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正版讀者請稍後再看
有着優厚的待遇和條件,劉胤的募兵進行的還算是比較順利。 首發哦親隴右不比南方,糧食一年只能成熟一季,而且隴右土地貧瘠,氣候惡劣,雖然地域遼闊,但廣種薄收再加上稅賦沉重,老百姓的生活還是相當地艱難。對於普通的民衆而言,吃糧當兵不吝是一條出路,當年鄧艾帶往陰平的軍隊,十有七八便都是出身於雍涼的子弟,雍涼兵驍勇善戰,也一直是魏軍最主要的兵源所在。
劉胤開出的條件可比魏軍優厚的多,除了糧餉之外,劉胤同時還規定,凡入伍的雍涼子弟,其戶均可免除一年的賦稅徭役,以後的賦稅,也減半徵收,士卒陣亡或傷殘,除了發放優厚的憮卹金之外,其家人賦稅永免。
不得不說劉胤這個政策極具誘惑力,三國時代,戰爭頻仍,不管是蜀漢還是魏吳,兵民(注:這裡的民指在籍的戶口,也指納稅人口,不包括隱戶)之比都達到了一比十的比例,也就是說每十個百姓就必須供養一名士兵。其實遠不止這個數,各地的官吏加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僅蜀國治一州就有四萬官吏,可見擁有十州之地的魏國得擁有多少官吏,而這些官吏也是由納稅人來供養的。
漢代三十稅一的稅率早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爲了支應龐大的戰爭需求,加在老百姓頭上的苛捐雜稅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在各級官府的層層盤剝之下,老百姓田裡的收成。幾乎是十不存一,尤其是雍涼地區,由於地靠戰區前線,老百姓的負擔更重,遇到旱澇災荒,老百姓的生活就更爲地困苦。民不聊生。
劉胤進入隴右之後。並沒有宣佈減稅減賦的政策,一來蜀軍將來所有的軍費開支都要依靠當地的賦稅,削減稅賦就等同於勒緊了自己的褲腰帶,二來老百姓都有一種惰性的心理,賦稅降下來容易,再想升上去難免會引起民怨,還不如維持現狀。
當然,想要獲得賦稅的減免,也不是不可能。本着誰付出誰享受的原則,只要入伍當兵,其家庭就可以獲得當年減免以後減半的賦稅新政,劉胤就是要讓老百姓明白。天上是不可能無故地掉下餡餅的,只有付出纔能有回報。
劉胤這樣的政策無疑就是將雍涼百姓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同時劉胤還規定軍功的封賞等級,斬敵一人可得一點軍功,集軍功可換官爵土地,最低的九等軍功可以置換十畝良田或等值的錢帛,最高的一等軍功可晉升爲將軍。封侯拜爵。
秦國之所以強盛,可以兼併六國,就是因爲秦國推行軍功制,不論出身高低貴賤,凡有軍功者,都可以上位,這樣一來,爲求富貴,秦軍將士人人拼命,個個當先,秦隊強悍的戰鬥力是其他六國所無法比擬的。
而到了魏晉時代,士族經濟把持天下,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出身的貴賤就決定了仕途命運,那些寒庶子弟鮮有機會登堂入室,註定一輩子只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劉胤打破這種陳規,重新引入秦國的軍功封賞,這無疑比減免賦稅更能打動人心,畢竟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之中也不全是逆來順受,唯命是從的怯懦之輩,草根之中,也會有有理想有抱負試圖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他們渴望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渴望能夠出人頭地。
軍功制的推行,必然給這些人帶來希望,只有捉住這樣的機會,他們纔有可能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機遇和挑戰也是並存的,入伍當兵固然可以改變前途命運,但也那是刀頭舔血,沙場搏命的結果,劉胤想要用軍功制告訴每一個入伍者,機會都是均等的,想要獲得更大的封賞,想要獲更高的地位,那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東西。
有兩大利好政策的支持,劉胤的整個募兵行動進行地很順利,在十餘天的時間內,總共募集到了一萬多人,在隴右地區總人口只有四五十萬的情況下,能募集到一萬精壯之士,也的確是難能可貴。
這一萬多人劉胤率先充實到了中軍的虎騎營和虎步營之中,會騎馬懂騎術的,優先被錄用爲騎兵,其餘的編入了虎步營中。
此次新兵入伍,劉胤沒有單獨設立編制,全部插入到舊軍隊的編制之中,用以老帶新的方式融入新鮮的血液。虎騎營和虎步營也一分爲二,分別設立虎騎左營和虎騎右營、虎步左營和虎步右營,傅僉的兩個兒子傅著和傅募從陰平道之戰便跟隨着劉胤,從軍侯做起,一路升到司馬、校尉,此次劉胤更是將他們提撥爲中郎將,統領虎騎右營和虎步右營,而虎騎左營和虎步左營的營官還是鄧樸和高遠。
隴右可是曹魏的最重要產馬區,幾乎一半以上的戰馬都是出自隴右,劉胤佔據隴右之後,已經淪爲了步兵的虎騎營搖身一變,又重新地成爲了騎兵。除了金城太守楊欣進獻的五百匹戰馬之外,劉胤從隴西天水南安等各郡又徵集了近萬匹的戰馬,西涼馬的特點就是高大神駿,比蜀中的戰馬可是要好過不少,虎騎營這回真有鳥槍換炮的感覺。
與益州的地形不同,關隴大地以平原居多,在這兒作戰,騎兵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支高素質的騎兵隊伍,其戰鬥能力比超過數倍的步兵,這也是劉胤首先要擴充虎騎營的主要原因,在關隴和魏軍作戰,必須要以騎制騎,在騎兵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才行。
對此鄧艾卻是深感憂慮,高素質的騎兵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組建成功的,鄧艾可是見識過虎騎營的作戰能力,與真正的雍涼勁騎相比,戰鬥能力差了一大截,一旦開戰,虎騎營是很難敵得過曹魏騎兵的。
不過劉胤卻是胸有成竹,因爲他手中有着真正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