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趙匡胤與蘇宸終相見

bookmark

次日,晨曦初破,宋軍營地便響起了雄渾激昂的號角聲,那聲音綿延十里,使得整個大宋軍營瞬間沸騰起來。

各軍各都在集結,紛紛整裝待發,迅速在軍營前方匯聚,編織成一片片井然有序的方陣,宛如鋼鐵洪流,向前進發。

這是要進攻吳軍大營和沭陽城的計劃!

今日集結的人數至少有十萬將士,鋪天蓋地,浩浩蕩蕩,鐵甲閃光,威武不凡。

在宋軍陣勢的核心,中軍大旗高擎,黃羅傘蓋之下,趙匡胤端坐於黃綢緞包裹的雕龍椅上,面容嚴峻,目光如炬,凝視着前方未知的戰場,他周身散發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在他的對面,吳軍也在集結,人數至少也有七八萬人,各方陣同樣清晰,有重甲方陣,騎兵方陣,陌刀方陣,長槍方陣,神機營等等。

“這些便是吳軍之精銳?觀其鎧甲兵刃,竟絲毫不遜色於我大宋禁軍之裝備。”

趙匡胤凝視着前方吳軍方陣,目光銳利如鷹隼,尤其當他的視線落在那重甲方陣之上時,不由微微眯起了雙眸。

只見那一列列重甲士兵,身披厚重的鎧甲,手持堅不可摧的盾牌,那鎧甲光澤閃爍,似有明光流轉,分明是極爲罕見的明光鎧。

趙匡胤心中暗自盤算,這一身重甲與盾牌所需之鋼鐵,足以裝備普通士兵五人有餘。

此番景象,着實令趙匡胤心生詫異。他心中暗自思量:這吳軍究竟是從何等處籌得如此多的鐵石?又何以能在熔爐中鍛造出如此整齊劃一、成片相連的甲冑與盾牌?這其中,定有不爲人知的秘密與玄機。

趙匡胤還是有眼力的,因爲他看到最閃耀的部隊,就是蘇宸手裡一個王牌——重甲軍,各個身強力壯,選拔了身高超過一米八,體能好的士兵,身披重甲,手持厚盾牌,到時候面對衝鋒時候,能夠擋住騎兵的衝擊,甚至如同人牆堡壘,可以擋住普通士兵的衝鋒。

蘇宸可是使用了水力鍛造機,壓制鐵板,熔爐鋼鐵等,初級的工業技術因爲超過這個時代的先進,所以武器鋒利,鎧甲也更能防禦冷兵器的攻擊。

此時的蘇宸也出現了,站在一個戰車之上,有一定高度,他可以利用手裡的望遠鏡,看到宋軍方陣的將領和趙匡胤本人。

“這就是趙匡胤嗎?”

蘇宸通過望遠鏡,看到了趙匡胤本人,四十多歲的年紀,面容堅毅,國字臉龐透露出不凡的英氣,濃眉之下,一雙虎目炯炯有神,整個人的五官很有立體感,棱角分明,不怒自威。

他終於見到了這個宋國的太祖皇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

說不激動是假的,但蘇宸經過這些年的磨鍊,已經不是當初的現代人心裡,他把自己也帶入了古代身份,一個權臣,吳國的平南王,未來的九五之尊。

所以,他面對趙匡胤,雖然有欽佩、認可,但終究是對手,還是免不了要致對方於死地!

正當此時,大宋將領党進挺身而出,跨坐戰馬之上,聲如洪鐘,響徹雲霄:“吳國新立,非但不思休養生息,反而四處征戰討伐,先滅錢越、再吞南漢,戰禍連綿,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此等行徑,實乃惡貫滿盈,倒行逆施!今日,爾等竟又膽敢入侵我大宋疆域,踐踏我百姓安寧,真真是毫無人性,天理難容!”

他這一番言辭,犀利而直接,先給吳軍扣上一頂沉甸甸的“惡名”,意圖在道義上搶佔先機。

党進深知,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佔據道德高地,便能將自己的軍隊塑造爲正義之師,師出有名,方能名正言順地攻打對方,搶佔氣運。

太史昭亦策馬而出,與黨進遙相對峙,其聲若雷鳴,響徹天際:“宋國立朝,德位不正!大宋皇帝趙匡胤,欺壓柴氏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實乃國之大賊!自宋國立國以來,戰事頻仍,滅南唐、蜀國,徵荊楚,犯北漢,所到之處,士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宋軍隊,纔是真正的惡行累累!”

他言辭激昂,句句直指宋軍痛處,更將趙匡胤的皇位得來方式公之於衆,意圖在道德上給予沉重打擊。接着,太史昭話鋒一轉,高聲道:“反觀我吳國軍隊,每攻一城一地,皆以民爲本,開倉放糧,均分田地,真正做到了造福一方。我吳國大軍,纔是真正的正義之師!今日討伐大宋,只爲實現南北一統,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胡說八道!”党進聞言,怒火中燒,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

他無法容忍太史昭如此將宋軍描繪成惡棍,更無法容忍其對大宋皇帝的侮辱。

“多說無益,下令進攻!”

趙匡胤臉色一冷,不打算跟對方打嘴炮,因爲毫無意義。而且,他最忌諱的,就是被人說他欺壓了後周的柴氏孤兒寡母,得位不正!

以往的開國之君都是馬背上打天下得來的,比如劉邦劉秀、李淵李世民等,趙匡胤卻是通過兵變竊權而來,少了許多太祖皇帝的光環!

