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

【】涿郡有十萬人嗎?

涿郡是整個幽州百姓最多的一郡,一郡足頂得上幽東數郡,幽州的劉虞時代經歷數次中原百姓東遷避禍,所遷至幽州百萬吏民近半都留在涿郡,翹首以盼着中原平定重回故鄉。

只是誰都沒能料到那時的戰亂僅僅是個開始,而並非結束。

據郡中歷年百姓戶籍,涿郡一地往年最多時百姓接近六十萬,何況還有鄉里那些逃籍百姓,若說公孫瓚軍掠十萬百姓想要帶到冀州,燕北便有十成十的意願相信,絕對不止十萬!

聽到這個消息燕北哪裡還坐得住,治下百姓意味着兵役、力役、賦稅,近乎意味着天底下每一個諸侯的一切!

現在公孫瓚軍要奪走這些百姓,燕北纔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回到家鄉……難不成幽州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發兵,傳令高校尉,領兵殺入涿郡,沿途追擊……燕某人便不信了,他帶着十萬百姓能走到多快!”

燕北此時對郭嘉無比信任,甚至嘴邊都帶着些許顫抖把着郭嘉的手臂道:“虧有奉孝先見之明,否則便要叫伯圭得逞!”

五日之前,麴義領本部三千餘衆自上谷郡直下涿郡,眼下算算路程應當已出上谷郡進入涿郡,距五阮關不會太遠。只要麴義能率先奪下五阮關,就能將公孫瓚這支兵馬與十幾萬百姓堵在涿郡之中,待到平定涿郡之賊,這些百姓自然仍舊歸屬幽州!

如今情況緊急,燕北生怕作戰中出了什麼差錯,當即下令命潘棱部兩千餘衆鎮守薊縣,防範可能出現的來犯之敵,親自掛帥與高覽一同出征,傾萬衆之軍直下涿郡。

並非是燕北小題大做,他有足夠擔憂的理由。他到不怕麴義兵敗,若不能搶下五阮關亦無非只是放公孫瓚軍離開罷了,長久的籌謀都意味着只要此戰打響,涿郡便必然沒有丟給公孫瓚的可能。他怕的是公孫瓚部下那些挾持百姓的軍隊將兵馬當作擋箭牌……到時候部下將領沒有決斷,打了便是傷害燕北在幽州的民心,不打則貽誤戰機。

這般決斷,無論如何做選,都不是高覽等人能做下的。

整個幽州,能做決定的也只有燕北一人而已,打與不打,皆在他一言而決,益處與遺害皆由他承受。

“將軍,此次作戰尤其小心,軍中尚未摸清敵軍佈置……保重!”

帶着郭嘉的寄語,燕北與高覽一同將兵自廣陽朝西南前進,掠過廣陽郡,進入涿郡。各處征戰總有意外,儘管一切佈置完畢甕中捉鱉把握住每個細節對將軍而言很安全,但像燕北這樣野將軍出身的草莽,他所熟悉的恰恰並非是謀而後動。

狹路相逢,死生相搏,纔是燕氏子的宿命。

逼近方城以北的陽鄉,晝伏夜出躲避斥候的白馬軍與日夜兼程的燕北軍於野外相遇……誰都沒料到戰事會在此地打響。

當精銳的千餘白馬義從越過山坡,出現在燕北的目光中時,任何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他們已經進入敵軍的佈防區。甚至,他們的斥候急於搜索五十里外的方城近畿,而放鬆了近畿的警惕,反倒爲敵軍所乘。

呼嘯而過的獵獵風中,白馬軍在一小將的率領下自西面疾馳而出,最精銳的白馬義從帶着最狂暴的怒吼瞬息而至,飛揚兜風的公孫大旗招展,凜冽的箭雨好似深秋的刀鋒帶着令人心悸的冷意向燕北軍襲來。

“保護將軍,列陣迎敵!”

伴着典韋粗豪的吼聲,三千餘衆列明陣勢。燕北抽出腰間環刀朝着敵軍的方向高高舉起,默然卻以最英勇的姿態迎着敵軍衝鋒而來的方向,筆直地刀鋒所向。

燕北麾下的數直兵馬已分做四部,孫輕的斥候營作爲前驅探敵,高覽本部將高句麗王城禁衛軍緊隨其後直撲方城,留作兩翼的是太史慈的弓騎來往遊曳,上萬大軍於涿郡北部鋪開各部相距二三十里……這支白馬義從能摸到此處,着實令人欽佩,便是公孫瓚親至,有這般本事亦不爲過。

不過此時顯然在軍陣另一面隨白馬義從一同衝鋒的年輕將領並非公孫瓚本人,無論是其看上去小一號的身形還是遠遠望去光潔的頜下都揭示了敵將的年紀甚至要小於年輕的燕北。

流矢在陣前疾射,典韋並未護在燕北身前,在請戰之後便穿戴着一身重鎧衝至陣前,提着大鐵戟與親衛本部的長幡喝令部下冷靜少待……說起容易,即便是這支擁有龐大勇氣的燕北親衛步卒,在面臨上前白馬騎兵隨同勁射的箭矢轟踏而來時,誰都亦難心如止水,低頭持盾頂住敵軍的勁射而不自亂陣腳便已是他們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典韋凝神靜氣,壓低的身形之上露出滿是悍勇的眼神,直直瞪着越來越接近的白馬義從。左右士卒用大盾遮住他雄武的身形,手臂緊緊攥着黑白相間的長幡戰旗,聽着轟踏的馬蹄聲不發一言。

典韋不能做聲,他便是此戰的先鋒將,此時此刻士卒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無論他開口喊出什麼,部下都會以爲這是衝鋒的將領。

“典司馬,敵軍進百步了!”

典韋只覺兩臂噴薄發脹,擡手將鐵戟斜插在地,寬大的手掌將一丈餘高的長幡戰旗攥地更緊,自有士卒爲他抱住大戟,但他仍舊沒有任何動作,而他百步之後的燕北,亦是同樣維持着高高舉起的戰刀,面容堅毅。

片刻,軍陣之中發出慌亂,士卒在典韋耳邊叫道:“典司馬,敵軍進五十步啦!”

長幡緩緩下沉,斜指向天。

“三,三十步!”

伴着步卒恐慌的嘶吼,典韋口中猛然咆哮而出,大步向前踏出一步,聲如虎吼:“衝!”

丈餘的長幡兜風,典韋自陣中奔跑而出,帶起整個軍陣的前曲迎着敵軍拋灑的箭雨與直撞而來的馬蹄衝鋒而出。此時此刻,白馬義從已來不及掠過戰陣,步卒猛然向前的動向出乎他們的意料,兩軍皆以最兇悍的姿態撞在一起。

燕北掌中,長刀落下,直指前方。

“全軍,衝鋒!”【就愛中文】

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