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灣,距離英屬印度的軍政中心加爾各答只有20裡的北方小港口金德訥格爾。
這個比之澳門的地盤都要小一些的小港口,就是法國人在孟加拉灣唯一的落腳地。
北美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個小鎮被英國人兵不血刃的拿下來了。但戰爭結束以後,這個小鎮又回到了法蘭西的手中。並且法國人還仗着盟友邁索爾軍的優勢迫使英國人增大了金德訥格爾小鎮的面積。大約擴大了有40%,但它的面積依舊小於澳門。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萬分悲哀的事情。
西曆1789年的六月七日,也就是承天十五年的五月初五,晴。
這個季節的金德訥格爾港已經進入了夏季,氣溫炎熱潮溼,又常有雷暴雨伴隨着狂風,斷斷續續襲擊該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臨近海邊的緣故,但這對緩解溼熱很有幫助。
中國的五千萬華元的真金白銀不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抵到巴黎,但一定數量的中國商人已經通過法國人的這五塊非武裝殖民地,真正意義上涌入了印度大陸的南北。
他們之前與印度當然也有貿易往來,數額還相當的不小,但現在這無疑更上了一層樓。
最近金德訥格爾港的業務相當繁忙,因爲中國商人的到來,其周圍附近的印度王公是蜂擁而到,這些先前時候被沃倫·黑斯廷斯榨乾了油水的土著王公,手中或許沒有了真金白銀,但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最多的就是檀香木,印度的老山檀可是檀香中的上乘之品。特點是其色白偏黃,油質大,散發的香味恆久。在印度歷史上,早早的就成爲了印度王公們喜愛的東西。而現在這些檀香木被對一樣喜歡檀香木的中國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好買賣。
縱然這幾年,中國內地高檔木製傢俱、木材市場上已經有了檀香山的檀香木填充,但印度這兒的老山檀一樣很有市場。
再有就是印度這兒的佛教遺蹟。
如今的中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都已經知道天竺佛教早已滅亡的事實了。但佛教在印度畢竟輝煌過,千百年時光中佛教在印度境內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遺蹟。就比如說印度的佛教石窟。
過去,這些東西對於信奉婆羅門教的印度人來說,一點價值約沒有。可是現在,這些東西就又成爲了寶貝,因爲中國人要這東西。
從第一筆生意在五年前做成後,主要分佈於溫迪亞山脈和德干高原一帶的巴查、卡爾利、納西克、阿旃陀等佛教石窟就成爲了印度王公貴族們或許私利的寶地,他們從裡頭小心的切割下一座座佛像、佛塔,甚至是整片整片的花草紋樣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浮雕,或者是更珍貴的彩繪壁畫,轉手到靖海去,就都能賣出大價錢來。
很多的印度人還‘找到’了佛骨舍利,最初國內佛教界聽聞這一消息後,激動的都稀里嘩啦了。但他們高興的真太早了,等他們組團抵到靖海的時候,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不是一枚佛骨舍利了,而是n多枚的佛骨舍利,不僅有指骨、牙齒,還有純粹的舍利子。這個時候,中土佛教界的人要是還相信這些玩意兒是真的佛骨遺寶,那他們就全都中了邪了。
如今中國人開始藉着法國人的渠道進入印度了,印度人也就更歡快了,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交易了。而且除了東北方各地的土著王公以外,匯聚在金德訥格爾的還有來自不丹、廓爾喀、錫金等國的商人貴族代表。
這些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的小國們,並不是完全不能同中國產生貿易交流,實是因爲穿過了整個藏地,再越過了喜馬拉雅山脈,歷經了千辛萬苦將商品送到他們國度的中國商人,價格要的實在太高。而金德訥格爾的中國貨價格可就相應的低得多了。
大海上的線路運輸比之藏地高原方便的太多了。
他們過去都雲集於加爾各答,現在則一**的來到了金德訥格爾。
威廉·埃德蒙再次登上了法國人的土地,他是一名種植園主,雖然他的種植園裡種的不是棉花這種走俏貨,而是黃麻。但黃麻也不難出手啊,尤其是前幾年的戰爭時期,在西方世界黃麻一度比棉花更搶手。
當然,這種現象說的只是出現在歐洲,而不是中國。
在中國市場上,棉花的地位要遠高過黃麻。尤其在緬甸也開始大規模種植黃麻之後。
埃德蒙從來就沒奢望着把自家的黃麻運到中國去出手,可是現在中國人來到了他的家門口,要是再抱着原來的路子,不跟中國人打交道,那就太死板了。
