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司馬衍

華林苑位於宮城正北,爲建康城十餘處園林之翹楚,集宏大威嚴與秀逸雋美於一體,自東吳孫權時便爲皇家的御花園。園中西北方以天然丘陵爲基底,疊土成山,名曰“景陽”,高百五十丈,山上開湖,號作“天池”,天池之水經“洛渠”蜿蜒三百步,至“摘星崖”,飛流而下,向東南又三百步而入“天淵池”。天淵池北引玄武湖之水以壯其勢,湖面寬闊,與景陽山呈“西北高山,東南大海”的格局,寓意寰宇。池中建有五處“水榭”,由石基、白檀所造“廊橋”相連,湖面煙波浩渺,馥郁芬芳,行走於廊橋水榭之間,宛如凌波踏浪而來,自是一番神仙飄逸景象。

園中遍佈名木奇花,集會宴飲之所,多種梅、蘭、竹、菊,以作“君子四友”;休憩寄居之處,廣栽銀杏、海棠、玉蘭,木香,寓意“清雅高潔”;景陽山上,有紅豆杉九百株,水渠道邊,垂髫楊柳不計其數。青山綠水之間多蓄珍禽異獸,朱䴉、白鶴棲息在湖畔水邊,孔雀、鶡雞出沒於森林幽谷;麋鹿呦呦,食野之苹,靈猿啼鳴,頗通人意。

司馬衍最喜歡的是一對兒交趾進貢來的白貘,古稱“五不像”,此獸鼻似象、耳似馬、腿似犀、足似虎、軀似熊,身長丈餘,偏生膽小羞怯,稍有動靜便鑽到樹林裡不見了蹤影,又或者潛入水中,只露出鼻子一動不動。說來令人瞠目結舌卻於時人再正常不過的是——它倆唯獨與司馬衍十分親近,世人皆以此異象認定他乃天命所歸,正所謂“聖天子百靈相助”。皇帝陛下每來華林苑遊玩,總是要到它們巢穴所在的林間尋找,只需命隨從遠遠等候,獨自走到切近,輕喚上幾聲“小五”,這對兒白貘——小五和小五媳婦兒,就會從林子深處,不知哪個洞子裡跑出來,湊上前來,用它們柔軟的鼻子親暱的拱蹭他,憨態可掬。司馬衍倒也從不“空手而來”,他會專門命人提個籃子,經過亭苑處便折摘些青嫩的竹子。

當然,採竹摘葉這活從來都是馮慶的。

今天與往日略有不同,兩位年輕貌美、颯爽英姿的姑娘——瓊瓔和墨璃,陪伴在馮慶左右。馮慶雖然是個自幼入宮的小太監,卻也如尋常男子一般,喜歡親近年輕貌美的女子,更遑論長公主的貼身婢女,氣質上堪比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

瓊、墨二人也是自幼入宮,打小便跟隨、服侍長公主,兩人性格、喜好就如他們的名字一般,迥然不同。除長公主外,能討得姐妹倆都待見的人屬實不多,皇帝身旁這個小黃門居然就是其中之一。若說是愛屋及烏,長公主是皇帝的親姐姐,因此纔對皇帝的近人青眼有加,也還是有些牽強。要知道她倆對待長公主現在倚爲腹心的羊節,就大不相同,瓊瓔總是一口一個“羊大哥”,墨璃則習慣稱其爲“羊將軍”(礙於“司馬”既是官職也是國姓,時人非必要情況,多稱軍中司馬爲“將軍”)。至於原因,她們從未仔細思考過。

馮慶三人因“專注採竹”落在皇帝與長公主殿下身後一段很合適的距離,既不會不小心聽到他們的對話,又能保證主人招呼的時候可以立刻做出反應。這麼做的好處,除了體察“上意”之外,自己倒也能輕鬆隨意些,可謂一舉兩得,至於跟在他們三人身後的幾十名內侍、宮女,全然無需顧慮。

