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吳魏政事

惟雲在真正展現出來自己的實力之後,楚國遭了大殃。

大國師斐頻重傷逃遁,楚國修士死了兩百多個人。

這個數量,看起來當然是不多的,但對楚國來說,卻是一記不折不扣的重拳。

原因無他,這死掉的兩百多個人裡面,大多都是一些高級修士!

畢竟,早先被斐頻召集起來,圍攻燕齊聯軍的追擊部隊的,那都是楚國精銳,全都是金丹以上層次的修士。而在斐頻迎面被迅速擊傷、打跑了之後,這些人可就沒那麼容易跑得掉了。

或死或被擒。

這麼多高級修士的損失,對於一個大仙國來說,也是挺傷筋動骨的了。

而再往後,燕齊聯軍,從防線之中走了出來,開始向西推進。

之前,被楚國人,打着大吳皇帝的名號,收服的土地,被燕齊聯軍一個個拔掉。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楚國人根本無心來管。

但這並不代表就完全的一帆風順了。

護國軍在這個時候,發揮出來的戰鬥力,是有點出乎人們的預料的。

保家衛國,這句話還真的是能激起人死斗的意志的。

當然了,儘管如此,他們在燕齊聯軍的動作之下,也是不太夠看的。

但至少來說,他們的拼死戰鬥,在大局上,延緩了燕齊聯軍進攻的速度,同時也讓更多的楚國人,逃了回去,以至於能夠重振旗鼓,至少保持了組織性。

而既然如此,燕齊聯軍也就慢慢的放慢了腳步,沒有再繼續緊逼了。

再過了一段時間,燕國主導的談判,也開始了。

說白了,繼續打下去,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了。

楚國已經註定不可能贏了,一場敗仗、斐頻受傷、大量高級修士的陣亡,讓他們喪失了再一次組織大軍進攻的能力。

而燕國這邊,在吞下了吳國、魏國投降之後,吃得太撐了。他們不太可能再一口氣侵入到楚國境內,一方面是力有不逮,另一方面,則是哪怕真的擊潰了楚國的防禦力量,他們想要將楚國納入統治之中,那也太難了。

別說楚國了,就現在吳魏兩個仙國,都是個挺難處理的大問題。一個搞不好,就會消化不良。

但這件事情,陸青已經不想去關心了。自己搞這個事情,太累,讓兩個當皇帝的兒子去辦,那就可以了。

尤其是陸朝熙。

朝和成爲皇帝的時間還短,但朝熙的皇帝生涯,也算是有好幾十年了,從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現在,也算是成長、歷練了出來。對於這種政務性的工作,應當能夠處理得過來。

更何況,他還有一大羣朝廷的官僚體系,來做幫手呢。

相對來說,路情需要得到的,只是一個結果。

吳國、齊國,能不能爲我所用?能不能安穩的培養修士、尤其是培養出可靠的高級別修士,可以去處理那些時光碎片?

只要達成了這個目標,陸青倒是不介意這個過程具體是怎麼樣的。

……

當陸青回去好好修煉、準備抓緊早點擠進神海期的門縫裡面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已經快撓禿了頭。

這當然是爲了吳國和魏國那邊的形勢。

軍事上的結果,永遠都只是一個開始。毫無疑問,燕齊聯盟、陸氏皇族,在這段時間以來的戰爭之中,是毫無疑問的勝利的那一方。然而,勝利留下來的問題,也非常的多。

在楚國方面,曹氏皇族後續要怎麼安排?

肯定是不能夠讓他們當皇帝了,不然,不能達成父親大人留下來的指示。

按照父親大人的說法,‘魏國’這個名號,保不保留,無所謂,但皇帝、或者叫其他什麼名號的統治者,必須是陸家人。

最終,陸朝熙決定,魏國的國號,保留;魏國皇帝的名號,被取消,併入到大燕的統治之中;仍然認同曹氏皇統,但是現任皇帝肯定是當不成了,他將會被封爲魏王。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魏國仍舊還在,但已經成爲燕國的一部分,受大燕皇帝統轄。

這是必須的,是軍事勝利之下,必須要拿到的果實。沒這個成果,之前廢了那麼多力氣,搞那麼多事情是爲了什麼?

當然,爲了讓統治變得更加順利,那些配套的策略,也是必然需要的了。

比如讓曹氏保留‘魏王’名號,是要拿來安撫像是夏滄這樣的忠誠之臣;‘魏’之國名,也是爲了安撫這些人心,起碼國未亡;同時,保留魏國朝廷,大量的官員被留用,同樣也是在安撫人心。

而這一切一切的安撫,本質上,是在給這些魏國人,做出了一個政治承諾:

只要你們不瞎搞,支持我大燕的統治,那麼,所有的魏國人,當下所既得的利益,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害。

但與此同時,這隱含的意思,也很簡單了:要是這樣你還跟我對着來,那就等死吧。

至於魏國的朝廷,那既然都已經承諾了,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那麼自然而然,整個朝廷理應就會被保留下來。

