弟相殘之事了。

待李世民喝完藥,漸漸有了睡意睡去後,李治對徐慧妃溫聲道:“徐嬪,孤要去聽政,勞煩你照顧父皇休息,若有需要,孤就在偏殿往日之處,徐嬪派一宮女喚孤即可。”

徐慧妃輕撫李世民,輕點頭示意自己知曉。

李治躡手躡腳離開寢殿,走出大殿時,他忍不住多嗅了兩口空氣,這空氣相比充斥着藥味的寢殿,很是清澈。

民間常言,久病牀前無孝子。

但在皇室中,這明顯不成立。

一向以仁孝所聞名的太子,自然是衣不解帶的在牀榻前照顧。

這一照顧就是兩年。

尤其是近一年來,李世民的身體愈差,幾乎整日纏綿病榻,李治在聽政之餘,都守護在父皇的牀榻旁,李世民很是感動,他甚至在自己的寢殿羣中,爲太子李治安排了一處別院,以讓李治不要那麼疲累。

李治無論是出於本心,還是出於現實,都不可能讓自己的仁孝之名收到絲毫損失。

整整兩年,他的身影只在聽政以及寢殿中來回打轉。

他甚至就連一次踏青都沒有過,即便是洛君卓和晉陽公主邀請他,李世民也讓他去散心,他也不爲所動。

這兩年,他甚至就連一件新衣都沒有換過,一直穿着素色的衣服,那些繁華盛服,都被他藏起來。

只要照顧過病人便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枯燥以及乏味的事情,縱然是李治這樣的孝子,時間一長,緊繃的神經,也不禁讓他感到疲累。

他嚮往着往昔的明媚,他和洛君卓在別園中,和文士們吟詩作賦,在元宵節賞花燈,泛舟取樂,而現在,他將所有的一切都壓在心中。

而後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人、一張臉,以及那暴雨也淹沒不了的眼中的火焰,在這座沉沉暮暮的皇宮中,在無數人走向麻木衰亡的皇宮中,他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日。

以及那小意溫柔,那如火纏綿,和勇氣的灌注。

……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終末一日的到來。

在痛苦中被折磨的李世民,希望能夠得到一些藥物治療,天下聖手,盡在洛氏。

靈天閣中。

李世民臉色蒼白,李氏遺傳的風疾讓他生不如死,在他看來,唯一所能夠拯救他出苦海的就是國師洛蘇。

當李世民走進靈天閣時,洛蘇就仔仔細細的將他渾身上下看了一遍。

宛如將要被審判的人,李世民心中忐忑,而後他見到洛蘇輕輕搖搖頭,心不住的向下沉去,就像是人溺在水中。

“人就是如此,生、老、病,總是要完整的體會一番,最後便是死亡,死亡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的死亡便是身體的死亡,這往往是最令人恐懼的,但在我看來,這實際上不算是什麼。

最可怕的是,你的名字湮滅,你的存在不存。

長安城中有個百姓,叫做王五,百年後,王五還存在嗎?

千年後,後人回望這個時代,會不會有一個問題,那便是世上存在過王五這個人嗎?

不。

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爲王五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不存在的。

天子你看那星空之上的漫天星辰,千萬年都待在哪裡,不曾有過生滅,你的名字便如同那些亙古的星辰,千萬年後依舊有人呼喚。

去坦然的迎接每一個人註定的結局,讓更多的光照在你的名字上,千百年後,在歷史長河中,你便是最閃亮的那顆星辰。”

李世民並沒有問洛蘇爲什麼能夠重新降世。

從心底深處,他對洛蘇的形象是模糊的,所有人對洛蘇的形象都是模糊的。

似乎不存在厭惡、不存在喜歡,不存在許多許多人對另外一個人所應當存在的情緒。

洛蘇存在於這個世上,又不在這裡,如同天上的雲,琢磨不透。

……

有些人知道陛下去過了一次靈天閣,宮中安靜了些許時間,而後便是天子病竈愈發沉重的消息。

皇宮中從來都不是什麼能夠保持秘密的地方,但李世民本身也並沒有太多的保持身體秘密的想法。

宮中的職位也在調整,後宮女史洛君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召進了殿中。

洛君薇有許久不曾見過自己的這位天子舅舅了,出現在她面前的身影,和她記憶中有些偏離。

“陛下。”