很快,軍令傳出,要準備進攻了。

三軍將士微微調整陣型,便如泰山之巔輕輕一顫,每一步踏出,都伴隨着沉重而堅定的聲響,金鐵相交之音清脆入耳,昭示着大戰即將來臨的肅穆。

在這冷兵器交織的時代,任憑你個人武藝如何超羣,勇冠三軍,若無戰友的掩護,面對密密麻麻的長槍陣,也只能是徒勞送命。試想,若如熱兵器時代那般單兵小跑或狂奔衝鋒,陣型必亂,彼時,一個個孤立的槍兵,不過是爲敵軍整齊劃一的陣列徒增笑柄,成爲其刀下之俎。

在這千軍萬馬匯聚的廣闊戰場,如此閱兵式般的結陣前移,實則是戰爭即將爆發的明確信號。宋軍之中,鐵騎錐形車懸陣已整裝待發,排列於陣前的,皆是身負重任的勇士,得勝鉤上懸掛着大斧、大刀、紅纓長槍、大戟等各式重兵器,這些殺伐之器被置於觸手可及之處,以備不時之需。此刻,他們已手持弓箭,另一手則緩緩探向肩後的箭壺,箭矢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隨時準備衝鋒。

這是宋軍的精銳騎兵,足有三萬人,調動過來,要給吳軍一個教訓!

在過往宋軍作戰,對陣契丹的時候,都是採取守勢,先引契丹騎兵攻擊,然後用盾牌陣、長槍陣阻擋,然後再派騎兵反擊,步兵反擊。

那是因爲契丹幾乎都是騎兵,無法跟對方用騎兵硬碰硬廝殺,現在不同了,與吳國相比,大宋的騎兵還是有優勢的,戰馬更高大,戰鬥經驗更豐富。

嗵!嗵嗵!……”

宋軍方陣內擂響了戰鼓,這是即將發起進攻的節奏了,調動士氣。

“準備防禦!”

太史昭作爲今日首戰的先鋒將,立即指揮防禦。

“鏗鏗鏗鏗……”

伴隨着一陣密集而有力的金屬碰撞聲,吳軍重甲將士身披鐵甲,手執鐵盾長槍,猶如鋼鐵洪流般緩緩推進。他們排列成密密麻麻的陣形,二十多排、四五十列,長槍高舉,槍尖閃爍,宛如一片森然林立的死亡之林,步步緊逼。

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大喝,所有交錯排列的兵卒整齊劃一地單膝跪地,長槍前指,與厚實的盾牌交織成一道堅不可摧的立體防禦槍陣。這槍陣宛如銅牆鐵壁,令人望而生畏。

槍陣兩翼,策先鋒陣翼護之下的投槍手和步弓手亦步調一致,大步向前。在這短兵相接的距離內,快馬一衝即至,他們深知自己只有射出兩三箭的機會。

因此,各軍陣之間特意爲他們留出了退往中軍大陣的通道。中軍大陣中空,步軍槍刀手以密集的陣形排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大陣,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隨時準備打開“城門”,迎接他們的退回。

這樣外設刀槍,內輔弓弩,屆時仍可協同作戰,共抗強敵。

此刻,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只待一聲令下,便是大戰開始。

“殺!”

殺聲震天,如殷雷滾滾,響徹雲霄。

只見箭矢穿棱,如飛蝗一般遮天蔽日,宋軍鐵騎策動,如滾滾洪水。對面宋軍猶如一塊塊峙立不動的堡壘,這巨浪隨時要與堡壘就要碰撞在一起了。

510.第508章 如實說來687.第685章 密謀投誠第851章 殲滅戰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618.第616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134.第134章 商議對策459.第457章 十軍操練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394.第392章 恩寵有加678.第676章 戰事重啓第817章 高下立判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83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97章 破連州592.第590章 殺入城內734.第732章 日後的儲君之爭690.第688章 金陵失陷(下)206.第205章 身世之謎754.第752章 私定終身248.第247章 關心則亂191.第190章 危機來臨648.第646章 與李煜對話537.第535章 憂心之事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619.第617章 夜奪渡口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356.第354章 詩會相邀516.第514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336.第334章 風雨欲來264.第262章 訂婚之事619.第617章 夜奪渡口第四十章 上門追債771.第769章 夜襲635.第633章 取得信任751.第749章 蜀公主孟羽彤653.第651章 蘇氏六國論771.第769章 夜襲第885章 入宮探虛實609.第607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815章 重視經濟247.第246章 新的危機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755.第753章 蜀軍中計324.第322章 小迷妹的崇拜517.第515章 春闈來到第801章 吳漢大戰(上)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468.第466章 可怕的猜測503.第501章 北固山莊園570.第568章 身份不一樣了385.第383章 愛已入骨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388.第386章 密談717.第715章 吳越尋對策372.第370章 高光時刻275.第273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239.第238章 算計終成空370.第368章 針鋒相對168.第167章 白大小姐的手腕第778章 另有打算739.第737章 分兵戰略437.第435章 大宋興兵265.第263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187.第186章 難得有心郎142.第142章 應對措施338.第336章 三司會審728.第726章 劫富濟貧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490.第488章 除夕的第一次263.第261章 不忍分離316.第314章 中毒跡象569.第567章 回府相見143.第143章 打進門去459.第457章 十軍操練117.第117章 和解(第三更)第800章 兩軍對壘316.第314章 中毒跡象316.第314章 中毒跡象第883章 汴京風雲400.第398章 有所準備第791章 做說客198.第197章 性命攸關117.第117章 和解(第三更)第820章 三年之後778.第776章 衆志成城第879章 會師彭城205.第204章 城外談判645.第643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634.第632章 擔憂成真250.第249章 你也不能出事138.第138章 佈局(下)第884章 行刺晉王241.第240章 背鍋替罪第804章 賀江口勸降第二十七章 怕是沒救了339.第337章 證據不利672.第670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