第一次來金德訥格爾,埃德蒙就是抱着開拓商路的打算來的,然後來了後的他就再也忘不掉金德訥格爾了。
這地方的中國貨並不比加爾各答的要少,而且便宜。
那斧頭、錘子、鐵釘、鐮刀鏟子和鐵料,都是種植園需要的東西,金德訥格爾的中國貨比之加爾各答的同類產品要便宜出兩成。
另外瓷器、茶葉、生絲等等,價格也比加爾各答要便宜的更多。
埃德蒙滿載而歸,然後很快的他就帶着英鎊過來了。
埃德蒙是來大掃貨,在他住下的旅店大堂,埃德蒙跟之前簽訂了協議書的中國商人碰頭了。然後他就得到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壞的消息是,金德訥格爾商品的價格上漲了,些許中國特產至少跟加爾各答的中國貨物保持了一致。當然,鐵器方面這裡還是要便宜不少的,但在茶葉、絲綢和瓷器上,就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這是一場妥協。倫敦一致不認同我國和法蘭西簽署的協約,反對我國進入印度大陸。我們需要一個彼此的退讓和妥協。”
“這可真是一個壞消息。”埃德蒙顯得有些無精打采。他就差了半個月不到。自己帶着五百磅再次來到金德訥格爾的時候,就已經是兩個天地了。
當然,他之前簽訂的協議是可以都按照原先的價格的,畢竟已經付過現金了。
“但另外我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華元與英鎊的匯率徹底被確定了下來。一英鎊可以兌換二十八塊華元,手續費只需要1%。”中國人三天前在金德訥格爾開了一家銀行點。
這個匯率可讓很多英國人都有利可圖了。
在加爾各答英國人自己開辦的銀行中,英鎊與華元的實際兌換率都不會超過27,手續費也不是單單的一個百分點,整個算下來,價格往往是落到26.5了。
所以別聽民間的傳聞胡扯,很多人都說一英鎊應該兌換三十華元,但嘴巴說的話永遠不能當真。
而現在金德訥格爾中國人的銀行點出現了,1:28的匯率完勝加爾各答的英國銀行。所以,這一消息被埃德蒙得知之後,他的第一個反應還是英國的銀行可真黑啊。
28的匯率扣掉1%的手續費,那也有27.7呢。但英國銀行給的是26.5,他們的利潤該有多大啊。
“該死的東印度公司。”埃德蒙都想起了當初的貨幣兌換了,用歐洲的白銀去套現日本的黃金,然後購買中國的貨物。
“這真是個好消息。”埃德蒙高興地說道。
他手頭付了之前協議書的後續費用後還能剩下300磅,三百英鎊也就是能兌換8300華元,而要是用加爾各答的銀行匯率來兌換,那連8000華元都不能保證。
這裡的中國貨比之加爾各答唯一的不同就是要用華元結算,英鎊在花銷之前必須兌換成華元。
300百元似乎價值並不高,十個英鎊左右麼,或許埃德蒙請人大吃一頓就花出去了,舉辦一場小型的酒會也差不多要這個家【這個時代的英鎊真的超頂用】,但自己花用了和白白的被人佔去便宜,這感覺可是天地之差的。
加爾各答,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根據地,在這裡他們代表着英國政府。存在感比‘老巢’所在地英國牛逼的多了。
“一英鎊兌換二十八華元!手續費一個百分點。”約翰·迪爾嘴裡吐出的這個數字讓加爾各大銀行的董事漢普頓有些眼暈,這不怪他失態態,實在是這個價格比加爾各答銀行的兌換率高的太多。
“扣除掉一切費用,實際到手的是27.7,而我們只給出了26.5。甚至在那幾個高峰期連26.5的價位都保持不住,要落到26.2/26.3。”
“漢普頓先生,中國人的銀行點可以開出發票。在金德訥格爾,發票可以當做錢來使用。誰要是拿着那發票,他們就可以在任何時候從預定的中國外貿銀行的營業點裡取出相應的金額。兌換金可以選擇交給金德訥格爾的銀行點,也可以交給外貿銀行的營業點。發票上都有標註。”約翰·迪爾覺得很無奈。加爾各答銀行在中國的外貿銀行中可沒那麼多的儲幣,就連東印度公司的戶頭上餘款也不會超過一百萬華元。
中國人可以用的法子,加爾各答銀行則根本不行。
而且加爾各答銀行的信譽值也遠遠不能同中國的外貿銀行媲美。後者在歐洲的名頭都異常響亮。
中國人的這一招註定要重創加爾各答銀行。
要知道,英鎊在中國的外貿銀行進行兌換,兌換率最初是29,但現在已經落到了27附近,一直在1:27到1:27.5之間徘徊。這要看金銀幣的成色和磨損程度來定論,中國人是不收紙幣的,而英鎊的另一種說法就是黃金,早在本世紀初,英鎊就已經同黃金相掛鉤了。
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了一個事實兌換時間長,手續多,有的時候兩邊還會拉扯辯論補休,另外還要繳納手續費,總而言之並不比加爾各答銀行優惠多少。而東印度公司與中國外貿銀行常年的貨幣兌換率,英鎊【等價值黃金】的匯率始終保持在27.5這一檔次的手續費扣除前,這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所以在加爾各答的銀行進行華元的兌換,很是有利可圖,這些年裡都已經成爲了外貿銀行的一個新的利益增長點。
可現在,加爾各答銀行的一條財路就斷了。
中英之間現下的年貿易額是多少啊?
