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劉娥的心機

“你跟着過去一趟。”

劉娥招了招手,示意雷允恭也去一趟醫官院,雖然她沒有明說去做什麼,但其意思不言而喻。

如果雷允恭連這點意思都領會不了,他也坐不到今天這個位置。

如何揣摩上意,是一門學問,而且是大學問,唯有那些精於此道的內侍,才能上位。

而雷允恭恰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過,在劉娥的心中,雷允恭還是差了點火候。

獨掌大內,宮中的大事小事,只要是劉娥想知道的,她都會知道。

雷允恭如今身負勾連內外之重任,自然是劉娥的重點關照對象。

近日,雷允恭愈發驕橫,她又豈會不知?

劉娥只是不在意罷了。

好用,就繼續用,不好用,就換一個人便是。

雷允恭的一切都是她給的,想要收回來,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其實,劉娥提拔雷允恭,並不是雷允恭多麼厲害,宮裡似他這般人精的,一抓一大把。

啓用雷允恭,僅僅只是恰逢其會罷了。

劉娥深知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女子掌權,國朝未有先例,雖然她是先帝親自委任的。

但到底是一介女流,不服的人肯定不少。

破格拔擢雷允恭就是爲了豎立起一個榜樣,或者說靶子。

她要讓宮裡的人看看清楚,只有跟着她,向着她,纔有前途,凡是不服她,不盡心辦事的,通通都要去做冷板凳。

內侍這個羣體,雖然看似不起眼,國朝對內侍的限制也很多,但用得好,也是一大助力。

……

……

翰林院。

今天的翰林院格外躁動,官家要來了!

這不,

藍掌事已經領着官家進來了。

“官家,那邊是御書院,太宗皇帝御賜的《孝經》就存放在院中的石碑上,令還藏有各類雜書四千八百九十四卷,御製書文兩千一百三十卷……”

藍元震如數家珍的介紹着御書院中的藏書,他這人沒有別的優點,就是記憶力特別好。

御書院裡的藏書,凡是他看過的,他都能記得放在那裡,書中的主要內容,他也能記下大半。

也正因爲這個優勢,他纔會被藍繼宗派到御書院供職。

一晃十幾年過去,他也從當初的御書院監院,一步一步爬到了勾當翰林院公事。

另一邊,聽到藍元震對太宗皇帝的溢美之詞,李傑不由暗自鄙夷。

有宋一朝,最無恥的皇帝莫過於宋太宗。

趙匡胤固然得國不正,從後周的禁軍最高統帥——殿前司都檢,搖身一變,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

但縱觀五代時期的混亂秩序,趙匡胤登臨大寶,對於時代而言,也算是有功勞的。

好歹終結了亂世。

可惜,一代雄主,最後卻是死因不明。

北宋一共有九個皇帝,其中七個是病死的,只有兩個皇帝死因不明,一個是太祖趙匡胤,一個是宋徽宗趙佶。

史載趙匡胤‘成就域中大業(一統天下),而焦勞成疾’,大名鼎鼎的‘燭影斧聲’就是這麼來的。

開寶九年,太祖趙匡胤召弟趙光義入宮議事,當天夜裡,兩人都喝了酒,趙光義也留宿禁中。

翌日天明,趙匡胤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

然後,趙光義就登基了。

彼時,趙匡胤是有兒子的,並且早已成年,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怎麼也輪不到趙光義登基。

但趙光義就這麼登基了,而且還編造了真假難辨的‘金貴之盟’,也就是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生母)臨死前,交待的遺言。

大概意思是‘趙家帝位得來不易,哥哥死後由弟弟接任,兄弟們死後,再傳給老大的兒子’。

趙光義登基時,杜太后已死,‘金貴之盟’壓根就沒有見證者,知道的反正都死了。

事後,趙光義假惺惺的封自家弟弟趙廷美爲齊王,兼開封府尹,並且做出一副日後傳位給廷美,然後再傳給侄子德昭的姿態。

(廷美,原名趙匡美,太祖登基後,避諱改名光美,太宗登基,避諱該廷美,也是個可憐人,改兩次名字不說,還死的不明不白)

結果,趙廷美被安上了一個‘謀亂’的罪名,然後在監管中‘憂懼而死’。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再之後,趙匡胤的兒子,原定的繼承人趙德昭,也被逼得自殺。

