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穆拉德被周重安排到海軍學校中學習,並且還答應他,等到他從軍校畢業之後,還可以到大明海軍中服役,只要他表現的足夠優秀,那麼自己就願意支持他回奧斯曼帝國,與他那位哥哥蘇萊曼爭上一爭。
其實周重對穆拉德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畢竟奧斯曼帝國很少有人知道穆拉德的身份,可以說穆拉德在奧斯曼帝國中也沒有任何基礎,再加上蘇萊曼號稱是奧斯曼帝國曆史上最傑出的皇帝,這樣的人豈是那麼容易打敗的?
不過就算是知道穆拉德奪回蘇丹之位的希望不大,但是周重卻依然決定盡心培養他,畢竟奧斯曼帝國做爲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與大明相抗衡的國家,若是能借着穆拉德給對方找點亂子的話,那麼對大明只會有利無害,而且大明對此付出的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代價。
就在周重剛剛安排完穆拉德的事,遼東捕魚兒海那邊也終於傳來正德與韃靼小王子之間的交手結果,當韃靼小王子帶着四萬騎兵殺到之時,正德已經帶着六萬火龍騎嚴鎮以待,雙方在草原上展開一場騎兵與騎兵之間的對決。
大明一方佔着人數與裝備上的優勢,而且整個火龍騎有超過一半的騎兵都是蒙古人,所以在交戰初期,大明就佔據了上風,特別是手雷這種火器的應用,雖然直接殺傷力有限,但是卻可以起到驚嚇對方戰馬的效果,從而打亂對方的衝鋒隊形。對於騎兵來說。當衝鋒被打亂時。騎兵的威力就會減少大半。
佔據着如此大的優勢,大明軍隊從一開始就壓着韃靼小王子的騎兵打,而且正德是鐵了心要消耗韃靼的實力,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與韃靼硬拼的準備,反正大明的國力強,人口也多,火龍騎雖然組建不易,但哪怕是這次消耗了光了。只要錢糧充足,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再組建起來,但若是韃靼人的騎兵消耗光了,那對於草原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災難。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韃靼小王子從一開始就落入到被動之中,哪怕是在開戰時他佔據優勢,可也經不起與大明這樣的消耗,更何況他們從一開始就被壓在下風,根本沒有翻身的可能。
面對這種情況。韃靼小王子也十分無奈,最後只好選擇了退兵。本來他還希望對面的大明皇帝能夠帶兵來追,這樣他就可以藉助自己熟悉草原的優勢,把大明的軍隊消滅在草原上,甚至直接把那個年輕的大明皇帝俘虜過來,就像當年他們俘虜明英宗一樣。
但是很可惜的是,正德根本沒有追擊的打算,畢竟他也知道自己一方的弱點,停靠後方緊密的後勤時,他們可以利用武器的優勢打敗對方,但若是孤軍深入草原,那簡直就是把自己的小命交給別人,正德雖然自信,但卻還沒有到自大的份上。
韃靼小王子敗退之後,並沒有死心,在等候了一個月後,他再次組織大軍出兵宣府,結果這次他依然是無功而返,不過正德經過上次的大戰後,火龍騎受到不小的損傷,再加上韃靼小王子也防備着大明從捕魚海方向偷襲自己的老巢,所以正德雖然做出進攻的樣子,但最後卻沒敢真正出兵。
一連兩次都沒能在大明的軍隊面前佔到便宜,這也使得韃靼人士氣大喪,另外宣府與捕魚兒海兩地的水泥路也在不緊不慢的向前延伸,海當水泥路前進一分,大明的商路也就向前拓展一分,草原上的商品從水泥上運到大明,而大明的商品則沿着水泥路運到草原,甚至不少草原部落爲了與大明交易,主動將部落遷移到水泥路兩旁,更有不少草原牧人爲了大明給出的報酬,親自加入到修建水泥路的隊伍之中。
對於大明的這種緩慢蠶食,韃靼小王子也是束手無策,之前他已經兩次出兵想要破壞大明的這種行動,但是非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還損失了不少的兵力,更加可怕的是,這兩次的大敗再加上之前對大明的幾次大敗,已經讓他的聲望受到極大的打擊,不少部落已經開始懷疑他的能力,這也讓韃靼小王子不敢再輕易出兵,否則若是再戰敗的話,恐怕他這個大汗的位子就要被別人奪走了。
