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殿試

三月十八。

殿試如期開始。

雖然契丹異動頻頻,但貢舉乃是國之大事,除非契丹攻破了鎮州(真定)、定州,殿試纔會暫停。

眼下距離契丹出兵尚有些時日,自然不會影響貢舉。

這天清晨,天還未亮,士子們便趕到了東華門外。

宣德門是皇城的正門,但舉子殿試並不是從宣德門進入皇城。

畢竟,殿試的考試場所是講武殿,而講武殿又位於內朝,具體位置就在福寧殿的東邊。

更準確一點,應該是福寧殿隔壁一座大殿。

因此,從東華門進入皇城,穿過左承天門,沿着橫街(內朝外朝的分界線,或者說南北中界限)前行,一直向西。

到了宣右門,轉向北行,然後沿着宮道向北,一路行至內東門,跨過內東門便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也就是講武殿。

天色漸亮,應試的舉子們基本上都到了東華門外,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聚集在門外的士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放鬆。

此時的殿試,並沒有實行不黜落制度。

即,縱使參加殿試,也不代表十拿九穩,依然存在落第的可能性。

所以,士子們對於殿試依舊是心存敬畏的。

從解試到省試,有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好不容易走到了殿試,如果因爲行差就錯,以致於殿試罷落,到時候哭都沒有地方。

人羣中,葉清臣孤零零的站在一處,望着眼前巍峨的皇城,他的心中難免有幾分季動。

省試排名,他本該是前十的,最終卻因爲宰相準女婿的緣故,降到了五十幾名。

當真是應了那句話,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雖然省試的排名不影響殿試,

但省試的名次還是具備參考價值的。

可惜……

少頃,葉清臣收回了思緒。

就在這時,他眼角的餘光注意到了兩位長相極爲相似的舉子,這二人正被一羣舉子包圍着,猶如衆星拱月。

不出意外,那兩人當是宋癢和宋祁兩兄弟。

兄弟二人不僅同據省試前十,並且他們此科極有可能同時及第。

兄弟二人同科及第的例子雖然不是沒有,但也的確比較罕見。

道一句十年難得一遇,並不爲過。

看着宋癢和宋祁一副雲澹風輕的模樣,葉清臣的心中不由生出幾分羨慕。

東華門外唱名,誰人不想?

‘希望殿試不要再出什麼意外了。’

最近這幾天,葉清臣的心裡始終有一股隱憂。

他怕,怕殿試再出什麼意外。

另一邊,宋癢和宋祁兩兄弟並不知道葉清臣的感慨,其實,他們倆兄弟也不是沒有煩惱。

他們也擔心落第。

章頻和章頔的例子就擺在那裡,雖然眼下沒有兄弟不許同時登科的規定,但天威難測。

誰知道官家會不會忽然想起這檔子事?

另外,章頻還是殿試的考官之一,萬一官家看到章頻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鹹平故事。

屆時他們兄弟二人,或許便無法同時登科。

不多時,宮門緩緩打開。

進場的時間到了!

相比於省試,殿試的檢查程序便簡略了很多,當然,只是精簡,不代表沒有。

皇城侍衛還是會依次檢查舉子隨身攜帶的物品。

很快,檢查流程便結束了。

能夠走到殿試這一步的士子,都不是什麼傻子,哪些東西是違禁品,大家心裡都清楚的很。

沒人想倒在殿試的大門口。

所以,除非腦子進水了,不然的話,參加殿試的舉子是不會夾帶私貨的。

宮城,向來是神秘的。

尤其是橫街之後的內朝,除了侍從官們,其他朝臣鮮有機會來到內朝。

毫不誇張的說,在場的舉子們,某些人一輩子或許就這麼一次機會進入內朝。

故此,在前行的過程中,舉子們都很安靜,連低聲交流都沒有,絕大多數人都在仔細的打量着眼前的光景,將其刻印在腦海深處。

其實,將殿試場所定在內朝,不免有激勵之意。

如果說東華門外唱名是天下士子的終極追求,那麼能夠自由的出入內外朝,便是仕官者的美好願景。

當官的,誰不想穿上朱紫袍呢?

