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
屍子
(這名字有點瘮人)
屍子,約前390年—前330年,原名屍佼(念“絞”;好像更瘮了),戰國魏國人(今山西曲沃),雜家鼻祖。
蜀地某個荒蕪的山坡上,屍子正站在一個土墳前。
商兄,對不住了,不能給你立碑刻銘。秦國還在到處抓人,一旦知道,只怕這個也保不住。
想想真是有點悲哀。
你辛辛苦苦近二十年,把一個山旮旯裡的秦國,發展成雄視各諸侯國的強大國家,結果自己卻被五牛分屍;據說還沒一個秦國人可憐你!可有誰知道,你的改革變法,爲之後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也纔有中國後來的兩千多年的發展壯大,這是多麼巨大的貢獻呀。
好吧,這個我劇透了。
當然,你執法過於嚴厲,用刑過於嚴酷。就拿現在秦王的老師來說,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你倒好,把人家鼻子給割了,直接毀容,人家還不把你恨到牙根裡去!
而且,你也過於貪戀權勢和富貴。當初老友趙良曾勸你,早日抽身隱退。但你沒聽,還拉風地帶着大批保鏢到處顯擺,四處招搖——這不是拉風,這是在拉仇恨呀。
算了,斯人已逝,你的功績過失,就由後人去評說吧。
另外,咸陽城上你的屍首,我膽小,沒敢去拿,只能用你的一些衣服舊物,做爲你的衣冠冢(念“腫”),也算是聊表心意了。
選自《史記•商君列傳》,修墓我自編的。不過,在商鞅死後,屍子逃到蜀地,對近三十年的朋友的懷念,應該是有的。
屍姓和之前的禽姓一樣,都是現在很少見的姓氏。它的起源至今已無從考證,比較確切的應該是來自地名。
中國古代姓氏的起源,形式很多,主要有以國名(如齊、魯、許等)、封地或居住地名(尹、東郭、西門等)、先人名字或諡(念“是”)號(皇甫、高、戴等)、官職名稱(司徒、司馬等)、職業技藝(屠、陶、巫等)等爲姓,還有因對皇帝名字的忌諱或躲避仇殺而改姓的。
據統計,有史記載中,中國古代就有5600多個姓氏,這還不包括那些少數民族漢譯過來的姓呢。所以,今天我們在看到古人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時,也沒必要太驚訝。
另外,在先秦時期,改姓是很常有的,尤其是因封地或國名而改的。那時的改姓,不僅有紀念的含義,有的更是一種榮耀呢。秦漢之後,這種現象就少了,到後代就更不行了,誰要亂改姓就是忘祖背宗,要被戳脊梁骨的(除了一些特殊的情況,如皇帝賜姓等)。呂布就因亂認乾爹,被狂罵爲“三姓家奴”。
屍子早年在老家平靜地生活着。他非常聰明,研究過各種的學說流派,包括當時流行的墨、道、儒學等,尤其是自己本國李悝的法家。
之後,他從老家來到國都安邑(當時還未遷往大梁)。因爲有學問,所以他常往來於當時魏國相國公叔痤的相府。
不過,屍子在魏國時非常的低調、低調、低調(重要的話說三遍),以至包括公叔痤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沒注意到他。但是從後來商鞅向他學習請教,可以看出他的才幹比商鞅只高不低。
不久,商鞅也來到魏國。兩人一見如故,唏哩嘩啦燒黃紙、斬雞頭結爲好友。好吧,這個我瞎說的。不過兩人關係真的很鐵,亦師亦友,比孟勝和陽城君那一對強太多了。
因爲在魏國得不到重用,於是兩人就一起跑到秦國去。
不知是長得不夠帥,還是真的不想做官,只有商鞅得到了任用。而屍子則做爲商鞅的門客,在幕後爲他出謀劃策,共同探討治國大計。
據說在遇到問題時,商鞅常常要向屍子請教,這纔有了之後著名的“商鞅變法”。所以秦國後來的富強,其實也有屍子的一大份貢獻呢。
在商鞅變法期間,除了給商鞅提供重要決策意見,屍子就一心思花在學習和鑽研學問上。在之後的將近二十年中,他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不顯山露水。這時,他已開始着手撰寫《屍子》一書。
此時商鞅已由一個普通人,扶搖直上,直到封商君的至高爵位。但是也因爲得罪人多,拉的仇恨值太高,最後他被秦惠王車裂了。
可能屍子早有察覺,所以商鞅一死,一怕被株連,二是因爲失去好友的悲痛,於是他就傷心地逃到了蜀地。在那裡,他繼續低調地呆了近十年,連弟子都很少收。期間他完成了《屍子》一書,最後終老於蜀。
