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用方

暴昭三人作爲僅有的可以接觸允熥的文官,昨日回去後,雖然他們回去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但是還是很多的文官去他們的家裡詢問。

暴昭是打了一陣的太極拳,把他們都忽悠回去了;陳性善不會說謊,又不願‘出賣’允熥,只是反覆強調允熥一定會重用儒家的;卓敬最爲難,乾脆什麼也不說。

三個人的表現弄得大家都一頭霧水,最終只能既然探聽不出情報,繼續上摺子了,反正允熥剛剛說過沒有私心的情況下言者無罪。

允熥當然知道了這些事情。秦鬆在前任錦衣衛指揮使範樹潤被調走之後很快掌控了錦衣衛,至少是表面上掌控了錦衣衛,誰都知道秦鬆是陛下眼前的親信之人,誰也不會得罪他的。

當然,秦鬆想讓錦衣衛如臂使,還得花些時間才行,但是知道幾個官員在家裡的表現還是可以的。

允熥對於他們的表現很滿意。他還想籠絡儒家學者的。

不過除了上書進言反對他親近佛道兩教的,還有不少進諫其他事情的奏摺。比如實現了允熥在位‘第一進諫成就’的原質,他總不能就一件事情反覆刷,總得找些其他的事情來進諫,所以允熥面前現在就有了《薦賢書》,作者原質,第二作者鄭公智。

這也是洪武遺風。洪武年間雖然也有科舉,但是因爲2對於貪腐行爲處罰的十分嚴厲致使憑藉科舉的官員不足用,並且很多蒙元遺留下來的儒家學者拉不下臉來和二十上下的小年輕一同參加科舉,所以2採取多種方式選官,大臣舉薦‘野之遺賢’就是重要方式。

允熥等着把眼前的摺子處理完了,剩餘的輔官還在草擬建議,所以打開原質的摺子看看他舉薦的是何人。只見原質在摺子中寫道:“蜀王府長史方孝孺,爲當世儒學大家,……,請陛下用之。”

該來的總會來的。允熥在心中默唸了一句。前世是黃子澄舉薦的方孝孺,這一世黃子澄早早的去領便當了,但是還是會有其他人來舉薦方孝孺了。

允熥在剛剛當上皇太孫的時候曾經決定絕不用方孝孺這樣的腐儒,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特別是允熥現方孝孺崇尚周禮,利用方孝孺有利於防周封國的推行,所以打算把他弄到中央給個不辦實事的官職。允熥於是開始想:‘到底給個什麼官職好?’

這時暴昭拿着自己的處理的摺子送到允熥面前。允熥隨口問道:“暴卿,你以爲給方孝孺個什麼官職爲好?”

暴昭並不知道原質舉薦方孝孺的事情。這種彈劾、舉薦這類的奏摺都是通政司分類之後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也不會分給大臣處置,所以暴昭第一次知道這件事。

暴昭並非是周禮的崇尚者,和方孝孺不是一類的,但是對於方孝孺這樣的大儒也是敬佩的,所以開口說道:“方希直(方孝孺的字)海內名家,自當重用之。”

陳性善聽到暴昭的話,站起來說道:“陛下欲用方希直?此大善,方今天下文臣,具疑陛下,陛下用之可釋儒臣之懷疑。”

陳性善這樣一說,允熥也就知道必須要用方孝孺了,就算是個牌坊也好。允熥說道:“那,以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

陳性善說道:“陛下!以之爲翰林院侍講如何表示重用之意?就算四輔官不好安排,也當爲中書舍人。”

允熥在位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不重視翰林院的趨勢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允熥沒法用翰林院來忽悠文臣了。相反,在洪武朝不過是跑腿的中書舍人的官職因爲卓敬的實際工作,讓大家都知道了很是重要。

允熥通過錦衣衛也知道了文臣知道了他的想法,所以訕訕的笑了幾聲,說道:“那就以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兼任中書舍人,入直大內。”

陳性善、暴昭、卓敬三人這才滿意。卓敬說道:“陛下此舉,必當使天下的士子歸心。”

不過雖然允熥讓方孝孺當了中書舍人,入直大內,但是方孝孺幹什麼還是看允熥的安排的。允熥是不會讓他處理有關實務的摺子的,反正現在允熥自己分摺子。

張溫和郭鎮又當了一回看客。允熥自即位以來對於文官方面改變很多,相反對於軍方動靜很小,只不過是把部分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還有各行省都司的都指揮使換了位置,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軍方平靜無事,張溫除了給允熥講些軍隊的事情,也沒什麼事情。

中午尚炳和朱鬆、朱楩又來找允熥商討封國的事情。尚炳問道:“皇兄,我要立佛教爲國教嗎?”

允熥說道:“那是你的國家,你以後自己決定。不過爲兄的建議你在佔有哈密以前不要立佛教爲國教。等着打下哈密之後,除了任命王相之職,京城對你的封國概不干涉,你自己決定就好。”

打下哈密以後憑藉哈密的資源足以進軍西域了,允熥打算到那時就當個甩手掌櫃的了。

朱楩又問道:“陛下,爲何不讓我的封國傳教?”

允熥說道:“之所以在東北、西北傳教,是因爲那裡的蠻夷較爲開化,並且當地有自己的宗教,所以用佛教、道教去更快的安靖地方。”

“雲南崇山峻嶺之中的蠻夷不開化,也不信仰宗教,以儒家去感化、以醫術去引誘足已,不需宗教。”

允熥然後沉聲說道:“你們要記住,不管是宗教,還是儒家,都是治國的手段,如果國君自己對此深信不疑,不能把握平衡,那亡國之日就不遠了。”

朱鬆等人都是一臉受教的摸樣。

允熥這時因爲提到了醫術,想起了自己即位之前詳細規劃過的關於醫術的兩個政策,馬上拿出紙筆把這些記下來,省的自己又忘了。

然後允熥又和尚炳等人商量了一會兒封國的具體策略。允熥覺得封國的政策不要總拖着了,這兩天就定下來最好,所以又把自己的親信大臣,包括四輔官,齊泰、練子寧等人都叫進宮中商議。

衆人一直商議到晚上戌時纔算有了初步的意見。允熥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到這裡吧。明日上朝,與其他的大臣一起商議,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明日最終定下。”

明日是七月初一,大明之制,每月逢三、六、九爲中朝,冬至、過年等爲大朝,其餘都是小朝。小朝上朝的人除了科道官,其他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也都有資格來商議大事。

衆人均無異議,尚炳也說道:“皇爺爺的葬禮已經過去了,許多的叔叔都想回封地了。儘早定下最好。”

於是衆人散去。

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1267章 七月第1752章 炮灰第1685章 行刑第544章 聽到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231章 比武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020章 救援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2章 太子將死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13章 出行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155章 出征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076章 決戰——擋第775章 醒來第556章 獻女第1019章 趕路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522章 回賜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95章 新位置感謝和求訂閱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498章 任官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205章 勸諫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52章 追悼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答覆本章說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292章 過年了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98章 議婚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722章 文坻第1414章 李家慶賀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231章 藉口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992章 關注點第402章 吳橋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20章 拿人第777章 解惑(二)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