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

在出發的前一天,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消息的許裕拙匆匆趕到指揮部,要求派人加入考察船隊。錢天敦本想推說額定載員已滿,不便再加人上船,但許裕拙卻似乎料到了錢天敦會找這樣的藉口,主動提出可以自行派船加入,費用和補給都無需海漢負責。

許裕拙之所以如此積極地要參與到考察任務中來,自然也是因爲在長期的接觸中摸透了海漢人的行事習慣。這種所謂的考察活動在許裕拙看來,就是海漢人已經在準備對下一處目標動手了。而這樣的行動之後往往就是伴隨着一系列的工程建設和商業開發,未來能從中獲得的利益是值得期許的。

上一個範例就是海漢在臺灣島的行動,當時海漢在偵察臺南地區時並未知會福建官府,結果這導致後來福建方面在臺南高雄港的開發過程中陷入一系列的被動,險些被廣東同行擠出了這個新興貿易港的競爭隊列。自那以後,福建官方對於海漢的所謂“考察”、“勘探”等等活動就十分上心了,只要有風聲必定會申請參與,爲的就是避免再錯過機會。參與這類行動的一點花銷比起日後可能獲得的收益,實在算不了什麼。

錢天敦對此也是哭笑不得,雖說許裕拙的判斷沒錯,但海漢即便下一步要北上估計也得等上一年半載,待舟山形勢平定之後才能行動。否則這個基地都不穩固,又如何供應下一處據點的早期開發所需。許裕拙唯恐錯過發財機會,卻不知這次的投入估計要等上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看到回本的希望了。

錢天敦拗不過許裕拙,最後還是給了他一人名額。這次北上考察算是軍事行動,也不方便帶太多不相干的人同行,去一個人代表許家看看當地情況就足夠了。

許裕拙安排的人選倒是不陌生,就是許家安排在寧波的暗樁許克。許克常年生活在海邊,航海技能也還不錯,記個航路肯定問題不大。而且他並非軍中人員,跟隨海漢民團行動,身份也不那麼敏感。海漢逐步搞定寧波官府之後,他在舟山島上就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了,所以許裕拙乾脆安排他跟着走一趟北邊,看看那邊有什麼好東西。

七月二十日晨,由四艘船組成的船隊緩緩駛離定海港碼頭。這支船隊的目的地是對外保密的,爲了避免引起外界過多的關注,錢天敦和石迪文都沒有出現在碼頭送行,只讓高橋南代表指揮部出面跑了一趟。

按照海軍所制定的航線,這支船隊將先造訪九州島西岸,然後一路向北經朝鮮海峽前往濟州島,最後向西返回大明海岸。船隊在武森的指揮下向東沿舟山島海岸線駛過崎頭洋,然後由普瀋水道在沈家門漁港和普陀山之間穿出,駛入東海。

從這裡至日本九州島南端的鹿兒島灣大約有五百海里航程,中途基本沒有可供補給的島礁或港口。爲了能夠在抵達當地後確認位置,這次隨船隊出發的還有一名隸屬於特戰營的日本籍歸化民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的老家便在日本九州的熊本城,而他的出身沒有高橋南那麼好,連低級武士的身份都不具備,名字也僅僅只是來自當地地名和家中兄弟排位。不過他的運氣倒也不差,高橋南將他推薦到指揮部的時候很是不忿,這種回鄉探親的機會或許一生中也就這麼一次了,但高橋南自己卻因爲軍務在身而無法成行,只能推薦了同爲日本出身的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自己對於這次有機會返回九州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他當初在家鄉的境遇並不是太好,否則也不會流落到海外。至於說衣錦還鄉這種想法更是絲毫沒有,他在民團裡待的時間跟高橋南差不多,如果能像高橋南這樣混到營長統領這支部隊,那可能還有點驕傲的資本,但他現在僅僅只是一個副連長,而且船隊中還有陳一鑫這位年輕的首長坐鎮,只能老老實實做人。

天草四郎只希望這趟任務能夠順順利利地完成不要出岔子,回來之後指揮部肯定是會向軍委報功的,到時候或許有機會在自己的從軍履歷中添上一筆,說不定現在這副連長的職位就因此而轉正了。