“兩位姐姐,你們和長公主那天在校場真威風呀,”馮慶羨慕的說道,“蔡尚書一來,陛下就示意我快去請長公主,果然,尚書大人一見長公主殿下飛騎入場這陣仗,就麻利的識趣告退了。”邊說邊手舞足蹈,作彎弓搭箭,發號施令狀。

瓊瓔笑道:“你這小廝,莫要以爲落在陛下身後,就這般戲耍胡鬧,沒了規矩。”

墨璃也笑道:“怕什麼!陛下最寵這小廝了,就算看到也不會申斥。”

“早先只是見過這支‘平昌軍’護衛長公主出入樂遊苑,不想如此威武,那天以刀擊盾的動靜就好像打了個悶雷,怕是給蔡尚書嚇的不輕。”馮慶一臉幸災樂禍的樣子。

“嘁,沒見識!我們每三月演習時,場面比那次威武多了,聽羊大哥說,真正的戰場又要比演習,雄壯慘烈百倍。”

墨璃嗔道:“當着他面,叫聲‘羊大哥’就當你給他面子,現在背後也是‘羊大哥’長,‘羊大哥’短的,你這婢子,莫不是喜歡上了他?”

瓊瓔被她這句話搶白的一時語塞,頓時雙頰緋紅,窘態畢現,羞道:“你……”,舉手作欲打之勢。墨璃連忙嬌笑着躲到馮慶身後,嘴上仍不收斂,“被我說中了心事,就要殺人滅口嗎?”

馮慶看瓊瓔被墨璃調侃的耳朵都紅了,連忙架起沒提籃子的右臂,隔開兩人,解圍道:“兩位姐姐別鬧了,還說我呢,你們這要是讓長公主殿下看到,不責罰纔怪!”

“這小妮子嘴巴這麼毒,將來一定嫁不出去!”

“我本就不想出嫁,天下男子有什麼好?我就陪着咱長公主一輩子!”墨璃滿不在乎的回嘴。

“是啦,是啦,咱們長公主將來嫁了人,你是要跟着去做陪‘房’丫頭的!”瓊瓔話外有音的着重說了“房”字。

這下輪到墨璃滿臉通紅了,其實兩人從小到大,每次逗口她都不是瓊瓔的對手,只是她性子執拗,歷來都是強撐收場,這次自然也也沒能例外,“長公主但有所命,刀山火海我也樂意。”

“像我們這樣的人若不是貴人們庇護着,怕是早就填了溝壑山谷,如此恩義自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次輪到馮慶給墨璃救場了,“這是不肖說的,墨姐姐,給我講講這個‘羊將軍’是何許人也吧?居然能得瓊姐姐如此賞識!”

墨璃直人快語:“他叫羊節,泰山羊氏的,庶出,我們長公主想訓練支親軍,車騎將軍就把他派來了。”

“校場那天,長公主帶的侍衛就是他負責訓練的?”

“當然是長公主親自訓練的!他不過就是個助手,平常暫行統帶而已。”墨璃爭辯道。

馮慶趕忙陪上笑臉:“對,對,對,咱們長公主的能耐,建康城中誰家不知,哪個不曉!”

與此同時。

“姊姊,你說怪不怪,自我練習騎射開始朝中大臣就頗有微議,可自那日你校場演武之後,整個朝廷忽然清淨了,這一個來月,連點風吹草動都沒有。”司馬衍和司馬興男二人並排走在景陽山曲徑通幽的山道上,只有她姊弟兩人時,他還是會自稱“我”而非“朕”,會稱她爲“姊姊”而非“皇姊”。這還多虧了馮慶三人跟在他們身後四五十步遠的距離,將百餘名宦官、侍女與他們姐弟二人遠遠隔開。

“他們哪還顧得上來煩你,估計這一個來月竟琢磨我那六千‘平昌軍’了!”司馬興男自從練兵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着大臣們出手干預。

“是啊,我看那天蔡謨臉色都變了。”

“最怕我們司馬家強大的,其實就是這幫大臣!特別是有名望、有勢力的士族大臣。”

