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蒲阪津

長安方面也一直關注着武關的動態,武關吃緊,劉諶等人也是心憂如焚。

雖然武關率先燃起了戰火,但晉軍的另外兩路大軍也正在向潼關和蒲阪津撲來,大戰一觸即發,局勢同樣是刻不容緩。

王頎的告急書擺到了劉諶的案上,劉諶急召雍州刺史郤正、右護軍牽弘來共商大計。

郤正道:“武關乃是關中東南之咽喉,萬萬容不得有失,王頎以一萬之衆抵禦杜預五萬大軍,的確是有些吃緊,下官以爲當立刻派兵增援,遲則生變。”

劉諶看向牽弘,道:“不知牽將軍以爲如何?”

長安現在的預備隊也只有牽弘的右軍了,右軍只有兩個營一萬人馬,而現在三大要隘全部告急,這麼一點兵力頗有點杯水車薪的味道。

牽弘面帶憂色地道:“晉軍兵分三路而來,整個東線全部吃緊,現在武關激戰正酣,兵力吃緊倒也不奇怪,不過武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杜預想要拿下武關,也絕非易事。末將所慮者,乃關中東北之蒲阪津,黃將軍以一萬兵力防禦幾十里長的黃河沿線,恐怕難以應付。如果將右軍全部調往武關,稍後蒲阪津倘若吃緊的話,恐無兵去救了。”

劉諶有些犯愁,和潼關武關有山川之險不同,蒲阪津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黃河之險了,但幾十里長的黃河防線,如果分兵把守的話,黃崇的兵力就顯得薄弱的多,如果晉軍採用多路強渡的話,黃崇肯定是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武關需要派兵去救,但蒲阪津更是急所,劉諶真有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感覺,要是劉胤在就好了,可惜現在劉胤正在征戰涼州,告急的書雖然送了過去,但何時而回兵卻是未知之數。

遠水難解近渴,劉胤的援兵暫時是指望不上了,劉諶和郤正、牽弘商議一番,決定將右軍一分爲二,金城營前往武關救援,而牽弘親率隴西營增援蒲阪津,如此分配,兩頭就都照顧上了。

牽弘立刻領命而去。

郤正道:“殿下如此分兵,倒也不無不妥,只是晉軍二十萬來襲,攻武關者五萬人,攻蒲阪津者五萬人,攻潼關者達十萬人,傅將軍守潼關只有一萬五千人,如何能抵擋得了羊祜的十萬大軍?”

劉諶默然了,他現在手中已無一兵一卒可調,潼關那邊再也派不出援兵了,現在唯一指望的,就是傅僉可以抗得住。

“傅將軍,現在整個關中的安危,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劉諶默默地望着東面,暗暗地在心裡道。

胡奮到達蒲阪津之後,正好趕上了黃河的春汛期。

蒲阪津是黃河上最爲重要的一個渡口,由秦入晉的交通要衝。蒲阪津是一個通俗的說法,泛指整個黃河渡口,其實細分起來,在黃河的東岸叫蒲津關,在黃河的西岸叫臨晉關,這兩個關隘都是古地名,從春秋戰國時代一直沿用到現在,已經是有些年頭了,當年秦晉隔河對峙,蒲阪津就是雙方的前沿陣地。

蜀軍進駐臨晉關之後,魏軍也派兵駐守蒲津關以拒敵,由於隔着黃河,雙方一直以來也未曾發生過沖突,相安無事。

不過此次司馬炎決意反攻關中之後,派胡奮率軍兵抵蒲津關,一時間蒲阪津上空戰雲密佈,大戰一觸即發。

爲了準備渡河作戰,胡奮到達蒲津關之後,立刻是着手調集船隻。由於晉軍在黃河上沒有什麼成建制的水軍,所以爲了渡河,胡奮也只得徵調一些民用的商船和漁船,缺乏戰船,是擺在晉軍面前的頭等難題。

魏吳對立時期,爲了保持與吳國的對峙的局面,魏國在荊州和淮南也建造了大量的戰船,雖然整體實力上魏國的水軍是遜色於東吳水軍的,但如果把這些戰船調到黃河上來,那對蒲阪津對岸的蜀軍守軍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畢竟戰船就是戰船,絕不是那些民用的商船和漁船可以相提並論的,無論是從排水量到船隻的堅固程度,那絕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但長江水系、淮河水系和黃河水系並不相連,那個年代也沒有京杭大運河,如何能從荊州淮南將戰船調到黃河上來,晉國的大臣們是煞費苦心。有人建議繞道海路,但路途太過遙遠且海上風浪莫測,最終司馬炎放棄了這個意見。還有人建議化整爲零,將戰船拆開,從陸路運抵黃河之後再下水,但同樣因爲工程太過浩大費時費工而遭到了否決。

所以晉軍採用的策略就是調集黃河的上的商船漁船來進行渡河,這無疑是一種最經濟最實用的方法,但攻擊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或許,這對於蜀軍而言,是唯一一個利好的消息。

這兩三年來,黃崇一直奉命駐守着蒲阪津,不曾越過黃河一步,也沒有讓魏晉的軍隊踏足河西半步。而對岸的魏晉守軍,似乎也無意染指河西,他們的任務就是守住蒲津關,不讓蜀軍踏上河東之地。

黃崇很清楚,雙方的這種默契只能是暫時的,在蒲阪津,遲早會有一場大戰,爲了這場大戰,黃崇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做出準備。

首先是修築臨晉關的關城,整個的西岸防守,臨晉關就是核心,關城的東門,臨河而築,出了東門,便是黃河渡口,所以說臨晉關的得失,關係到整個蒲阪之戰的成敗。由於臨晉關原先處於魏國的內部,最近的一次大戰,也要追溯到曹操和馬超爲爭奪關中而在蒲阪津打的那一仗了,屈指算算,也是五十年多年前的事了,臨晉關的戰略地位下降,自然就不再受到重視,關城殘破,無兵駐守,除了往來的商旅熙熙攘攘,渡口兩岸熱鬧非凡之外,臨晉關再也無一點雄關險隘的模樣了。(。)

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459章 杜預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15章 百步穿竹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910章 迎頭痛擊(下)第1103章 數典忘祖第1170章 收服軍心第415章 突圍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642章 反客爲主第1004章 絕境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863章 呼延顥戰死第1018章 物似人非第1268章 劉胤的逆鱗第841章 獵物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225章 北進幽州第580章 反擊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1008章 新的策略第843章 羊祜的考慮第148章 激戰(中)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159章 逆轉第813章 包圍圈第162章 鄧艾的條件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1172章 拿下虎牢關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1206章 弒主第569章 熊掌難熟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12章 賭大一點如何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562章 請旨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151章 山崩地裂第867章 忻口之戰(中)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123章 進軍!進軍!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500章 她是一個女人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37章 新官上任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1323章 這太守還是由你來做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191章 難堪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185章 血書第473章 取捨之道第938章 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第573章 勸說第558章 弒父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808章 放棄第540章 神秘來客第1155章 機會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558章 弒父第1144章 恩怨難了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461章 武關之戰(中)第836章 忿恨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173章 募兵第346章 反襲營第8章 六王殿下第559章 秘不發喪第71章 漢中之行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316章 赤梟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995章 降兵可用第383章 街亭之戰(十二)第1061章 懵了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405章 五丈原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