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劍指興王府

bookmark

吳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了南漢號稱十萬之衆的主力大軍,此訊如驚雷般轟擊南漢都城興王府(今廣州),朝野上下,無不爲之震動。

時至今日,西南之湘江荊楚,東北之毗鄰南唐疆域,諸多城池已相繼淪陷,盡歸吳軍麾下。如今韶州也被攻克,聽說清遠城也被吳軍在攻打,岌岌可危,如此朝廷都城的北面,幾乎沒有城池可擋了。

吳軍下一步劍指何方,答案已不言而喻——都城興王府,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機。

“卿等可有良策,以退敵寇,保我社稷?”南漢之主劉鋹,面色蒼白,聲音中帶着難以掩飾的驚恐與焦灼,向滿朝文武發問。

招討使郭崇嶽、大將軍植廷曉,以及數名從前線僥倖撤回的將領田行稠、李承珪等,皆是面露難色,相視無言。昔日那支所向披靡的十萬大軍,連同那令人聞風喪膽的王牌戰象部隊,皆未能阻擋吳軍的精銳雄兵,如今朝廷兵微將寡,又何談抵禦外敵?

衆人心中皆明,南漢之運,已如日薄西山,大勢去矣。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劉鋹那略帶顫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響

宦官龔澄樞眼眸一閃,挺身而出道:“陛下,微臣心中尚存一人,或許能在這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拯救我南漢於水火之中。”

“何人能有此等能耐?”劉鋹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急切與期盼,連忙追問。

龔澄樞沉聲道:“此人便是大將軍潘崇徹。他現正屯兵賀江口,麾下五萬精兵,皆是驍勇善戰之士。前些時日,爲防吳軍沿賀州順流而下,特提拔潘將軍前往三江交匯之賀江口駐守。未曾想,吳軍狡猾,轉而攻打連州、韶州,令潘將軍之兵未能施展。此番,若召回潘將軍,令其率軍回援京師,或許能成爲我南漢最後的屏障,力挽狂瀾,扭轉幹坤。”

“對,潘將軍忠勇雙全,確是值得朕重用之人!”劉鋹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之光,感慨萬分。

南漢宿將潘崇徹年輕時候南征北戰,屢立奇功,爲五代時期嶺南第一名將,由於其對劉鋹昏暈無道、治國無能頗有怨言,故被免職多年。

劉鋹前些日子爲了能抵擋吳軍從賀州南下,解救南漢的王國之危,故對其加官進爵,以內太師、馬步軍都統等高官俸祿爲誘餌,令其統兵五萬大軍,進駐賀江口牽制深入南漢境內的宋軍。

雖說得以再次被起用,但對劉鋹的統治和人品極其不滿,所以此次領君命設防於“賀江口“後,屯兵觀望不出,以求自保。

剛好吳軍也沒有經過賀江口,所以,潘崇徹剛好沒有跟吳軍交鋒。

此時,劉鋹、龔澄樞都想到了潘崇徹和他手裡的五萬精兵,如果調動回來拱衛京師,加上都城內三萬禁軍,也能有八萬之衆。

更甚者,若能從西南後方的容州、廉州、欽州等地,緊急抽調部分兵馬增援,或許能與吳軍形成對峙,做一番殊死搏鬥,以圖存亡。

念及此,劉鋹決意已下,沉聲道:“即刻擬旨,命潘將軍率軍回京,勤王救駕!”

“喏!”黃門侍郎中負責擬寫詔令之人,聞言立刻應聲

大殿之內,將軍植廷曉微微搖頭,他跟潘崇徹很熟,知道他的性格,嫉惡如仇,早就對朝廷不滿,對這個皇帝的昏庸無德和奢靡淫邪的品行,治國無方的能力等等,大失所望。如今這個局面,潘崇徹根本不會再聽調令,回來力保這個朝廷了。

劉鋹看着幾位武將大臣說道:“調動城內三萬禁軍,加緊防守,一定要撐住援軍到來,只要能抗住幾個月,到時候吳軍沒有了糧草和補給,也許就會退走了。”

這個時候了,劉鋹心中還抱着一絲僥倖心理呢。

………

蘇宸於韶州整肅軍紀之後,着手對數萬降軍進行了細緻的篩選,將老弱病殘及傷員悉數遣散,並慷慨解囊,分發盤纏,助其歸鄉重操農事。他還宣佈,隨着吳國逐步接管地方州郡鄉鎮,即將推行的土改與新政,必將爲百姓帶來減輕賦稅、改善生活的福祉。

此番舉措,使得原本心懷怨懟的降軍士兵們,心中的不滿與敵意漸漸消融。吳軍非但未加虐待,反而以禮相待,賜予錢糧,許其自由離去。

這份寬容與慷慨,深深觸動了降軍的心絃,使得歸鄉之人對吳國即將實施的新政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一切安排妥當後,蘇宸統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清遠城進發。

及至城下,喜訊傳來,伍彥柔與靳暉兩位將領已捷足先登,成功攻克清遠,敵軍將領盧收亦在混戰中被射殺。

清遠既克,南漢都城興王府已近在咫尺,僅餘二百里之遙。

爲確保興王府之戰能夠順利告捷,蘇宸在清遠城外安營紮寨後,即刻召集麾下將領,共商下一步進攻大計。

營帳內,燈火通明,戰圖鋪展,一場關乎南漢命運的戰役籌劃,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着。

