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性太好,有時候是一種負擔,容易忘記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尤其是在一個有着大把時間可以揮霍,記性不錯,心胸又不算很開闊的人開始回憶……
時間線到了那裡,很多不愉快的回憶原本不願去觸及,卻不得不面對。比蒲素離婚之前和孫莉攤牌那一段還要不情願。因爲孫莉嚴格說起來並沒有血緣關係,而即將開始的牽扯到的還有親人。
中午起牀,梅芳下了碗餃子,一邊吃一邊聽一張大提琴合輯。吃到一半出現了《Yumeji’s Theme》,旋律一起就知道這是《花樣年華》的主題音樂。
說實話,不怎麼喜歡墨鏡王的電影。一直覺得華人電影史上最大的裝叉犯應該就有他,西方的他認爲是科恩兄弟。
只是講故事雖然他講不好,但是會營造年輕人喜歡的電影氛圍,鏡頭語言用的比較高級。含含糊糊的敘事手法,導致出現文青觀影時的內心戲,遠遠超出作品本身的詭異現象。
墨鏡王式的臺詞,就是幾個人物,加上一個繞口的時間勾勒一個無聊事件。如:“被解僱之後的五天零三小時八分鐘,我又去樓下吃了碗冰沙,不過這次,我沒要紅豆……”
當年看過這部電影。張曼玉在少女時期,嘟嘟的嬰兒肥以及那一口兔牙,莫名給我一種土俗的感覺,哪怕是當年也不覺得她有什麼出色之處。反而是年齡上去,褪去了嬰兒肥又矯正了牙齒以後,越發有女人味了。
不記得是退伍回來,還是當中偷跑回來的時候,看了一部《新龍門客棧》。那時候曙光電影院還沒拆,如果是退伍以後,家裡已經搬到王豔那邊去了,應該不會去曙光電影院看電影。
電影裡經營黑店爲生的老闆娘金鑲玉(張曼玉飾)風騷多情,對梁家輝飾演的周淮安暗生情愫,在喝了交杯酒入洞房之後,那一段挑逗的戲……
不能多寫,否則犯忌。只記得金鑲玉這個角色絕了,當時眼睛簡直離不開她。
金鑲玉像是不斷流動卻異常堅韌的慾望體,柔媚又陰狠,慾望的對象非常明確,她要在這個沙漠裡尋一條不錯的生路。
她美豔動人,勾魂攝魄,總是笑臉迎人,但也是她最瞭解這些男人要的是什麼,他們都是過客,他們之間也是交易,所以她可以毫不留情地以價碼來衡量人的生死。
片子把幾乎所有的掙扎都放在金鑲玉身上了,她是劇情往前走的關鍵,她的決定左右着所有人的命運。張曼玉的演出讓人讚歎,流轉的目光,潑辣的嗓門,果斷的抉擇,乾淨的動作,在白天夜晚兩個不同的世界裡面平衡雙方的力量,你知道她的很多動作是爲了漂亮的,一些定點的姿勢可能會讓人齣戲(做作)。
但她就是如此的活生生,赤裸裸,非常讓人喜歡。影片中要襯托出金鑲玉在客棧裡遊刃有餘,設計了一些小動作,她蹲在桌子上和地上的賈公公對峙時,她大聲叫嚷着不夠高,話音未落,幾個夥計不知從何處搬來凳子恰恰好給她放在屁股下。
原本打算今晚睡前電影就是《新龍門客棧》和《花樣年華》,做一個曼玉懷舊專場。後來還是決定先看一場《花樣年華》,正好此時在聽主題音樂。
有的女人就是這樣的。年輕時其實並無特別魅力,充其量就是長的還不錯的一個年輕女子,不算醜也不驚豔。偏偏到了一定歲數以後,味道就出來了。
莫妮卡貝魯奇憑藉《西西里的傳說》時已經36歲。她年輕時的作品特地找來看了,顏值和身材也不過如此。而36時的她,就像是一顆熟透了的蜜桃,無以倫比。
當然,這種欣賞角度,只能是作爲一個觀衆或者路人。真要是做女朋友還是選老婆,當然是越嫩的時候越好……
一邊吃餃子,一邊反覆聽了幾遍《Yumeji’s Them》後,還是決定重看這場電影。
這首主題音樂在電影裡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查了下資料,電影是墨鏡王導演的第七部電影,是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改篇自劉以鬯的《對倒》。電影曾獲英國獨立電影大獎最佳外語片,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獎項。
