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了家口,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大了,顯然靠在學校每月七元錢的工資收入是遠遠不夠的,高雲就想着怎樣增加家庭的收入。
下午下學後,高雲去胡村小學找胡章玩。
胡章正想回家呢,一看高雲來了,就回到住室,兩個人就聊起來。胡章和高雲一樣,結婚剛添一個男孩,也想搞點什麼,還沒想好呢,高雲就來了。
“我看養雞可以。”胡章說。
“會怎樣啊?好養不好養?”高雲心裡沒數。
“和咱平時家裡養雞差不多,我問過。就是要養品種雞,產蛋勤,蛋個大,要餵養飼料。”
“聽說有人養雞,遇到雞瘟,一下子全死了。”高雲有點擔心。
“重要的是防疫。我心裡也沒數,要不,咱少養一些,試試看。”胡章說。
“也中。咱就先養一百隻,看看合適,再增加不遲。”
隔了一天兩個人一起到小店孵化場,每人買了一百隻“星雜288”品種雞仔。到家,趕緊飲高錳酸鉀水,進行雞舍消毒。又去買了飼料和雞防成疫疫苗,到家一隻一隻注射,又好忙了一陣。
每天觀察,檢查,定期消毒。儘管這樣,到產蛋時成活的也就六十多隻,與心裡的標準還是差一段距離的。
看着雞仔一天一天長大,一家人都很高興,剛入秋,有幾隻雞開始產蛋了。聽着母雞“咯噠……咯噠……”的報喜聲,一家人高興極了。晚上,狠狠心炒了幾個雞蛋改善改善了生活。
媽媽老實巴交的一個農村婦女,竟然轉身一變成了生意人。
有雞蛋了,怎麼賣?什麼價錢?
高雲說“一角一個。”媽媽說:“太貴了吧?”
最後在高雲的堅持下,就按一角一個賣了。
經過養雞,可以解決零花錢的問題,但要辦點大一點的事,是遠遠不夠的。高雲胡章兩個人從《河南科技報》上發現,養蚯蚓、養蠍子、養天麻都可以賺大錢,就商量試試。
知道小寺村的杜慶老師養蚯蚓發財了。現在賣種蚯蚓,15元一千條。大家就去買了一千隻。回來,倒到糞堆上,過了一段時間,翻翻看看,“啊”到處都是蚯蚓了,繁殖真的很快!
有了蚯蚓,銷出去才能換錢啊。可是去哪裡銷啊?給杜老師打電話,他不要,也不知道那裡要。沒辦法,只好給雞加餐了。
爲了養蠍子,高雲和辛萍到秦窪收蠍子,一毛錢一隻,收了幾百只。在西廂房裡壘了池子,池子四周用水泥抹光,鋪上塑料紙防止蠍子爬出來。中間用老房瓦流出間隙碼出來,讓蠍子可以隱藏和活動。用石子放在盤子里加上一點水,供蠍子飲用。一切安排好,就將蠍子放進去了。關好門,掛上門簾以保溫,遮擋光線。
可是,蠍子吃什麼呢?放進去的麩皮,幾天了看看還是那麼多,看不到食用的痕跡。怎麼辦?
查資料、聽廣播、看報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河南農民報》看到一篇報道:沁陽縣蠍子種植大戶張忠全免費培訓蠍子養殖技術。同時還有一個報道,沁陽縣河曲鄉玉米制糖稀也免費培訓技術。高、胡二人已聯繫,決定暑假放假到沁陽去。
暑假到了,兩個人每人一元八角車費坐車到了洛陽。由於囊中羞澀,商量扒火車去沁陽。從洛陽小北門進了車站,就在車軌之間兜圈子,進行打聽。從站務人員那裡知道那些車軌是往那個方向的後,看到往北的車軌上有一列貨車。趁人沒注意,就扒上去跳到車廂裡。過了一段時間,有了振動,隨着“嗚”的一聲鳴叫,貨車“哐咚、哐咚”着出發了。
貨車到那裡會停?會不會把我們一路往北拉去?兩個人都緊張起來。看着車過了黃河,又“吭哧、吭哧”的爬坡,前面好像是一個城市。
感覺車慢下來了,“哐咚、哐咚,咚。”車終於停下來了,兩個人就急忙從車廂裡翻出來,下了火車。
這是濟源附近。兩個人一商量,走。就一路向東,瞄準沁陽的方向出發了。
七月的天,悶熱極了,走了幾個小時的路,又急又餓,實在不能忍受。看到前邊有家果園種着番茄,就打算去買點吃。
“老闆,實在太渴了,買點番茄吃。”
“好,你們自己摘吧。”