弟弟,侄子相繼死了,原本的‘金貴之盟’自然就成了笑話。

趙光義理所當然的可以傳位給兒子,他一共有九個兒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

長子趙元左該繼承大統,但當趙元左得知叔叔趙廷美莫名其妙的死了,他受了巨大的刺激。

又是持刀砍人,又是火燒宮殿。

不得已,趙光義只得廢了長子,將其貶爲庶人。

長子不省心,爲叔叔叫屈,趙光義只得將目光轉向二兒子趙元僖,也是他最喜歡的兒子。

結果,趙元僖突然意外病逝。

(趙光義家族估計又家族遺傳病,北宋九個皇帝,三個死於中風,仁宗和英宗都是腦溢血暴斃而亡,趙元僖大概也是腦溢血暴斃)

然後,便是三子趙元侃,也就是日後的真宗。

雖然真宗登基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插曲,但最終,宋真宗還是順利的繼承大統。

按照輩分而言,宋太宗是李傑這副‘身體’的爺爺。

因此,藍元震纔會特地在李傑面前吹噓太宗皇帝。

但他的馬屁顯然拍到了馬腿上。

歷數北宋的九任皇帝,李傑最瞧不起的就是趙光義,哪怕是日後的昏君,敗家子趙佶,都比巧取豪奪的趙光義要強。

殺兄,逼死弟弟、侄子,連自己的親兒子都接受不了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劊子手,有什麼值得尊敬的?

況且,北宋一朝冗官冗費的局面,源頭就是來自趙光義。

單拿科舉取士而言,宋太祖每榜取士不過十幾人而已,趙光義登基後第一榜就取士五百餘人。

幾十倍於太祖時期!

原因嘛,也不難猜,什麼求賢若渴,不過是藉口,真實的目的,只怕是爲了籠絡士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趙光義登基後第二榜雖然取士人數少了一點,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但單單這一榜取士的人數也接近宋太祖時期的總和。

另外,真宗在位時期大搞‘東封西祀’,花費了無數的錢財,也和趙光義得國不正息息相關。

東封西祀的主要目的是昭示‘正統’,自己繼位是承天之命。

當然,洗刷澶淵之盟的恥辱也是順帶的。

第六十五章 解除懷疑第六十二章 少女的決意第三十二章 發酵第五章 來信第二十章 好消息第二十二章 離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三十七章 目光第六十章 議定第二十三章 近況第五十四章 歸巢第五十五章 邀歌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第64章 大島和公測第五十章 處心積慮的‘飛刀’第15章 伏誅第三十六章 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第十五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十二章 迴歸與新任務第四十章 沒門!第19章 勸退第二十章 糾結的鐘淮南第十四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找上門來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第三十八章 再次上交第四十二章 真相第三十六章 名局的誕生第65章 艱難的比賽第九十二章 獎勵第九十五章 又是一年除夕第24章 驚歎(上一章標題錯了,不是漏發)第八十九章 鄰居的怪異舉動第四十九章 過年第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五十九章 楊四娘第四十二章 歸附第五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人走茶涼第七章 去市委第八十一章 獎勵第七十八章 迴歸變化第七十四章 收尾第60章 降臨伯納烏第六十八章 壓抑的許幻山第二十三章 同居(求收藏推薦)第六章 曲線救國第六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二十六章 自是不彰第六十四章 遇襲第三十章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第四十章 匆匆百年第六章 初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劍起蒿萊下第一十八章 決定第七十三章 麻木(第一更,感謝盟主小哲夫的打賞!)第九十五章 相約九八第四十二章 後續第五十二章 丁謂的陰謀第六章 ‘回家’第五十一章 租房第二百零六章 撤軍第十章 村民們的不看好第一章 新任務第三十七章 目光第六章 元康九年第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十九章 突襲第五十章 新任特高課課長第四十八章 勸學(求推薦、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內庫第八十八章 再相見第七十章 老天爺站在我這一邊第48章 來遲一步第六十章 第二場(求推薦、收藏)第46章 楊巡歸來第九十二章 砸鍋賣鐵目標一百萬第四十六章 傳說(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十章 不服的武延生第二十四章 推一把第106章 登陸公告牌第八十三章 感動第86章 背鍋了第二十六章 哥,你是我哥!第五十七章 一切如常第五十四章 圈第一百九十七章 遼夏的應對第五十二章 隱憂第五十三章 男和女第九十三章 有戲第七十二章 愁眉苦臉孫連城第五十章 狗血第47章 魂斗羅第78章 再見韓立第六十一章 誰是褚贏?第57章 魔鬼賽程第三十章 那些過往沒有在意過的細節(二合一)第1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第十五章 馬家的困境(二合一)第五十六章 秋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