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鬱結在心(第一更求訂閱!)

“二哥,你永遠是我的好二哥!”

碼頭之上,楊俊紅着眼睛,與顧承依依惜別。

“蜀地天府之國,成都更是物華天寶,三弟此去一路順風!”

顧承拍了拍他的肩膀,囑咐道:“謹記你的初心!”

任誰也想不到,此時小綿羊一般的楊俊,在數年後會變成驕奢淫逸的一代昏王,大修宮室,放債收息,剝削百姓,極好女色,姬妾上百,最終他不僅被楊堅免去封地,還被嫉妒心大起的王妃下毒害死,只活了三十歲。

實際上不僅是楊俊,楊堅的五子都是極盡奢華之人,他和獨孤伽羅節省了一輩子,就好像爲了專門給敗家兒子揮霍一樣,慘兮兮慘兮兮。

如今在江南世家眼中,太子無疑也開始好大喜功,居然要修運河,直接指明各地,分配河段,嚴加管制,動輒抄家滅族,手段狠辣至極。

千年前以秦始皇的魄力,都只是鑿了靈渠,連接長江珠江,加強對南越地區的控制,至今都是交通要道,使得經濟大爲繁榮。

這種人工運河的設想,極大地啓發了後世統治者,但爲什麼沒人修?

因爲都知道這是勞民傷財,極可能動搖國本的事情。

利在千秋說得好聽,可統治者也不傻,但凡有國力爲之的,誰願意罪在當代?

但顧承知道,時機已然成熟了。

古代很長時期內,國內的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遠甚於南方。

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四百多年的混亂使北方受到嚴重衝擊,同時南方經濟文化的擡頭,卻又導致了武力的衰弱,遠不如北方多民族混合,武風盛行,軍隊實力強橫。

所以由北向南,一統天下,乃是必然,但統一之後,北方則需要南方的物資供應。

比如爲了防備每年來犯邊境的突厥高句麗,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而路途如此遙遠,單靠馬車實在吃力。

這種時候,還有什麼比貫通南北的運河漕運更合適的呢?

講白了,此時的天下南北,就是一文一武,如果文武相合,大隋的國力必然能攀升至巔峰,舉世無敵!

大唐貞觀之治的巔峰時期,萬國來朝,其實就在此基礎上誕生。

當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似乎都沒好下場。

秦修長城,利在千秋,二世而亡,隋修運河,利在千秋,二世而亡……

顧承如果選擇當一個守成帝王,只要繼位,以如今的大隋強將如雲,軍力鼎盛,北上大破突厥,覆滅高句麗不成問題,但他胸襟比任何人都要大,又豈會故意逃避大運河的難題?

“江南世家,本就是毒瘤,正好藉着修築江南運河之際,清理一番!”

顧承屹立於河堤,目露冷色。

如果說北方世家如今還處於壯年,南方世家是真的腐朽不堪,完全沉浸在昔日的輝煌中,根子徹底爛了。

偏偏還抱有妄想,認爲皇室要依仗他們,去對付北方的關隴集團,端着架子。

既如此,顧承就用血淋淋的刀,告訴他們什麼叫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江南叛亂剛平,這個時機恰到好處!

“殿下!大德聖僧願往江都一行!”

隨着江都日新月異,江南勢力更迭,接下來三月,顧承都於太子府內精修,感悟天地大勢,人文武道相合的精髓。

這一日他閉目聽碧秀心一曲簫音,正自享受,風塵僕僕的梵清惠入內稟告,面帶喜色。

她早就傳回書信,有言大德聖僧閒雲野鶴,不願來此,現在對方終於改變了主意。

“嗯,你辛勞了,去休息吧!”

顧承睜開眼,笑了笑。

“不累!”

梵清惠受寵若驚,期待地道:“四大聖僧已在路上,願在江都開壇,講經說法!”

佛門如何興盛?

高僧開壇說法,居士雲集聆聽,執經問難,一場盛會下來,方能擴大影響力,讓百姓崇尚佛法,遁入佛門。

否則光大興寺院,如果無人入門朝拜,信仰缺失,那很快也就敗落了。

“靜念禪院主持是叫了空吧?如此盛會,怎能缺了他,一併喚來!”

顧承大手一揮:“辦得熱鬧些,讓那些整日怨聲載道的世家,知道今生結了善果,來世纔有回報!”

“是!”

梵清惠一怔,哪敢說了空正欲修閉口禪,駁了太子殿下的興致,更是明白所求,馬上道:“佛門定不讓殿下失望!”

於是乎,江都熱鬧了,大街上隨處可見僧侶,皆是佛門精粹,席地講法,口吐蓮花。

當然,來此的也不單單是佛門中人。

佛門倘若大興,關係的是整個江湖,再加上太子的定武三策,魔門的蠢蠢欲動,一時間江都風起雲涌,四方匯聚。

“盛世氣象,可惜苦了百姓啊!”

歐陽希夷走在街頭,發出感嘆。

他相貌威猛,衣衫襤褸,號黃山逸民,成名多年,與寧道奇乃是同輩。

“太子殿下真的會大興佛門麼?”

