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寅吃卯糧

敬翔沒有理解錯,這的確是李燁準備發行的遼東半島債券,本來李燁想發行華夏銀行的債券,可是一想到要是普通百姓知道華夏銀行沒有了錢,那些百姓會怎麼想,那還不引起金融擠兌風潮。

這個時代可沒有多少金融觀念,放貸的人不是被稱爲高利貸,就是被稱爲吸血鬼,雖然社會上有這方面的需要,但是並不表示大家就接受這樣的觀念。

先說一個有趣的現象,歐洲百年戰爭之後,國家破產了,可是百姓的生活卻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究其原因是各國在戰爭期間發行了大量的國債,而這些國債的購買者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銀行家和企業主,所以戰爭的結果並沒有破壞百姓的正常生活。

如果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其結果就與歐洲截然不同,首先受不了的是普通百姓,因爲戰爭朝廷必然會加重百姓的稅賦,結果前線的戰爭還沒有結束,自己的後院已經起火了,這就是中國特色。

明代末期,排除官場腐敗等原因,如果不是東北女真族的崛起,朝廷需要在遼東大量的用兵,不得不加重百姓的負擔,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李自成進北京,當然也就沒有明代覆滅。這當然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也能從一方面反應出經濟對於國家的影響,如果明代發行了國家債券,後來的事情恐怕不會變得更糟。

可笑的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總是喜歡把眼光盯着最底層、最貧窮的百姓身上,而對那些腰纏萬貫的商賈和豪門視而不見,當一個王朝榨乾了百姓最後一點血汗以後,這個王朝也隨之覆滅。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重複的上演了二十四次,纔有了今天的二十四史,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冷笑話。

當然,也不能排除古代就沒有人想過向富人伸手,就像前面講的一樣,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中國古代從來只有權力而沒有義務。可能古代某一個權威官員有過這樣的一個念頭,不過很快的就消失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下,沒有人感覺自己需要對這個王朝承擔什麼責任。

只有當這個國家屬於每一個人的時候,人民纔會在心裡認同這個國家的存在,這就是王朝循環覆滅的原因,但是中國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面對過這樣的事實。

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之下,就算髮行了國債又能怎麼樣,皇權之上的社會,一句話能決定人的生死,“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這句話可不是說着玩的,這可是血淋淋的現實。

拿什麼來保障債主的權力,當債主成爲了國家的貸款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變成了借債的人,這在封建王朝中簡直就不敢去想,不要以爲古人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可是想了又能怎麼樣呢?就好像後世經常在談中國製造的同時,許多人在呼籲中國創造,可是中國創造真的能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嗎?不是沒有人想過,而是想了根本就沒有用,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有學者認爲宋代是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如果沒有金人的入侵,中國在宋代就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狗屁”,如果歷史能假設的話,就算給宋代一千的時間,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始終還是萌芽,永遠也進不了資本主義社會,這就是事實。

那些意淫的學者一廂情願的認爲,只要有了經濟基礎,古代封建王朝就可能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這是癡人說夢無稽之談。

要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的起源不是經濟基礎,而是政治訴求和平等的權力,沒有人權談什麼自由民主,一個僱傭幾百人的作坊都要受到官府的打壓,生怕出現集會動亂的政治氛圍,有什麼權利保障私有財產神聖不受侵犯,所以從根本上講,只有政治氣氛容許才能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其他的都是曇花一現。

也許李燁的思想是過於的悲觀了,但是李燁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思想,因爲李燁本身沒有高高在上的皇權想法,即使李燁也是這個時代的利益既得者,但是李燁依然清醒的認識到權利和責任、義務之間的關係。

那些不管死後洪水滔天的想法,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後世那些貪官在國內瘋狂的斂財,裸官潛逃送子女去國外,他們難道不知道在這種的社會環境下,是不可能有什麼健康發展的機會的,所以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另外一個事情就很好的說明米國之所以能成爲世界霸主,當米國還在歐洲戰場上的時候,在米國還在進行冷戰的泥潭時,就已經想過用島鏈來圍堵中國的發展,這難道不是戰略和政治上的遠見嗎?

