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

bookmark

徐鍇看到蘇宸的時候,有些發怔,越看越覺得眼熟,這不是蘇小神醫嗎?那個擅長寫詞的蘇宸,他也來了。

只是……這身裝扮,倒是與往日不同了。而且兩日不見,他似乎皮膚變白了,還多了幾分樣貌變化,似是而非的感覺。

蘇宸忙不動聲色地擠擠眼睛,搖了搖頭,示意不要相認,更別揭穿他的身份。

徐鍇雖然是文豪大儒,但思維卻不僵化,智商也在線,登時會意,目光從他身上掃開,裝作漫不經心,落坐在男席核心那桌位置,但內心卻有些狐疑。

“諸位,都請坐下吧,今日以文會友,可沒有什麼官吏大人,咱們只評論詩文,風花雪月,不談國事時局!”

徐鍇舉手投足,氣度自然,以他目前的文豪身份和士林地位,一出場絕對讓這些讀書人皆敬仰起來。

徐清婉見徐先生講完,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陽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之季,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在這個踏春時節,本月的徐府詩會,便以春景爲題,可以寫早春,也可以寫晚春,一炷香的時間,大家可以作出一首詞來,與君共賞。排入今日前十,可受徐大學士的點評、解詞,擇優錄入本月的詞集內統一刊印,廣爲流傳。”

衆才子聞言之後,紛紛點頭,這個程序他們都非常熟悉了,有些人提前準備了詩詞過來,早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當世許多才子要想自己的名聲迅速傳播,參與各種場合詩文活動是必不可少,比如青樓之地,許多青樓伶人和清倌人都有不錯才情,並非什麼質量差是詩詞曲作,她們都會傳唱的,不入她們眼的,懶得理會,就好像那個時代的傳媒人士,在一定方面,許多才子的詩文靠她們去傳播。

這些伶人、清倌人進出豪門,接觸門閥權貴,達官貴人,她要是吟出、唱了你的詞作,順便美言幾句,稱讚一番,頓時這位才子的名氣就能傳開不少,在這個仕途科舉主觀評價起很大影響的時代,名聲在外,非常重要。

同樣,在今日的詩會上,除了一些同行才子讀書人、大家閨秀外,還有來自幾大花樓派來的代表,都在期待潤州才子們有好詞出現,第一時間記下,然後帶回去花樓,按曲牌的韻律傳唱出來,相當於後世流行歌曲了。

湘雲館、銅雀樓、翠薇閣、紅袖坊四大花樓都有人來,其中沈珈茹就在裡面,眸光正在仔細關注着蘇宸,也發現了這“蘇以軒”跟那“蘇神醫”竟有七成相似。

若是沒有柳墨濃的提醒,懷疑了二者之間的身份聯繫,有了先入爲主的想法,她有可能還不會往這方面考慮,此時,卻覺得兩者身份重合在一起。

“他難道真的是……蘇以軒?”沈珈茹陷入沉思,感到驚詫,有點不可置信。

徐婉清的話音方落,現場不少才子面露微笑,有些躍躍欲試了。

雖說要現場作詩詞,這只是說辭而已,所有才子們早就在前幾日準備好了,很少有人現做詩詞,因爲倉促之間,不論是靈感,還是辭藻,典故,修飾語等,都無法達到很好狀態,提前就寫好了詩詞,不知在家中推敲了多少遍,此時重要場合拿出來做對比,期待一鳴驚人。

“樑兄,你可有新詞寫出來?”一位叫譚明俊的才子問向了身旁的樑有才。

樑有才微微一笑道:“樑某不才,最近發奮,的確寫出了幾首新的春景詞,不過,讓在下滿意的,也僅有一首而已。”

譚明俊催促道:“不如快拿出來,

讓我等欣賞一番如何?”

樑有才搖頭道:“侯公子的詞尚未亮出,我等拙作豈可獻醜。”

另一位名叫朱堯的潤州才子哈哈笑道:“樑兄此言差矣,侯公子的詞當然要壓軸出現。但我們作爲潤州本土才子,這頭籌還是由我們潤州士子先出爲好,不能讓與金陵來的人,若樑兄第一個拿出來,豈非率先奪了頭彩。”

樑有才猶豫一下,點頭道:“那好,在下就不敝帚自珍了,先亮拙作,請諸位雅正!”

衆多才子其實都帶有詞作,但均知拋磚引玉的道理,但誰也不肯率先亮出自己作品作爲那個“磚”,成全別人的“璞玉”,因此席位間相互客氣、推諉,這樑有才平時受不得激,而且性子好急,聽到朱堯蠱惑後,第一個拿出來自作的一首曲詞。

《青門引》:

“風暖還清冷,煙雨昨夜方定。庭院春蔭過清明,一腔新氣,辭了去年病!”

“萬物向榮滿芳景,小樓花寂靜,舉杯對照明月,隔牆鞦韆佳人影!”