他的身後,則跟着位俊朗儒雅的少年,名爲王通,眼中光芒閃動,露出沉思。

此人後來成了一代大儒,仿《春秋》著《元經》,仿《論語》成《中說》,識大體,通權變,向楊堅奏太平十二策,提出儒釋道三教圓用說,更是桃李滿天下,教出許多人才,據說房玄齡和魏徵也是他的徒弟,連李靖都曾拜在門下聽學,但正如楊堅的出身,衆說紛紜,不知真假。

不過王通有個孫子幾乎人人皆知,《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

此世的王通與歐陽希夷成了忘年交,正在行走天下,當得知江都有佛教法會,立刻前來。

“此次若能見到太子,奉上所學,便有一步登天的機會,該想個什麼法子,入太子府呢?”

遊覽完江都,歐陽希夷自去飲酒,王通則遠遠看着戒備森嚴,恍若小型皇城的太子府邸,露出火熱之色。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帝王不用,賣與識家,識家不用,仗義行俠。

由此可見,如歐陽希夷那樣的仗義行俠,實在是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的無奈之舉,他王通滿腹經綸,怎能埋沒?

王通是極有耐心之人,在太子府外一守就是整日。

臨近傍晚,他已準備回客棧,明日再來,就見遠處一隊僧人行至,通報後有太子府侍從現出相迎。

“成都大石寺的大德聖僧?他一向不問世事,竟也來了!我曾得過指點,理應拜會!”

王通落在爲首的老僧身上,目光一亮。

他曾經去大石寺拜訪,與衆僧坐而論法,得過大德聖僧的讚賞,既然結了善緣,何不借勢?

可就在王通往那邊走去之際,目光落在大德聖僧身上,突然微微一怔。

他自小聰慧,見人極明,有種直指本心的洞察感,這一刻突然覺得這位聖僧不再是寬懷度世,反倒鬱結在心,更有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邪異……

王通面色一變,身形唰地一下閃入巷中。

第四十三章 宏圖偉志(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碎天皇鏡(求訂閱!)第六章 想不開啊(求訂閱!)第六十章 “楚漢相爭”(第二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終悟三皇(第三更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世界晉升(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三章 守株待兔(求訂閱!)第六十章 跌宕起伏(第二更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前所未有(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興風作浪(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衝擊混元(求訂閱!)第十六章 唯我縱橫(求訂閱!)第九十章 人與神合(求訂閱!)第六章 也先之死(第三更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欲創九陽 無上武道第十一章 閻王殿成第二十九章 壽元有缺 東宮太子第六十章 “楚漢相爭”(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章 想不開啊(求訂閱!)第四十章 二郎真君(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西出函谷關(求訂閱!)第十二章 “妖族救星”(求訂閱!)第十九章 殺星出世(求訂閱!)第二十章 大力神魔(第一更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打蛇要死第九章 三族大戰(求訂閱!)第十章 四御終全(求訂閱!)第八十章 鳳鳴九天(第一更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天神下凡(第二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反攻幕後(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袁公越女(求訂閱!)第十九章 盤武神尊(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橫掃全場 江山如血第九章 建文餘孽(第三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相國之才(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全部撲街(高考加油!)第十一章 竹筒倒豆(第二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丹書鐵券(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章 百年強者 九陰真經第十五章 衆叛親離(求訂閱!)第一百章 楊戩歸人界(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改天換日(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應劫下凡(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章 土木之變(第一更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涸澤而漁(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不打不相識(求訂閱!)第一章 先滅天意(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刑神項羽(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晉升混元(求訂閱!)第四章 順昌逆亡(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巫族由來(求訂閱!)第十九章 殺星出世(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碧霄娘娘(求訂閱!)第五十章 魔主化身(求訂閱!)第四章 終結之威(求訂閱!)第十六章 迴歸還陽(第一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蜀山之爭(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楚王綠了(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仙武皇朝(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罪臣之用(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五章 明知不可爲(求訂閱!)第九十五章 無上造化(新年快樂!)第六十四章 太子登基(第三更求訂閱!)第六十章 衆矢之的(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范蠡文種(求訂閱!)第十五章 黃巾之變第八章 擇主而侍(求訂閱!)第四章 後宮爭豔(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飛蓬迴應(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大司命定(求訂閱!)第十五章 衆叛親離(求訂閱!)卷末感言第八十八章 共謀大事(求訂閱!)第七十章 我射我自己(求訂閱!)第十五章 黃巾之變第十章 和氏璧現(第四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虎口奪食(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世界晉升(第二更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求訂閱!)第十三章 苦肉計?(求訂閱!)第十九章 養匪自重(第四更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六界初開(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天帝位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終決戰(求訂閱!)第六十章 大國威脅論(求訂閱!)第五十章 鳳凰之心(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天意妥協 規則化身第七十一章 匯聚一堂(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天宗曉夢(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落子歸墟(求訂閱!)第十五章 閹人採花 葵花寶典第八十七章 百越女王(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紅顏禍水(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打通任脈 神秘老者第一百零一章 最終之戰(求訂閱!)第二章 處之泰然(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爲誰揚名(第一更求訂閱!)第四十章 二郎真君(求訂閱!)第十六章 迴歸還陽(第一更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文武大才(第五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