“如今有了這支精銳,我們是不是再也不用看他們的臉色了?”司馬衍興奮的說道。

“皇弟啊,哪有那麼簡單……”司馬興男十分疼愛她這個懂事的弟弟,也常常覺得弟弟還這麼小,就要去面對這些連她都沒把握完全理清的事,端的可憐……她的眼神中滿是溫柔,完全沒了平日裡的英武神色,柔聲道:“皇姊這支部隊基本還是靠我師父——郗車騎在給養,因爲還沒有編制,所以從你太師傅那根本拿不到半分軍費,再強的軍隊沒了支撐它的人力、財力、物力作依憑,也都不過是個紙老虎。”

“姊姊,其實有時候我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好累啊,太師傅總是給我講北人與南人,講平衡,現在又多了朝臣與鎮將的是非,最近我還聽說,荊州陶侃想廢了太師傅,這事你師傅應該也知道。”

“有這等事?我居然從未沒聽師傅說起過!”司馬興男頓感一驚。

皇帝在跟姐姐撒嬌時的一句話,在司馬興男聽來不嚳“晴天霹靂”。七年前藩鎮王敦想入朝廢了劉隗,於是便率兵攻入建康;兩年前鎮將蘇峻要廢了執政庾亮,起兵不到半年就攻破了都城,如今才安定下來沒幾天,陶侃又動了廢黜丞相的念頭,“禍事將至”四個字立即出現在司馬興男的腦袋裡。

只有九歲的皇帝尚且無法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他能感覺到的只是這錯綜複雜的朝局所帶來的“煩悶”,他只能用隨手摺來的柳枝憑空抽打,以作疏解,司馬興男看在眼裡,卻並無斥責之意,她能要求一個九歲的孩童什麼呢?

司馬興男似乎想到了什麼:這次怕是比王敦、蘇峻要可怕的多,因爲——溫嶠死了。難道陶侃是瞅準了這個時機,意欲取我司馬氏而代之了?他憑什麼?!陶侃?

司馬興男的思緒從兩個方向漸漸清晰起來:

陶侃憑什麼?他憑的是荊、襄、雍、樑四州之力!

我們有什麼?溫嶠一死,江州是指望不上了;大舅新敗,庾氏宗族一盤散沙,怕是有心無力;司馬宗室之中倒是有個東海王司馬衝出鎮滎陽,手握一鎮之兵——好吧,聊勝於無;真正有實力與陶侃一戰的,應該只有自己的老師了——京口新軍,加上揚州八郡和徐州,勉強可算兩州之兵。

“二比四……”司馬興男低語道。

“以逸待勞,堅壁清野的話,足可與之一戰!”皇帝接道。

司馬興男又是一驚,脫口而出道:“什麼!”

“姊姊不必驚訝,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太師傅的心腹——袁耽所言。”司馬衍解釋道。

司馬興男好像意識到了什麼:不對……我好像錯過了什麼真正重要的東西…..

司馬興男感到空氣中夾雜着一絲詭異的氣息:陶侃意圖廢黜丞相這等機密,王導那邊透露給皇弟這件事的如果是袁耽,這是不是王導的意思暫且不論……而老師那邊連我都沒說,皇弟又怎麼會知道老師已經知道了此事呢?

緊接着,一陣徹骨的寒意從脊椎處襲來,漸漸貫穿了她整個身子,她竭盡全力才控制住自己沒有打個寒顫出來——那樣可能會有危險:我的皇弟,九歲的皇帝,難道專門培養了負責收集情報的——眼線?!

“姊姊,想什麼呢!我惹你生氣啦?”司馬衍笑嘻嘻的跑來,一手抓着司馬興男的袖子,另一隻手揮動柳枝撩撥着花草叢中飛舞的蝴蝶,“你別緊張嘛,那個袁耽不是說了,打起來咱們也不吃虧,你快隨我來,咱們去找小五它們。”

“陛下,臣妾還是放心不下,這就去郗將軍那裡一探究竟。”

“自從我即位以來,咱們姊弟在一起遊玩的機會就很少了,若不是那個匡術投降需要本錢,怕是這臺苑早就跟宮城一起付之一炬了,哪還有跟你遊玩的地方,你再陪我玩會兒嘛。”司馬衍委屈吧啦的央求到。

司馬興男心中的困惑此時基本已經明朗了——皇帝並未理會自己剛纔話語中稱謂的變化,他,長大了。

“臣妾自郗將軍處回來再陪陛下來此間遊玩可好?”司馬興男答道。

皇帝也只得收起了小孩子貪玩兒的心思,畢竟國事爲重嘛,一本正經的說道:“姊姊若執意現在就去,幫我再向你師傅請教兩個問題可好?”

