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第255章 論功行賞

bookmark

第255章 論功行賞

從潤州傳來的這份二百里加急奏報,自然是出自韓熙載之手,以他的老謀深算,就等着這個時機亮出殺手鐗,用了王刺史和彭知府的印章,聯合簽字上報,通過官方緊急的通道,快馬送到京城來。

前期韓熙載故意隱瞞瘟疫的事,沒有及時彙報進展,促使金陵朝堂的官家和朝臣都驚慌起來,在關鍵時刻,忽然傳來捷報,起到了驚喜的效果。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韓熙載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讓其它派系官員來個猝手不及。

同時,韓熙載等人在潤州的所作所爲,充滿大義,也徹底了打了宋黨、新黨的臉。

一個派系在背後詆譭鎮守前方的官員,一個派系準備勸國主和羣臣躲避洪州去避難,跟孫黨攻堅克難比起來,差距太明顯了。

李煜忍不住狂喜,哈哈笑道:“太好了,韓卿在潤州,與新任刺史王越超,潤州知府彭澤良,聯手配合,齊心協力,一起防控天花瘟疫有功,解決了這次災禍。而且,奏摺上還提到,這個蘇大才子研發了一種牛痘疫苗,可以有效防範天花,從此我唐國境內就再也不必害怕這種瘟疫發生了。”

朝中大臣聞言之後,全都露出震驚之色。

這怎麼可能?

有人能夠研製出剋制天花的靈藥,千百年來,歷代神醫可都無解啊!

都在想象那“牛痘疫苗”,究竟是什麼東東?

宋黨的官員,全都臉色僵硬,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新黨的人,也都將信將疑,對這個蘇宸格外好奇起來。

之前是他的詩詞傳入京城,隨後關於潤州白家的選貢風波也漸漸傳入金陵城,青白瓷和香皂的新鮮物也漸漸在都城內出現,加上西廂記和牡丹亭的渲染,蘇宸才名已經開始在金陵城內廣爲傳開了。

但是,不論宋黨的官員,還是新黨的官吏,都沒有機會跟蘇宸接觸,所以,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沒有親眼見過其本人。

如今他們已經意識到,這韓熙載在潤州罷官休養,貌似撞了大運,竟意外跟蘇宸相識結交了,看樣子似乎關係匪淺,已經成了一個陣營了,都有些懊惱之意。

此刻,輪到孫黨的官員,開始紛紛站出來發言,爲蘇宸、韓熙載、彭澤良、王越超等請功了。

勤政殿學士、左諫議大夫兼戶部侍郎高越,站出來拱手道:“韓大人本來歸隱潤州,在頤養天年,卻時刻關心朝中大事,憂心朝堂,慧眼識英才,挖掘出了蘇宸這等奇才子,防治天花,消滅災禍,造福一方,實在功德無量啊!”

中書合人、翰林學士徐鉉也附和道:“天花的防治十分困難,古書也有記載,並無治療之法,一旦傳染開,後患無窮,席捲村落,經常十室九空,這次韓大人、蘇宸等人,不知挽救多少百姓的性命,功勞的確太大了。”

徐鍇趁機道:“臣覺得,這些人當重重褒獎,才能夠彰顯朝廷對此事的重視,對愛戴百姓臣子加以封賞,能夠體現朝廷和官家的愛民之心。”

“臣附議,韓大人當早日召回朝來,進澄心堂,擔任同平章事,主持國之大事!”

“臣提議,潤州知府彭澤良,親身冒險救治百姓,當從潤州城調任金陵城,擔任江寧府尹!”

“老臣覺得,這蘇宸乃當世罕有之奇才,當破格啓用,賜進士及第出身,入翰林院深造,日後必定成爲國之棟樑。”

孫黨的這番提議,其實早有準備,只等潤州的奏摺一上,他們就趁熱打鐵,大肆宣揚,把功勞坐實,打得其它兩黨的官員措手不及。

馮延魯急着站出來,出言打斷道:“防治天花功勞歲大,但進士出身,必須出自科舉,此禮不可廢,朝廷贈給他萬金賞賜即可!”

“就是,科舉乃國本,不可逾越違反!”