這個詞牌相對冷門了一些,屬小令,又名“玉溪清”,剛創出來數載,使用這個詞牌的流行曲子還不是很多。樑有才的詞中規中矩,也用了“舉杯邀明月”的古詩典故,韻腳倒是都符合了,辭藻也算清麗,整體尚可。

曲詞被傳開之後,衆多才子儒生、學府生徒、及第進士和千金小姐、大家閨秀、青樓倌人們都相互傳閱了一下,對樑有才的評價基本是:有些才!當得一個才子稱呼,倘若明年參加科舉,怕是也能中舉成貢士了。

有了此人的詩詞做引後,趙鈺,譚明俊,朱堯等人也都紛紛拿出自己寫春景的詞作,氣氛熱烈,引發詩會開幕的一個小高潮,連徐鍇都不時地點評幾句。

蘇宸對這些不感興趣,看到席間大方桌案的諸多托盤上,置放了不少糕點和瓜果,金桔、白梨、甘蔗、橙子、蜜餞、楊梅、榛子、松子、糖葫蘆等等,加上糕點,多達二十多種,有些種類,他回到唐宋這個時代,還並未吃過。

於是,趁着其它才子都在吟詩作詞的時候,蘇宸在逐一品嚐,一邊吃一邊評論:這個不錯,這個有點酸啊!

身側鄰座的幾位潤州才子,看到“蘇以軒”這般行爲後,都有些大跌眼鏡,暗想這蘇以軒是個吃貨嗎,還是一個冒牌才子啊!

這時候,侯世傑見時機成熟,起身站出來,手中拿着一把摺扇,穿着一件淺藍色的襴衫,丰姿如玉,瀟灑抱拳道:“侯某不才,也寫了一首關於春景的詞作,請諸位點評雅鑑。”

詩會上不論男女,聞言後都紛紛關注過來,因爲侯世傑可是潤州城數一數二的大才子, 絕對能夠排進潤州城當世同批才子之的前兩名了,他既拿出詞作,必然質量不俗,引發衆人期待。

《蘇幕遮》:

“碧雲天,芳草地,湖水通波,波上煙柳翠。山映晨陽滿芳景,花開無數,春愁無覓處。”

“絮從飄,雲薄暮,心有思情,獨飲人影孤。日沉漸斜嘆寂寥,身處空庭,只盼佳人顧。”

這首詞一出,不少人眼神一亮,上闋寫春景,下闋寫思念,以景抒情,過渡自然,春景如畫,從春愁無覓引發人的相思,既有典故引用,也有惆悵寫照,以及對佳人心意的期待,都包含其中。

其情感之思念,表白之濃烈,已經不言而喻了。

在場衆人大多都聽說了,侯世傑對大才女徐清婉一直抱有追求的目的,許多場合,出入成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都能理解的,所以這首詞一出,衆人都覺得這是侯世傑對徐大才女的一種表白,目光不自覺地望向了徐清婉,看她如何迴應了。

倘若徐才女也能寫一首詞來應和,接受才子情意,那這件事無疑會成爲潤州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談佳話!

徐清婉冰雪聰慧,自然能夠明白其中深意,她神色平靜,並無什麼悸動反應,眸光不自禁地瞥向了男席間的“蘇以軒”一眼,顯然對他是否寫出了新詞作,抱有更大興趣。

但是,當她目光瞥到蘇宸的身影,看到後者正在那喝着果飲佳釀,吃着蜜餞乾果,大快朵頤,根本就無心周圍詩詞歌賦的一幕,臉色一怔,瞬間就驚呆住了。

169.第168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553.第551章 常州失陷第781章 化作相思淚551.第549章 內家呼吸法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452.第450章 分析大勢602.第600章 暗藏鋒芒708.第706章 遍地烽火422.第420章 考題!348.第346章 拜師之意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834章 互不上當179.第178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446.第444章 提出策略733.第731章 吳越投降第832章 封晉王661.第659章 虛與蛇委452.第450章 分析大勢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872章 天降奇兵450.第448章 北上邊境303.第301章 好轉跡象317.第315章 臨危不亂762.第760章 大婚之日第779章 暗中勾結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185.第184章 化學理論754.第752章 私定終身233.第232章 故意討好752.第750章 危機局勢457.第455章 掌控兵權491.第489章 守歲661.第659章 虛與蛇委344.第342章 泄密了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第849章 千鈞一髮473.第471章 分配新任務!261.第259章 變得勇猛了127.第127章 險之又險472.第470章 血戰雄關711.第709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483.第481章 宋軍大撤退第84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250.第249章 你也不能出事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380.第378章 亮出身份292.第290章 援手到來473.第471章 分配新任務!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717.第715章 吳越尋對策775.第773章 兄妹談心第797章 破連州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第八章 八卦新聞264.第262章 訂婚之事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545.第543章 滅唐之心698.第696章 建神策軍376.第374章 來去皆匆匆446.第444章 提出策略682.第680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796章 奇兵夜現297.第295章 妙手回春第810章 南漢覆亡236.第235章 懷恨在心521.第519章 浩然正氣127.第127章 險之又險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第835章 潘曹對峙212.第211章 達成協議495.第493章 近鄉情更怯第804章 賀江口勸降300.第298章 皇后有救了730.第728章 班師北上314.第312章 有所懷疑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546.第544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116.第116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156.第156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318.第316章 步步有局453.第451章 劍門關!632.第630章 得不到就毀掉121.第121章 一曲相思聽不懂499.第497章 佈局開始第八十章 落井下石431.第429章 蜀國亂局230.第22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492.第490章 何時歸第809章 截胡第886章 遼國出兵396.第394章 朝堂震動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383.第381章 牽腸掛肚596.第594章 針對糧道392.第390章 意外說漏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