《花樣年華》的電影音樂,不但使影片帶有濃重的懷舊氣息,更使整部影片有了一種既浪漫,又曖昧的情調,散發出電影特有的唯美主義氣息。
其中的主題音樂《Yumeji’s Theme》取材自日本著名導演鈴木清順的電影《夢二》,由日本著名電影配樂家梅林茂作曲。
樂曲在電影裡好像是由小提琴演奏以g小調爲主調,作曲手法採用了多旋律,複音音法的復調法,樂曲的內部結構是以模仿手段寫作的連續體,但可看出明確的呈示、發展和再現因素,比較強調曲子的情感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變化,帶有典型的巴洛克音樂風格。
3/4拍的圓舞曲節奏,樂手強而有力的演奏下,顯得強烈而又跳躍,具有律動感,渲染出影片強調的那種優雅的調子。
在影片中,當“Yumeji’s Theme”的主題音樂出現時,我們都會把注意力從劇情轉移到音樂上,因爲這個突出的主題音樂總是與畫面中人物動作的升格處理相結合,讓我們不得不對此進行關注。
“Yumeji’s Theme”的主題音樂一共出現了9次,基本都是在男女主人公周慕雲和蘇麗珍相遇時出現,爲影片增添了複雜而模糊的獨特情調。
主題第一次出現,是在主人公搬家成爲鄰居後,一次打牌,使兩人相互認識,這一擦肩而過的鏡頭,加上畫面的升格處理,使影片從音樂到劇情的主題,突出地顯現在了觀衆面前,給人一種預示着某些事情要進一步發展的徵兆。
主題音樂第二次出現,是在周知道被老婆欺騙後,到巷口吃雲吞,遇到獨自一人的蘇從巷口買外賣回來,兩人又一次擦肩而過。主題音樂再一次推進着劇情的發展,讓我們在神秘而有律動的音樂中感受到男女主人公在巷子這種狹窄的空間裡走動時,各自內心的苦悶和壓抑。
第三次主題音樂的出現,依然是兩人在狹窄樓梯中擦肩而過時出現的。畫面中昏暗的燈光和淅淅瀝瀝的雨聲,加上提琴單音色演奏的曲調,使得主人公鬱悶的心境與壓抑的環境交織在一起,更加象徵性地體現出音樂伴隨畫面的令人費解的神秘色彩,預示作用加強。主題音樂在這部影片中,總是起到提示與強調的作用,彷彿音樂一出現,我們就能隱約感受到兩位主人公之間朦朧的關係。
之後,主題音樂又反覆出現了六次。第四次的場景是在周租住的旅館裡,爲了寫武俠小說,兩人進行交談,然後在雨中,周先回了家。
第五次是男女主人公在辦公室和家裡各自寫着東西,然後又一起進行切磋。第六次是兩人在旅館一起寫小說時出現的。第七次,兩人在兩地互相思念,這種思緒又一次伴隨主題音樂,表現着人物內心的憂傷。第八次主題音樂是周準備要去新加坡時,兩人在雨中依依惜別時出現的。
這幾次的主題音樂,與之前三次有了不同,畫面不再採用升格的形式,而是將幾組不同的場景拼接在一起,音樂像是在講述故事一樣,推進着劇情的發展。隨着主題音樂和主人公畫面的反覆出現,觀衆已經漸漸地接受了這種音樂伴隨氛圍的形式,使人們對故事的發展和人物情感表現,更加容易接受,並且覺得理所應當。
影片中第九次主題音樂的出現,已經是故事結束後。這時,周已經把自已與蘇麗珍纏綿悱惻的愛情秘密永遠地封在了吳哥窟牆壁上的小孔中。這段主題音樂,雖然沒有了故事一開始時的震撼,但是伴隨着這熟悉旋律的最後一次出現,觀衆得到了對故事和人生更深入地思考。
主題音樂《Yumeji’s Theme》的使用,使上個世紀60年代的香港,在懷舊中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隨着男女主人公的反覆相遇,主題音樂都會出現,這反映出兩人之間試探或揣測的愛情,他們的情感隨着男主人公對小洞的訴說,永遠得成爲了一個謎。
墨鏡王力求通過一些重複的鏡頭,配上這首主題音樂,反反覆覆地出現,來追求一種影像與音樂混合的化學效果。影片像是在告訴我們:生活或許每天都是重複的,或許每天都在反反覆覆做着相似的事情,但人生因爲一些微小的細節,早已改變了它最初的樣子。
