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錢惟演討賞

bookmark

聽完林氏的彙報,劉娥稍稍寬心了幾分。

最近這段時間,京中的輿論如何,她十分的清楚。

託某人的福,批評可不少!

王曾,當真是朝廷的‘賢相’!

毫無疑問,王曾這是在挑戰皇權。

本來,劉娥就不怎麼喜歡王曾,如今,她更加厭惡王曾了。

要不免了他的官?

雖然劉娥不喜歡王曾,但有一件事卻是無法否認的,王曾在士林的聲譽很好。

而且王曾本人也沒什麼瑕疵,爲官清廉,爲人剛正,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偶爾會有些迂腐。

比如這一次。

想了想,劉娥覺得還是留下王曾比較好。

有時朝廷確實需要一些不同的聲音,如果滿朝都是似丁謂那樣的人,朝綱必然會崩壞。

異論相攪,任何一方的實力太大,對於君主而言都不是好事,不論忠與奸。

“大娘娘,錢惟演昨日遞了一份札子過來,您現在要看嗎?”

“拿來吧。”

劉娥微微點頭,錢惟演出京一事,她心裡是帶着愧疚的。

細細一算,錢惟演出知河陽都快小半年了,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動遞札子過來。

少頃,林氏將錢惟演的札子單獨取了過來,轉呈給了太后。

【真宗皇帝將立太廟,有司議以功臣配享,臣先臣尚父/秦國忠懿王/俶,勳隆奕葉,位重累朝。

親率王徒,平百年之僭僞,躬持國籍,獻千里之封疆。

忠誠格於皇天,茂績昭於惇史,所以太祖、太宗命無下拜,賜以不名。

自先聖之纂承,念遺勳而益厚,舉諸殊握,萃此一門,

在乎皇朝,誠居第一。

伏望依體降詔,配享祖宗廟庭。】

看到札子的具體內容,劉娥不由笑了笑。

錢惟演這是討賞來了。

配享功臣制度,古來有之,最早甚至可以追朔到周朝。

宋承前制,自然也有功臣配享制度,不過,太宗朝是一個例外。

一般而言,前朝君主過世,繼任者應在其在位期間,指定先朝的有功之臣配享太廟。

但終太宗一朝,宋太宗都沒有執行功臣配享。

宋朝配享功臣制度,實際上是始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也就是宋真宗繼位的第二年,真宗下詔爲趙普蓋棺定論。

追封趙普爲韓王,配饗太祖廟廷。

同年八月,追封曹彬爲濟陽郡王,並配饗太祖廟廷。

同樣也是八月,太宗朝的官員薛居正、石熙載、潘美三人,也被先後配享太宗。

不過,相比於趙普和曹彬二人,這三人的功績就小了很多。

究其原因,乃是因爲太宗朝幾乎鮮有官員能夠長期執掌相印。

畢竟,太宗多疑可是出了名的。

心中有鬼,看誰都像鬼,趙光義哪敢讓大臣長期身居高位?

半晌,劉娥放下了手中札子。

錢惟演可真敢想。

國朝歷經三代,配饗廟廷的文武大臣不過五人,錢俶雖然有獻土之功。

但一來錢俶獻土並不是真宗朝的事,二來嘛,僅憑獻土一事,也不足以配饗廟廷。

即便有劉娥的支持,羣臣也不會答應。

文人的最高追求是什麼?

名留青史!

歷朝歷代,配享功臣,偶爾一人,偶爾兩三人,毫無疑問,能夠配饗廟廷,絕對是同時代最高的讚譽。

那些文臣豈會同意吳越王錢俶配饗真宗廟廷?

這不是搶飯碗嘛!

而今,配饗真宗廟廷呼聲最大的莫過於已故宰相李沆和王旦。

雖然他們已經離世多年,但他們的弟子,門生故吏依舊活躍在朝堂之上。

只是,官家那邊好似有別的想法,故此,配享真宗廟廷的人選暫時還沒定下來。

學士院那邊提出的名單隻有李沆和王旦二人,兩人俱是文臣,官家似乎有意加上一位武臣。

終真宗一朝,哪位武臣有資格配饗真宗廟廷?

