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2.第3362章

佐世保基地的駐軍規模如此之大,即便沒有作戰行動,要在海外養這麼多兵,每年要消耗的軍費也都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

考慮到這一點,執委會當初對是否建立這個基地還存有爭議,不過石迪文提出由東海大區承擔一定比例的開支,這個項目才得以通過執委會的審議。

東海大區既然掏了錢,那當然要物盡其用,這佐世保灣是天然深水良港,除了當作軍港使用之外,作爲貿易港也是絕佳的環境。

石迪文當初一力主張在佐世保灣建立軍事基地,也是考慮到利用這裡打造貿易港,就可以通過稅賦收入來彌補軍費開支。

爲了扶持佐世保灣早日實現貿易功能,在軍事基地建成不久,東海大區便制定了新的海貿規則,凡是海漢商家從杭州灣各個港口運輸至日本的貨物,都必須進入佐世保灣卸貨完成交割。

官方的說法是這樣做爲了便於管理跨國貿易的稅收,同時保證貨物和交易過程的安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要搶同在九州地區的長崎港生意。

德川幕府通過控制長崎港來壟斷九州地區的跨國貿易,自然是賺得盆滿鉢滿。而海漢的貿易新政出臺之後,日本商人們爲了購買海漢貨物,只能紛紛涌向佐世保灣,在這裡完成與海漢的交易。

儘管這項貿易政策看起來似乎只對海漢商傢俱有約束力,但兩國間的海上運力對比,日本海商還不及海漢同行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海漢能通過電臺跨國傳遞商品需求信息,這就導致運費成本和運輸效率存在了巨大的差距。

由日本海商自行運回國的海漢商品,其成本往往比直接在佐世保灣出售的同類商品價格更高,自運反而不如託運省錢。

而且由海漢託運貨物,從貨物始發港到佐世保灣之間的運輸風險都由海漢承擔,只需帶着錢去接貨就行了,那即便是算上在佐世保灣交易需要上繳的稅賦,也還是比自己運貨划算。

一來二去,到後來也就沒幾家日本海商自行運貨了,頂多就是船隻返回日本的時候順帶捎一些比較貴重,需要自行押運的特殊貨物。

而海漢貨物在日本的交易地點,也就此逐漸從長崎港轉移到了佐世保灣。

德川幕府雖然對此十分不滿,認爲海漢此舉是有意打壓自己的貿易渠道,但除了口頭上的抗議,也拿不出什麼實質性的反抗手段。

但即便是口頭上的抗議,也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德川幕府終究捨不得跨國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迫於無奈,也只能按照海漢制定的新規則去佐世保灣提貨。

不過在這種隱形的對抗之下,雙方的貿易情況的確是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

“今年上半年佐世保灣所完成的貿易量,相較去年下滑了三成。其中銷量下滑最大的商品,是產自南方的火柴、肥皂、打火機、玻璃餐具等工業品。”

“從佔比來看,我們跟幕府的交易額,已經從本地貿易量的六成往上,下滑到了不足五成。”

貿易主管楊天磊在向石迪文報出這些數字的時候,臉色不免有些惴惴不安。儘管貿易量的下滑有很多客觀原因,但如果上司追究起來,他這個主管貿易的官員肯定得承擔相應的責任。石迪文面無表情地問道:“那除開幕府,九州本地的貿易情況如何?”

楊天磊連忙應道:“九州本地的貿易量倒是比去年有所上升,而且來佐世保灣開設商業機構的日本商人,如今也是以九州本地居多。但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購買力,的確還沒法跟幕府相提並論。”

九州各藩的領地七零八碎,人口規模有限,真正有實力的藩國屈指可數,石迪文其實也不太指望能靠本地的經濟增長填補幕府留下缺口。

但這樣的不利局面,反倒是讓他更篤定自己的想法。-

既然幕府的購買力已經在下滑了,那就必須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來對其進行刺激。

一旦戰爭爆發,普通商品可以放到一邊,但軍火就不能不買了。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到時候不愁德川幕府把老本掏出來採購軍火。

簡單過問了貿易情況之後,接着便是元文棟彙報本地的民政情況。

目前佐世保灣除基地內的駐軍部隊之外,還有駐軍家屬三千餘人,以及兩千多近幾年從國內遷過來的移民。

如果再算上主動遷入佐世保灣定居的九州本地人,如今在海漢轄區內的常駐人口已經超過兩萬了。而這個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九州地區大部分藩國的所轄人口。

“今年上半年,佐世保灣轄區新落戶二百零七戶,其中從國內遷來的有四十七戶,其餘均爲本地人氏。去年新入籍的日裔歸化民有七百零散人,目前尚有申請入籍待批的本地人氏一千一百三十六人。”

元文棟一邊彙報,一邊小心觀察石迪文臉色,見他面色稍霽,這才稍稍放鬆了一些。

人口方面的增長數字,顯然是要大大好於貿易領域的狀況。儘管某些大名意識到人口流失的風險,已經開始限制民衆遷入佐世保灣,但仍會有本地人以各種方式來到這裡定居。

其中甚至不乏有一些落魄武士,主動來這裡投靠海漢,希望能以賣命的方式換一個好前程。

石迪文聽完人口數據之後,不置可否地繼續問道:“農業方面的情況如何?”

元文棟應道:“今年上半年新開墾農田一千七百畝,其中七成是種植水稻,夏糧收成已超過基地一年的消耗。目前基地內庫存糧食還有八十多萬斤,加上本地還有漁業和牧業,只要不發生天災人禍,我們今後也無需再從國內運糧了。”

石迪文點點頭道:“只有糧食供應充足,本地人才會願意投靠我們。但歸化民這個身份,也不能給得太容易,你們審批入籍的時候多用些心思鑑別,不要什麼人都一股腦地收進來。須知想來我們這裡混口飯吃的,除了本地的農民,也會有幕府的探子。”

3007.第3007章第九百九十一章 整體差距第1088章 福山縣城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3269.第3269章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212章 駐廣辦的改造工程3407.第3407章2622.第2622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299章 武裝押運的背後3082.第3082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3181.第3181章第1983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1499章 炫耀武力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第1639章 速戰速決3318.第3318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3009.第3009章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七百三十九章 局勢未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2205章第1370章 蠶食2768.第2768章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3156.第3156章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970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3359.第3359章第3461章2693.第2693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3087.第3087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2568.第2568章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3193.第3193章3400.第3400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3443章3038.第3038章第1038章 後撤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986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292章 貿易談判(一)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2889.第2889章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3章 分工合作第1239章 戰事來臨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2245章2923.第2923章2928.第2928章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921章3011.第3011章第1298章 海上打靶2643.第2643章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1404章 去遼東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1427章 春季攻勢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3265.第3265章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3352.第3352章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1197章 屈服3327.第3327章第1477章 定心丸第3466章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3456章第2149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2511.第2511章第1051章 前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