李煜聽着朝臣們再次爭吵起來,心中有些煩悶,伸手製止道:“朕心中有數了,諸位卿家稍安勿躁!如此捷報,當與民同慶,由中書省負責擬定一篇檄文,昭告天下,天花瘟疫得到控制,朝廷有了剋制之法,各地百姓不必再擔憂此疫災了。”

中書舍人、清輝殿學士陳喬、張洎等人,拱手行禮。

李煜繼續道:“韓熙載識人善用,防控瘟疫有功,恢復官職,任名爲吏部侍郎,兼右補射、同平章事。潤州知府彭澤良親力親爲,以身涉險,組織救災有力,功勞甚大,擢升江寧府尹……”

本來李煜就要重新啓用韓熙載,但是也有點找不到合適藉口,此時趁機擺到明面上,召回韓熙載擔任朝廷宰相要職,就名正言順了。至於潤州知府彭澤良,這次表現的確不錯,是該擢升一下,一般知府再往上,就是調任其它地方做刺史,或是調回京師做六部郎中,或是在九卿任職。

但京城的府尹之位,自去年病逝後,就一直空懸着,沒有找到合適人選。

江寧府,就是金陵的府名,南唐烈祖立國之後,改金陵爲江寧府。不過京城依舊稱爲金陵城,只是這個府,改爲江寧了,稱呼類似開封府汴京城的意思。

府是一片地區,城是一座城池,意思並不相同。

把彭澤良提升到了江寧府尹,等於金陵城的知府了,這個級別可不低,江寧府尹在南唐算是從三品,潤州知府則是從五品,一下子連升兩大級了,要知道,六部的侍郎纔是正三品而已。

可見李煜對這次瘟疫控制的重視和高興,雖然宋黨、新黨的官員眼熱、嫉妒,出言勸阻,但是李煜拿着功勞蓋世,造福萬民的話反駁,讓反對的官員都啞口無言了。

畢竟防治天花、剋制瘟疫的功勞,千年不遇,古之未有,足以寫入青史留名,給多大封賞,都有理可依。

李煜難得果斷一回,拍板決定,把韓熙載和彭澤良調回金陵啓用了。

接下來,李煜又提到了蘇宸的賞賜,說道:“蘇宸乃國之棟樑,才冠京華,雖不能懷了科舉規矩,直接賜進士及第的出身,那朕便賞賜金萬錢,絹百匹,恩赦蘇家,恢復良籍,免去其父蘇明遠的一切罪名,其餘冊封,就等他親自通過秋闈科舉,進士及第的時候,朕到那時再作更大封賞。”

“陛下英明!”孫黨派系的官員,均面帶笑容,高呼陛下英明,成功翻盤了一局,而且贏得漂亮。

PS:感謝大家的一路支持,今晚本書過了10w收藏了,不容易啊,謝謝諸位!本人往後會更加努力,劇情快要進入金陵了,真正的唐宋故事要展開了。(潤州只是個鋪墊)

(本章完)

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236.第235章 懷恨在心319.第317章 毒性不強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566.第564章 奮勇殺敵362.第360章 夜遊秦淮河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235.第234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563.第561章 親自前往702.第700章 軍官培養與提拔766.第764章 融洽的關係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第二十八章 阻攔第八十二章 診斷病症203.第202章 她是無價的第二十七章 怕是沒救了559.第557章 臨行前叮囑454.第452章 西縣告破660.第658章 拉攏明顯190.第189章 挑選侍郎位第857章 勸降信749.第747章 兵發白帝城156.第156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422.第420章 考題!165.第164章 品貢會583.第581章 發展軍醫546.第544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338.第336章 三司會審662.第660章 定後路658.第656章 輿論導向625.第623章 彈劾前方統帥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198.第197章 性命攸關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151.第151章 不打自招660.第658章 拉攏明顯412.第410章 爭風吃醋756.第754章 以身殉國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第786章 出兵嶺南200.第199章 擔憂與怒火629.第627章 貫穿營地385.第383章 愛已入骨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第四十八章 韓府小公子421.第419章 秋闈來到243.第242章 雞鳴練刀761.第759章 後蜀亡662.第660章 定後路666.第664章 恨其不爭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449.第447章 國法難容552.第550章 練功提升第875章 唯有自救244.第243章 新刺史上任657.第655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359.第357章 複雜的派系第789章 即將破城第二章 初見白素素500.第498章 撒嬌過關441.第439章 吃力不討好567.第565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四十章 上門追債第794章 整編部隊741.第739章 宋軍西退279.第277章 途中遇伏149.第149章 母女私談第818章 大宋改兵制250.第249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874章 改變戰術203.第202章 她是無價的656.第654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692.第690章 前途未卜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281.第279章 中箭受傷第814章 開始抱團第824章 愛別離338.第336章 三司會審237.第236章 報復來了522.第520章 各方反應483.第481章 宋軍大撤退第832章 封晉王547.第545章 秘諜司成立第八十四章 留夜第一百章 桃花詩第818章 大宋改兵制576.第574章 私人武裝558.第556章 做好了準備600.第598章 計中有計244.第243章 新刺史上任121.第121章 一曲相思聽不懂295.第293章 初見李後主第825章 北伐開始543.第541章 不容樂觀244.第243章 新刺史上任323.第321章 親手熬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