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拜訪徐溥

bookmark

只見一位年約二十餘歲的青年男子身着黃袍出現在丹陛前,衆人紛紛行叩拜之禮,早在殿試之前便有禮部官員教導應試士子們如何行禮,所以現場倒也沒有人出錯。

起身後只聽到耳邊傳來一個尖銳的嗓音:“臨軒發策!”這聲音聽起來不大,但是在場的每個人都能夠清清楚楚的聽到,李傑暗道好高深的內力。

臨軒策問,必天子親御。如果皇帝有事,殿試就得推遲,如正德十五年會試後,禮部請殿試,但是當時正德皇帝出巡未歸,殿試一直推到第二年嘉靖皇帝即位才舉行。

щшш●ttкan●c○

按照常例殿試題目由皇帝欽賜,內閣首輔親自拆封,劉吉拾階而上來到弘治皇帝面前親自拿到考卷,而後拆開由專人發放給一衆貢士。

衆人拿到試卷後,由禮部官員引導依次有序進入奉天殿。

奉天殿乃是外朝三大殿之首,代表皇帝權利的所執大圭“奉天法祖”,乃是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百官朝賀之所,平日裡很少用到,並不是上朝的地方,明朝的常朝一般都在奉天門舉行,稱爲“御門聽政”。

李傑按照名次坐在最首位,等到衆人全部坐定之後傳來一聲令響。

“開考!”

李傑拆開考袋取出考題,明朝殿試科目只有一種,那就是策問,要求必須一千字以上,所以考試時間時間還是很充分的。

試卷上寫到:朕惟三代而下論,守成之君必以漢文帝爲首,史稱其時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朕承祖宗鴻業,圖惟治道,每有志於隆古帝王之盛,…………凡古人之成效,今日之急務,悉心以陳,朕將親覽焉。

殿試題目多以經史和時政爲論題,這次殿試題目大意是如何治國,結合當朝時政討論治國之策。看來這次的考題十分考驗士子們平日裡的見聞和大局觀啊,太過宏觀了,一個答的不好便是泛泛而談了,李傑開始閉目沉思起來。

周圍的考生見到李傑的樣子不由感到奇怪,這次殿試題目在他們看來很簡單,從禮開始論述就好了,太祖皇帝曾言“禮法明則人志定,上下安”,歹着禮法一條可勁寫就好了。

李傑沉思半晌,胸有腹稿,睜開雙眼,提筆寫到,臣對:帝王之臨馭玉內也,必有經治之實政也…………。

何爲實政?整飭朝綱,明法度,使天下分定而心安,威行而志懾。這一點弘治帝已經開始做了,萬安、尹直先後開除內閣,唯獨剩下一個劉吉了,但是這還不夠,憲宗時期崇信佛道致使朝政荒廢,如今京師剩餘大量的僧道,也亟需解決。

在奉天殿前李傑便感受到了劉吉的惡意,既然已經得罪了也不怕了,直接在文中寫到,先朝妖佞之臣,需盡皆放斥,至於朝中勳戚、近侍等李傑在文中不做多寫,不宜樹敵太多,自己目前還是太過弱小,寫劉吉也是因爲他釋放惡意在先。

對於吏治李傑也寫了幾條建議,一是嚴格選拔和考覈各級官吏,需要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任用賢能,使正直官員能夠充分施展抱負。

經濟方面最重要的便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以繁榮經濟,黃河的治理不容輕視,明代的漕運,一直都是南糧北運,黃河的水患嚴重威脅了南北運輸的生命線,李傑將會試中的治黃策問簡單加工一番寫在文中。

災民的問題一直是當朝十分頭疼的問題,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雖然需要大量的民力,但是也能起到“以工代賑”的作用。

另外還需要減免賦稅,減輕人民負擔,採取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應當大力推廣均瑤法,努力減免雜役賦稅。

明朝時,政府徵收賦稅、徭役都是交由裡甲負責的。裡甲是田賦和一切徭役的主要承擔者,田賦和一切徭役均是通過裡甲徵收的,十戶爲一甲,一戶欠收由其他九戶補足,一甲欠收由其他九甲補足。

