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

蘇宸往柳河坊的方位跑步回去,想到自己還沒有看過大運河,只離着他的家宅兩裡多地而已,順道跑過去觀賞一下。

這條運河自隋代開鑿,至今三百年的歷史,運河入江口、京口閘、虎踞橋等,自北向南,穿過了潤州古城,頗有幾分“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十萬家”的繁榮景象。

潤州扼南北要衝,得山水之勝,鍾靈毓秀,與這條運河也不無關係。

堤壩沿着運河壘築在兩側,有緩衝的坡度,河堤兩側也種植了楊柳,能夠防固河堤周圍的水土流水,增加抗洪性能。

河水滔滔,水面寬三四十米,一些舟船、畫舫在水面上流經,在碼頭處有船舶停靠,正在裝卸物資,遙遙可見縴夫與短工,正不斷忙碌的身影。

在蘇宸的對岸,就是潤州的東城區,可以通過跨河拱橋走到對岸去,無須坐船那麼麻煩。

忽然間,他看到附近河沿的楊柳處,站立着一位六十歲的老者身影,一手提筆,正在對着一張畫板作畫,在那道身影旁邊,側立一箇中年僕人,手裡端着木盤,裡面放着一些細筆和彩墨等,服侍在旁。

蘇宸走過去,由於那主僕二人都在關注作畫,倒是沒有在意到他。

在接近二人的畫板後面幾步遠處,蘇宸停下來,有些好奇地瞧向老者的畫板上的作品。

那宣紙上的水墨畫已近完稿,畫的是遠處景色,有起伏綿延的峰巒,有煙波浩渺的江河,氣象萬千,壯麗宏偉。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閣樓宅院,錯落有致,遠近佈局巧妙。

不得不說,作畫者手法精煉,不論是河渠、船隻、樓閣都畫的非常細緻到位,其中近景處,有一座碼頭,幾個衣衫襤褸的身影在扛卸貨物,其中一個歲數大的老翁肩頭扛着麻袋,面向運河的北方,滿臉愁容,似乎有說不盡的擔憂和苦悶。

“好像韻味不對……”

作畫的老者頭系方巾,巾下戴小冠,身着褐色的寬敞道衣,腰束絲帶,提着筆,蹙着眉頭,對畫不太滿意,不自禁輕輕一嘆,偏又找不出哪裡問題。

“是神態不對!”蘇宸在後面開口。

“誰?”作畫老者,以及那個身旁僕人,聽到後面有外人說話,都驚詫轉身。

蘇宸覺得有點唐突了,抱拳道:“在下冒昧出現,驚擾了二位,還請原諒則個!”

褐衣老者目光炯炯有神,雖然六旬年紀,但是眉毛粗濃,留着美鬚髯,顯得儒雅俊朗,極有氣度,絕非普通的鄉紳商賈人物。

蘇宸在打量他的同時,對方也在打量他,見他是一個少年郎,雖穿布衣布履,但是眉清目秀,也不像是下層百姓庶民。

“這位公子,對老朽的畫,有什麼看法?”

蘇宸上前一步,說道:“小生對繪畫只是略懂,不過先生的畫功深邃,筆致工細,栩栩如生,不論在運筆勾勒,還是點墨配彩等方面,均有了大家風範,要說唯一讓人覺得欠妥的地方,就是這人物的神色,有點……有點想當然了。”

“哦,此言怎講?”老者聽了來了興趣,對方所言也正是他剛纔疑惑的地方,整體作畫已經趨近成熟和完美,但偏偏又讓他覺得不滿意,看了使人壓抑生嘆。

蘇宸說道:“先生筆法極爲嫺熟,堪爲上乘,在畫工上講,已經沒有多少瑕疵,至少晚生挑不出來了。不過,這人物的神情動作,卻有些不對時,或者說不對景,就比如那畫中的老伯!”

褐衣老者疑惑問:“我畫之老翁,

本是勞苦大衆,一把年歲,還在碼頭做苦工,眼神望着江河北上,更擔心江北的局勢和江北同胞的苦難,這有何不妥?”

蘇宸微笑道:“先生高才,想必身份不凡,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豁達心境,但是,把所有百姓想的跟先生一樣,也都憂國憂民,這就有些不切實際了。”

褐衣老者念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詞句,眼神一亮,如此好詩句竟然從未聽過。

但是蘇宸後面的話,讓他並不苟同,目光盯向年輕人,問道:“你的意思,這老百姓就沒有憂國之情嗎?”

蘇宸失笑道:“閣下雖然已入年邁,但氣宇不凡,必定出身高貴,生活中錦衣玉食,或許還曾做過官吏,有這種憂國憂民士大夫情懷一點不意外。但先生沒有受過疾苦,沒有爲三餐吃飯擔憂,所以,根本就不明白底層百姓心裡在想什麼!這位畫中老翁,既然年近花甲還在做苦工,定然家庭貧困,三餐都顧及不到,他會憂心江北戰事,河壩水患,運河開鑿之苦等事情嗎?他們只想活下去,能溫飽,養活家人,至於江北歸唐還是歸宋,勞苦百姓並不關心。”