事實上,封建社會是一個缺乏遠見的制度,這並不是說沒有人考慮過長遠的未來,而是考慮根本就沒有用。

話說回來,大唐的官吏把眼光死盯在農民的土地上,遼東半島的官吏也繼承了這個傳統,認爲只有農業稅纔是國家的根本,完全忘記了稅收的全貌。這當然是有意而爲之的,並不是官員沒有看見商賈的富足,而是因爲商賈背後站着的官宦豪門大戶,這纔是唐代沒有真正商稅的原因。

宋代徵收過商稅,所以國家的稅賦達到了一億緡以上,而唐代和明代沒有真正的徵收過商稅,所以國家的稅賦相當的低,唐玄宗開元盛世的稅賦才達到了一千五百萬緡。這倒不是說唐代全國的稅賦只有這麼多,而是其中除去了那些實物稅,比如糧食、茶葉、鹽和布匹等,這些當然也是錢,但是卻不能真實的反應一個國家的財政情況。

宋代基本上取消了實物稅的徵收,遼東半島也是一樣,除了糧食以外,一切的稅賦都是以錢幣來計算的,所以纔會如此之高,但是這恰恰可以反應遼東半島的經濟狀況發展。

大唐最後的覆滅從財政上也可以可見一斑,唐僖宗時期,國家的一年賦稅只有一百多萬緡,這點賦稅勉強支撐起一個朝廷的運作,要想擴軍討伐各地的藩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唐末後期,朝廷的賦稅又一次大幅度的減少,需要各地的藩鎮救濟才能維持運轉下去,這時的皇帝已經變成了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皇帝。

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時的董昌爲了討好唐朝的皇帝,拼命的收刮當地的百姓,向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稅賦,換來了一個越王的稱號,可見朝廷當時多需要錢來維持。

有一句話說的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個人需要錢,國家也需要錢,不要一談錢就認爲是萬惡之源唯恐避之不及,這是迂腐或者虛僞的表現。

“敬兄,你看遼東半島發行債券怎麼樣,用三年、五年到十年的財政稅收進行支付,這樣就可以解決目前的財政危機”

“那要是到時還不上呢”

“不可能,在發行債券的時候,就要把遼東半島的財政情況徹底的摸清楚,比如明年可以收多少稅賦,後年預計稅賦達到多少,這些都要提前的預算出來。不僅如此,每年遼東半島需要支出的費用也要提前做出預算,收入和支出都要有清晰的賬目,這樣才能知道稅賦到底花在什麼地方,有多少的結餘”

敬翔有些頭暈,李燁當初搞的行政財政統計,已經讓敬翔忙的的焦頭爛額,如今又要搞出什麼財政預算,而且還是二三年的財政預算,這不是折騰人嗎?

有時敬翔感覺李燁要是去戶部當官一定是一個能臣,唐代有掌管全國財政預算和會計覈算的會計最高主管部門,名叫度支部,估計這個地方非常的適合李燁去做。雖說唐代也有財政預算和會計覈算,但是哪能像李燁說的如此精細預算,不過也就是給出一個大概的數目,像李燁這樣搞,估計也只有那些從學校裡的學生才能勝任了。

“不知郡王殿下,準備如何發行這些債券。”

“這些債券將通過華夏銀行統一發售,三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五,五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七,不記名,可以相互轉讓,也可以相互買賣,到期後可以到華夏銀行統一兌換。第一期準備發行五十萬緡的遼東半島債券,第二期準備發行一百萬緡的遼東半島債券,如果發行不掉,則有華夏銀行統一購買,手續費百分之一,如果發行效果不錯,可以增大發行力度,敬兄,你看這樣如何”

一百五十萬緡,敬翔被李燁的話雷的外焦裡嫩,將近四年的財稅就被李燁一口敲定下來,華夏銀行承包所有債券的發行,這豈不是讓華夏銀行成爲了遼東半島的最大債權人,而且還相當於遼東半島的戶部了。

“這不是寅吃卯糧嗎”,不過好像有不全對,敬翔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雖然敬翔已經跟李燁學過赤字經濟,但是這樣大的經濟手筆還是讓敬翔一下子有些吃不消。

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148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561章 新城上元燈節(七)第145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793章 萊州叛亂第767章 跳樓大甩賣(二)第111章 回家(一)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959章 又見羅隱(一)第719章 偷樑換柱(二)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727章 忽悠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164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99章 出行(五)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953章 遠赴美洲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507章 孔明燈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49章 夜宿李府第100章 出行(六)第496章 奚人嫁女(二)第272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四)第505章 步兵與騎兵(六)第255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八)第679章 痘瘡第539章 功過相抵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631章 拍馬屁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423章 重拳出擊(二)第804章 東線作戰(二)第781章 拍賣(二)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689章 拉攏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5章 末世來臨第528章 楊柳細腰第303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一)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5章 末世來臨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434章 初現軍力(二)第400章 登州經濟戰(二)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425章 重拳出擊(四)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624章 希望之城(一)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74章 楊府夜宴(二)第827章 私心第767章 跳樓大甩賣(二)第202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五)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800章 節度使今年到我家第601章 水淹太平鎮(五)第311章 商州平民亂(四)第575章 坑(一)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533章 偷襲契丹(三)第51章 開店謀劃第946章 寅吃卯糧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602章 水淹太平鎮(六)第345章 李建婚事(一)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783章 拍賣(四)第169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05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八)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861章 出逃(一)第59章 仁壽患病第491章 紅顏禍水(一)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589章 雙喜臨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