裡甲法的弊端在於里長的權利太大了,除了正役是依照黃冊編排次序的,其他的一切雜泛差役大多是每年裡甲長在上中下三等戶內臨時選取的,三等戶是按照財產多寡來決定的。

均瑤法自正統年間出現,多地皆有實行,但是還沒有大力推廣,均瑤法最大的變革便是將一些固定的雜役名額加以確定,將里長的人事權收歸政府,只剩下小部分臨時性的雜役仍由里長分派。

在大力推廣均瑤法的過程中重新另造均瑤文冊,因爲裡甲法的弊端導致之前的黃冊多有不準,隱戶、逃戶均不在其中。

軍事上鑑於蒙古韃靼部小王子的實力日益雄厚,除了開通互市用經濟手段制衡外,仍需要大力整頓邊防,防患於未然。

如今的衛所制度日益廢弛,軍戶多有逃亡,雖然如今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但是小規模的入侵襲擾還是十分多的,衛所人員不滿額就導致邊境敵寇入侵時軍伍空虛,邊境居民苦於侵擾。

弘治二年,孝宗下令實行僉民壯法,令州縣選民壯,選取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健壯之人,按照區域抽調民壯,春夏秋月每月操練兩次,冬季操練三次,但是這個只能解一時之需,如果發生了大規模戰役是完全不夠用的。

李傑在文中寫到應該小規模的實行募兵法作爲試點,將後世關於募兵法的好處寫在策問之中,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時兵源不足,則可依例而行。

在文中最後李傑言道,要想大治必然要使民富,而民富無外乎開源節流,根據後世的一些觀點適時的提出了部分建議。其實李傑真正想寫的是開海禁,不過這個論題可不是他現在能夠討論的,需要靜靜蟄伏,等到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之後纔去做,以後世的發展來看海洋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次殿試李傑早已打好腹稿,所以是直接寫在正捲上的,不需要在謄錄一遍,寫完後李傑看了看殿外的天色,還未到午時,殿試提前交卷可要不得啊,只能靜待交卷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提醒第六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章 應對第四十九章 攤牌第二十三章 我不同意!第二十章 你在撒謊!第十六章 後續第八十九章 拿去使勁造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途未卜(第三更——爲盟主小哲夫加更)第43章 一展球王風采第一百二十四章 試探第四十五章 改變第四十一章 條件第十一章 目的達成第二十一章 新家第三章 一顆土豆第三十章 沉默的未來第十二章 心態崩了第二十章 ‘擦肩而過’(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怨懟第八十八章 忐忑第六章 賺了幾匹馬第七章 初見小顧第二十章 考研第五十六章 買禮物?(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六章 初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劉娥的肚量第六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四十七章 聞音識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詔對第二章 你好,MOSS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五章 技高一籌第68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二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回報第四十章 懷疑第二十八章 通知官方第八章 千鈞一髮第25章 有其師必有其徒第一百六十章 敢噴我?直接罷官!第十章 豪氣的文他娘第二十六章 來任務了第五十八章 突發第二百五十八章 擴大皇城司第5章 直入青雲第七十二章 你好,1980第六十一章 花落金灘第27章 宋運輝夜宿劉家第十四章 暗生嫌隙第十二章 見聞第七十一章 驚變第六十章 歸家第八十九章 我說的第三十八章 餌第九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八章 計劃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短尾求生第七十一章 轉移視線第39章 帶話來了第八十八章 再相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幸與不幸第四十二章 同行(五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跳出常規的一局第八十六章 迷茫的林理第六十六章 一年第八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五十九章 驚(嚇)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十一章 小弟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吹風第四十七章 建議第16章 硬實力打臉第三十四章 成果斐然第三十章 都得死第六章 初見第四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與舊第八十四章 倨傲第八十三章 感動第二十四章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第五十三章 加印!加印!第二十章 我要結婚了第八十二章 慶功宴第11章 憤怒的巴巴塔第八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三章 官家,你變了第八十章 雞飛蛋打第七十一章 學外語,正經的那種第三十九章 戒嚴第二十七章 打小報告第九十三章 還錢吧第二十五章 海王第六十章 祖宗故事第九十七章 保守派第一百零一章 入住2202第七章 心思各異第三章 衆生相第五十九章 錄製第四十四章 滿意第二十七章 憋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