魏國的政府系統,如果能夠保持,這對於後續陸氏對魏國的統治,顯然會很有幫助。他們本就是魏國當地的行政者,大小事務,俱爲一體,甭管他們現在是不是對陸氏離心離德、忠誠度怎麼樣,只要他們能夠保證,大體在承認陸朝熙這個皇帝的前提下,維持住魏國內部的安寧,那就可以了。

後續,隨着時間慢慢的推移,大可以一步步的,對魏國的朝政體系,進行改造。讓關鍵位置的官員,能夠心悅誠服的跟着陸氏走;不行的,那就乾脆撤換掉。

總之,這應該是一個可以溫和改造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溫和,也只是相對來說。

總歸有激烈者。

畢竟,這是並非是燕國故土,也非故人。當初,在魏國把潁州、河州割讓給燕國的時候,這兩州內部還爆發了一些衝突、矛盾、起義呢。

更別說現在。

在魏國的輿論環境之中,頗有許多關於魏國投降得太過輕易、他們還能打、不應該這麼輕易的臣服的說法。

這些說法,很有市場的。

這樣的輿論環境,就代表着某種意義上,人心的風向,未來,必定會鬧出騷亂。

不過,在修行界而言,想要搞什麼起義,那可太難了。只要沒有更強大的外部力量,以燕朝後續明顯會越來越強的戰力而言,這個問題不會很大。

而在面對吳國的時候,治理問題會突出很多。

吳國那邊,可真的是一鍋亂粥。

針對吳國的主要戰役,肯定都結束了。吳國的國防力量,幾乎已經被成建制的打崩潰掉了;侵入的楚國軍隊,也被解決了;鄭宇帶領的魏國軍隊,也被一直調令,調回了魏國境內,並準備將整支軍隊打散,部分遣散,部分會經過甄別,歸入到幾隻燕國的常備軍當中。

但這仍然也只是主要戰鬥結束了,並不代表,吳國就迎來了和平。

相反,那些成建制崩潰的吳國軍隊,可並沒有被完全消滅光。他們的有生力量還存在,儘管大部分人都逃了,但仍然有一些,在吳國各地,分散抵抗。尤其是他們還能夠得到吳國當地人的支持,物資、人員補充上,都很充分。

而吳國很多的地方政府,也在抵抗着,至少是不合作的。

現在很明確的是,整個吳國,就處於被佔領的狀態。但各地,反抗的烽煙,一直都沒有斷絕過。燕齊聯軍,頗有些疲於奔命的意思,雖然大體上是能夠控制得住的,但卻很難當即建立起有效的統治基礎。

而燕齊聯軍內部,也有問題。

在大清洗過後,整個齊國軍隊,倒是變得很聽話、不像是最早的時候,會指示不動了。但是,很多人也在這樣的清洗之下、尤其是有親朋好友死在了清洗之中後,士氣變得低落。再加上連年的戰事、勝利之後還要長期駐紮在吳國境內,打治安戰,整個軍隊的厭戰情緒是比較嚴重的。

甚至,在齊國的內部,都已經有一些思潮、輿論出現了。

他們認爲,他們已經在戰爭之中,取得了成功。甭管這個成功,到底是怎麼得來的,總歸是贏了這總沒錯。而他們,在這場戰爭之中,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尤其是,一波大清洗,死了那麼多人……

總之,在付出了不菲的代價之後,齊國人會認爲,戰爭勝利了,也該到了收穫的時候了。在吳國維持統治的代價太大了,沒有必要那麼做,不如劫掠一波,將吳國的財富搶回去,那就已經足夠了。

這種思潮在起來之後,就算是經過了大清洗,陸氏皇族對於齊國、對於軍隊的控制力都大爲上升,也很難抑制下去。

這很正常。

如果以血腥鎮壓等手段,維繫統治、建立一個恐怖政權,那問題不大,陸氏也有這個實力,到時候你不想上也得上,逼着上就完事了。

但很顯然,陸氏不會這麼做。維持統治,不是陸氏的目標,也不是陸青的目標。統治一個仙國,那是爲了更好的統合世界的力量,不然費那個勁幹什麼?

而恐怖統治,是不能夠發展國家、充分的調動整個國家的力量的。

既然不能搞恐怖統治,那麼人家正常提提意見、表達一下看法,這都不行了?