洛君薇福身行禮,李世民在徐慧妃攙扶下從病榻上坐起,他望着亭亭玉立的洛君薇,眼底浮現出一絲回憶和欣喜,“薇薇,伱上前來,讓舅舅好好看看。”

洛君薇聞聲便上前去,李世民摸摸她的腦袋,似乎耗盡了力氣,倒在徐慧妃懷中,蒼白有些皸裂的嘴脣,緩緩道:“薇薇,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知道爲什麼朕要讓你來這裡嗎?”

洛君薇略一沉吟,“陛下是準備讓薇薇記錄這殿中的史實嗎?”

李世民咳嗽了兩聲而後對徐慧妃笑道:“徐嬪,看到了吧,這就是朕的外甥女,和朕的姐姐一樣聰明。”

而後又對洛君薇道:“薇薇,朕不行了,馬上就要龍馭賓天,去見你外祖父和你父母他們了,朕要在這裡,召見一些臣子,留下遺詔以及一些交待,就由你來記錄吧。”

洛君薇單薄的身軀一頓,聲音帶上了些許泣聲,“舅舅萬歲萬安。”

李世民輕笑兩聲,而後指着牀榻右側,“朕讓人在那裡鋪了幾層錦被,坐在上面,應當很是舒服,你這幾日就在那裡記錄吧,恰好可以看到整座寢殿。”

李世民的安排很是妥當,洛君薇持着紙筆,端坐在桌案後,深吸口氣,等待着記錄一位君王最後的遺言。

……

宮外,許多人都在等待着天子的召見,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只有得到天子召見的人,才能夠在接下來的時局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甚至能夠成爲輔政大臣。

而那些沒有得到召見的大臣,或者說沒有機會和天子說話的人,將會在新朝,被逐漸排斥。

這就是政治!

從宮中發出了一道道詔令,傳到三省,外間都知道,天子的身體是真的不行了,隨時都可能會駕崩。

這些詔令,有一些貶謫的調令,讓人心驚,其中就包括英國公李績,當李績收到貶謫之令時,驚懼之下,立刻就離開了長安,頭也不回,就像是有什麼野獸要撕咬他。

還有許多詔令,是發給諸王、諸公的,詔令的內容,很是簡單,那就是不允許在外分封的王公回長安奔喪,只在自己的封地上,燒些紙,哭三聲即可。

這道詔令就令人只覺膽寒,不讓諸王回長安,這一定是陛下擔心發生什麼衝突,秦王就不提了,距離長安太遠,想回來也難,但燕王就在漠北,從哈拉和林突襲到長安,速度極快,這道詔令主要就是防備他的。

至於齊王,根本就回不來,走陸路,他要翻山越嶺,路上還有遼公國擋着,至於走海路,那就更做夢了,遼國公掌握着水軍,在目前的局勢下,齊王是隻能向前,一步也退不回來。

至於遼公國的實力有多強,只需要知道,凜冬城幾乎遷進了遼州城便可以猜到,雖然可能野戰不是齊王國的對手,但是守城能把齊王國打趴下。

外藩的安排終究是皮毛,對於這樣一個重內輕外的大帝國來說,長安中樞的權力纔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李世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爲李治搭建一個未來的執政班子以及可以領兵的將帥班子,要在儘量平衡各方勢力的情況下,讓自己的貞觀政策延續下去。