當週慕雲在雲吞攤邂逅了蘇麗珍,周慕雲的世界裡出現了蘇麗珍這個微小的細節時,一切都改變了,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段感情,儘管這份感情最終帶着一種悲傷落幕,儘管剩的只是一種緬懷。同一個音樂,同一個場景,我們可以看出周慕雲與蘇麗珍的心態和心境,經過時光的激盪而有所不同。
在影片中使用象徵性符號作用的主題音樂,能夠使電影的主題更加鮮明,能夠使觀衆引起更加強烈的共鳴,能夠讓劇情的發展更加流暢自然。所以,在電影創作中,應該對影片配樂的選擇作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到最適合故事發展的主題音樂,或許會令影片散發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街頭的燈泡淡淡的光,細雨沙沙地落。她拎一個保溫瓶緩緩而下,娉婷如一支荷。他從底下上來,西服微潮。兩人同時側身,示意,又擦身繼續一個往下走,一個往上走。再沒有然後。旗袍領子裡隱藏的褶皺,一圈一圈,沉入年華里,再不復見。回憶會從內側溫暖你的身體,同時又從內側劇烈切割你的身體。
整個基調充滿了氤氳、曖昧、剋制……
或許,我之前看錯了墨鏡王?只顧着看他是不是在裝叉了?
猶如聆聽古典一樣,之前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花時間去欣賞。古典之所以叫做古典,不存在好不好的選擇問題。
古典樂的世界裡,曲目之多,數不勝數。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至今還在演奏的曲目就叫古典樂。曲目之多,窮盡一生我們也欣賞不完,太多的版本好演繹方式了。
沒被淘汰而留存下來的曲目,作品的質量都存在一定的保障。只要你喜歡古典,可以說聽什麼都是享受。古典樂不會和遊戲那樣,劣質和名作同時並存。那些砂礫早就被時光過濾掉了。
就和真正的明清傢俱一樣,哪怕你再不懂審美,幾百年後也會覺得那桌椅條案,看起來實在是賞心悅目。
愛好是“培養“不來的。這個和我們玩不玩樂器或者懂多少樂理不一定有什麼關係.。對一樣事物的瞭解有助於培養你對它的喜好,但並不是一個充分或者必要的條件。
就好像愛看球的球迷,可以在電視機前通宵達旦一場不拉,其實大多數人連標準球場上的草皮從來都沒有踩過。
所以真相就是,如果我們現在就愛聽某些古典音樂,說明已經有這個愛好,不需要培養;現在不愛聽而非要讓自己喜歡上它,這個過程可能相當漫長。
或許都有類似體驗,小學初中語文老師都會開一個經典名著的書單,你拿着它就想:“媽呀,《戰爭與和平》,《紅與黑》,《傲慢與偏見》,都是些什麼無聊玩意,還不如哈利波特與赫敏呢...“
但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當你偶然與這些名著再次相遇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他們或許優美,或許深刻,或許啓發。而這種欣賞力是你通過各方面的閱歷培養起來的.。
這個時間或長或短,因不同人的資質和經歷而異.所以基於這點,作爲入門者必須要心安理得的明白,古典音樂聽起來有時很枯燥無聊是很正常的。
如果真的想接觸古典,巴赫和莫扎特當然是正統古典音樂的無上之選。但浪漫時期以後的小品也經常旋律優美耳熟能詳。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歡快悅耳,也是入門推薦。
或許從被人改編的曲子入手,例如野蜂飛舞或者帕格尼尼隨想曲之流,這些往往同時具備了高技巧和出鏡率高的特點。
例如今天咱們就是從一首電影主題音樂扯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