茶葉、瓷器、絲綢、棉花、藥品、器械、木材等等,除了一部分是以貨易貨,實打實的現金交易可是有一二百萬英鎊的啊。
如果用中國傳統的白銀來計算雙邊的貿易量,那中英的雙邊年貿易額是早就超過一千萬兩銀子了。
而就算有一百萬英鎊需要在加爾各答銀行進行華元兌換,只英國人的英鎊兌換那至少就是一百萬華元的利益。加爾各答銀行生意的對象可不僅僅是英國人。而這所能引帶起的金融影響力,對於東印度公司和加爾各答銀行的助益,都不是一二百萬華元所能表示出來的。
這對整個東印度公司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對於加爾各答銀行的單個影響更是十分嚴重。
“自從中國開始進入印度市場,我們的利益就不斷受到觸動,現在還只是加爾各答銀行。”中國人做出了退讓,作爲他們進入印度的代價,他們也不想跟東印度公司把關係搞僵。而漢普頓是嚴厲反對的,甚至於他都主張把金德訥格爾給拿下了。法國人其他幾塊地都在印度南部,英國人伸手夠不着,但金德訥格爾就在他們的嘴邊上,那還不是伸手就可以摁死啊。
可惜他只是加爾各答銀行的董事,在整個東印度公司的委員會中份量很小,他雖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戰友,但還是沒能阻擋中英印度協議的達成。
“但將來必然是整個東印度公司。”漢普頓相信自己的判斷,中國人是貪婪的,他們在印度站穩腳跟以後,必然會對英國張開血盆大口。就像他們在美洲乾的那樣!
這遏制中國的唯一希望就在俄國人身上。
體型龐大的俄國人早就被英國注意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搞出來的非武裝中立同盟就像一記耳光扇在了倫敦的臉上。但眼下之情況來看,要想遏制中國人,還真必須依靠俄羅斯。
只不過俄羅斯的第一目標始終是奧斯曼土耳其,是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而不是西伯利亞。
俄土戰爭已經進行一年多了,中俄第二次戰爭也進行了一年多了,俄國人已經開始在發行第二波國債了。整個歐洲似乎在涌動着一股別樣的情緒,‘黃禍’這兩個字被普魯士的威廉二世國王叫喊了出來。在這股別樣的情緒支持下,俄羅斯人的處境明明不好,對瑞典和奧斯曼帝國還有優勢,可是東方戰線上卻敗得一塌糊塗,按道理俄國人的國債會在歐洲的金融市場上遭受冷遇,價值會大大的下跌。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普魯士、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丹麥等國的一直支持下,俄羅斯的國債買的還相當的好。
是的,大家都沒有看錯,英國也是其中的一員。
就是不知道接下來的俄羅斯能否在東線戰場上雄起一把。那魯緬採夫說起來也是名響歐洲的陸戰名將,怎麼就不能再抖一把當年在萊茵河的威風呢。
加爾各答的報紙只是偶爾報道關於中俄戰爭的消息,距離太遙遠了。漢普頓根本不知道具體的變化,雖然英國商人和從喜馬拉雅來的貴族代表口中,總會流傳着一些無法確實的小道消息。巨臀妖豔女星曝大尺度牀照"!微信公衆:meinvgu123(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