或許比較讓人意外的是,他第一個召見的人不是他的發小長孫無忌,而是雍國公,洛玄凌。

在大唐的政局中,因爲有周郡王洛玄夜和身爲宰相、天官的洛玄辰,這兩個兄長,所以有時候,洛玄凌會不太顯眼。

但洛玄夜早逝,洛玄辰也在貞觀二十二年去世,只有洛玄凌,他從出仕開始就是李世民的近臣,而且救過李世民的性命。

從大唐打天下的時候,他就負責保護李世民,等到貞觀年間,整整二十多年,他一直都在左右千牛衛和左右羽林衛大將軍的位置上,來回遷轉,這四個衛,可都是禁軍,他在禁軍裡面待了二十多年,這份信任,在現如今的大唐,是獨一份的。

在找不到合適的人出征高昌時,李世民更是欽點他爲高昌道行軍大總管,更不要提他的爵位,雍國公,在諸多國公中,雍也是極其尊貴的字眼。

洛玄凌走進殿中後一掃視,李世民躺在病榻上,太子、徐慧妃、他的侄女君薇,再沒有其他人,他前行兩步就在李世民的面前跪坐下來,“陛下,臣來遲。”

李世民睜開眼笑道:“朕的青玉來了,青玉啊,朕不行了,將你喚來,是有些事情,要給你交待一番。”

洛玄凌強行抑制住悲痛之情,沉聲道:“陛下請言,臣定將遵從您的意志,即便是刀山火海。”

“朕崩逝後,太子繼位,這些年朕交了他一些東西,但他性格稍弱,朕還是有些不放心,你的性格沉穩,雖然不善言辭,但很是沉穩,朕多年以來,對你放心,所以要把你留給太子。”

說罷,又對李治說道:“太子,朕現在的話,你以後一定要記得,朕給你留下的諸多臣子中,雍國公不一樣。

還記得英國公嗎?

朕將他貶黜,讓他離開長安,他定然覺得惶惶不可終日,李績是現在大唐的第一統帥,朕希望你以後能夠重用,所以纔將他貶黜,讓你對他施恩。

但雍國公不需要如此,他會效忠於朕,也會聽從你的命令,雍國公人品貴重,進退有度,從不曾傲上,也從不來不居功自傲,或者有其他的壞毛病,他是朕留給你最重要的臣子之一,你以後好好對待雍國公,就算是孝順的對待朕。”

洛玄凌聞言已經匍匐在地上,作爲一個人,能得到另外一個人如此高的評價,應當表達謝意,作爲一個臣子,能夠得到君王如此的評價,則應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他哽咽道:“陛下,臣定竭力輔佐太子,保我大唐社稷,延陛下貞觀之政。”

李世民留下一班老臣,輔佐太子是一方面,同樣也是管住李治,作爲一個政治人物,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人亡政息,洛玄凌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這裡直接說要“延續貞觀之政”。

李治和洛玄凌的交流不多,但他從洛君卓身上,能看出洛氏子的品性,洛氏子的性格雖然也各有不同,有的忠謹,有的靈活一些,有的性格淡漠,但總體還是在標準以上的,他肅然道:“父皇,兒子知道,雍國公的人品貴重,兒子經常從君卓和安樂表姐那裡聽說,無論何時,雍國公都會是我大唐的重臣。”

李治說完之後,有宮女走進彙報道:“陛下,諸位公卿都已經在殿外等候了。”

此番進宮的皆是留在長安的三品以上的公卿,以及威望沉重的宗親外戚和貴族國公等,這些人也不是全部都能單獨面見李世民的。

大多數都只能聆聽遺詔。

殿中人雖然多,但卻幾乎沒有多餘的聲音,在這種場合,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來話,心中或者帶着焦慮,或者帶着忐忑。

“諸公,陛下要宣佈遺詔,請諸位公卿進殿。”

一陣衣裳摩擦的撲簌撲簌的聲音,脫掉鞋履後走在殿中的聲音並不算很大,一行人手中持着笏板走進殿中,殿中已經鋪好了蒲團以及支撐,一行人紛紛跪坐在殿中,擡首望向天子,那蒼白毫無血色的臉頰,已經說明了一切,那略帶灰敗的臉色,讓所有人都知道,天子真的不行了。

