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歷來釋教重地,而圓明這一支修士則執之牛耳。譬如龍虎山之於道家,便則嵩山之於釋教。
正如圓明和尚所言,修行之士,法財侶地缺一不可。法爲根本,沒有法門,無從修行。財亦重要,沒有財富,資源何來?
無論道家釋教,修行之士,皆需財富支持。然道家修士多走上層路線,財富多取自於高官勳貴之家。而釋教則多走平民路線,譬如嵩山佛門,便有良田數萬頃,佃戶超過十萬人!
高官勳貴之家,以供奉道家修士,各取所需。這嬴翌管不着。但佛門廣納土地,拘束百姓,這是當政者所不能容忍的。
若說前朝明廷可以容忍,那是因爲無可奈何。但在嬴翌這裡,則全然沒有顧忌。
年前據河南,嬴翌令清剿賊匪、統計土地人口,嵩山佛門便在其中。李真人與嬴翌說過嵩山佛門修士,嬴翌便令丈量土地、統計人口的吏員給了嵩山佛門一個選擇。
當時並未鬧出什麼波瀾,嬴翌還以爲嵩山佛門的修士真真出塵。沒想到卻應在此時。
“夏王逼迫太甚,貧僧嗔念難消。思來想去,唯有夏王勢盡,我佛方得安穩。”
嬴翌失笑:“你嵩山釋教修士不曾投李闖,亦不曾助大明,到頭來卻投了韃子,實屬可笑。本王曾與爾等一條通天大道,你卻不要。偏偏要與本王作對。如今落在本王手中,唯死而已。”
圓明和尚面色沉靜:“不成功則成仁,阿彌陀佛。”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嬴翌言罷,轉臉看向一干喇嘛:“自藏地有政權以來,你們這些喇嘛便未曾安分過。韃靼時,助鐵木真,此時又助建奴,其行殊爲可恨。”
“只爲傳教耳。”元日法王掙扎着盤膝而坐,道:“中原排外,我密宗難以傳播。唯有別出機杼,另尋他法。”
嬴翌頷首表示瞭解,道:“你密宗理念,與神州百姓不合,這纔是根本原因。你看神州釋教,同爲釋迦,不也順順利利千餘年?甚至屢屢壓過道家?實乃爾等狼子野心,欲覆諸夏。竟以傳教爲名。”
說到這裡,嬴翌笑了笑:“你今日與本王作對,來日本王打上藏地,伐了你山門,破了你廟宇,你意下如何?”
元日法王渾身一顫,垂首不言。
嬴翌看多爾袞,此時分明已如垂垂老朽,再看另外幾個,屎尿一身,一時間竟覺無趣。
當下不再多言,刀光一展,頭顱滾滾,皆赴黃泉。
想那多爾袞,亦是一世威風,到頭來也不過老狗一般。想那女真旗主,亦曾縱橫天下,殺了多少漢人百姓,到頭來還不是屎尿齊出,與市井潑皮無異?
能人也罷,異士也好,撞到嬴翌手中,與豬羊又有什麼不同?
嬴翌不覺意興闌珊,這天底下,大抵再無有他殺鬥起興的時候了。便是那張天師,如今到他面前,怕也受不住兩刀。
遠處,仍有廝殺聲傳來,而近處,親衛部正在收尾。一萬建奴精騎,被嬴翌一刀斬殺三成,其餘惶惶如犬,又無馬騎,如何逃遁?以親衛部高效殺戮,這時已將塵埃落定。
嬴翌站在當場,插刀於地,微微嘆息。亦無再去西、北山口之興致了。
待王軼勝交令,嬴翌便翻身上馬:“本王回山海關,餘事你自區處。”
王軼勝不知君上爲何如此情緒,卻也不敢多問,應了聲喏,指揮將士打掃戰場。嬴翌則單人獨騎,回山海關去了。
及至於天明時分,朱炳琨等皆率部而歸,向嬴翌彙報戰果。
一夜大戰,朱炳琨、王四五所率兵馬皆有損傷。朱炳琨所部六千兵馬,傷亡三百人,其中輕重傷者二百七十餘人,戰死者不到三十人。王四五則是另一路領軍的校尉,所率六千人傷亡四百餘,傷者三百八,戰死者超過五十人。
至於戰果,自然是輝煌的。朱炳琨所部斬首一萬兩千級,俘獲千人,被突圍者不到七千。王四五所部斬首一萬三千級,俘獲五百,遁走者亦差不離。
如此一來,一夜鏖戰,建奴七萬本部精兵,共折五萬六千人,俘獲一千六百人,僥倖突圍的,還不到一萬三。
“建奴鼎盛時有十萬精兵,如今除了逃遁的一萬餘惶惶之犬,大抵也只餘鎮守遼陽之兵,其勢已不足道哉。”嬴翌聽完戰報,微微點了點頭:“衆將士皆戰功卓著,待回京師,自有封賞。朱炳琨速着戰報,報於京師,以我王令,令牧政院昭告四方,免去百姓憂慮。”
“喏!”
嬴翌又道:“本王不日返京,這裡手尾,你作爲戰區都督,可自行決斷。建奴逃遁者,錦州自有阻截。反倒是如今背蔭障一線的建奴附從軍隊成了大頭。”
朱炳琨垂首道:“請君上示下。”
嬴翌道:“背蔭障一線大抵還有好幾萬人馬,皆漢奸兵與朝鮮兵。另往寧遠一線的寨堡之中,亦多多少少有些駐兵。加起來應該不下於韃子本部的七萬之數。”
多爾袞發兵數十萬,其中正兵二十萬。除開其本部女真七萬精騎,還有十四萬,則皆是漢八旗與朝鮮兵。自其駐兵背蔭障一線,日日交戰,多有損傷,不說太多,數萬還是有的。
剩下的,總數應該在韃子本部兵馬人數之上,至少也差不多。
“還有韃子的三十萬包衣,亦皆在三山營後方的諸寨堡之中。”三十萬包衣可不在少數。作爲韃子的後勤和炮灰,包衣的作用,實際上很重要。但他們的戰鬥力,卻值得商榷。不能打硬仗。
國運之戰,重之又重,多爾袞不敢把包衣放在前線。生怕打不得硬仗的包衣出簍子,於是放在後方作爲支援、鎮守,並看顧糧道。
這也是三山營堡沒有包衣的具體原因。
阿巴泰之覆亡,雖曾多有疑慮,但也給多爾袞敲響警鐘,讓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他害怕把包衣放在前面,一旦包衣一觸即潰,反衝回來,以三十萬之數,會帶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但無論如何,這些如今都已不重要。
便聽嬴翌道:“大夏立國在即,多需人力。然俘虜與否,要有個抉擇。”
他眼中閃過一抹厲色:“如今韃子本部大敗虧輸,料來漢奸附從會迎風而降。可我不要這樣的俘虜。記住,背蔭障一線的漢奸兵和朝鮮兵,不許投降!”
朱炳琨等在座將領皆心中一跳,領會到了嬴翌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