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施行吧。
直接去聯繫航空公司那是最傻的,倒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直接去聯繫,無論是以個人,還是公司的名義,都要從頭開始排隊。越是大型的航空公司,一般來說訂單越多,飛機這種龐然大物,其本身生產時間就非常誇張,私人飛機還要考慮到內飾的問題,從頭開始排隊的話,每個兩三年、三四年,根本別想看見飛機的影子。
所以在決定買飛機的時候,周方遠就一個電話打給了自己的運通私人助理。
沒錯,就是那個百夫長黑金卡。
這東西在05-06年這個階段,國人知道它的還不多,但再過十年,基本上十個人就知道所謂的百夫長卡。
人們都說,想要得到百夫長黑金卡是如何如何的不容易,而且就算你得到卡片了,在運通內部你的等級提升也不容易,只有等級提升起來了,服務纔會越來越好等等……其實說白了就是錢,只要有錢,運通就會給你服務。越有錢,服務就越好,當然了,服務的價格也就越高。像是周方遠在米國的產業,隨便估算一下,就是超過百億級別的。運通除非是傻了,纔會將這樣的富豪拒之門外。
至於說運通,這個真的,是太有名氣了。周方遠上一輩子就聽過太多太多關於這個公司的消息,所以這一世當他在無意間發現自己得到了運通的邀請後,也沒有多想,就加入了進去。反正,運通能提供很多自己需要的服務,那點服務費相比節省下來的時間來說,顯然不算什麼。
運通公司本身,確實是相當的厲害,它是國際上最大的旅遊服務及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的環球公司。在信用卡、旅行支票、旅遊、財務計劃及國際銀行業佔領先地位,是在反映米國經濟的道瓊斯工業指數三十家公司中唯一的服務性公司。
在進入付款卡行業之前的100多年,運通最初起家是由三家快遞郵件公司合併而成的。它的郵件與貨物快遞運輸服務,因快速與可靠而獲得信譽。特別是米國內戰期間,運通以可靠方便地傳送快遞包裹和信件而大爲出名。美國內戰之後,鐵路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地區市場的全國化,跨區域的全國性貨幣流動變得更爲重要了。但是,現金很容易被盜。在米國沒有全國性銀行的情況下,資金的傳運只能依賴於郵寄系統。
美國的郵局應需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支票——匯票。郵寄匯票很快就成爲一個普遍受歡迎的資金傳運方式。運通也立即引入了富有競爭性的匯票產品。但很明顯,匯票缺乏現金的靈活性,還同樣面臨被盜與僞造的威脅。爲了解決這個問題,1891年運通的一個僱員發明了旅行支票,兩次性的簽名對證,減少了由偷盜帶來的損失。旅行支票很快就成爲公司的重要產品之一。運通花了很大力氣說服國內和歐洲的銀行及商家接收它的支票,保證不收取商家的任何費用,併爲防止僞冒對商家進行擔保。
內戰結束後,隨着米國大衆到國外旅行的人數日益增加,運通在歐洲的網絡發展非常迅速。1955年,運通爲客戶提供了約125億美元的旅行支票,佔據了全世界旅行支票行業市場份額的75%。到了1977年,運通發放了全世界所有旅行支票的50%。直到今天,運通的旅行支票依然可以開出任何數額的金額以替代現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使用。
1950年,在運通步入100年之際,大萊俱樂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iners Club成立了。以開始,大萊俱樂部引入了以餐館客戶爲目標對象的大萊付賬卡。付賬卡不提供循環信貸,持卡人必須每月償還全額欠款,而且沒有預先設定的固定的信貸限額。
即便如此,很快大萊俱樂部就把它的付賬卡生意擴大到其它旅遊娛樂方面,如旅店、餐館和鮮花業。1960年前後,大萊卡持卡人數已達125萬人。運通曾有幾次考慮收購大萊卡,都由於種種原因而放棄。運通也考慮過從頭建立自己的卡,但因擔心當時的主要收入來源——旅行支票受影響而猶豫了好幾年。等到了1958年10月,運通聽說大萊正在醞釀發展旅行支票,這才終於坐不住了,決定自己進入付賬卡行業。
