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接管興王府

bookmark

南漢都城的深夜,偶爾還會爆發出零星的戰鬥發生,那是些隱匿於暗處的南漢殘兵,試圖以偷襲與突圍,與吳軍不期而遇,展開了一場場短促而激烈的遭遇戰。

然而,這些負隅頑抗的嘗試,最終都化爲了泡影,或是被徹底剿滅,或是無奈投降。

到了晨曦初露,戰事的硝煙終於散盡,南漢的兩位大將郭崇嶽與植廷曉,在戰火中找到了他們的歸宿,全都在亂軍中戰死了,雖死猶榮,求仁得仁。

他們的氣節雖令人欽佩,但在歷史的大潮前,個人的英勇終究難以撼動既定的命運,與大勢相悖,往往難逃悲劇的結局。

陽光照着興王府的城垣,這座昨日尚屬南漢的都城,今朝已改弦更張,南漢的輝煌成爲過往雲煙,被吳軍的鐵蹄所征服,納入了吳國的版圖之中。

蘇宸留下十五萬大軍於城外安營紮寨,僅派遣精銳部隊踏入這座昔日皇城,接管所有要害部門與重要位置。

當蘇宸策馬緩行於城中街道,不少百姓沿道觀看,已經少了害怕和恐懼,兩旁聚集或好奇、或淡然地注視着這位新主。

“那就是蘇宸啊,我是他的武俠迷!”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他真的做到了。”

“這次他帶兵覆滅了咱們的朝廷,但我並沒恨他,因爲之前的朝廷實在太黑暗了。”

“就是啊,劉鋹昏庸無道,苛政猛於虎狼,活該成爲亡國之君!”

“劉家皇族完了,只要不影響我們老百姓就行,聽說吳國推行的新策,對百姓很好,我們好日子要來了。”

許多百姓都在議論紛紛,交頭接耳,說什麼的都有。

蘇宸嘴角掛着一抹溫和的笑意,於護衛的簇擁之下,步入了劉氏皇族昔日的一座行宮,這裡將暫時作爲他的將軍府邸。

由於皇宮不幸遭劉鋹焚燬,他只得擇此皇家園林中的行宮作爲暫居之地,以便召集並會見南漢遺留下的官員。

在踏入這片土地之前,對於南漢朝中大臣的忠奸之分,蘇宸早已心中有數,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已置於案頭。

他雷厲風行,即刻下令將那些奸佞之臣投入監牢,以慰藉民心,同時將其不法所得悉數充公,還富於國。而對於那些忠貞不渝、才華橫溢的官員,他則給予了溫暖的撫慰,明確表示吳國將秉持人才爲重之策,未來他們不僅會得到重用,更將肩負管理地方的重任。

蘇宸並未急於推行大規模的新政改革,而是首先着眼於民生,下令開倉放糧,解救那些掙扎於飢餓邊緣的百姓。

對於當地的富戶與鄉紳,他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並未輕易打壓,這一舉措有效地穩定了城市局勢,確保了政權更迭期間的平穩過渡。

如此一來,人心惶惶的局面得以安撫,有一些商鋪老闆大着膽子開始營業了。

換做以前,敵軍入城,會燒殺搶奪一番,但是吳軍沒有這樣做,絲毫不擾民,不搶奪,不欺壓百姓,口碑開始發釀,許多百姓對吳軍的到來反而更加歡迎。

蘇宸召集了一些三省六部的官員,人數不多,宣達了自己的想法,打算讓嶺南人繼續治理嶺南,但是,吳國也會派來官員和駐軍幫着管轄。另外,興王府雖然不再是京城,但仍然作爲嶺南重要的城市,在這裡開設港口、船舶司等,增加對南洋、百越的商貿聯繫。

這些思想讓南漢的官員都眼前一亮,發現蘇宸的思維和見解確與衆不同,增加貿易和稅收,抽取一部分可以抵消百姓的賦稅,這樣百姓的賦稅至少比南漢時期減少一倍還多,相當於之前南漢執行三分之一的賦稅,日後能夠緩解嶺南百姓的壓力。

這時候,南漢尚書右僕射蕭漼、中書舍人卓惟休都被找到,他們回到城內,也被蘇宸統一召集過來。

蕭漼說道:“我贊同蘇將軍的提議,這樣嶺南之地,會越來越富饒,百姓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我代嶺南百姓,謝過蘇將軍恩德!”

卓惟休也附和道:“蘇將軍如此高瞻遠矚,我等佩服,願意加入吳國,不求達官顯貴,只爲百姓多做一些實事。”

蘇宸聞言,微微點頭,對他們的表態很高興,贏得了嶺南官員真心歸附,他才能爲己所用。

接下來,蘇宸親自去了倉稟、內庫等檢查,發現金銀珠寶已經少了很多,問明原由,才知道之前劉鋹放火燒了皇宮,帶着金銀珠寶想要連夜跑路,結果被身邊的太監總管給私自帶着跑了。

“安排一支水師隊伍,由一位都虞侯帶領,出海去追查龔澄樞的下落!”