羣臣進殿後,才發現不僅僅太子在這裡,雍國公竟然也在,立刻便知曉,雍國公剛纔一定是已經和天子說過話了,心中不由暗自心驚,不知道天子說了什麼,對雍國公又有什麼安排,而且還有一些對雍國公受信任程度的羨慕。

李世民強忍着疼痛略提起聲音道:“三省宰相都在,那便擬遺詔吧。

皇太子治,允文允武,仁孝純厚,朕百年後,皇位爾坐,欽此。”

極其簡單的傳位詔書,至於在前面加多少修飾詞,那就是三省宰相的工作,很快長孫無忌就將詔書寫好,然後將三封一模一樣的詔書都拿到李世民面前,看罷之後,分別蓋上天子印璽、皇帝印璽以及三省的宰相大印,這便是一份合格的旨意。

沒有人耽擱,這封旨意一經擬好,其中一封便直接被帶出宮外,前往三省宣佈,既而在天子駕崩後,立刻昭告天下。

這便是遺詔,在這麼多重臣面前,一經確認,便不可更改,以防止出現矯詔。

遺詔寫罷,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李世民的聲音漸漸低下去,“諸卿,看來朕是要先走一步了。

但不要傷心,朕給你們找了一個新的天子,一個仁孝的天子。

你們要像輔佐朕一樣的去輔佐新的天子,天子有錯要敢於諫言,但也不要像魏徵那樣,什麼都不讓做。

唉。

朕這樣的人,終究還是很少的,你們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朕的大唐很是鼎盛,朕很是自豪啊,但朕知道,這不僅僅是朕的功勞,更是諸卿的功勞,沒有你們,以及去世的青陽、魏徵、玄齡,還有李靖,還有許多人,就不會有現在的貞觀盛世。

這樣的盛世,就讓它繼續延續下去吧,千萬不要走上隋朝的老路,如果這樣的盛世結束了,該有多少人會傷心啊。

朕也會在天上流淚。”

衆公卿,萬萬沒想到天子竟然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說這些話,許多人都忍不住垂淚。

長孫無忌更是直接匍匐在地上,嗚嗚哭噎道:“陛下,臣等定盡心竭力輔佐太子,使貞觀的盛世,永不衰落。”

李世民聞言笑着說道:“無忌你的能力,朕還是信任的,你是稚奴的親舅舅,未來他還要仰仗你。

朕以你和雍國公爲輔政大臣,以後稚奴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果真是輔政大臣,長孫無忌實際上對此一直以來都有所準備,畢竟在如今的朝廷中,再也沒有比自己更合適的人選了。

至於雍國公。

一文一武,這乃是平衡之道,雍國公是武將,不擅長政務,大概率就如同當初周郡王一般,在政事堂中做吉祥物,以後政事堂大權還是自己的。

長孫無忌一邊叩謝聖恩,一邊心中盤算着這些,至於沒有兵權在手,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他則毫不在意,他要政事堂的權力,是爲了施政,是爲了讓自己能做事,他又沒有想過造反,要兵權幹什麼。

“諸卿先到殿外等候,無忌、遂良、青玉,你們留一下。”

天子這是有單獨的話要說,其餘人又是豔羨,又是嘆息的走出寢殿,到外間等候。

“太子還不成熟,以後你們輔佐太子的時候,要有耐心,你們也都是些老傢伙了,總會走在太子前面,都不要藏私,將治國的本事,教給太子,他總是要以後自己走路的。”

李世民說話還帶着些許的調笑,似乎病痛已經完全消失了。

但是殿中其他人卻笑不出來。

過了片刻,三人走到外間,面對這羣臣的注視,長孫無忌嘆息道:“陛下要和太子說話,我們先等待吧,萬一還有什麼事。”

對於已經確定要在新朝權傾天下的長孫無忌,羣臣皆肅然。

“稚奴,朕雖然指定雍國公和趙國公作爲你的輔政大臣,但實際上李績也是朕爲你準備的,等你繼位之後,就把他調回長安。

雍國公是保護你皇位的,你不要讓他離開長安,以免你有危險,趙國公是用來執政的,而李績,如果有難以應付的外敵,你就讓英國公李績出馬。

記住了嗎?”

