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早朝,宋元朗把與明國作戰的事情跟羣臣說了一下。
同時也給了諸葛孔明一個回信,並且讓趙普與諸葛孔明談條件。
這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諸葛孔明在來的時候,是早有所料的。
而說完這個時候,接下來就是討論何人領兵了。
朝中羣臣的意見都不太一樣。
有人覺得宋匡義比較合適,有人覺得宋廷美比較合適。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朝中的一些名將也有被提及,但這些被提及的,不是宋廷美的人,就是宋匡義的人。
顯然,他們兩個人都是早做了一番準備的。
所以,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早朝,雖然解決了一件大事,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混亂和嘈雜。
以至於最後何人領兵,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結果。
早朝退去,宋廷美和宋匡義兩個人並不着急。
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解決的,接下來,他們要找出對方的毛病來彈劾,誰彈劾贏了,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朝堂上的爭鬥,從來都是這個樣子的。
很多事情,都要爭,而且必須用不同的手段來爭,哪怕這些手段有時候並不是很見得了光。
羣臣離開了,宋元朗回到了御書房,只是就在他回到御書房坐下之後,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今天早朝上的情況,他再清楚不過了,自己的兩個弟弟這樣爭來爭去,說到底,還不是爲了皇位?
按理說,自己駕崩之後,宋匡義即位,然後是宋廷美。
這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問題偏偏就在這裡。
自己纔不過人到中年,再活個幾十年應該沒有問題的吧,等自己駕崩了,宋匡義也差不多了,宋廷美再等宋匡義,那又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就算最後宋廷美等到了,他還有幾年活頭?
所以,他們都是想要掌控兵權,早點當上這個天子的。
他們要想早點當天子,那自己這個現任天子,豈不是要早早給他們讓位?
宋元朗心裡很不舒服,但如今宋國的這種情況,又讓他不知道該如何做纔好。
情況不好辦啊。
而就在宋元朗爲這件事情發愁的時候,一名宮人急匆匆跑了過來:“聖上,趙大人求見。”
聽到趙普來了,趙匡胤連忙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趙普走了進來,宋元朗看了他一眼,道:“趙愛卿這個時候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趙普道:“聖上,剛纔朝堂上的事情,臣做了一下分析,支持宋匡義的,有十個人,支持宋廷美的,有九個人,兩位王爺這樣一直爭下去,只怕不是個頭啊,與我宋國的發展,極其不利。”
作爲宰相,趙普談論這件事情並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宋元朗聽到之後,內心忍不住又揪了一下。“是啊,當年朕一時糊塗,說了個什麼兄終弟及,結果導致他們兄弟兩人這般互相殘殺,對他們,朕不忍心,對我宋國,也是很有影響啊,可如今他們在朝中都已經掌控了一些實力,朕就是動他們,也不好
動了。”
此時的宋匡義和宋廷美兩人有點尾大不掉,如果要動他們,勢必會造成宋國的dòng luàn,這是宋元朗不想看到的。
他又怎麼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只是如今的情況不允許罷了,不然天底下那個父母不會這麼想這麼做?
當然,宋元朗心裡是這樣想的,但卻不會說出來,說出來,難免會有一些禍端。不過,此時的趙普卻是對宋元朗的意思很明白,所以,就在宋元朗說完之後,趙普就又說道:“是啊,當初若是立皇子爲太子的話,事情就好辦多了,就沒有這些麻煩了,皇子的傳承,更爲穩妥嘛,可惜,
現在的二皇子雖然聰明能幹,但卻沒有機會歷練啊。”
很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此時的趙普做的便是這麼一件事情,他在暗示宋元朗,宋德昭的實力不強,若是宋德昭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威望,倒也不是沒有可能與宋匡義和宋廷美爭一下的。
他要點醒宋元朗。
而趙普的這一句話,也真的給了宋元朗靈感,他的心頭突然一動,緊接着就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
自己的兩個兒子,宋德昭和宋德芳,那可都是不錯的少年啊,愛民如子,而且各方面的才能也都不錯,他們當太子,才附和自己的心意。
自己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皇子強大起來才行。
他很快就想到了對明國用兵這件事情上,也許,自己可以給宋德昭一個機會,讓他領兵打仗,如果打勝了,順勢就可以給他一些兵馬了。
這樣做,可以牽制自己的那兩個弟弟啊,對自己的兒子又特別的有幫助。
君臣兩人又說了一些其他,等這樣說完之後,趙普便退了出去,他知道自己今天成功了。
而事情也的確如此。
第二天早朝,宋匡義和宋廷美兩個人仍舊在爭鬥,除了爭鬥之外,他們還互相揭短彈劾。
不過,宋元朗並沒有急着把自己的兒子給提拔上來,而是任由自己的兩個弟弟這樣爭鬥。
一直到第四天的時候,兩個人的爭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把彼此的很多事情都給挖掘了出來的時候,宋元朗才表示有點震怒。
“夠了,你們兩個人不用爭了,此事,交給二皇子吧,讓他領兵對明國。”
說了這麼一句話後,宋元朗揮手退朝,他不會給自己兩個弟弟機會的,他這麼說了,就這麼定了。而他這麼一句話說完之後,朝中的人都有點懵,誰都沒有想到,最後負責此事的,竟然是二皇子宋德昭,宋德昭這邊,自然是有點欣喜的,但同時,對於諸葛孔明也有點佩服,他說會是自己,就一定是自
己啊。
想到自己可以領兵,很快掌握兵權,宋德昭終於鬆了一口氣。
而宋匡義和宋廷美兩個人,則氣憤不已,兩個人這簡直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不過,兩個人更擔心的,卻還不是這一件事情。他們隱隱察覺出了一些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