“陛下請講!”

“其一,太師傅當初赦免了跟隨王敦叛亂的趙胤,現在又赦免了蘇峻的部下匡術、路永、賈寧,此四人現皆居軍中要職,特別是那趙胤,領右軍將軍一職,統管禁軍,不知郗將軍以爲此舉是否妥當;其二,誰來接管江州?”

“遵旨。”司馬興男領命,隨後說道,“陛下乃九五至尊,將來即便無外人在場時也還請使用帝王尊號,以正威嚴。”

“皇姊……朕知道了。”

看着司馬興男告退後轉身離去,司馬衍若有所失,脫口叫道:“皇姊……”

“陛下?”

“朕也想像你一樣,保護好弟弟、妹妹們,並不是成心惹你生氣。”

籠罩在司馬興男心頭的陰霾被這句話一掃而空,她露出了一抹“姐姐”對“弟弟”特有的笑容,笑容中滿是眷戀。

“皇姊知道的,陛下且寬心,等我的好消息便是。”

說罷,司馬興男揚長而去。

第二日,清晨,建康城北,玄武湖上,一葉孤舟。

船中兩名老者,面向同一側並排而坐,二人手中各自擎了一支釣杆,中間的方形小几上坐着一個碳爐,爐上烹着一壺香茗,兩隻茶盞分落在碳爐兩側。船上只有他們二人,數百名家丁、侍衛分由袁耽與王羲之二人統領在岸邊等候。

“昨晚,你專程讓逸少(王羲之,字逸少)來我府上相邀,想必不只是爲了釣魚吧?”穿青袍的老者率先問道。

穿白袍的老者被對方這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安逸灑脫,氣得笑出了聲:“呵呵,人言阿龍超(超,出衆妙絕之意),阿龍自故超。”

“嗯,這是當年桓公誇我的,阿龍(王導,小字赤龍)素超(從來都超,不是超一兩天了)。”

身爲三朝老臣、文官之首的王導也是會打哈哈的,只是分對誰,他與郗鑑獨處時經常都是這樣,或許這纔是他的真性情,也或許他是不得不如此。兩人除了資歷、官職、聲望旗鼓相當,更重要的他們還是兒女親家。當郗鑑從一介流民帥華麗轉身官拜太尉(武將之首)後,立即派府上總管去王導的太傅府上爲女兒挑選如意郎君,面對實力派新貴的垂青,王家衆公子各個卯足了勁,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太尉府總管大人卻偏偏挑中了無意攀附權貴,在東廂房牀上坦胸露懷,呼呼大睡的王羲之,“東牀快婿”這樁美談,一時傳遍建康城的街頭巷尾,飯鋪酒肆。

郗鑑帶兵多年,征戰沙場講的是瞬息萬變,雷厲風行,他可沒有王導這副“溫糯糯、慢吞吞”的好心性。

“你超!你超!陶公都要廢了你了,你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你知道那天,我就知道了。”

“那你還能如此安閒,怎的不來找我商量對策?他若仿效尊兄(前大將軍王導)領兵攻入建康,你琅琊王氏一族,怕是覆亡在即了!”

“我慌什麼,他就算想來,不也得先問問手握重兵,拱衛京都的你麼?”王導依全神貫注的盯着湖面上屬於他的那隻雀翎(魚漂),過了一會兒又“慢吞吞”的補充道:“你那寶貝女婿也是我們王家的,就算爲了璿兒(郗璿,郗鑑之女,音“玄”),你也會幫我攔下的。”

“你!”,郗鑑被王導氣得一時語塞,本想罵他“不要臉的老東西”,想想還是忍住了,壓了壓寒氣兒,好言好語道:“陶公是給我寫信了,指責你包庇趙、賈、匡、路四名叛將,說你越老越昏聵,提議廢黜你丞相之職。”

王導依舊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慢條斯理的辯解道:“我昏聵?笑話!自從家兄敗亡,我們王家能領兵打仗的基本死了個乾淨,不收降他們幾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文度(王坦之,字文度)、叔虎(王彪之,字叔虎)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哪個是統兵打仗的材料?”

