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大宋震驚

蘇宸在揚州城簡單安頓下來,並未讓大軍全部涌入城內,只留了三萬人馬進城駐守。

他深知,此次北伐重任在肩,絕非遊山玩水,若是讓這些精銳之師沉浸於揚州的繁華之中,恐怕會心生懈怠,那視死如歸的鬥志也會被溫柔鄉所消磨。如此一來,後續的大戰還未開打,便已先輸了氣勢。

在揚州停留的短短一日裡,蘇宸忙着安排隨行的文官們。特別是那三位曾在金陵結識的才子——江濤、劉洞、夏寶鬆,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他們已不再是初出茅廬的青澀少年,而是在地方上獨當一面的能臣。

此次北伐,蘇宸特意將他們帶在身邊,共謀出征大計。

揚州地處要害,蘇宸對此心知肚明。他思量再三,決定讓夏寶鬆擔任揚州刺史,負責打理揚州的政務與經濟。至於軍事方面,則另選一位都虞侯,出任揚州都尉,專職軍事,且需聽命於夏寶鬆。

就這樣,夏寶鬆在不經意間,便成了揚州城的軍政一把手。

蘇宸對他可謂是知根知底,無論是其出衆的能力,還是那份難得的忠誠,都讓蘇宸倍感放心。將他放在這個位置上,蘇宸十分信任,覺得夏寶鬆定不負重託。

“夏大人,揚州這副重擔,我便交予你肩上了。治理民生,需得細心如發;安撫百姓,需得情深似海;運轉糧草,需得籌劃周密;協調南北,更需智慧與魄力。其中艱辛與責任,我自不必多言,你心中定有分寸。”蘇宸目光深邃,語氣中透着沉甸甸的信任。

“蘇帥但請寬心,夏某此生誓死追隨,定不辱使命,不負您這番厚託。”夏寶鬆雙手拱起,行了一禮,眼中閃爍着堅定與感激。

他心中對蘇宸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想當年,自己不過是一介落榜才子,前途渺茫,是蘇宸慧眼識珠,給了他機會。

在南唐時,蘇宸便爲他鋪設人脈,助他成長;到了吳國,更是將他視爲嫡系心腹,栽培提攜。這份知遇之恩,提攜之情,夏寶鬆銘記在心,自然對蘇宸的忠誠,毋庸置疑。

“如此,揚州便交予你手,望你好生打理。”蘇宸言罷,與夏寶鬆作別,隨即帶領親兵,毅然離城。

他心知,揚州雖好,卻非久留之地。兵貴神速,北伐大業刻不容緩,他豈能因一城之繁華而貽誤戰機?

再者,那揚州城內的美景佳人,雖令人心馳神往,卻也易使人沉迷,消磨鬥志。他蘇宸,志在天下,豈能被這區區溫柔鄉所絆?

於是,他選擇城外紮營,與將士們並肩作戰,同吃同住。

他心下清楚,唯有如此,方能上下一心,同甘共苦,贏得將士們的敬愛與擁戴。

這,便是他蘇宸的治軍之道,也是他能夠率領大軍,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的訣竅。

吳國大軍北伐,勢如破竹,渡江一舉攻克揚州的捷報,如同驚雷般傳至汴京城,震得大宋朝廷上下一片譁然。 金鑾殿內,趙匡胤端坐龍椅,面色凝重,文武百官亦是面面相覷,心中驚駭不已。

誰曾想,吳國竟會不宣而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偷襲。三路大軍如同三把利劍,分別刺入泰州、揚州、和州,所到之處,勢不可擋。

淮南之地,一夜之間便丟了三個州郡,局勢頓時變得嚴峻起來。

“真是豈有此理!吳國那幫宵小之輩,不在江南好好待着,竟敢妄圖染指我大宋疆土,妄圖挑起國戰!朕絕不能容此等狂悖之行,定要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將這三十萬渡江而來的吳軍徹底殲滅!”趙匡胤怒目圓睜,言辭間透着前所未有的決絕與憤慨。

他趙匡胤一生征戰,何曾受過這等欺辱?這些年來,都是他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滅荊楚、平南唐、取蜀地,又屢屢攻打北漢,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今,竟是吳國膽敢主動挑釁,這對他來說,簡直是莫大的侮辱!

