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燕翻過一座小山岡,來到密林的山澗,聽到不遠處的山下有淙淙流水聲,隱隱約約還聽到人的說話。她躡手躡腳走過去,悄悄扒開灌木叢樹枝,她看見山腳有一個天然的大水池,長年的流水從山上傾瀉下來,嘩嘩作響,水池裡還冒起了一陣陣熱氣。
諸葛亮他們正在水潭中洗澡,談笑風生,辯論正高。
司馬燕臉騰的一下又紅了,她放下樹枝,把臉矇住了。
她聽見了他們的辯論聲。
“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人,什麼是行?”諸葛亮問。
“天在我心,地由我勤,人在路上,行也得行。”孟公威答。
諸葛亮搖頭。
“天在我上,地在我下,人在人上,臨行天下。”石廣元答。
諸葛亮搖頭。
“天遠高,地遠長,人四望,行無疆。”崔州平答。
諸葛亮仍搖頭。
“天大,地小,人多,行少。”徐庶說。
諸葛亮仍是搖頭。
衆人面面相覷,看龐統,龐統是笑而不答。
衆人再看諸葛亮時,諸葛亮則哈哈大笑。
“什麼是笑,什麼是觀?”諸葛亮又問。
衆人互相看看,不知從何說起。
龐統說:“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低。”
衆人說:“士元兄答得妙極了。”
……
夕陽西下,西邊的晚霞如一抹鮮血染紅了天際,也染紅了臥龍岡的山林,天地間一片血色。精彩的辯論會在如血夕陽的映照下結束了。
諸葛亮穿好衣裳,與衆友道別,踏着夕陽的餘輝走到山岡上。
司馬燕在小道上候着他。
諸葛亮看見她,一驚,問:“司馬姑娘,你怎麼在這裡?你的腳不是……”
司馬燕臉上帶笑說:“謝謝孔明哥哥關心,我的腳傷早好了。”
“哦,腳好了,早點回家吧。否則,恩師又要擔心了。”
好溫馨的話語,一種幸福感頓時襲圍了司馬燕全身,她感覺她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司馬燕說:“我不想回家,我沒有家了,我只想跟孔明哥哥在一起。”
諸葛亮說:“你的心意我早已知,從襄陽城見面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但只可以想,不可以做,你既然來了,這就是我讓黃月英放你進來的原因。”
司馬燕一怔,問:“原來你早知道我要來?”
諸葛亮點點頭:“是的。凡是都有一個了斷,你父親說得對,我不適合你,我註定是漂泊一輩子的命,我也不想要一個像你這樣如花似玉的拖累,成爲我事業路上的絆腳石。”
“可是,我願意。”司馬燕帶着哭腔,幾乎流下淚來。“你什麼苦,什麼罪,我都願意受。”
“而你不一樣,你還年輕,你還有一個父親需要照顧。我希望你,好好照顧我的恩師。”
“你怎麼說話,跟我父親一個樣?”
快走到茅屋,諸葛亮向茅屋亮起的油燈一指說:“你今天既然來了,我不妨告訴你,我還請了你的父親、我的恩師司馬徽先生來了。”
司馬燕大驚:“我父親在這裡?怎麼可能?”
進了茅屋,油燈光亮下,堂上端坐的正是司馬燕的父親司馬徽。司馬燕一下跪在父親面前哭了。
司馬徽扶起女兒說:“孩子,你現在知道爲爹的一片心意了吧。爲爹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快樂幸福一輩子,漂泊流離的生活真的不適合你。再說劉備三顧茅廬已經來過了,前兩次他裝睡不想出山,這第三次,還是在我的勸說下,他才肯答應出山。他明天就要隨劉備離開襄陽去新野。以後的漢室江山,就要靠他去謀畫,去振興了。孩子,跟我回家吧,讓我們去過我們平常人家的日子。戰爭就交給這些有抱負的後生。”
司馬燕含着眼淚看了一眼諸葛亮,點點頭。她答應了父親。
第二天,劉備、關羽、張飛來到茅屋接諸葛亮出山,諸葛亮騎上劉備牽來的白馬,回頭看了一眼朝夕相處的臥龍岡,頭也不回開始了戎馬一生的征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