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君臣

宣室殿,姬深亦只留了聶元生說話,連牧碧微也被他藉口支開。

他的臉色很不好看,嘴角露出一絲嘲意:“自小常聽宮人議論說母后偏疼二兄,朕想着自己也是她的親生骨肉,便是二兄在母后身邊長大,諒來母后也不至於太過偏心,如今看來母后待朕究竟不過如此——若是今日險些被壞了名譽的是二兄,而始作俑者是朕,還不知道母后要怎麼鬧着叫朕補償了他呢!你看見沒有?朕方纔不過試探了一句,母后就急急的替他們說起話來,無怪大兄要拖了二兄來行此事,說起來大兄比朕與母后相處的日子還要久些,被母后駁了一回尚且還不敢親自來說,非要託了二兄,原來大兄究竟比朕看得清楚些!”

聶元生微微一笑,這會他卻反而替廣陵王說起了話來:“陛下不必太過傷心,其實太后有一句倒是不曾說錯,廣陵王性情忠厚,只不過囿於兄弟情份思慮不全,若是看出此事損及聖譽,定然不會有今日之舉的。”

姬深冷笑了一聲:“大兄託他的事情他竟是想也不想的就進了宮,而朕要做些什麼他卻沒迭聲的羅嗦着!你不必替他們說話了,朕知道你的爲難之處,既要提醒朕,又要顧忌這宮裡宮外議論你挑唆皇家骨肉情份,實際上這皇家若有情份,當年濟渠王滿門也不至於在皇祖去後立刻暴斃而死了!”

樑高祖姬敬起事之時膝下就有了數子數女,在平定天下的十幾年中固然戎馬忙碌,然而也添了些子女,到了定鼎後,後宮少不得也要納幾個人,高祖元配未到北樑建立便去世,追封皇后,元配所出的二子二女在戰亂之中二子先後戰死,公主們且不論,先帝睿宗乃是高祖征伐天下時所生,其母難產而亡,高祖追贈爲妃,睿宗繼位,又追封了皇后。

而濟渠王的母妃卻一度是高祖所寵愛的貴妃龐氏,加上濟渠王本人亦俊秀聰慧,在諸子中極受高祖寵愛。只是濟渠王比之睿宗少了七歲,出生時北樑的根基已現,因此素來沒吃過苦頭,高祖立儲時多方考慮,顧忌着南齊仍在,覺得到底戰亂之中成長起來的睿宗更適合繼位,濟渠王因此不滿,高祖爲此還發作了其母龐貴妃爲警告,又將他遣出鄴都至軍中磨礪,意在敲打,卻不想濟渠王不知怎的竟策反了部分軍隊,竟反攻鄴都。

其時不但高祖還在,與高祖打下北樑的老將亦存,濟渠王的這次叛亂自然是失敗了,本人亦被高祖下旨幽禁一生——念着父子情份,高祖究竟沒忍心殺他,但睿宗才繼位,卻立刻爽快的叫他去見了高祖,饒是如此睿宗還不解恨,沒多久又叫濟渠王滿門都暴病而故。

這件事情朝野上下心知肚明,不過畏懼睿宗對兄弟都這般狠辣,都裝作不知罷了。

聶元生當然也知道此事,但姬深可以公然的提了出來,他卻是要繼續裝糊塗的,當下避開了濟渠王之事,道:“此事說來說去還是安平王請封庶女引起的,原本皇家之事,按着廣陵王所言,的確非微臣所能妄言……”

姬深冷笑道:“你我名爲君臣,實如至友,今日若非你警覺提醒了朕,你瞧着罷,母后斷然是捨不得責怪替大兄出頭的二兄的,少不得叫朕過去斥朕忤逆,再者必定重提嫡庶尊卑之事……今日母后不是還發作了孫氏?什麼前朝爲大雪擔憂,預備節省,不過是尋個由頭尋茂姿的不是罷了!反而大兄那邊卻只推了個媵妾出來說嘴,還未曾要怎麼樣!母后偏心至此,兄弟視朕如棋子,朕觀這上上下下,也只元生一人忠心爲朕!你有話只管說,莫說此處無人,便是當着朝野上下,朕看誰敢不許你進言!”