那肯定是可以的。

所以,整個事情變得很麻煩。

而最終,經過皇帝兩兄弟的商量、包括跟陸青這位老祖溝通交流過後,相應的處理策略,也就拿了出來了。

齊國將會撤出一部分軍隊,返回國內;另外一部分,也將會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陸陸續續的撤回,同時,齊國國內會派出新的部隊,來作爲輪換。

而未來的吳國,將會受燕國統治。燕軍也會派遣一部分過來,參與鎮壓。但由於燕國的力量,絕大部分都要放在魏國之內。別看現在,魏國還算是比較老實,但這是建立在陸青的威懾力、以及燕國大軍已經佈置在魏國之內了。

但對於大燕來說,壓力還是不輕的。西邊的晉國、樑國兩者,是需要防備的,這種邊防壓力,讓燕國得投入大量的力量,守護魏國、守護本土。

被牽扯了大量的精力之後,燕國確實很難調集出一隻隊伍,長期鎮壓在魏國。

但齊國就沒有這個問題。北面是盟友燕國,西邊是剛剛被燕國拿下來的魏國,南邊也是剛剛被拿下的吳國。這樣算下來,只要吳國、魏國不亂,齊國一下子就變得無比安全。

既然如此,他們就當然有力量,是可以調集到吳國,來執行鎮壓的任務的。

那麼問題來了,一邊需要齊國人來執行鎮壓的任務,另一邊,吳國又是被燕國統治的,那齊國的好處在何?

好處在直接的利益輸送。

燕國做主,從國內、從魏國、從吳國戰場上的戰利品,分發了很大一筆,給到齊國。這部分的收益,將會由齊國的朝廷,向下分發到參戰的修士、世家手裡。衆多修士,都將得到他們的戰爭紅利,哪怕是死去者,也會有撫卹給到他們的家人、親朋、同門。

說起來,要是齊國人將吳國完完全全的劫掠一遍,收益肯定不止這點。也正因如此,齊國人,多少對此有些微詞。

但沒關係,只要能把嘴給稍微堵上一堵,那就夠了。

而至於吳國本土,他們的國號,仍舊暫時保留。但這個保留,性質就與魏國那邊,完全不一樣了。吳國境內,暫時執行軍事管制,燕齊聯軍、主要是齊軍,將會以建都爲核心,向四周,逐步、逐地的清掃。

而對於吳國恢復統治的工作,燕國也不是沒有出力。雖然,在軍事力量上,抽掉不出來太多的人手,但是在組建新的政府上,卻是能夠做很多的。

每當齊軍清掃完一處後,就由燕國從國內、混雜一些從魏國調遣而來的、從吳國本地投靠者提拔上來的人,作爲管理的官僚,來處理當地政務。

安撫當地勢力、修士、民衆,恢復秩序……

事情一步步的做,一步步的來,總歸是個解決的途徑。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租(二合一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倒黴蛋沒人能救第二百二十三章 乾了這碗酒,你就是我爹!第四十七章 取下頭顱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後還是得叫師公第三百八十二章 局勢崩壞第一百三十一章 結算獎勵第一百零二章 您真是我親爹(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宗門系統第三百三十章 都是老子的戰利品!第九十一章 修煉的感覺,真好第八十三章 咋回事?我咋啓明瞭?(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只能靠老祖宗救命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備份的時光第一百七十八章 警告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可真是個壞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百零八章 一個紅一個呆(加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爹使我驕傲第一百三十章 定下婚期第三十六章 灌毒第六十九章 薇文想贏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通牒(二合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楚魏異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成道之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陸青的分身第三百五十五章 太古冰神法典第三百五十八章 鬼面神化身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天就啓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密戰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築基巔峰第三百五十七章 繼續打,穩贏第二百零三章 神秘王座(二合一)第三百二十章 大魏北伐第四十章 殺虎第八十三章 咋回事?我咋啓明瞭?(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先忽悠再說第一百零一章 洗髓脫凡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神鵰三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埋伏反埋伏再反埋伏第三百八十四章 陸青的分身第三十八章 傳承第八十九章 我可以修煉了?第四十九章 報案第一百九十章 魔氣第三百三十五章 禪讓(感謝【淡墨畫河圖】的盟主打賞!)第三十七章 保護家族的所有第二十八章 石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陸氏太子,火天靈根第二百八十七章 明明是九星奇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仙宮倒影第二百六十四章 雲頂仙姿,乾天真身第二百四十三章 神鹿往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上長老第一百章 遼郡戰事(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時清洗第三百四十三章 陸氏皇朝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能把我一網打盡嘍?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魏合流第二百章 向礦脈下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元嬰了?第一百零一章 洗髓脫凡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力神通,星輝武器第九十四章 打造陸家品牌(加更)第四十七章 取下頭顱第二百九十五章 劫匪?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元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追兇第九十三章 雲水馬(加更)第七十一章 路走窄還是走寬?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活了一點第二百五十六章 元嬰二層第五十章 甦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副業發展,朝和啓明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上長老第四十七章 取下頭顱第二百四十四章 買一送一天靈根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舔狗了第六十七章 轉世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祖宗看着慫什麼?第一百四十三章 有長進了(加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底攻略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爹使我驕傲第二百一十五章 神鵰三兄弟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道世界鎖第三十三章 培養第三百一十二章 廷尉左監陸文恩第一百八十七章 迷靈咒第三百二十六章 陸青陪你看流星雨第九章 兄妹第三百七十七章 虛靈氣第十八章 限時兌換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築基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杖與王冠第四百一十五章 備份的時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魏投降第七十四章 白鬼南行第九十三章 雲水馬(加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個坑,埋雲霄第三百四十章 借趙老頭顱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