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

(名相)

百里奚

百里奚,約公元前726年—約公元前630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也寫做井伯、百里、百里子,又稱五羖(念“谷”)大夫,春秋虞國人(今山西平陸)。

秦穆公託着下巴正發呆,公孫支走了進來。

秦穆公說:“公孫先生,你說楚國那邊會放百里奚嗎?”

公孫支說:“放心。百里奚是我們這邊跑走的奴隸,用五張黑公羊皮去換,已經很給楚國面子了。”

“可五張羊皮也太寒磣了,一個稍好點的奴隸都不止這個價呀。”

“嘿嘿,就是要這樣。楚國傻乎乎的,讓百里奚去看馬放牛,那是因爲不知道他的才能。要是我們用大把大把的金子去贖,它肯定起戒心,反而不送他回來。這就叫貴物賤買。越是貴的、想要的東西,越要往死裡壓價,壓到對方都懷疑自己人生爲止。再加上楚國物產富饒,犀牛皮、狐狸皮都不新鮮,羊皮那都是用來擦鞋的;指不定人家看不上,我們送五張它還退兩張呢!”

“但這樣太傷百里奚先生的心了吧!人家雖然矬,也不至於這麼掉價。而且,他懷才不遇大半輩,放過牛,養過馬,要過飯,坐過牢,還當過奴隸,做過陪嫁。現在又要把他當死囚抓回來,萬一他一個想不開或心臟有問題,那不涼涼了。”

“這個我打十二萬份包票。那老小子別看七十多,身骨板硬着呢,老胳膊老腿賊利索,跑起來一陣風似的;要不上次也不會被他逃了。”

“那好吧,不過這次要小心了。要不把他兩手兩腳綁起來,關在木籠囚車,再加上枷鎖,吊個大鐵球什麼的——好吧,你別看我,這樣是不人道了點!”

選自司馬遷《史記•秦本紀》。是說當時秦國的秦穆公,在大臣公孫支的舉薦下,用五張羊皮從楚國換回了百里奚,所以後來百里奚也叫“五羖大夫”。羖,是指黑公羊。

百里奚家裡很窮很窮,很小時候他就幫別人家放牛,來資補家用。這也使他練就了一流的放牛技術,在他日後漫漫的艱難生活中,很不情願地多了一門手藝。

百里奚出生在虞國。

虞國在晉國下方,和齊、魯差不多時間建立的。不過它地盤很小,而且在長達近六百年的時間裡,吭都沒吭過。不僅其國內事蹟沒有記載,連國君的名字都沒留下一兩個。倒是在它快滅亡的前幾年,突然拋頭露面,大放異彩了一下;只是這彩並不太光彩。

那就是有名的“假虞滅虢(南虢國),脣亡齒寒”的成語典故。當時晉國又向虞國借路(之前借過一次)去攻打南虢國,時任的虞君(沒有留下名號,所以統一叫虞君)貪心晉國送的名馬和寶玉,就答應了。等晉國滅掉南虢國後,回頭順手把虞國也給滅了。就這樣,沒了;是的,沒了。

其實在虞國之前,還有個虞朝,就是舜帝建立的朝代,叫虞舜,與堯帝建立的唐朝並稱唐虞。不過跟它沒什麼關係(上冊《莊子》篇裡說過,虞朝後代封於陳)。至於後來項羽霸王別姬的虞姬,和南唐李煜(念“玉”)一江春水流呀流的《虞美人》,跟它更是不搭嘎。

在虞國滅亡之前的那段歲月裡,百里奚依然在爲困苦的生活奔波着。就這樣苦呀奔呀奔到了30多歲,他娶了妻,還生了娃,但日子該怎麼窮,還怎麼窮着。

其實,百里奚是個非常聰明又有能力的人,他也一直想着能出仕當官。但在春秋時期,官僚制度森嚴,官職都是世襲制,平民百姓是沒資格爲國家添磚加瓦的。所以百里奚一直未能如願,再加上有了老婆孩子,行爲活動也有了更多的牽絆。

不過,他的妻子深明大義,知道老公很有才幹,鼓勵他去外面闖一闖。她殺了家裡唯一一隻下蛋的老母雞,沒柴火就劈了門閂,煮了一頓小米飯,給丈夫餞行。

之後,百里奚到過周朝和齊國,但一直沒得到賞識和錄用。而他不多的盤纏也早就用光了,只好一路沿街乞討。討到宋國的銍邑(銍念“至”;今安徽淮北臨渙鎮)時,他遇見了蹇叔。

這蹇叔比百里奚小一些,家裡挺有錢的,而且也很有能力,還很有眼光。除了前期賞識百里奚,後來在“崤之戰”之前,他還精準地預測到秦國必敗,並且敗在晉國的崤山(今河南洛寧)。這事也榮登現在的高中語文課本中。