“根據密探情報,南漢朝廷已經派人去賀江口送聖旨,要調南漢大將軍潘崇徹回防,拱衛京師,你們怎麼看?”蘇宸詢問衆人。

潘美回答道:“潘崇徹這個人,我在汴京時候,就有所耳聞,帶兵能力不俗,從無敗績,是嶺南的一位名將,被閒置在家有十年,目前有五十歲,再被啓用,仍然不能小覷。”

這個潘崇徹精通兵法,文武雙全,在南漢立過不少戰功。在公元951年,南唐加快滅南楚的步伐,南唐主命邊鎬帶領南唐軍隊連戰連捷擊敗楚軍,很快攻下長沙。

南唐在滅楚戰爭時,南漢也並未歇着,南漢皇帝派遣潘崇徹與將軍謝貴一起領兵攻打原屬楚國的彬州,邊鎬見彬州危機,便從潭州發兵救援,但潘崇徹神機妙算,早早在義章設下埋伏,等着南唐軍隊來援,半路伏殺,使南唐軍大敗,邊鎬被迫退走,南漢軍在潘崇徹的指揮下乘勝追擊一舉攻下彬州。後來荊楚的將軍在各地叛亂,都被他一一鎮壓下去,用兵十分厲害。

但在公元958年,南漢末代皇帝劉鋹繼位後,加封潘崇徹爲西北面都統。劉鋹荒淫無度、統治昏庸,國力大衰,朝政糜爛不堪。而且劉鋹猜忌心重,見潘崇徹在軍中威望甚高,擔心他造反,就在年末,劉鋹特意派遣太監薛宗譽前往潘崇徹所部調查。

薛宗譽在潘崇徹處調查時想向潘崇徹索賄,結果被潘崇徹嚴詞奚落了一番。爲了抱負潘崇徹,薛崇譽覆命時竟對劉鋹說潘崇徹很賴,每天不理軍務,且每天只是以伶人百餘衣錦繡、吹玉笛,爲長夜之飲,這惹得劉鋹大怒,覺得比自己還奢靡,一氣之下召回潘崇徹,奪其兵柄,潘崇徹自此閒置在家,一晃接近十年了。

靳暉此時挺身而出,恭敬稟報道:“啓稟蘇帥,末將雖才疏學淺,但昔日曾在潘崇徹將軍麾下擔任都頭一職,有幸得其指點兵法,受益匪淺。潘將軍爲人正直,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實爲品行高潔之士。他文武雙全,無論領兵作戰,還是治理地方,皆有着豐富經驗。如今他雖復起,但料想對南漢皇帝已心生絕望。末將斗膽建議,不如嘗試招降此人,以免雙方兵戎相見,徒增傷亡。”

蘇宸聽後,面露喜色,讚許道:“若能成功招降潘崇徹將軍,使其爲我吳國效力,實乃大幸。靳將軍,此事若成,你當再記大功一件!”

靳暉聞言,拱手堅定答道:“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479.第477章 料敵先機302.第300章 仍不甘心281.第279章 中箭受傷第835章 潘曹對峙758.第756章 窮途末路第856章 各有優劣720.第718章 新春出兵747.第745章 徐才女歸來651.第649章 上朝與賞賜416.第414章 情到濃時人自醉600.第598章 計中有計456.第454章 挑唆王昭遠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199.第198章 暗器有毒193.第192章 女俠駕到483.第481章 宋軍大撤退652.第650章 集體登門拜訪697.第695章 抵達泉州622.第620章 成婚在即746.第744章 合兵一處411.第409章 千古難對680.第678章 來勢洶洶429.第427章 聚首金陵渡!279.第277章 途中遇伏338.第336章 三司會審721.第719章 引蛇出洞第826章 登灘大戰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604.第602章 暫代主將之職612.第610章 防線在縮短第828章 慘烈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743.第741章 終見永寧302.第300章 仍不甘心734.第732章 日後的儲君之爭192.第191章 上門滋事690.第688章 金陵失陷(下)第782章 復仇之心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第836章 特戰隊夜襲鬱州第835章 潘曹對峙第824章 愛別離355.第353章 一覽秦淮河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547.第545章 秘諜司成立568.第566章 重回潤州城548.第546章 安心放權第789章 即將破城613.第611章 猜疑另外身份第811章 接管興王府565.第563章 伏擊衝殺第828章 慘烈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632.第630章 得不到就毀掉第812章 班師回朝312.第310章 富國之論586.第584章 鎮守東城門396.第394章 朝堂震動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290.第288章 線索621.第619章 勸降書信到443.第44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644.第642章 前線召回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765.第763章 坦誠相見392.第390章 意外說漏第819章 發展方爲硬道理417.第415章 我沒意見啊!第845章 各自謀劃318.第316章 步步有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內憂外患561.第559章 城外點兵343.第341章 都是局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第818章 大宋改兵制503.第501章 北固山莊園245.第244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458.第456章 精兵簡政417.第415章 我沒意見啊!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435.第433章 白帝城!476.第474章 生死較量260.第258章 再次切磋203.第202章 她是無價的749.第747章 兵發白帝城321.第319章 死無對證635.第633章 取得信任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603.第601章 手術搶救第824章 愛別離314.第312章 有所懷疑681.第679章 拿下采石磯第878章 大勢已去第793章 兵不血刃450.第448章 北上邊境314.第312章 有所懷疑第858章 處置妥當640.第638章 失望心情658.第656章 輿論導向第83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