宋史·職官志,已上文武三品已傷服紫,五品已上服緋,九品以上服綠。

五品,幾乎是絕大多數官員的上限。

如果沒有特殊的際遇,很難突破五品的限制。

基本上也只有服緋、服紫的大臣,纔有資格自由出入內外朝。

宮城再大,路程再遠,也有終時,絕大多數舉子還沒有回過味來,路便走到了。

不知不覺間,講武殿已在眼前。

當衆人看到懸於殿上的匾額已經從崇政便爲講武,人羣中首次出現了騷動。

那些不明內裡的舉子,還以爲是內侍帶錯了路。

官家下詔時,明明確定了於崇政殿試舉人。

怎地帶到了講武殿?

而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舉子,看到這個名字,心中不免掀起了陣陣漣漪。

講武!

講武!

此乃藝祖(宋太祖)時的舊稱。

太宗時期,太宗改講武爲崇政。

官家怎地復了藝祖時期的舊名?

這,不對勁!

官家乃是先帝獨子,先帝又是太宗三子,如此一來,官家完全沒理由恢復藝祖時期的舊名啊!

難道是宮中生了什麼變故?

不論是驚訝也好,疑惑也罷,並沒有爲舉子們解惑。

沒過一會, 一陣中正典雅的宮樂便隨之響起,聽到這華美至極的宮樂,不少精通音律的舉子,已然沉浸其中。

宮樂難得幾回聞。

這,同樣是激勵舉子們的小手段之一。

幾分鐘後,宮樂聲緩緩停歇,在宮中近衛和內侍的引導下,舉子們依次進入崇政殿。

相比於太祖、太宗朝的舉子,現在的舉子算是有福的。

太祖、太宗朝,舉子們殿試時的場所,雖然也是崇政殿,但具體的考試場所並不是殿內。

而是崇政殿外兩側的廊道。

一般而言,殿試舉辦的時間大約在二三月份,此時的汴梁,雖然已經回暖,但仍有幾分冷意。

如果遇到倒春寒,又恰逢大風天,呆在廊道里考試,那滋味,誰待誰知道。

第六十二章 鐵骨錚錚丁義珍第四十四章 出名了第六章 第一桶金(補更第四彈!)第一章 新任務第九十五章 企圖矇混過關第二十二章 爲官家效死!第五十四章 工業之基第三十二章 初接觸第二十六章 關心第五章 是他嗎?第八十六章 離別第六十六章 連敗(補更)第五十章 憤而離去第二十四章 真巧(五更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不同第八十四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百九十七章 遼夏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它來了第九十四章 懷疑人生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第十九章 敲定第二十七章 買石記第四十一章 小弟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各方第一十一章 快進到起名字第五十七章 終局第五十七章 終局第三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五章 錄歌第三十二章 失而復得第八十五章 上門第六十二章 鐵骨錚錚丁義珍第三百三十一章 迴歸與再入第36章 社區盾杯第一百六十二章 折服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年之約第十九章 扮演第三百章 管勾國子監公事第30章 一刀第六十六章 喜不自勝第二十九章 嗡!嗡!第一百五十五章 和諧的婚後生活第三十六章 物是人非第十九章 任務第四十八章 一葉知秋第七章 提醒第二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六十八章 普通拳第八十章 惶惶不安第一百零五章 調整心態第7章 征服第18章 招攬第一十七章 陣道第八十六章 日方的關注第四十三章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第九十章 跨馬遊街第五十九章 第一場結束第64章 大島和公測第四十三章 殺第二十三章 見聞第55章 真香定律第五十九章 緣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十八章 南下第八十五章 喜與悲第三十八章 求賢若渴第五十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相逢第88章 萬人敬仰韓天尊第三十六章 巧遇(下)第六章 強勢談判第六十章 第二場(求推薦、收藏)第四十四章 目的達成第二十九章 疑慮第八十九章 我說的第九十三章 奇葩的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韻悠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起第八十章 雞飛蛋打第八章 俺不委屈第八十七章 歸期將近第37章 再相遇第五十六章 改簽華納第六十三章 出發第四十五章 父與子第一十六章 終見第九十六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三十七章 離意第五十二章 忙碌第九章 鍛體術重出江湖第二百零四章 呂夷簡的野心第四十三章 小弟在行動第七十二章 直播預告第11章 憤怒的巴巴塔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宋的後浪們第十五章 問計第六章 新的任務第四十五章 我舉報!第二十章 我女兒有大帝之姿第三十七章 安心了第四十五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