不過他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所以早期一直隱居在家。他見百里奚可憐,給他飯吃,並在閒聊中發現百里奚是個難得的人才,就將他留了下來。兩人還惺惺相惜,結爲知己。

www●ttκǎ n●Сo

在蹇叔家裡,百里奚不白吃,他又重操舊業,幫人放牛。在這之後的二十多年間,他曾要再去齊國和周朝應聘任職,但都被蹇叔給勸阻了,使他免於災禍(兩國國內不久都發生內亂)。不過,最後在百里奚的強烈要求下,蹇叔只好通過朋友宮之奇,讓百里奚終於在老家虞國撈到了一個官職。

然後就發生了晉國借道的事。在第一次借路時,百里奚也勸過虞君,但虞君沒聽。於是在第二次借道時,百里奚就不吭聲了。然後,虞國被晉國所滅,然後,百里奚也成了俘虜。

此時秦國的秦穆公雄才大略,正揮汗如雨地努力建設山旮旯裡的秦國,到處招募人才。據說他從公孫支那裡,聽說了百里奚的才能,爲了得到百里奚,他故意向晉國求婚,順便交代多送幾個老人家當陪嫁(老人家比較穩重實在;當然,穩重是穩重,實在就不好說了)。

於是,百里奚又“光榮”地被當做媵人(媵念“硬”;陪嫁的人,相當於奴隸),送去秦國。

但百里奚不知道呀。奶奶的,這當奴隸還不如放牛的,於是他趁兵士不注意,一溜煙跑了。跑到楚國的宛(今河南南陽),他被楚兵捉住。聽說放牛技術不錯,又是一個老頭,人畜無害的,於是他被叫去放牛。

百里奚的放牛技術果然頂呱呱,把牛放得膘肥脂滿,看着就流着口水想起了西冷牛排。因爲放牛放得好,他還兼管起養馬的事。

回頭再說秦穆公。他一看,小老婆騙來了,能人卻跑了。這還了得!老婆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這是古代,古代,古代;我說三遍了!),能人是少一個沒一個。趕緊想轍吧。

於是出現了開篇的事,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就換到了百里奚,並任他爲上大夫。在後來看到百里奚的能力後,苦哈哈的他樂得牙都掉了好幾顆。

此時百里奚已經70多歲了,但他依然幹勁十足。

對內,他對秦國進行文明教化,開啓民智,爲秦國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政治和耕作技術。對外,他則努力搞好和晉國、楚國及周朝的關係,曾經兩次幫晉惠公(一次是當公子時,一次是這傢伙被俘)以及晉文公登上王位,並支持給受災的晉國送糧食。同時他也建議秦穆公,向西降服西邊的戎人,來開疆拓土。

另外,百里奚自己吃過苦,知道老百姓的辛苦,所以生活很儉樸。出門不坐車,天熱不打傘,又平易近人,隨和謙遜,深受百姓的愛戴。他還不忘舊恩,把蹇叔也推薦給秦穆公,兩老頭一起幫着治天下。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他老婆找上門來了。原來在他走後,因爲太貧困,過不下去,沒幾年他妻子帶着兒子,也離開虞國去外地討生活。所以當年百里奚回虞國當官時,沒找到,以爲她們不在人世了。

母子倆輾轉各地,靠着給人家洗衣服度日子。後來她們來到秦國,這時百里奚已經當上左相爺(蹇叔是右相)。於是老太婆混進相府,並自編了一段唱詞,把這三四十年的辛酸苦悶,一股腦丟向正在吧唧美酒的百里奚。而百里奚也沒有嫌棄老婆的黃臉皮,一家人終於得以團聚。

這段故事後來被編成戲劇,在很多劇種中演出,尤其廣東漢劇的《百里奚認妻》,最爲出名。當然,它的意義也不錯,告訴人們富貴不忘初衷,這對那些有錢有勢了就要換老婆、包小三的人,很有教育意義。

百里奚的那個兒子孟明視(百里氏,名視,字孟明,全名百里孟明視,簡稱孟明視;不是姓孟,小心百里奚跟你急),也很了不得。他在崤山之戰中被俘,被放回秦國的第三個年頭,又帶兵去打晉國報仇。他把渡河的船全燒掉,拼死殺敵,把晉國人打得縮在城裡都不敢出來。後來項羽學他“破釜沉舟”,韓信學他“背水一戰”。

順帶說下秦穆公。秦穆公一生的業績很不錯,不過在他死時,卻用了一百七十多人爲他陪葬,其中就有好一些很有才能的人。陪什麼都好說(哪怕陪聊、陪睡。好吧,這也不對),但這麼個陪死就算了。所以秦國在他之後,基本上沒什麼人敢去,所以也一直半死不活的。一直到二百五十多年後,秦孝公重用商鞅,這才使秦國又開始強大起來。

百里奚並沒留下什麼書籍,後來他在秦國去世。

百里奚是那種大器晚成的人(好吧,是很晚很晚成)。他功績顯著,使山旮旯裡的秦國一下成爲與晉、楚一樣的強國,也使秦穆王當上了春秋五霸之一。他更因爲品德高尚,而被世人敬仰,連西北的戎人和底下不怎麼開化的巴國人,都不遠千里來秦國朝貢。在他死後,秦國的百姓更是痛哭流涕,悲傷不已。

怎麼得民心,就是這樣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