同樣也是歸化軍官身份的武森,在此時的心情卻有些不同。他是在1629年順化戰役中被俘,後來才歸順海漢,但他在軍中的升遷速度卻一點也沒有因爲曾經的敵軍將領身份而受影響。這次石迪文大膽將考察船隊的航行指揮權交給了他,也充分體現了海漢軍方高層對他的信任。這次的目的地對武森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海域,所以他也憋着一股勁要在陳一鑫面前好好表現表現,證明自己的能力足以指揮一支艦隊在陌生區域執行任務。

出發四天後,船隊前方海面終於出現了一個島嶼,經過天草四郎的辨認後,確認這是名爲黑島的無人島,從這裡到鹿兒島灣的航程,也就只有不足五十海里了。武森暗暗鬆了一口氣,這四天的海上航行基本沒有偏離預定的航線,幾乎是從舟山劃了一條直線連接到九州島南端的鹿兒島灣,他這個指揮官的作用也算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相較於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海漢艦隊,他們的盟友葡萄牙人對於這裡肯定更爲熟悉。1543年葡萄牙人就來到了鹿兒島灣以南的種子島落腳,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將西方的火槍和宗教傳入了日本。雖然日本的鎖國政策已經執行了很長時間,並且九州地區對西方宗教的禁止令也頒佈多年,但據說目前仍有一些葡萄牙人定居在種子島上,做一些已經被江戶幕府明令禁止的走私生意。

按照天草四郎提供的信息,當地官方對於海外來客的態度並不是非常友善,所以船隊並沒有急於駛入鹿兒島灣,而是在九州最南端的佐多岬附近找到一處漁港停靠。

這個地方的海岸上有一處小漁村,或許是這裡的人見過了從西方來的葡萄牙人,所以他們看到海漢船隊這幾艘大船的時候並沒有顯得驚慌失措。

由於海岸邊的水深不夠讓船隊直接靠岸,武森下令在距離海岸約莫百米的地方下錨,然後從船上放下小艇,讓天草四郎帶隊划船上岸向當地人購買補給。

這個村落座落在臨海山坳中,總共也就二十來戶人家,人口還不足百人,所能提供的補給品也極爲有限,除了淡水、海鮮,就只有一點青菜,窮得連家禽家畜都沒有。

在天草四郎確定岸上安全之後,陳一鑫也乘坐小艇登上了陸地。他在穿越之前並沒有到過日本,這次也是他第一次踏足這個島國的土地,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新鮮感。不過這地方實在沒什麼可考察的,村民的境況讓陳一鑫不僅回憶起了六年前在勝利港登陸時看到的情形,那時候的榆林漁村也差不多就是這般模樣。

村民對於這羣陌生人的到來並不排斥,因爲這些訪客非常豪氣,隨手拿出來的都是銀錠。村長拿了銀子之後,歡天喜地的動員村民趕緊去替這些有錢的大爺們置辦補給品。

船隊只在這裡歇了一晚,第二天便啓程出發,沿着大隅半島西側海岸向北行進。不過船隊並沒有打算深入鹿兒島灣,到薩摩半島南端便折轉向西,從鹿兒島灣入海口橫切過去。鹿兒島地區並不是此次考察的重點,陳一鑫也不打算在這裡耗費寶貴的時間,路過順便覈對一下地圖上的海岸線變化就足夠了。

九州島南端這一片地區都是屬於薩摩藩的領地,這也是幕府時期的西南大蕃之一。薩摩藩不但控制了鹿兒島地區,就連南邊的琉球王國在這個時期也是處於薩摩藩的掌控之下。不過控制琉球的原因倒不是薩摩藩貪圖那點海上的土地,而是因爲江戶幕府執行鎖國政策,薩摩藩想要與隔海的大明交易,又不能公開與幕府對着幹,就拿琉球作爲掩護,以其作爲對大明貿易的窗口。

不過此次的考察行程中並不包括南方的琉球羣島在內,對於九州地區的考察重點還是在北部的長崎、佐世保、平戶及五島列島這幾個地點。

從九州島南端到長崎港,有近百海里的航程。船隊爲了考察沿岸狀況特地放慢了航速,所以這段航程用了近兩天的時間才走完。

長崎位於九州島西海岸,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的對外門戶,早在隋唐時期,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僧人,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出發前往中國。到了明代,中國沿海地區的海商也大量前往日本經商。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與荷蘭人也先後抵達了這裡,開始與日本達成貿易關係。從17世紀開始,江戶幕府逐步限制外國船隻的貿易場所,到1635年,也就是兩年之後,長崎就將成爲日本唯一的對外貿易港,並且在此後的近兩個世紀中延續這種獨一無二的地位。當然了,由於這個時空多了海漢這羣穿越者的加入,或許日本未來的走勢就不會再和原來的歷史軌跡一模一樣了。