褐衣老者愣住了,這番話,他還是首次聽到,有心要拿儒家士子那套言論反駁,但又覺得,無從駁起。

他這幾十年的學問,研究的都是士大夫階層,都是官吏層面,朝廷廟堂,還真是沒有體會過底層百姓的心思。

蘇宸的一番話,忽然讓褐衣老者醍醐灌頂,腦海中似乎有一股靈光打開,這些年想不通、辦不到的事,終意識到似乎在出發點上就錯了。

若是再給他還朝機會,他覺得自己,該換一個入仕思路了。

褐衣老者忽然笑了笑:“你說的沒錯,孟子先賢曾經講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老夫壯志未酬,就把內心擔憂和苦悶,放在了一個同樣年紀的老翁身上。殊不知,老夫與他階層不同,想法不一樣,讓底層百姓去憂國憂民,強與我有相同心境,的確可笑了些。”

“來福,這幅畫,扯了吧!”褐衣老者喟嘆一聲,意興闌珊,對這幅畫愈看愈不滿意。

“且慢!”蘇宸制止了僕人來福撕畫,對着褐衣老者勸道:“可以補救!”

褐衣老者疑惑道:“如何補救?”

蘇宸上前兩步,微笑道:“換個表情就行了。”

“換表情?”褐衣老者錯愕一下,然後恍然大悟,不過,以他的水準,一幅畫而已,隨手可以再畫,心情已壞,也沒必要修補了。

蘇宸則接過了老者手中的筆,在畫上給那扛着麻袋的老翁,添加了幾道淺淡的笑紋,頓時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

褐衣老者在旁看着,微微點頭,雖然覺得畫感不同了,但還是惆悵若失。

蘇宸在那仔細端詳,發現這副運河與山巒、古城結合的圖,有左手邊空白區比較大一些,影響整體的配比,說道:“再提一首詩就好了。”

褐衣老者驚詫一下,心想這個年輕人,倒是語出驚人,心細入微,是個俊傑人才,有心考量一下,說道:“不如由這位公子提詩一首在上面,贈予老夫如何?”

蘇宸想了想,莞爾一笑道:“可以!”

他提筆在畫板宣紙上,寫了一首七言詩:“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蘇宸寫的是唐代皮日休的《汴河懷古》,大意是世間都說隋朝亡國是因爲這條河,但是到現在它還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暢通無阻。如果不是修龍舟巡幸江都等的昏聵事情,隋煬帝的單此功績可以和大禹治水平分秋色。

這首詩文,褐衣老者自然讀到過,不足稱奇,但是蘇宸的瘦金筆法,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以他見過衆多書法名帖,卻是也未曾見到過,一見之下,就頗爲喜愛這種字體了。

“公子高才,老夫佩服,不知如何稱呼?”褐衣老者已經放低身份,十分客氣相問。

蘇宸在此情此景,也不必遮掩身份,如實道:“晚生蘇宸,就住在附近的柳河坊內,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褐衣老者微微一笑道:“老夫姓韓名熙載,字叔言,今日與蘇公子一番詳談,真是頗爲投機啊!”

“韓熙載…...”蘇宸內心有點波瀾,心想你待在潤州幹什麼,該去金陵輔佐李後主啊!

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252.第251章 以身示範175.第174章 才名遠播第二十八章 阻攔402.第400章 小團聚727.第725章 三面合圍623.第621章 大婚506.第504章 重回金陵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123.第123章 白家的困局525.第523章 未雨先綢繆149.第149章 母女私談530.第528章 道法術器758.第756章 窮途末路155.第155章 哥有青白瓷506.第504章 重回金陵647.第645章 離開潤州城第八十四章 留夜470.第468章 宋軍策略第821章 楊靈兒的難處347.第345章 表明態度393.第391章 幕後線索363.第361章 飲酒作樂390.第388章 實幹才能興邦336.第334章 風雨欲來551.第549章 內家呼吸法772.第770章 反圍剿228.第227章 真是一個怪人453.第451章 劍門關!164.第163章 轉運使到來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263.第261章 不忍分離197.第196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第795章 兵臨連州城267.第265章 分別252.第251章 以身示範587.第585章 箐箐的成長401.第399章 回潤州第六十五章 青銅與星耀446.第444章 提出策略483.第481章 宋軍大撤退第780章 蓄勢而待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191.第190章 危機來臨197.第196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728.第726章 劫富濟貧656.第654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261.第259章 變得勇猛了387.第385章 平安回府542.第540章 北漢朝局298.第296章 似曾相識之感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162.第161章 贖身的煩惱208.第207章 反制對手262.第260章 河東獅吼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448.第446章 賭約勝出第889章 各派使者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312.第310章 富國之論第826章 登灘大戰704.第702章 蘇宸的雄心壯志763.第761章 形單影隻659.第657章 封賜的驚喜215.第214章 金陵小迷妹293.第291章 有貓膩兒611.第609章 終如願以償180.第179章 科舉打算575.第573章 黑火藥的研製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577.第575章 有求而來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731.第729章 城頭對話第832章 封晉王128.第128章 切磋178.第177章 略懂略懂178.第177章 略懂略懂656.第654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462.第460章 果不其然226.第225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370.第368章 針鋒相對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150.第150章 獨特的審訊方式342.第340章 洗脫嫌疑582.第580章 相言甚歡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308.第306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693.第691章 詞帝初顯177.第176章 坦白身份355.第353章 一覽秦淮河659.第657章 封賜的驚喜458.第456章 精兵簡政143.第143章 打進門去456.第454章 挑唆王昭遠667.第665章 才子入揚州392.第390章 意外說漏183.第182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