蘇宸不禁覺得荒唐,南漢皇帝不信任文武大臣,只信任宦官,最後官宦頭子帶着一羣宦官和大內侍衛,一起背叛了他,帶着金銀珠寶跑掉了。

這裡嶺南之地,當下的思想觀念等,比中原和江南更落後一些。在五代十國以前它屬於未開化地區,道路崎嶇、溼熱、多瘴、多蟲蛇,不易生存,所以人們不願前往。但反過來,這些天然困難也成了該地的地利優勢,只要能在嶺南紮下根來,北方人口或北方大軍也難以攻入嶺南。

唐昭宗時期,唐朝在嶺南地區設立清海軍以爲藩鎮。唐哀帝李柷在公元905年封劉隱爲清海軍節度使,自此確立了劉家在嶺南的世襲統治權,劉隱實際爲南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到了公元917年,劉隱之弟劉稱帝,建立三省六部,後改國號爲漢,史稱“南漢”。此時南漢政權的官員成分尚且正常,此後南漢經歷了劉三子劉玢、劉四子劉晟統治,傳到了劉晟長子劉鋹時期,南漢政權官員的構成終於變味了。

南漢中宗劉晟出於恐懼,自登基起就開始清洗朝堂,共持續11年之久,他還將活着的15個弟弟及其宗族全部殺死。至公元955年,劉氏皇族除了劉晟一支外,全部滅絕,期間交叉着對舊功臣、大官僚的屠戮,包括心腹陳道庠家族,也死於這次大清洗。朝堂重臣被剪除乾淨,一時間,劉晟無人可用、無人敢用,所以只能提拔他認爲的親信之人。

在公元950年,劉晟以貼身宮女盧瓊仙、黃瓊芝爲侍中),他寵信的宦官數十人也登堂入室,開始了女人、宦官統治南漢時期。劉晟並非蠢材,在他統治時期,南漢國領土迎來全盛,他率軍一度越嶺北擊敗南唐軍,佔據郴州。但過分的武功加劇了劉晟的自信,他志得意滿,舉國奢靡成風,政權更加腐敗,劉晟一度修建了類似羅馬的鬥獸場,以鬥獸爲樂。十年前,也就是公元958年,劉晟死,其長子劉鋹繼位。

劉鋹繼位之時,因爲其父的大清洗,朝堂始終不能恢復,有能力者被屠戮一空,南漢士人紛紛外逃,南漢幾乎無士人可用。公元960年,宦官龔澄樞蠱惑劉鋹,說爲了維持統治,可以學習他父親屠殺弟弟們,劉鋹深以爲然,隨後劉鋹的弟弟們又慘遭屠戮,於是南漢徹底淪爲女人和宦官的天下。

蘇宸淡淡一笑,這一段荒唐的歷史,終於結束了,他這麼做,也算替天行道了。

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651.第649章 上朝與賞賜769.第767章 誤中副車734.第732章 日後的儲君之爭587.第585章 箐箐的成長358.第356章 提攜門生767.第76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411.第409章 千古難對197.第196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一十三章 心思玲瓏760.第758章 絕境336.第334章 風雨欲來748.第746章 相思入骨第873章 不利局面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388.第386章 密談454.第452章 西縣告破185.第184章 化學理論第838章 攻克漣水大營554.第552章 監軍之職270.第268章 馭下之道375.第373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188.第187章 四紅顏齊聚首437.第435章 大宋興兵577.第575章 有求而來330.第328章 人命官司683.第681章 營救計劃530.第528章 道法術器369.第367章 對王之王546.第544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755.第753章 蜀軍中計第795章 兵臨連州城270.第268章 馭下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492.第490章 何時歸775.第773章 兄妹談心329.第327章 樂極生悲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183.第182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697.第695章 抵達泉州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566.第564章 奮勇殺敵708.第706章 遍地烽火134.第134章 商議對策381.第379章 同意了第六十八章 潤州第一快的少年第848章 炮轟宋營462.第460章 果不其然581.第579章 惻隱之心695.第693章 不好善後490.第488章 除夕的第一次627.第625章 回門宴116.第116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495.第493章 近鄉情更怯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689.第687章 金陵失陷(中)247.第246章 新的危機126.第126章 演出成功620.第618章 是戰是和605.第603章 溫柔體貼第一百零八章 全靠演技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569.第567章 回府相見331.第329章 一張無形的網252.第251章 以身示範169.第168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745.第743章 相見歡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711.第709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715.第713章 分兵北上590.第588章 事出反常306.第304章 拉近關係236.第235章 懷恨在心312.第310章 富國之論369.第367章 對王之王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191.第190章 危機來臨624.第622章 美夢成真280.第278章 殺出重圍391.第389章 研讀兵書477.第475章 親自上陣153.第153章 想到一個方子649.第647章 離別前的團聚第814章 開始抱團772.第770章 反圍剿518.第516章 都是名篇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220.第219章 同牀異枕472.第470章 血戰雄關第797章 破連州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164.第163章 轉運使到來589.第587章 測試藥效549.第547章 局勢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