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

在打贏了圍城之戰後,龍城這邊討論得最多的就是升格的問題。

龍城能不能升格爲軍鎮,關係到這一支軍隊所有士兵的切身利益。

升格之後,按照方浩的行事風格,不會從別的地方調集士兵過來充塞隊伍,也不會從別的軍隊調撥將領過來指揮這邊的軍隊,只會就地取材,從原來的將士裡面提拔表現得好的。

龍城要是升格爲軍鎮,不用說,幾個營指揮都可以升級爲衛將,甚至升爲副將都不是不可能。

這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如果只是將方浩升級爲總兵副將,或者是將盧倫英調走,讓方浩成爲狼牙關的總兵,那就最多隻能有一個人升爲先鋒衛的衛將,大多數將士都無從升遷。

最壞的情況就是,方浩得不到總兵職位,那大家就沒戲了,只能繼續在這草原之上戰戰兢兢的活着,慢慢的經營着這一畝三分地。

不過那種可能很小。

因爲他們這些做下屬的,都已經提升了很高的品階,明顯就是爲以後的升遷做準備。

不過沒有得到準信,誰都沒有把握。

方浩聽到他問起這個問題,微笑着說道:“定了,升格爲軍鎮,一共給了我兩萬五千名正式士兵的名額,還有三十萬邊民。”

“太好了!”

李子揚興奮得大叫起來。

突然轉過頭去,對那些在幹活的人高聲叫道:

ωωω● ttкan● ¢o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先鋒衛升格爲軍鎮了!”

這一聲喊出來,那些聽到的人都欣喜起來——特別是那些正式士兵和預備士兵。

那些正式的士兵,在升格之後就有很大的機會出任隊正和火長,至於那些預備士兵,也擁有機會成爲正式的士兵,洗去自己的罪名。

現場一片喜慶的氣氛。

李子揚又向方浩拱手,喜氣洋洋的說道:“恭喜總兵大人!”

現在的方浩可不是以前的衛將,而是一個總兵,這樣的武將,大堯國也就那麼幾十個。

總兵大人這個稱呼,當然比爛大街的將軍這個稱呼要珍貴得多。

方浩笑呵呵的說道:“同喜,同喜,以後你也要升一下職務了,最起碼一個”

李子揚大喜,說道:“全靠總兵大人的栽培!”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中午,李子揚本來是想再幹一段時間活,累了再來吃飯,可是現在方浩過來了,自然要提前開飯。

他們這兩三千人駐紮於此已經有了幾個月的時間,吃喝住都在這裡,這才能方便他們就近幹活。

要是住在龍城的話,每天來來回回,時間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些開荒的人,也都是住在帳篷裡面,方便就近幹活。

方浩沒有去龍城,就在這裡跟這支籌建城池建設的隊伍一起吃了一頓飯。

這裡的大鍋飯,當然沒有辦法跟京城那些手段高明的廚師做出來的美食相提並論,不過這一路走過來,很多時候都只能吃乾糧,相比之下,這熱氣騰騰的飯菜和骨頭湯,就好到不知哪裡去了。

吃飯的時候,方浩又向李子揚瞭解了一下龍城這邊的情況,包括和戎突人的情況。

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裡,龍城這邊和戎突人並沒有發生衝突,當然也沒有接觸,雙方相安無事。

有時候兩邊的巡邏部隊遇上,也都馬上掉頭離開,並沒有產生衝突。

都比較剋制。

士兵的訓練,抓得並不是很嚴格,因爲他們要爲龍城的升格做準備,努力的開墾荒地,這樣才能夠讓即將到來的邊民有飯吃。

李子揚這邊的訓練更少,因爲他負責的是新的城池建設,這一座城將會比龍城更大,需要的人力和物資也就更多,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訓練。

七月初到九月底,李子揚親自帶着八百多人去百里外的大山下安營紮寨,在那山上砍了兩個多月時間的樹木,放倒之後,劈掉枝椏,就拖到山下放在那裡任它風乾水份,準備建城之時再運過來使用。

到了十月的時候,天氣太冷,山上都冰凍,砍樹太過危險,這才帶着人馬回過來。

龍城還是比較小,還沒有升格的先鋒衛駐紮在那裡,就已經非常擁擠了,等到升格爲軍鎮,大量的人口遷移過來,更加承受不住,所以建城這回事,是需要很快解決的問題。

有了上一次的建城經驗,這一次的規劃更完善,城池的面積比原來又大了一倍,工程量也大了很多。

不過現在他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不管是土地的平整,還是城牆磚的燒製,甚至是城內下水道的挖掘,都已經差不多完成,大概在過年之後就可以正式建築城牆。

方浩在這裡吃完飯之後,看了一下他們的籌備工作,對他們的進度表示非常的滿意。

他對李子揚說道:“你這一支人馬就不用關注別的事情,好好的把這座城池建設好,就是你最大的功勞。等到明年下一批遷移的邊民過來,我會給你再調派三千人來協助你築城,希望你能夠在秋收之前建好這一座城池,將糧倉也建好。”

“請總兵大人放心,”李子揚大聲道,“末將一定盡最大的能力來完成此事!”

“我相信你能夠做好!”

方浩說道。

看完這邊的籌建情況之後,方浩這才離開,騎馬往西而去。

這裡離龍城有二十多里路,已經修了一條比較寬闊的大路,大路的一邊是草原,另外一邊則是開墾出來的土地。

開墾土地的隊伍離李子揚那邊已經只有了兩三裡地。

他們是先挖出引水的溝渠,然後在溝渠兩邊就着地勢開墾土地。

大部分的草原都沒有改動,如果水源不足的話,改動了也不會有收成。

而且方浩也不想將所有的草原都改爲耕地。

現在這裡的降水程度,都改成耕地的話,大概用不了多少年,這裡就會變成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荒漠。

一路走過去,發現路上已經建了好幾個小城堡,城堡外面還有帳篷,都是那些開墾荒地的邊民所住。

方浩想着:“現在建設還是不夠,等到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那就差不多了,大概也得要兩三年的時間吧。”

經營好這一方土地,需要的時間還不少。

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九十四章 收穫的喜悅第十八章 借種第一四九章 從小孩子抓起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打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一章 邊關第五十七章 陪我的大雕第六十七章 太不矜持了第五十四章 未來的希望第九十九章 巡查(三)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三章 姐妹好(祝大家購物節快樂!)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一百七十二章 萬勝第九十五章 磐石第七十三章 玉門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戰爭的態度第十五章 回門第三十章 交易第七十章 女僕(二)第一百七十章 吐血第七十六章 入侵者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四十三章 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七十一章 佈局全國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謀奪馬場(三)第五十八章 殺光山賊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八十九章 聖人第七章 新一輪的任命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八十七章 附庸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零七章 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第六十章 細思極恐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十三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八十三章 服軟(中秋節快樂,求打賞,求訂閱)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第四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五章 豪賭第四十二章 俘虜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三十七章 忠心屬從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故事第七十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二章 俘虜第二十一章 工業體系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們贏了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五十一 審訊第九十八章 死守京城第四章 吃空餉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八十二章 不講理第四章 犯了錯誤的人第一零七章 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二十一章 寒磣的教育體系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騙了第一四零章 試航成功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爭結束第五十章 捕頭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一二七章 移民大動員第九章 三個名額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標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訓練第五章 最大的問題第十六章 閨房密語第四十二章 幽戎總督第三十九章 條陳第七十八章 愧疚第一二二章 聖德書院第八十八章 出路與後路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七十三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六章 金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