“是,你有你的苦衷,好,且不說匡術他們仨,那個趙胤,你居然讓他統領禁軍,事關皇室安危,我必須給長公主個說法!”

“嗯,你就跟長公主說,這些人雖曾是叛將,但他們都不是名門士族,沒人支持,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無路可走的叛徒,反而是最忠心的。”

“陶公那邊呢?”郗鑑追問道。

“你手握重兵,若不同意他廢黜我丞相之位,他怎敢貿然起事?若咱們再拉攏一人,他便只能作罷了。”

“別賣關子了,誰?”

“潁川庾氏的當家人——庾亮!”

“庾公會保你?我看他比陶公還希望你早早滾出建康。”郗鑑確實有些壓不住火了,維繫着他最後一份耐心的,並不是兩人的友情,更不是兒女親家那份親情,而是王導那令他從骨子裡佩服,甚至可以稱之爲“忌憚”的智慧。

丞相大人絲毫不以爲意,幽幽的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看郗鑑未作聲,只好再說的透撤一些:“元規(庾亮,字元規)新敗,陶侃若兵犯建康,蕪湖乃必經之地——假途滅虢,他比我危險。”

“因此,你便篤定庾公會幫你?”

“倒也未必,就怕元規那小子想不到這一層,所以我讓次道(何充,字次道)這兩天再去趟蕪湖,曉以利害。”王導胸有成竹。

“啊!阿龍啊,阿龍,你這如意算盤打得很通透嘛。”郗鑑唯有苦笑,自嘲道:“你們琅琊王氏家大業大,子侄衆多,我可幫着瞎操什麼心。”

“呦,我們郗大將軍這話着實有些酸啊。”王導依舊一副無賴模樣嬉笑道:“次道可不能算我們王家的子弟,否則元規也不能把親妹妹給了他。”

“你夫人的外甥,那不就是你外甥!”郗鑑沒好氣的說。

所謂過猶不及,見好就收,王導適時地收起了嬉皮笑臉,撒潑耍賴的潑皮模樣,以防真的惹怒郗鑑,緩緩解釋道:“王氏與庾氏終將勢成水火,先帝在時,便已註定,最後不論哪方勝出,只要有次道在,另一方便不至有滅族之禍,此事元規與我,應該是心照不宣。”

二人說話時,丞相大人已是頻頻上魚,郗大將軍的魚簍中尚且空空如也。

郗鑑本就不是來釣魚的,陶公發難一事,待何充從中斡旋,暫且不提,還有江州之事尚懸而未決,他雖然很想一巴掌將身旁這老東西“呼”到玄武湖裡去,但還是耐着性子問道:“太真臨終,舉薦劉胤接管江州,你以爲如何?”

“非其之主,難掌其土。”王導歷仕三朝,於朝中之事,自然洞若觀火,一語便切中要害。劉胤本是溫嶠的軍司,門楣、能力、威望、勢力皆不足任一州刺史之職。

“你意下何人堪任江州刺史?”郗鑑‘寶貴’的耐心得到了一些預期的回報。

王導笑了笑,答道:“且按太真所請,封劉胤作江州刺史,陶侃的心思便會轉向江州,想他今年已經七十歲了,等他拿下江州,命數也就差不多到頭了,自然無法再起什麼飛智。”

郗鑑得到了他需要的全部答案,注意力隨即轉到湖面去了,專心致志,享受這難能可貴的片刻安寧。

就在他彷彿要和這湖光山色融爲一體的時候,王導又將他拉了回來。他告訴他,何充帶回來一個消息——桓公的長子找到了,當下正在庾亮軍中。令他感到些許詫異的是,這個連陶侃發難,重鎮江州都不放在心上的老頭兒,居然對一位故人之子的着落如此在意。

故人情誼?笑話!郗鑑心道。

這次輪到他裝聾作啞了,他假意全神貫注的盯着湖面上自己那枚雪白的仙鶴飛羽,充耳未聞,卻暗暗留意着王導後面的話。

“陶侃老了,我們也都老了。”

……

“次道一個人,恐怕撐不起這個‘天下’!”

