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
餘鋒作爲穿越者羣體中的高級技術人員,自然有資格使用勝利堡的大數據庫查詢各種秘密資料,其中也包括了各種礦藏資料在內。有關蘇門答臘島地區的礦藏信息,他也算是少數知情人之一,所以他認爲田葉友提供給星島殖民區的信息雖然談不上虛假,但起到了一定的誤導作用,讓羅傑和譚舉任對當地的工業發展前景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餘鋒對工業體系的認知程度顯然要比田葉友更爲全面,加之他自家也在經營航運,對於煤鐵之類大宗物資的運輸成本十分了解,自然很清楚如果要在這個地區建設完整工業體系的難度會有多大。
所以在給星島殖民區的回電中,餘鋒明確指出,“貴地區發展之道應結合環境條件,以礦藏開發及石化產業爲主,勿追求大而全。若做到專而精,今後前景可期。”
當然了,對於星島殖民區想要求購發動機和發電機等設備的要求,餘鋒是很樂於滿足的。既然星島給餘氏船務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的獨家待遇,那麼投桃報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考慮到當地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產油能力,燃油供應不是問題,不管是發動機還是發電機,對星島來說使用成本都會非常低。不過對於沒有什麼工業基礎的星島來說,其實還沒有大量使用電力的需求,在現階段的應用範圍也還比較有限。
但不管怎麼說,杜邁油田項目的開發是爲星島殖民區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讓這個常年未能受到足夠重視的邊陲地區總算得到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好項目。星島殖民區的開發進度要比其他海外殖民區慢得多,但杜邁油田項目的出現可以爲星島解決開發過程中最棘手的資金問題,今後羅傑和譚舉任也不用再束手束腳,可以陸續將很多擱置多年的規劃一一啓動了。
南海和爪哇海地區都有大量未經開發的區域,但過去星島殖民區受限於資金和人力,無法操作大型開發項目。如今既然好不容易將田葉友這尊大神請過來常駐,後續還將會有其他的礦產項目進入開發階段,困擾星島多年的資金問題終於有望徹底得到解決。
羅傑也終於可以翻出他數年前撰寫的《星島駐軍規劃》,一項一項地開始投入實施階段了。
與星島同級別的其他海外殖民區,目前的駐軍規模大多已經是師級編制,類似北方戰區這種戰事頻繁的前線地帶,在正規編制之外還會有騎兵營、炮兵營、兩棲營、工兵營、偵察營等獨立編制,兵力已十分可觀。
而反觀星島,雖然羅傑在很早的時候便組建了南海獨立大隊這樣的駐軍編制,並在1637年徵西行動的馬尼拉戰役之後升級爲南海獨立營,但在那之後便因爲資金和人員等客觀因素限制,駐軍規模增長速度放緩,迄今仍然停留在團級編制,兵力不到三千,遠遠落後於其他同級殖民區。
至於那些先進但價格昂貴的新式武器裝備,星島駐軍由於財力所限,也無法實現大面積列裝,只能象徵性地武裝一兩個連隊。至於海軍艦隊方面,由於新建戰船涉及的軍費數目更爲龐大,羅傑也只能堅持使用早年建造的戰船。在舟山殖民區這種富庶地方已經在自行建造並列裝蒸汽鐵甲艦的時候,星島殖民區的海軍艦隊仍有相當一部分的戰船是三零年代所建造的舊式型號。
杜邁油田項目的投產讓羅傑看到了在軍事領域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只要能得到來自國內的技術支持,星島的海軍完全有機會在下一輪的戰船更新中用上以內燃機作爲動力推進裝置的新式戰艦。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新式動力系統的使用便利程度和提供的航速都會超過現有的戰船,並且在星島殖民區的使用成本也將大大低於以煤作爲燃料的蒸汽戰艦——畢竟在此之前,星島地區所使用的煤炭都是長途跋涉從海上運來,其成本大概是各個海外殖民區當中最高的一處。
而對民政主官譚舉任來說,他接下來要實現的第一個目標非常簡單,便是利用杜邁油田項目帶來的發展契機,爲星島殖民區引入更多的移民人口。只有人口基礎上去了,星島纔會有足夠的勞動力來實現其他的規劃,其中當然也包括羅傑的擴軍計劃在內。
在此之前,星島由於地處邊陲,便成爲了重刑犯和戰俘的主要流放地之一,僅星島一地便建有數個苦役營,常年關押着數以千計的犯人。雖然這些犯人都是可以隨意驅使的廉價勞動力,但由於這些犯人的個人文化基礎往往極低,因此所能從事的任務也只能是以最簡單的體力勞動爲主,所能產出的價值其實極爲有限。
而這樣的特殊環境也使得海漢國內的民衆很難生出移民到星島殖民區的意願,哪怕星島官方提供給移民的條件絲毫不會遜色於其他殖民區,甚至在土地配額和賦稅徵收方面還有更好的優惠條件,也還是難以吸引移民到星島定居。
時至今日,星島的常住人口當中的漢人比例,也是各個海外殖民區中最低的一處,連一半都不到。就連本地的部隊當中,也有相當比例的軍人是來自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裔、泰裔、印裔,以及由奴隸販子提供的來自東非和中東地區的黑色人種,堪稱是一支多國部隊。就連羅傑自己,也經常開玩笑稱麾下部隊是一支雜牌軍。
但星島有了石化項目之後,經濟狀況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改善,地方官府也能有更多的資金來提升本地的物質生活水平,完善衛生、文教、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屆時便可用高收入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來作爲吸引漢裔移民的條件。
等人口基數達到一定的規模,星島殖民區便可慢慢洗去“罪犯流放之地”的公衆印象,以新興工業區和地區貿易樞紐的形象取而代之,從而讓治下地區回到海漢海外殖民區的發展正軌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