運通爲它的付賬卡設計出具有特徵色調的形象。由於運通具有旅行支票業務的商家網絡與客戶羣基礎,運通卡剛開始運行,就有了17500個商家和25萬持卡人,這是運通卡最初的由來。運通卡的市場目標是收入較高的階層,特別是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員或其他人。但運通的商家折扣收費略低於大萊卡。爲了與大萊卡區分,顯示運通卡是更“時髦和高級的”卡,運通有意從開始就爲運通卡定下了瞄準高端客戶的基調——其年費爲6美元,比大萊卡的5美元高20%。
運通卡一開始也是用硬紙卡片製作。第二年,運通推出第一張塑料製作的卡。塑料卡上的卡號、持卡人姓名等主要信息,都製成凸紋,可以在刷卡機上把這些信息通過複印紙印到收卡單上。這一創新,不僅明顯降低了僞冒風險,而且收款員也不必再用手抄寫信用卡信息,大大簡化了刷卡程序。
最初,由於沒有髮卡和運作經驗,一些客戶到期不付款,運通沒有盈利。到1961年,運通幾乎想將運通卡生意賣給大萊俱樂部,或與其合併,但考慮可能通不過司法部的檢驗而停了下來。就在這關鍵的時刻,運通僱到了後來被稱爲“付款卡之父”的喬治·瓦特來管理運通卡的運作。瓦特將年費增加到10美元,並對不按期付款的客戶施加壓力,嚴格管理。局勢很快向好的方向發展。
1962年底,接收運通卡的商家增加到82000個,持卡人也翻了近4倍,達到90萬人。運通的付賬卡首次盈利。到1969年,運通卡持卡人發展到300萬,近70億美元的交易量使運通的付賬卡業務獲利5000萬美元。運通卡在這一年採用新設計,把卡的主調變成美元一樣的綠色,從此,也被稱爲綠卡。
綠卡的業務算是運通最奪目的單一產品。
到了1977年,運通已具有一定規模——在米國有了630萬的持卡人,200億美元的交易量。綠卡的持卡人爲大萊卡的5倍以上,並多爲經濟方面的精英。近50%的年收入在55000美元以上的美國家庭,都持有運通的綠卡。綠卡廣泛地被與旅遊業有關的商家接收,如高檔餐館和高級商店,綠卡成爲在旅遊娛樂消費方面佔統治地位的優越的付賬卡。
有趣的是,運通的“出門不能沒有它”和“你知道我嗎?”的經典電視廣告,強調了綠卡在世界範圍內被熱捧以及綠卡持卡人的優越性——他們總在某一方面很出名。持有運通的綠卡,幾乎成爲了一種優越身份的象徵。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的早期,可稱作是綠卡的黃金時代。1980年代初,運通的商家折扣幾乎比Visa及MasterCard的高出50%。持卡人的年費,也升到了標準綠卡60美元,金卡85美元的水平。
由於運通相信消費者及商家會願意繼續爲“優越的”運通卡多付額外費用,1980年代中期,運通又推出“運通會員有優越性”的廣告,以強調運通卡的優越性質。但在“價值”觀念引入消費者的時代,當發現卡開始推出消費百分比現金回扣獎勵辦法的時候,運通的廣告帶給客戶更多的是迷茫。
因此,到了1980年代末,形勢的發展變化使得運通那曾30年持續有效的戰略逐漸失靈了。
首先,90%的運通卡持卡人同時也持有銀行發的Visa或MasterCard的普適信用卡。漸漸地,接收信用卡的商家已多於接收運通的付賬卡,因爲運通卡的持卡人可以不用付賬卡,而且信用卡似乎還更好用。另外,信用卡的即時信貸和循環信貸也是付賬卡所不具有的。再有,普適銀行卡的兩大協會,由於要促使銀行多發它們的卡,給了銀行更多的利益,也在商戶中得到更廣泛的接受。因此,在兩個價格方面運通面臨着與Visa或MasterCard的嚴峻競爭——持卡人的年費和商家折扣。當然與此同時,運通的付賬卡也還有一些優勢:比如持卡人花費上限靈活;另外由於運通的閉環交易中心繫統,它可以有很多的數據,發展出更多的企業卡。
1993年,哈維·科拉貝成爲運通新的執行總裁,他一上任,就在商業運作模式上了展開了幾個大的變革。