此人選,非中書令李繼隆莫屬。

澶淵一役,武臣中李繼隆當居首功,另外,李繼隆在太祖朝、太宗朝,皆有功績。

隨徵南唐,屢破契丹,西征党項,再加上澶淵一役,憑藉這些功勞,只要李繼隆能夠獲得提名,他能配饗真宗廟廷,必然是板上釘釘。

最後,李繼隆的家世也是他的助力之一。

其父李處耘本就是五代宋初時期的名將,其姐更是太宗的第三位皇后。

其實,劉娥還沒有完全明白李傑的計劃。

李傑不只是想讓李繼隆配饗真宗廟廷,而且他還準備去掉一個文臣的名額。

兩文一武,不免有重文輕武之意。

一文一武,正好。

這也是他向外界釋放信號的方式之一。

文武並重!

……

……

……

曹府。

“老爺,小郎君來信了!”

府中大管家一臉振奮的跑進院子,高聲的通報着這一好消息。

“來信了!”

聽到這話,曹韋心中一振,立馬迎了出去,連鞋子都忘了穿。

“快,信拿來!”

“是。”

大管家笑容滿面的將信交至了曹韋的手中。

良久,曹韋一臉喜色的放下了手中信件。

好啊!

安全就好!

這是一封報平安的信,去歲,曹倩被大雪堵在了一處小城,幸好那是一座城。

如果沒有厚實的石屋,他們一行人只怕熬不過那場大雪。

冰雪消融之際,曹倩別的沒做,第一時間便給家中寫了一份報平安的家書。

另外,在信件的末尾,曹倩還提到一點,他已經和唃廝囉的特使接上了頭。

待到春暖花開,唃廝囉便會找機會親自和他見面。

這封信,來的恰到好處,再過幾天,他就要啓程趕往西北邊地了,這一去,也不知何時能回來。

因爲歸期不取決於他。

而是取決於党項李德明。

至於,個人安危什麼的,曹韋反而不怎麼擔心,將門子弟,又怎會懼怕馬革裹屍?

戰死沙場又何妨?

況且,以他現在的年紀,也當不了衝鋒陷陣的勐將,身爲邊地的軍務指揮官,正面同黨項交鋒的機會並不大。

第三十三章 誰打誰?第一章 新任務第四十章 因緣巧合第五十六章 我攤牌了第二十二章 迎新晚會(求收藏推薦)第一章 現狀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才人?第十六章 糟老頭子靠邊站第七十章 熱度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爸關媽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關雎兒回家(第四更,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七十六章 觸動人心第四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二章 家人的擔憂第三十七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恐遼症第四十二章 超強天賦第75章 提桶跑路第十四章 慌亂第九十二章 心軟的關雎兒第八十四 思想的碰撞第六十章 起死回生?(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一章 新的任務第五十三章 男和女第七十二章 攻守易勢第一百零二章 統一戰線第13章 老爺爺做到底第五十五章 暴露第二百八十六章 議和?第六十五章 斷舍第三百四十章 落定第七十四章 酒壯慫人膽第四十五章 冷酷無情白少邪第一百四十一章 改變第十二章 出手第六十一章 興學第五十五章 鄰村的羨慕第七十一章 轉移視線第五十二章 茫然第一十九章 掙錢嘛,不寒磣第三十三章 傻第二十五章 同行第二十九章 ‘如願以償’第六十七章 翻譯手稿第十二章 內情第55章 八年第八十章 獎勵(第三更,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邀戰第七十八章 講武堂第七十七章 驚喜第十九章 敲定第四十二章 辭職第九十五章 又是一年除夕第八章 新身份第四十八章 丟人又丟份第五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二十一章 希望破滅第46章 真·金大腿第一十五章 聯合政府會議第二百零六章 撤軍第六十四章 誰家少女不懷春第三十六章 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第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二十五章 宋運輝戀愛第九十章 機會主義者第三十五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六十八章 密謀第五十三章 二強的心思第十五章 製造意外第一章 新任務第五十章 關小關第四十四章 一進宮第七十五章 宿命第六十四章 鹿鳴宴(求收藏推薦)第三十五章 全網熱議第一十一章 調令第十一章 抵達港口第二十二章 救場第四十六章 故人消息第三十九章 形勢不妙第十二章 攤牌第三十五章 青梅不敵天降第九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0章 現實與遊戲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第七十七章 初會第9章 首秀來了第五十五章 鄰村的羨慕第48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十三章 意外第七十七章 無能狂怒第九章 提醒第九十章 再入第三十六章 攤牌(續)第八十章 會元第十五章 製造意外第三十一章 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