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華夏紀4000年時,帝國已有仙一百三十九尊。其中天仙一百一十八,真仙二十,金仙其一。
唯一的金仙自然是嬴翌這位帝國主宰人道至尊。
二十尊真仙裡,當初自巨眼世界羣降伏的七尊天仙僅一尊尚在天仙蹉跎。青玄子老道、白狐和世界樹也順利證就真仙。另外十二尊全在人道至尊的後宮裡。
非只真仙以嬴翌後宮爲最。天仙亦然。
一百一十八尊天仙,有九十五尊都是後宮妃嬪。
所謂氣運所鍾,無外如是了。作爲人道至尊最親近的人,後宮妃嬪一個個可以說全都是開掛的存在。
整個帝國,具根性者如今已有數百萬,而能在這段時間裡成就天仙者僅二十三。後宮妃嬪二千七百人,成就天仙者卻有九十五。
然而這並沒有絕對的對比。後宮妃嬪,除開有階位的帝后、貴妃十餘人、其他包括先天有根性者在內的兩千六百餘位所受氣運皆一般無二。
然新登仙者只這九十五位。
當初以人道氣運換取根性,畢竟有淺薄、深厚之別。具高級人道位格的不計,其他的根性深厚者畢竟修行更順利,根性淺薄者雖因氣運所鍾之故,比起大多數先天根性者修行更順暢,但登仙仍然不易。
嬴翌心裡非常清楚,這短短几千年的時間裡,能成就一百餘位天仙,已經是一種爆發。
譬如那二十三尊新晉天仙,是因爲各個被征服的層面宇宙的無數年積累。遇到帝國的機遇,才能在數百萬修道士裡,脫穎出二十三尊。
等到這一時期一過,日後天仙成就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一億有根性者之中,千年內能誕生一尊天仙便是僥天之倖。
當然,隨着太夏宇宙的升格,臻至大千之後,先天根性者誕生的機率會大大增長,基數上來了,強者自然就會多起來。
至於嬴翌的后妃,不能拿來作比較。
一百三十九尊仙,已足夠鑄天庭的基本需求。陰陽兩宮、五行五部、八卦八府及天兵殿基本的框架已經可以搭建起來。
實際上天庭的基本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
太陽宮有三殿,爲少陽、純陽、天兵三殿。五行五部按天干數分十司,每部兩司。爲甲丙戊庚壬五司及乙丁己辛癸五司。
太陽宮的純陽殿統御五行五部,天兵殿則統御八卦八府中的乾天府、離火府、震雷府、巽風府。坤地府、澤兌府、坎水府、艮山部則屬少陽殿統御。
乾天、離火、震雷、巽風,乃天庭軍事力量所屬。坤地、澤兌、坎水、艮山則爲地方神靈如山神土地城隍河伯水神這一類神靈的直屬機構。
太陰宮下則沒有這麼複雜,僅十殿,大抵是一種情懷,立十殿閻羅,輔助太陰宮主掌理輪迴。
當然,十殿閻羅下也有一些部司,但與太陽宮下的府部不能相提並論。
除開太陰、太陽兩宮,另外還有元炁殿、中黃殿。
元炁殿的司職與未升格之前不變,旨在鑽研奧秘、修整法門、製造法寶。而中黃殿則是一個旨在後勤的部司,其中司職者可稱黃巾力士,爲太陽、太陰及元炁殿打下手、做侍從、服務。
具體各宮、殿、部、司的尊神已經有了人選,沒有鑄天庭之前尚未及公佈。
當前一百三十九尊天仙,就在這些部司裡打轉。真正已經編制好的,只有天兵殿和中黃殿。
大夏帝國四百七十萬具備根性者,其中元神級的二十萬皆在天兵殿、中黃殿。還虛境三千九百餘數則爲太陽、太陰兩宮的預備骨幹。
剩下四百五十萬,高高低低皆在煉炁境,或尚在元炁殿當學徒,或在各地爲官,或在軍中作將,或在民間呼風喚雨——不至元神,尚入不得嬴翌法眼。
這四百五十萬有根性者,一旦有成就元神者,纔會被納入已經初步煉成的封神榜。
任憑在民間呼風喚雨,一旦成就元神,便要根據嬴翌制定的天條登天,不得逗留人間。
說起來這個天庭,大抵還是太過簡陋。
元神級的都不放過。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若年長日久,等到修道士的層次拔高、數量增多,現在看來的元神便不自由,到日後恐怕連還虛都求不來了。
“暫時以元神爲界限。”
嬴翌笑道:“日後根據情況提升標準。畢竟天庭神位有數,便是天兵、黃巾力士也是有數的。而修道士隨着時間增長,可謂無數。等到朕鑄就天庭,被強制納入封神榜者或許有不甘者,認爲失了自由,但到日後不可得者,又不知是怎樣光景。”
若得天庭唯一,修道士們最正統的出路,必定是登天入仙籍。
唯一天庭,掌控混沌宇宙根本法則,浪蕩在體制之外的修道士,真真只是散修野道了。絕不可能存在如幾千年前的小說話本西遊記裡寫的不倫不類的狀況。
正如諸夏民族封建時代以來,任何宗教都要屈從於王權一樣。無論什麼體系、什麼思想的修行者,永遠要仰望道的化身——天帝,永遠要屈從於制定天條的唯一天庭。
這或許令嚮往逍遙自在的修道士敢到不適,但本質從來沒有改變。如果沒有天庭,混沌宇宙被各色各樣的修道士把持,強者欺壓弱者,大者俯瞰小者,任何修道士仍然要在道的基本框架裡行事,本質上並無不同。
而有了天庭,則更見秩序。
那種不自由,不是因爲真正的不自由。而是因爲天庭這個龐然大物壓在頭頂,是可見的。而道的基本規則,是不可見的。
一個直觀,一個不可見,自然令人心生不適。
他們會覺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爲什麼你是天帝,而我不是?憑什麼天庭壓在我頭頂,而不是我壓在天庭頭頂?
是這麼一個緣故。
天庭的天條遵循道的基本規則,在混沌宇宙的尺度上來講,是絕對合理的。
覺得不適應的,實際上是修行不到家的緣故。若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庭就不是壓在頭上的陰雲。
只有那種違背道的基本規則的修道士,或者有心想要違背的修道士,纔會覺得這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