況且,以往渡江作戰,對於北方將士而言,確實是極大的挑戰。但如今,吳軍渡江而來,踏入北方大地,他們便不得不面對陸地戰、野戰、攻城戰等諸多不擅長的戰鬥形式。

這對趙匡胤而言,無疑是殲滅吳軍主力的絕佳時機。他心中冷笑:吳軍啊吳軍,你們既敢來犯,那便休怪朕不客氣了!

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党進說道:“官家說的對,吳國動用三十萬兵馬渡江,可以說傾巢而出,如果能夠在江北消滅這三十萬兵馬,那麼吳軍就等於沒有了爪牙,我們趁機渡江滅掉吳國,易於反掌了。”

党進既是趙匡胤的心腹將領,同時也有真本事,頗受重用,三年前趙匡胤帶兵圍困太原,並在城外佈下四座大寨,命党進駐於城東。有一晚,北漢驍將劉繼業趁宋軍尚未安營,突率騎兵來攻,党進倉促應戰,率隨從數十人大敗劉繼業,將他擊退,一戰成名,回來便被趙匡胤提拔重要位置。

王審琦憤然言道:“不錯!我朝未曾主動出兵討伐吳國,已是他們之大幸。未料其竟膽敢率先發難,實乃自取其辱!吳軍雖分三路,看似聲勢浩大,然其東路、西路各僅五萬之衆,分散兵力,正爲我軍逐個擊破提供了良機!”

趙匡胤聽罷,頷首表示贊同,心中所想與王審琦不謀而合。

在他眼中,吳軍那三十萬大軍,雖數目可觀,但一分爲三,便如散沙難聚,東路、西路各有五萬人馬,很容易被圍剿。唯有蘇宸所率之二十萬主力,方是他心頭之患。

然而,既然蘇宸已踏入江北,置身於陸地戰場,趙匡胤便有信心與之正面交鋒,一較高下。

趙匡胤目光凌厲起來,心中暗自思量:蘇宸啊蘇宸,你雖勇猛,但陸地作戰,乃我北方將士之長處。此番,定要讓你知道,我大宋鐵騎的厲害!待將你擒獲,定要將你押至汴京,讓你成爲階下之囚,以儆效尤!

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123.第123章 白家的困局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338.第336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330.第328章 人命官司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362.第360章 夜遊秦淮河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347.第345章 表明態度402.第400章 小團聚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401.第399章 回潤州第791章 做說客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614.第612章 離間之計550.第548章 再次相見116.第116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310.第308章 調教計劃345.第343章 從長計議224.第223章 嘉敏回潤州206.第205章 身世之謎第一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100010000家產704.第702章 蘇宸的雄心壯志260.第258章 再次切磋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426.第424章 放榜,中解元!383.第381章 牽腸掛肚604.第602章 暫代主將之職第803章 劍指興王府586.第584章 鎮守東城門第851章 殲滅戰第855章 全面出擊第879章 會師彭城180.第179章 科舉打算第854章 各方反應第一十二章 新的財路594.第592章 加強防範213.第212章 早做準備732.第730章 大殺傷武器568.第566章 重回潤州城535.第533章 暗中籌備144.第144章 禍起蕭牆144.第144章 禍起蕭牆第八十四章 留夜689.第687章 金陵失陷(中)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714.第712章 溫州城破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292.第290章 援手到來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262.第260章 河東獅吼623.第621章 大婚157.第157章 酸酸澀澀女兒心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夥人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第806章 氣急敗壞542.第540章 北漢朝局621.第619章 勸降書信到134.第134章 商議對策555.第553章 捲入其中749.第747章 兵發白帝城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第843章 正面作戰522.第520章 各方反應775.第773章 兄妹談心527.第525章 伐唐之計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578.第576章 兵臨城下630.第628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778.第776章 衆志成城640.第638章 失望心情第805章 改旗易幟第78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236.第235章 懷恨在心第861章 借力北方572.第570章 後悔了不!431.第429章 蜀國亂局118.第118章 排練探班(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889章 各派使者701.第699章 青影衛344.第342章 泄密了665.第663章 渡江北上401.第399章 回潤州145.第145章 拉攏人心672.第670章 調查幕後真相422.第420章 考題!第一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607.第605章 四面合圍557.第555章 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