“安平王此舉差矣!”聶元生聞言,也不客氣,正色道,“陛下請想一想,高王妃乃是陛下的嫡親表姊,亦是安平王之表妹,說起來安平王乃是先帝與太后之嫡長子,微臣聽說高王妃出生之後,因與安平王年歲彷彿,自幼就常被太后召入宮闈,與安平王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道是少年夫妻老來伴,高王妃也非無子之人,且還是世子生母,那庶女之母不過一介媵妾,莫說堂堂宗室,就是尋常人家,後院之事自有主母料理,即便爲人丈夫的對正妻的處置有微詞,所謂當面教子,背後訓妻,總也要與主母留足了體面!免得主母顏面無光,無法約束底下之人,致使後院漸亂!況且高王妃還是太后爲安平王所擇之妻,便是念着太后與小世子的份上,安平王也很不該這樣掃了王妃的面子……即使一定要爲庶女請封,總也要請王妃出面,以示內外有別,王府是有規矩的地方,如此叫庶女更加感念嫡母之恩!這纔是後院和睦之道!若安平王與王妃商議了此事,由王妃出面,太后娘娘一向慈和,縱然一次不許,次數多了,瞧着王妃的面子自然也允了,又何必要鬧到宣室殿來,還驚動了禮部諸官,使聖譽有受損之虞?”

聶元生這番話有理有節,說的姬深眸色又深了一層,冷冷道:“大兄不比二兄!朕這個表姐也不比二嫂賢德,如何肯爲庶女請封?”

“既然如此,安平王便該作罷。”聶元生不以爲然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莫要說庶女,就是嫡女,王妃究竟既是主母,又是長輩,斷然沒有爲了子女拂了王妃顏面的事情,況且諸王嫡女爲縣主,庶女無封,這本就是規矩!若爲了安平王一人加恩,其他府邸的庶女也作如此請求,他日,若有宗室立下功勞,莫非澤及子孫時都要晉縣主爲郡主,使庶女亦幾就郡主嗎?如此嫡庶不分,豈有不亂的道理?況且又置東宮於何地?帝女又何地?”

姬深對規矩其實看得不是很重,若不然當初也不會做出堅持立孫氏爲後的事情來,但聶元生先說了安平王此舉會使姬深名譽受損,況且廣陵王明知道安平王已就此事求過高太后,卻被高太后駁回,竟是瞞了姬深來求旨意,甚至還帶了禮部官員同至,分明就是想叫姬深背上一個忤逆太后的名聲來成全他們,又有逼迫君上的嫌疑,如今聶元生強調規矩,倒叫他漸漸生了疑心,心道自己雖然是嫡子,到底是嫡幼子,兩個兄長雖然不至於如當初濟渠王那樣公然與先帝作對,又攝於皇祖臨終之言未曾敢明着奪儲,私下裡恐怕也是不甘心的。

這一回姬熙說是沒有多想只是幫一把姬煦,但誰又知道這不是他們兩個串通了起來設下陷阱,好叫自己的名聲更壞一些?如此日積月累,自己內外都得了昏君的稱號,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廢了自己……姬深眉頭漸漸皺了起來,忽然道:“元生所言甚是,不過,大兄與二兄固然糊塗,禮部諸官,非但不加以勸諫,反而幫着他們欺瞞於朕,委實可恨!朕看徐鼐年紀也大了,實在不堪任職,着他榮養,也算全了君臣體面!”

聶元生心中無聲一笑,到底藉此事挑起了姬深對於帝位的戒備之心,姬深此舉分明就是打算殺雞儆猴,接下來怕是就要收拾那些與安平、廣陵二王走得近的大臣了,這可不成,姬深如今是怒頭上,高太后畢竟還活着,親生母子血脈牽繫,若現在就任憑姬深公然打擊二王,高太后豈能饒了自己?就是姬深醒悟過來,自己也得不了好。

思索片刻,聶元生道:“徐鼐的確到了致仕之時,況且陛下前幾日才加恩了徐家之婿,牧齊父子論才幹品行比之徐氏幾房的子孫着實強了許多,而且牧家人丁單薄,又與高祖並先帝都有情份在,很該栽培栽培,如此爲了牧齊,徐家也確實該退一退,畢竟女婿如半子,想來徐尚書是個明白人。”

徐鼐是鄴都徐家如今任職最高之人,官至禮部尚書,其實方纔受了安平王之請到宣室殿來的人裡沒有他,但姬深既然要警告交好二王的羣臣,當然也是挑位高的削了,此刻便道:“雖然方纔之人中無有徐鼐,然禮部究竟在他治下,但望新任禮部尚書莫要與徐鼐一樣!”