首先,推出了基於運通最優標誌下的各種系列產品,以同銀行卡日益普及的認同卡競爭。比如他們推出一項獎勵方法:當卡戶加入了會員獎勵計劃後,用運通卡付款的每一美元可以贏得一個獎勵點,而獎勵點可以用來換取與運通公司有合同的航空公司的常飛裡數、旅館的常客優惠計劃、租車優惠或購物回扣等等。其次,運通的廣告也從強調卡的精英性質轉移到運通系統比其它系統相對優越的方面。第三,降低商家折扣,加大投資,以擴大商家對卡的接收點。第四,努力與屬於銀卡協會的銀行建立聯盟,以增大卡的發行。
1990年代中期,作爲一項聯合戰略,運通準備通過屬於Visa或MasterCard的成員銀行發展它的付賬卡和其它的卡。但是1998年下半年,由於Visa和MasterCard協會在米國採用了禁止它們的成員銀行發放運通和發現卡等其它“註定成爲競爭的系統”的卡,運通的計劃沒有能夠實現。Visa和MasterCard協會因爲忌諱歐盟的反壟斷行爲,沒有在歐洲採用這個法則。
於是運通在美國之外的30多個國家的40多個銀行形成了聯盟,發放運通卡。
這也就是1999年在英國推出的“百夫長系列簽帳卡”的黑金(最高)級別版本,由於其卡面主體色調爲黑色所以又被稱爲“黑卡”。
百夫長黑金卡是世界公認的“卡片之王”,該卡定位於頂級羣體,無額度上限,持卡人多爲各國政要、億萬富豪及社會名流並由美國運通邀請辦理,不接受辦卡申請。持卡人可以享受全球最頂級的會員專屬禮遇、權益和服務。當然了,這個要求碩士這麼說,實際上的門檻是在逐漸降低的。像是周方遠,早在他初入米國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運通的邀請。那時候他還在跟着卡梅隆一起拍電影呢,在米國,他當時還只有暴雪這麼一個分公司。
只是因爲當時的一些採訪,讓周方遠在米國有了些名氣。
但是關注他的人並不多。
不過這裡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情況,那就是普通人對他關注度完全不夠的同時,一些特殊行業,對他的關注度卻特別的高。
像是投資領域,幾大投資商都已經開始講目光放在了他和遠方集團的身上;還有福布斯,也開始悄悄調查遠方集團的資產總值以及周方遠的個人資產總值。
不過這兩者,基本上都還處於觀察階段,唯有運通,動作是最快的。在當時的報道結束後沒多久,就像他發來了邀請。周方遠對這個倒是無所謂,他不在乎那個“無額度上限”,日常的生活裡,似乎也沒有需要運通幫忙的服務。不過畢竟是百夫長黑金卡,這麼有名氣的卡片,留一張也是好的。
於是他就留了一張,這麼長時間,一直沒怎麼想起來,直到這次準備買飛機,才突然響起了運通。
想起運通,也是因爲前世看過的一本小說,小說的主角得到了高級文明的科技遺產,然後到米國發展,最後不僅娶了一個英國的貴族之女,最後甚至還立國了。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而是這部小說裡的主角,就經常使用運通的服務幫他買各種不好買的東西。比如說飛機,比如說限量版的汽車,尤其是後者,前者還好說,一般人最多就是排個隊,運通能幫忙的,也不是插隊,而是尋找飛機制造途中因爲各種原因買家撒手,飛機沒人接受的情況,算是另一種插隊吧。
買汽車那個就厲害了,一些價值比較高的限量版汽車,你都不知道是誰買走了。但運通人脈太廣了,各種犄角旮旯的事情都能調查出來,確實是方便了很多。
想到了這一點,他就聯繫運通幫忙,看看能不能接手一個半成品。
別說,還真有,空客手裡最靠前的一架飛機,已經制造完成了,就等內部裝飾了。結果原本的買家因爲生意上的問題,後續資金不足,只能放棄即將完成的飛機。於是這架飛機就便宜了周方遠,一共8000萬的價格,完全私人訂製的內飾,從下單開始,最多三個月就能飛到國內。算算時間的話,大概就是在這幾天了。
他之所以趕在春節前這麼短的時間還來京城,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來接收飛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