別看屍子那麼沉寂低調,其實他是個對學術文化非常有貢獻和對後世非常有影響的人。他的很多至理名言、處世警句,常被之後的諸子名家引用和改編。
如荀子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後來又被唐代魏徵改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就來源於屍子的“民者,水也”和“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水也”。
而荀子的“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則更是赤 果果地引用了屍子的“生積成嶽,生積成川,夫學之積也,亦有所生焉”。
還有孟子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民貴君輕思想,也是來自屍子的“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
同時屍子的訓詁(念“古”)學,就是用通俗語言解釋古文中的字句,不僅爲我們提供許多其它文獻中沒有記載的古代寶貴資料,還對我國第一部詞典《爾雅》及後人的訓詁方法影響至深。
另外,屍子也有關於宇宙的論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不過根據最新的考古研究,這個反而是他引用文子的“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的。
屍子寫有《屍子》一書,原有20篇,現只剩2篇。
屍子被稱爲雜家的開山祖師爺,是不枉虛名的。他的《屍子》一書,對各家學說進行選擇利用,吸收貫通,兼容了多家的思想主張。如吸取墨家的兼愛、尚賢、節葬,容納法家的法、術、勢主張,肯定儒家的德政、仁義、倫理,還包含了道家的一些辯證思想等。有點像“吸星大法”。
雖然該書到了宋代已經只剩殘篇斷章了,但從其中的隻言片語,依然可以看出其思想多元多樣,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歷來是學者研究的重點對象。
雜家,就是採集各家言論、綜合各家所學、兼融各家之長的學派。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就有點像它。
雜家吸取各家所長、融合各家精華的思想和方法,是我們今天要特別重視和提倡的,對國家的正確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價值。
以文化爲例。中國的文化,絕對是世界最優秀的文化,但它同樣有短板。只有不斷虛心學習、吸收別國的先進知識和優點,也包括西方近代文化,取長補短,相互交融,這樣才能使它世代綿延,經久不息。
也只有這樣,我們自己也纔不會驕滿倨傲,盲目自大。
這裡摘抄一些句子,出自屍子的《屍子•仁意》,很美,可以減緩一些對他的瘮人感覺。
“春爲青陽,夏爲朱明,秋爲白藏,冬爲玄英,四時和,正光照,此之謂玉燭。。。。。。春爲發生,夏爲長嬴,秋爲方盛,冬爲安靜,四氣和,爲通正,此之謂永風。”
青陽、朱明、白藏、玄英是古人對四季的雅稱。
這裡的青、朱、白、玄是指方向。青代表東方,指春天,青陽就是天是青色的,陽光明媚;朱代表南方,指夏天,朱明就是陽光火紅,天空明亮;白代表西方,指秋天,白藏就是天氣霜白,貯藏糧食;玄代表北方,指冬天,玄英是天空陰暗,比較清冷。
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左青龍,右白虎,老牛在腰間,龍頭在胸口。。。。。。”的青龍白虎,就是古代代表方位的四種神獸中的兩種。四方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老牛不算。
而後面的發生、長嬴、方盛、安靜,則是指四季中不同的祥和之風。這個和《爾雅》中的“春爲發生,夏爲長嬴,秋爲收成,冬爲安寧”有點不同,它們是四季的另一種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