李治此刻是深深地明白了什麼叫做,父母之愛子,則爲計深遠。

李世民幾乎是手把手的將所有東西都交到了他的手裡,還擔心他出現意外,將所有東西都拉滿了。

“父皇,兒子記住了,兒子不會讓您失望的。”

……

洛君薇眼中含着熱淚,控制不住的流下,強忍着悲痛走出寢殿,來到外間,殿中黑壓壓一片跪着無數公卿。

她的聲音清脆,帶着些許嘶啞,“陛下有令,諸公都請回吧。”

又是三日過去,李世民已經昏迷不醒,三品重臣再次進宮,依舊是洛君薇,她和太子李治相伴從殿中走出,悲泣高聲——

“陛下崩,歸天矣!”

宛如驚雷炸響,卻沉寂無言。

“諸公進殿,送別陛下一程。”

所有跪在地上的大臣都沉默着站起身來,而後魚貫而入殿中。

內殿並不如何浮華,帷帳皆是素色,那位受到過素王天啓的天子平靜的躺在那裡,他曾經至高無上,如今卻沒有半分生息。

這便是死亡。

在短暫的寂靜後,緊接着就是響徹殿中的嚎啕大哭。

伴隨着喪鐘而鳴,整座皇城都在爲李世民的逝世而悲痛,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位仁慈的君王,就這樣離開了所有人。

誰能不悲傷呢?

李世民是個君王中的異類,他在戰場上殺人如麻,他曾經殺死自己兄弟,但他內心深處,卻是個多情而仁慈的人。

他手持着利劍,劍身上滴着鮮豔的血,他的腳下踩着屍山骨海,但他的手卻是乾乾淨淨的,他的心卻在放射着無量光明,他的眼神仁慈,噙着微笑望着安居樂業的天下。

光明在他身前,黑暗在他身後。

……

“大行皇帝天崩,舉國同哀,臣等思及大行皇帝之功德,亙古未有,遠邁諸皇、諸帝,經天緯地亦不足誇也,諡號,文!

大行皇帝遺言,欲以宗事孝,遂定廟號曰:太宗。

勘定太廟神位,曰大唐太宗文皇帝!

素王早有天啓。

神諭:太宗崩,葬昭陵!”

————

太宗天子,少而靈鑑,長而神武,隋煬獨夫,禍亂四海,太宗舉旗拔幟,親履兵刃,甘冒鋒鏑,沐風瀝雨,天生宏度,故任於仇讎,起於疏遠,委之以政,責之以功,諫無不從,謀無不獲,五載宵旰,削平寰宇,以有唐業,名爲守成,實同開創。

太宗之才,高出前古,以萬乘之尊,天縱之才,而不驕天下之士,猶惴惴然不善之處,從諫如聖,自制若神,此古聖王難及,是以貞觀之盛,有夏以來,未之見也。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四十七王,唯康召之治;漢運盛隆,文武孝宣;其餘無可稱之。

史籍無缺,然三代千有六百餘年,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數君而已,可謂難得也!

盛哉,太宗之烈也!

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甚於康、召;享國之盛,功蓋文、宣;幅隕之廣,遠邁秦、武。

惟我大唐太宗文皇帝,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唐書·太宗本紀》

第30章 天命在誰?第630章 過府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136章 燕國驚變第957章 尊皇天,滅諸祀(卷末)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223章 洛陵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252章 影帝夫妻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985章 天妒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4章 鎬京大戰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991章 江南第982章 敢戰士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342章 我言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538章 巫蠱第574章 洛霄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470章 無疾薨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53章 終入洛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48章 曹操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339章 對比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850章 蒼生之血,洛蘇憤言!(感覺寫的有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50章 洛楚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345章 罪證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187章 仗節死義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979章 大唐兩百七十年第295章 廢王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299章 相父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343章 聖諭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203章 韓信第513章 孽子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175章 攻魏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226章 備戰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