韃靼小王子不敢輕舉妄動,大明對草原的蠶食也就更加肆無忌憚,無數大明的商隊開始蜂涌入草原,羊毛、馬鬢、各種皮料都是他們喜愛的商品,這幾年大明的工商業發展迅速,對原料的需求極大,所以哪怕是收購再多的原料,也根本不用擔心銷路。
另外在收購原料的同時,大明的商人們也在慢慢改造着草原人的牧業結構,比如大明現在的紡織業十分發達,對羊毛的需求極大,所以這些商人在進入草原交易時,優先收購的自然是羊毛,甚至以前做爲常用貨物的羊皮,現在都已經有些滯銷了,因爲隨着紡織業的發展,百姓們首選的自然是便宜的紡織品,冬天也喜歡穿棉襖而不是皮衣,如此一來,對於皮革類的需求自然下降,當然這個下降的是最爲低端的羊皮,若是牛皮、狼皮這些中高端皮毛,向來都是有多少要多少。
大明的商人最喜歡羊毛,草原上的部落自然也都不笨,他們很快就調整了自己放牧的動物種類,比如增大羊羣的比例,然後減少牛羣和馬羣的數量,其中牛羣的數量少了,牛皮也會減少,而牛皮則是草原人制作鎧甲的最主要原因,至於馬羣更不用說,缺少馬的草原人簡直就像是沒有雙腿的殘廢,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當然了,草原上的這種牧業結構的調整是十分緩慢的,而且以草原人的見識,他們也根本無法察覺這種改變對自己的影響,甚至不少“聰明”的部落已經在有意識的改變自己放牧的綿羊品種,以前他們養羊主要是爲了喝羊奶吃羊肉,羊羣可以說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而現在因爲大明商人最喜歡羊毛,所以他們開始養那些產毛量大,羊毛比較細長的品種,至於產奶量和產肉量則是在其次,畢竟他們只靠着賣羊毛,就可以從大明商人手中換來足夠的糧食,甚至還可以換來美酒與絲綢,如此一來,他們根本不必費心的養那些產奶和產肉的羊。
這咱牧業結構的調整雖然緩慢,但卻如同病毒一般在整個蒙古草原上漫延開來,畢竟草原上的牧人生活實在太苦了,甚至連基本的生命保障都沒有,也許冬天裡的一場白災,就能讓一箇中型部落消失,而靠着與大明商人的交易,他們可以換來更方便儲存的糧食,甚至還有保暖的衣服,有了這些,就算是在某年遇到災荒,他們也能扛過去,而不像以前那樣只能等着活活餓死。
只是隨着這種結構的調整,慢慢的草原人就會發現,自己會越來越依賴於大明,比如羊毛這東西,現在是供不應求,但若是整個草原上的牧人都養羊,再加上毛紡織市場的飽和,日後總會有產量過剩的一天,到時就不是大明商人求着他們賣,而是他們求着大明商人來買了。
更加可怕的是,等到羊毛產量過剩的同時,草原人也會發現,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已經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若是大明不買他們的羊毛,那麼他們就會沒有糧食、鹽巴、茶葉、衣服、鐵鍋等等,甚至他們想要反抗之時,也會發現自己竟然連戰馬都會變得十分稀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人數馬,可以一日間奔襲上千裡。
另外還有最爲關鍵的,那就是以宣府和捕魚兒海兩地爲起點修建的水泥路,這種硬化路面每隔百里都會有一座堅固的堡壘,每個堡壘都會駐紮着一個百人隊,等到兩條水泥路在草原上交叉而過時,就會形成一個十字形的鐵鏈,將整個草原牢牢的鎖住,日後任何地方有異動,都難以逃脫大明的眼線,而且藉助方便的交通,大明可以在最快的速度能調集大軍,將草原上的異動扼殺在搖籃之中。
眼看着草原的形勢一天天好轉,以部落爲單位的草原人也開始慢慢的向大明靠攏,此消彼長之下,韃靼的勢力更加衰弱,甚至不少韃靼的大部族首領爲了本部落的生存着想,已經開始暗中派來前往大明,希望可以向大明討要一些好處,然後將自己的部落送給大明,畢竟他們也都不傻,知道再這麼下去的話,自己會跟着韃靼一起滅亡,既然如此,還不如趁着現在給自己要一些好處,順便也能讓部落更好的生存下去。
韃靼的衰亡,總算讓大明上下都是鬆了口氣,特別是周重與內閣,更是感覺身上少了一個大擔子,爲了這個蠶食草原的計劃,大明可是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若是不能成功的話,那可就虧大了。
不過也就在北方草原的邊患慢慢消失之時,周重也與內閣商量着該如何讓正德回來,畢竟一個皇帝常年在外帶兵也不像話,不過也就在這時,周重一直擔心的一件事卻忽然爆發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