…..

“彥道(袁耽,字彥道)是個好幫手,只是可惜他家門楣不夠,沒什麼威望。”

是時候做出些迴應,讓這個老傢伙把“貨”都到出來了!

郗鑑打定了主意,沒好氣的應和了一句:“所以,你就把彥道的妹子許給了淵源(殷浩,字淵源),知道,知道,殷、袁兩家結親時,我就知道了你的心思。”說罷,還不忘嘟囔了一聲:“就不能讓我踏實釣兩條……”

“桓家門楣原本也算不得高,但桓公‘死節’之後,便不可同日而語了,偏巧他家老大桓溫和彥道乃是孩童起首,總角之交。”王導似是在自言自語,整理思緒。

“你的意思是?”郗鑑問道。

“何氏本爲南方名門,又與我們王家、元規的庾家都結有姻親,若再加上桓、殷、袁三家,說不定可保我朝三十年太平盛世。”王導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

郗鑑吁了口氣,猛的起身,輕喝道:“還差一家!”。

此時,平靜的湖面再次泛起漣漪,白袍老者的飛羽長漂突然立起,迅速下沉,瞬間沒入湖中,老者兩足分立,一手背於身後,只用了單手,便將魚杆穩穩收緊,緩緩回拉,通過魚竿上傳回來的力道判斷,這尾魚絕計不會小於三十斤,在橫向折返遊走了十餘個來回後,老者試探着持續拉高魚竿,忽然,巨大的魚頭暴出水面,僅一個瞬間便再度潛入水中,魚口處兩根蒼勁有力的虯鬚令青袍老者不禁發出一聲驚歎。如此幾次三番,將然過了半個時辰,這尾背脊烏黑肚腹暗紅的大鯉魚終於被白袍老者折騰得精疲力竭,拉出了水面。

青袍老者悻悻道:“八比一!”

白袍老者爽朗的笑聲在湖面上如漣漪般擴散開來:“哈哈哈哈哈!千軍容易得,一將最難求!”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一章 孔元第六章 羊節第八章 桓溫(上)第一章 孔元第三章第八章 桓溫(上)第二章 司馬衍第一章 孔元第六章 羊節第一章 孔元第七章 庾亮第三章第一章 孔元第七章 庾亮第八章 桓溫(上)第八章 桓溫(上)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八章 桓溫(上)第三章第三章第八章 桓溫(上)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七章 庾亮第七章 庾亮第七章 庾亮第九章 桓溫(下)第二章 司馬衍第二章 司馬衍第六章 羊節第三章第二章 司馬衍第八章 桓溫(上)第二章 司馬衍第九章 桓溫(下)第八章 桓溫(上)第一章 孔元第八章 桓溫(上)第八章 桓溫(上)第一章 孔元第八章 桓溫(上)第八章 桓溫(上)第九章 桓溫(下)第八章 桓溫(上)第二章 司馬衍第九章 桓溫(下)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二章 司馬衍第九章 桓溫(下)第三章第七章 庾亮第六章 羊節第八章 桓溫(上)第一章 孔元第二章 司馬衍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七章 庾亮第七章 庾亮第一章 孔元第一章 孔元第六章 羊節第六章 羊節第八章 桓溫(上)第一章 孔元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二章 司馬衍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六章 羊節第三章第一章 孔元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七章 庾亮第六章 羊節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九章 桓溫(下)第七章 庾亮第三章第六章 羊節第一章 孔元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八章 桓溫(上)第八章 桓溫(上)第五章 司馬興男(下)第七章 庾亮第一章 孔元第四章 司馬興男(上)第九章 桓溫(下)第六章 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