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

幽州,遼西郡。x23us.com更新最快

兵途漫漫,尤其臨近年關,這在過去一直是兵家所家所忌諱的事情。不過此時的幽州號沮公道的寬闊官道上,卻極其罕見地有大隊穿着臃腫的漢軍穿越沒過小腿的積雪,疾行趕路。

自薊縣啓程,他們已向東行了兩個月,卻仍舊堪堪抵達遼西。算下來,一日之間纔不過僅能行近二十里路。

這是極其緩慢的行軍速度了,可儘管如此,也仍舊讓張遼感到驚奇。

兩個月大雪綿延不斷,他們卻能驅使步卒行進千里……在深冬,不要說行軍,就算是尋常的旅人都無法穿越的距離,卻被他們輕而易舉地做到。若這種速度出現在黃河南岸,借一冬之時,便能將兗州大小城池趁着冬雪圍個乾淨,張遼如何能不感到驚訝。

但他也知道,就算換到兗州,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能讓他們在幽州的漫天風雪裡行進千里的,是腳下這條沮公道。

“鮮于府君怎麼來了?”

張遼正捧着積雪磨碎在坐騎的膝腿上,活絡凍僵的筋骨,聽到腳步聲自身後傳來,擡掌按着兜鍪向腦後稍頂一下,擡着頭轉過去便見是幽州的郡太守鮮于輔,聽他說道:“張將軍,遼西郡不比幽西大郡,除了這條沮公道外南北各縣道路受阻,最近的糧草要兩日後才能送到盧龍關。”

盧龍關是過去的盧龍塞,自今年初燕東帶着燕北的授意回到幽州後便只操心了兩件事,一個是與王義溝通高句麗政變的事宜,再一個便是修築盧龍關。雖然這不一定用的到,但燕東爲了不讓兄長在河北擔憂,仍舊勞民傷財地修築起這道能夠封鎖遼東遼西的退路之關。

不過眼下的盧龍關,對這些即將出塞的軍隊而言,倒也是件好事,至少多了個能夠屯兵囤糧的關塞。

“兩日?嗯……”張遼聞言眯着眼睛思慮片刻,點頭道:“無妨,張某這兩個校尉部在海陽多取了五日干糧,如今天寒地凍,不壞。倒是後面的軍校輜重,還要府君多多上心。”

張遼生在幷州,若多年帶兵,尤對後勤輜重之事上心。此次深冬用兵,身爲外將不好出言影響他人,但自己部下兩個校尉部的兵將卻在過每一座城池時都額外要求郡縣多備五日干糧與些許粗鹽,爲此在右北平的時候還受到過些許刁難呢。

也因未雨綢繆,他的兵將並不擔心後續輜重短時間跟不上。

“那就好。”

鮮于輔嘴上雖然說着那就好,臉上卻一點看不出輕鬆的模樣。如今幽州對扶餘國用兵,可不僅僅是張遼這五千多人的兵馬。他們只是先行,多爲步卒,是爲了衝開官道上厚實的積雪,趟出一條路來,以增加後方軍校的行軍速度。張遼不過是個外將,就算心裡不快也沒什麼辦法,可後面的軍隊就不一樣了。

後面是一水的烏桓兵,烏桓大王蹋頓、峭王蘇僕延,那都是在幽州有很深根基也都是大司馬親信的外族部下,可禁不起怠慢。

這次進攻扶余與駐軍高句麗現在幽州部將都是這樣以爲的,認爲他們是借道高句麗進攻扶餘國,發兵可不算少,甚至在很多人看來是有些小題大做了。幽州府派遣偏將張遼領兩個校尉部;徵發烏桓王蹋頓與峭王蘇僕延部下諸部落合兵兩萬餘;遼東與玄菟近畿的歸附鮮卑王素利部成律歸領兵四千;將軍田豫在樂浪南部等待的水卒船隊近萬人;更不必說東道城的趙威孫也有兩個校尉部的兵馬。

幽州刺史部徵發的郡國兵至多是充當些力役,押運糧草,出塞的事沒動用一兵一卒,這個冬季向遼東、玄菟、樂浪三郡彙集的兵力便已超過四萬。

甚至在先前州府議事時,燕東還下來玄菟太守田疇、遼東太守司馬朗、樂浪太守牽招各徵萬餘田卒老兵,於來年春視戰爭局勢酌情出塞。

滿打滿算,爲了這場在幽州城郭鄉野尚且看不到絲毫苗頭的戰爭,漢朝竟準備投入接近八萬的兵力……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

這種情況也只有在幽州了,換做燕北控制下的任何一州,在徵發兵馬時都無法在這樣情況尚未明朗的時候便將幽州半數兵馬盡數抽調。

鮮于輔見張遼並不見怪,雖然仍舊憂慮後面蘇僕延與蹋頓的兵馬輜重,卻到底是心思輕鬆些許,便又對張遼說了些東行後續的事宜,正打算告辭離開回營帳,卻被張遼叫住問道:“府君,這條沮公道,一直像現在這樣,讓幽州能冬季行軍?”

“將軍可知這道爲何叫沮公道,前些年司隸校尉沮公與任幽州別駕時修的,所以才稱作沮公道。涿郡到遼西這段路還好,夯實了一年八個月任人通行。”鮮于輔提起沮公道很是驕傲,提起沮授名字時張遼明顯感到他有些酸溜溜的,不過也僅僅轉瞬而逝,指着東邊說道:“等將軍帶着兵馬到遼東,那纔是好地方。”

“喔?”

對張遼這個幷州人而言,幽州在他的印象中本就非常遙遠,而若說到遼東?如果不是那裡出了個執掌朝堂的燕北,他甚至對遼東沒有絲毫印象,只知道那裡像涼州一樣,貧窮而苦寒,即便近十年來中原多有百姓渡海避難,也仍舊讓張遼感到疑惑。

遼東,怎麼會是個好地方?

“過去燕將軍,嗯,就是大司馬在遼東的時候,以一郡之力便能安定幽州。那有礦山和開墾的田地,還有道路。等張將軍帶着兵馬東出盧龍塞便知曉了。”鮮于輔笑了,張開手臂在空中揮着說道:“從大遼水到東道城,一路上可容四馬並行的官道盡爲青石爲基、鋪土夯實,現在地上的土都凍裂了,遼東太守在遼水大營留夠了軍馬,等將軍到遼水,便可與部下馳馬前往東道城了!”

“冬天官道能走車騎?”張遼初次露出驚訝之色,便聽鮮于輔揮手道:“青石上的凍土碎了,不滑。”

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