“長崎是一個有很多不同面貌的港口城市,會在當地看到唐人町,孔子廟,也會有西方的教堂,說起來跟廣東的濠鏡澳,舟山的老雙嶼港比較相似。”天草四郎在航程中向陳一鑫介紹長崎當地的狀況,他曾經在長崎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對當地也比較熟悉。各國的海商和水手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使得長崎當地的風土人情都呈現出獨特的多元化態勢。

當船隊駛入長崎灣,陳一鑫就更爲直觀地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爲何會成爲長期以來各國水手海商的共同選擇,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長條狀港灣的確是條件上佳的天然良港。以軍事眼光來看,港灣入口處兩岸的鉗形高地也是絕佳的防禦地形,只需架上數門火炮,就可以完全封鎖港區的出入航道。如果讓海軍和海運部那些激進分子看到,肯定立刻就會叫囂要把這裡佔下來。

作爲一個彙集了各國商人的綜合貿易港,這裡對於外來者的態度倒是很友善,這支海漢船隊駛入港灣後,也並沒有引發任何混亂。不過岸邊金髮碧眼的歐洲水手看到桅杆上的紅藍雙色旗之後,都是難掩臉上的吃驚神色,想必他們也是很詫異於會在這裡看到海漢的帆船出現。有腦子轉得快的人,大概已經在盤算海漢人出現在這裡的真實目的了。

碼頭上有專人將他們引入到一處空着的泊位靠岸,然後港口管理人員登船向他們詢問了來此的目的,並作了記錄。此外在這裡使用碼頭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停靠費用,陳一鑫便讓人先繳了三天,因爲這個地方需要多逗留一點時間進行考察。

陳一鑫在一羣護衛的簇擁下剛下到岸上,便有一幫本地人圍了過來。他們倒不是來乞討要錢的,而是請求新來的商人老爺僱傭他們其中之一當本地嚮導。陳一鑫也懶得理會這些瑣碎的事情,便將其交給了天草四郎處理。

天草四郎雖然在長崎生活過一段時間,但那已經是多年之前的事情,對於這裡的現狀,他也不敢說比這些本地人更清楚。不過他還是很謹慎地先問了一下價錢,基本上都是一錢銀子一天,也有那麼一兩個號稱自己有特殊關係,可以替他們給本地官員傳話的傢伙,喊價三錢銀子一天。

天草四郎心知這些喊高價的人有可能只是在吹牛,就打算從報價低的人中間僱一個,不過陳一鑫卻阻止了他的做法:“就僱價格高,有幾個僱幾個,我們不差這點錢。”

天草四郎雖然不明其意,但還是照着陳一鑫的意思做了。

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2008章第1145章 進退維谷3179.第3179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1504章 強力手段第2048章第2071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3168.第3168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福建局勢3053.第3053章2818.第2818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018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第1894章 學習方向3311.第3311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705章 意見分歧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215章 交換情報2975.第2975章第1053章 老闆駕到2824.第2824章3077.第3077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2098章第66章 火炮(五)2395.第2395章第264章 武裝遊行2793.第2793章2538.第2538章2435.第2435章第1227章 繼續培訓第1962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180章 地第2077章第2015章3398.第3398章第54章 崖州城(一)2874.第2874章第2127章第24章 勞改營(二)2494.第2494章第1160章 保護傘2981.第2981章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2717.第2717章2476.第2476章3326.第3326章3173.第3173章第3425章第九百三十二章 解決手段第七百三十五章 城破第1578章 有得有失第212章 駐廣辦的改造工程第2265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3238.第3238章第343章 強行冤大頭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3249.第3249章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2580.第2580章2656.第2656章2800.第2800章2428.第2428章第1457章 回遷遼東第2140章3140.第3140章第2079章第2005章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1600章 好事多磨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1508章 利益輸送3386.第3386章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205章 父子對話3264.第3264章3026.第3026章第2154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門中人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