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故事

方浩和盧倫英以及陳朗,三個人在狼牙關的總兵府密談了很久,這才弄擼清了謀奪齊雲山馬場的事情經過。

事實是怎麼回事並不重要,報上去的纔是大家都必須要相信的事實。

他們擼出來的事情是這樣的:

起先,從朔州給先鋒衛運過去的大量物資被搶,方浩派人深入大草原,追蹤他們的行跡,結果意外的發現了齊雲山馬場這個地方。

——在這裡略去了齊雲山馬場和先鋒衛的距離,只說在草原深處的一座馬場。

要不然四五百里的距離,會讓朝廷的官員懷疑怎麼可能有人跑那麼遠去打劫。

草原深處四個字,可遠可近。

就算是方浩現在先鋒衛所在的地方,也可以說得上是草原深處。

找這麼一個理由是爲了證明,並不是他們主動發動戰爭,而是因爲別人搶了他們的東西,他們纔會報復性的作出這樣的事情。

雖然這樣還是免不了朝廷用擅起邊釁來攻擊朔州節度使,但是至少攻擊的分量要輕上很多。

發現齊雲山這個馬場之後,方浩就將情況彙報給了他的上級狼牙關總兵盧倫英,盧倫英又彙報給了朔州節度使。

朔州節度使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很果斷的作出了決定——將這個破壞邊境安全的馬場給端掉!

爲什麼要冒着風險端掉這個馬場?

因爲有這個基地在,他們就會不斷的騷擾邊境,影響到朝廷屯田開邊的策略。

把他們端掉,可以震懾草原上其餘的戎突軍隊,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同時,也能有效的削弱敵人的實力,增強自己的實力。

朔州節度使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在人力、物資上面給予了先鋒衛很大的支持,比如說,提供了兩千匹戰馬。

至於狼牙關總兵盧倫英,當然不能落下他,大大小小也要分潤一筆功勞。

哪怕這件事情最後會被朝廷一些大臣攻擊,落不到好,也必須要參與進去。

要不然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作爲執行者的直接上司,都沒有參與進去,傳出去豈不成了一個笑話,被人質疑他的領導能力?

在他們那裡出來的方案裡面,盧倫英是和方浩多次商議了具體的行動策略,又派出一些人深入大草原,瞭解到這一段時間大草原上多支軍隊聚在一起,舉行聲勢浩大的狩獵活動,離馬場那裡比較遠,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得到這樣的消息之後,盧倫英果斷下令,讓方浩帶人劫了馬場。

接下來就是方浩的表演時間了。

行動是由方浩親自帶領着龍城的完成的。

這一點,朔州和狼牙關都不好意思搶他的功,不能說自己派了人過去指揮。

怎麼說方浩現在也算是朝裡有人的存在,分潤一點功勞可以,但是想要把他的頭功都給搶掉,那就大家都玩不下去了。

接下來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屬實,他們先是去對方的馬場,殺敵數百,俘獲千餘,劫了對方的馬場。

然後被馬場潰敗之人報了戎突最近的一支軍隊,那支軍隊共有八千騎兵過來追擊。

結果在追擊路上,被方浩打了一個伏擊,利用預先埋伏在半路的一千多騎兵,出其不意,來了一個突然襲擊,將對方擊潰,以少勝多,取得大勝。

雖然在真實的戰場上,方浩並沒有所謂的伏擊,本來都已經決定了,放棄那些牛羊撤回去,只是看到對方的狀態非常的差,這才決定打一個反擊。

後來的援手也是龍城那邊趕過來接應的騎兵,並沒有所謂的伏擊。

在大草原上,要埋伏一千多騎兵,也有一點不容易,除非離得很遠,但是離得遠了,又基本上起不到伏擊的效果。

但是陳朗讓方浩加入這一段:“朝廷裡面的那些文官喜歡聽故事,他們對於戰爭的理解,大概就是在酒樓裡聽說書人講故事得到的知識,最喜歡打個埋伏,用個計策,以少勝多這樣的事情。你把這個故事講得好了,他們就高興了。像這樣的故事傳出去之後,也很快就會成爲京城那些說書人的題材,經過他們宣傳,你就會成爲這個國家的英雄,有些人就算是想要抨擊咱們,也得要掂量一下民意。”

方浩赧然。

他在那個世界的時候,也比較喜歡那些奇計妙策的打仗故事,覺得那樣才爽,才能夠展現將領們的智商。

在那個世界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三國故事。

等到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也得到了幾本兵書作爲技能,再加上邊關聽到那些老兵講起打仗的事情,才知道打仗並不是那麼回事。

戰場之上,哪裡有那麼多陰謀詭計可用?

但是沒有打過仗,甚至生平足跡都沒有到過邊關的文官,未必就知道這樣的事情。

跟他們講地形,講氣候,講士兵的意志力,講團隊的凝聚力,他們也未必能夠聽得懂。

倒是陳朗編出來的故事,會讓他們比較容易接受一點。

最後彙報的當然是這件行動取得的戰果。

斬首多少,俘虜多少,得到戰馬多少。

然後是自己軍隊陣亡了多少將士,又有多少受傷的將士。

附帶着的還有一份很長的表單,包括陣亡者名單,受傷者名單,重傷無法繼續當兵之人的名單。

還有在兩軍交鋒之時,衝鋒在前,擊殺敵兵的將士名單。

獲首幾級,俘虜幾人,都列得明明白白。

這關係到朝廷對那些陣亡者和受傷者的補償,關係到兵部對那些將士們的定功授品,不得不詳細。

三方都寫了奏摺,圍繞着他們編出來的這一場戰爭,以各自的觀點各自的立場做出了不同的描述。

朔州那邊,就是陳朗這個師爺直接寫,回到朔州了,蓋上節度使的大印就可以了。

這種事情,他已經做得非常的熟練。

三個人聚在一起,一直弄到了大半夜,這纔將奏表弄好。

第二天,陳朗在盧倫英一個營的士兵護送之下,帶着幾萬馬、幾千顆人頭往朔州那邊而去。

方浩也沒有在狼牙關逗留,趕緊回了他的龍城——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零六章 燕王萬歲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二十五章 燙手的山芋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一百七十章 吐血第一三九章 試航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擊團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要第五十一 審訊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十章 考據黨什麼的最討厭了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詩第一百零二章 儲位之爭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四十四章 裁兵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十三章 夜談(三)第四十六章 首輔大人的力挺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七十九章 吾皇萬歲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四十五章 十年內的計劃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標第八十四章 精密儀器第七十二章 女僕(四)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一章 行路難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十三章 溫棚技術第七十二章 不存在的戰爭第一五八章 再度升級第一五零章 善後第十六章 學校第五十三章 背後捅來的刀子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四章 瘋狂的皇帝第四十三章 省錢第十九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十章 懷疑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一五五章 人口要求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發的風波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一四八章 大學第一一一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拖延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巡邏隊第九十九章 巡查(三)第一零四章 恐懼的感覺第一四八章 大學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八十三章 時間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五十六章 恥辱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打響第一百七十二章 萬勝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奪馬場(六)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射鵰第一百三十五章 謀奪馬場(五)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一三一章 下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九章 湊巧的事情第五十四章 封建階級的鐵拳第九十七章 差距太大第二十章 問詢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五十九章 早宴第一三三章 開疆擴土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一百零一章 巡查(五)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十六章 學校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要第一一四章 大漢帝國第二十五章 軍餉第一零四章 恐懼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激勵第九十六章 這就是戰爭第二十四章 千里鏡第四十章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