聶元生淡笑着道:“微臣倒有個合適的人選。”

姬深一向信任他,何況今日之事若非聶元生提醒,姬深少不得要被坑上一把,這會自然不會覺得他逾越,反而覺得聶元生到底一自己一同長大,因此才這樣不拘上下之禮,欣然道:“朕想你推薦的人總不會有錯,只是未知蔣遙並計兼然那兩個老貨是否同意,總要想個法子。”

“這個人選左右丞相併太后定然是都會同意的。”聶元生淡笑着道,“便是陛下的表兄、高王妃之胞兄高節。”

“竹約?”姬深怔了一下,表字竹約的高節不但是高王妃的同胞兄長,還是高太后的嫡親侄兒,其父高傳便是高家如今的當家人,姬深的舅父,家世如此顯赫,倒也不是全無能力之人,況且又在朝中歷練多年,執掌旁的部或許還欠些火候,然而禮儀之道素來是世家的拿手好戲,高節想是不會有問題的,只不過……姬深皺眉道,“朕記得你與他並無什麼交情,去歲宮中開宴,聞說你路遇他時還被他借酒嘲諷過幾句?”

聶元生安然而笑:“古人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何況微臣與小高大人不過是幾句口角,遠遠未到仇讎的地步,或者陛下以爲小高大人不妥?”又道,“今日之事雖然陛下受了委屈,但若傳了出去,安平王與廣陵王必受攻訐,如此也算是全兄弟之義,好叫人知道陛下的寬宏大度。”

姬深深深看了他一眼,嘆道:“觀朝野上下,朕雖貴爲天子,然忠心者卻僅元生一人耳!”

——聶元生與高節非但無甚交情,還受過後者羞辱,方纔廣陵王也對聶元生頗爲不屑,在這種情況下,聶元生還要推薦高節出任禮部尚書一職,理由還是免得安平王和廣陵王爲此對姬深生出罅隙,姬深如何不感動?

何況高節不但是安平王的大舅子,廣陵王的表兄,也是高太后之侄,高太后若是知道此事,也會對姬深此舉贊同,姬深越發覺得聶元生忠誠可嘉,而與他起衝突的高節着實不地道,但想了一想,還是點了頭:“朕會告訴高節是何人推舉他出任此職,也好叫他既然任了禮部之職,當有合宜舉止!莫要再失禮於人!”

聶元生含笑拱手:“陛下聖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中)第兩百零二章 何家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兩百零八章 風雲忽變(下)第二章 龔氏第五十四章 薄太妃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一百十五章 事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二十二章 送禮第十一章 封宮第六十九章 高充華第一百六十七章 槲寄生第九十一章 孫氏之孕第三十三章 赤星第一百七十三章 容戡第五十一章 立後議第七章 阮文儀第三十章 廣陵王妃第一百七十章 月份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美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忍第一百十二章 獻方第六十九章 高充華第一百零五章 爲子清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七十八章 邵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盟(上)第兩百零六章 沈家女郎第四十章 一箭七雕(六)第五十二章 穆世婦第九十章 卻死香第七章 蝶兒第一百零五章 爲子清路第二十五章 繾綣辰光第十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四章 疑心第七十四章 往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餘韻(上)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六十五章 姐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槲寄生第五十一章 風太大第兩百零二章 何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三十二章 青玉雙鶴佩第二十七章 逼迫第六十七章 廣陵王第二十章 赤金錠第四十三章 太后之疑(上)第九十七章 何氏危機第十章 病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池魚之殃第一百十四章 紫檀木包金嵌玉芝蝠如意第五十四章 虎頭蛇尾第五十章 人選第一百七十章 月份第七十章 攪局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四十七章 家務事第二十九章 避暑之前第十七章 高婉君第四十八章 計家小娘子第四十九章 太醫來第八章 以柔克剛第四十五章 所謂主位(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九十九章 推辭第五章 風雨漸來第五十二章 月光(上)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七十七章 母子(下)第七十一章 三人會第四十一章 方賢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二章 湯第十九章 產子落幕第九十二章 西平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五章 管家之權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二十二章 疑心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五章 風雨漸來第三十章 子嗣(上)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十一章 一封信箋第九十九章 安平王世子第四十三章 歸來與和親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疑第兩百零七章 風雲忽變(上)第五十四章 偶遇第一百十九章 求退第六十一章 家人來探第二章 歌青、歌天第一百二十章 預備第八十五章 歐陽氏(老時間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