兩個人也顧不着那麼多了,摘着就吃。吃的差不多了,又摘了幾個提着,讓老闆算價錢。
“我看你們確實渴了,走吧,不要錢。”
“那怎麼行?”胡章說。
“你們去哪裡啊?這麼熱的天。”老闆說。
“沁陽縣城。”
“哎呀,遠着哩,還有八九十里呢。真的不要錢。”兩個人感謝着,出了菜園,繼續出發了。到了天黑的時候,來到了一個叫作“王曲鄉”的小鎮。住哪裡呢?轉了一圈,沒有合適的地方。至於賓館什麼的,就沒有想去住,缺錢啊,不捨得。大熱天,男子漢,哪裡都能將就一晚。
轉着來到了鄉政府。這裡乾乾淨淨的,花壇的圍欄上面有一尺多寬,正好可以睡下人的。兩個人就頭頂着頭露宿在圍欄上了。
半夜,突然感覺有人邊推邊喊,兩個人就急忙站了起來。
“您是哪裡的?來會議室來。”那人說。
兩個人就把去王曲鄉這邊學習玉米制糖稀的事說了一遍。
聽了說明,秘書到辦公室做了彙報,領導讓安排兩個人休息。秘書聯繫招待室管理員,管理員回家裡,沒辦法就安排在會議室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兩個人想不在麻煩鄉里,就起牀問路坐車去看製糖稀的地方去了。到肖村村口,找到製糖稀的地方,對方說原來免費學習的班已經結束了。現在學習是要付費的。然後就打聽兩個人和鄉長是什麼關係?兩個人說沒有關係,對方不信。原來,早上秘書到會議室一看沒人,就和鄉長做了彙報。鄉長就判斷兩個人一定是直接去了。就打過來電話,要認真接待,妥善安排。所以,這裡,兩個人於是說沒有關係,廠裡就愈是不相信。想方設法想套出關係來。
兩個人手裡沒錢,看廠裡的想法很多,都沒有了什麼興趣,就決定去縣城找張忠全學習養蠍子去。
等兩個人趕到張忠全這裡,也已經快中午了。經詢問,養蠍子是要用黃粉蟲做飼料的。因此,養蠍子,就得養黃粉蟲,養黃粉蟲和買黃粉蟲都是要掏錢的。一路走來,受盡了苦,到了實地落實都和報紙報道的不符,一種上當的感覺油然而生。好在已經知道蠍子是吃黃粉蟲的,至於黃粉蟲如何養,回去再說吧。
來到街上時間不長,看到一輛有“洛陽——新鄉”標誌的車往洛陽方向行來,就急忙攔車等車而回。
眨眼過去了兩個月,汝陽縣科技局宣傳種天麻的事,由科技局免費負責技術培訓,只需到靳村鄉靳村購買點天麻菌種和天麻就可以。想着這是縣裡推薦的,應該是保險的。
星期日早上六點,天還不亮呢。高雲就起牀騎着自行車出發了,不到九點就到了天麻種植場地。買了三十元的天麻和有菌絲的木塊,將木塊綁在自行車行李架上,就開始返回了。
出靳村走到一個好像水庫的地方,走着走着感覺不對,下來一看,發現前輪車胎炸爛了,車子裡沒有了氣。這裡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沒有辦法只好推着走。推着走也走不成,只好把車子倒過來推。就這樣,緊推,慢推,到楊坪的村子已經是下午六點左右了,冬天天短,天已經暗下來。
街旁還有吃過飯的村民在聊天,看到高雲推着車子過來,紛紛打招呼詢問。
“哎呀,這麼晚了,往哪裡去?阿牛,你家還有飯沒有?”
“沒有了啊。”
“老青,您家還有飯沒有?”
“沒有了。我疙瘩弟兄倆剛回來,應該有飯。夥計,你就住他家吧?”
山裡人善良好客。因爲他們知道從這裡下去只有到斜紋河了,可這一段還有好遠呢。隨着大家一起到了疙瘩家。
疙瘩兩個弟兄都是單身,住着三間房子。紅薯玉米糝,家常飯,兩個人把飯均開三個人吃了。晚上三個人就湊合着擠在一起睡了一夜。天剛泛明,高雲就起來打了個招呼出發了。
山路上,寒風吹着,然而高雲卻滿身是汗。一路都是下坡,但控車實在是不容易,拿捏得不行。
快十點的時候,過了斜紋河到了公路邊。一步也不想走了,就坐在路邊等公交車。十點過一點,車來了。將車子、菌塊等拉到車頂,在行李架上綁好下來,坐在車上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到家將菌塊、天麻按照要求擺好,灑了水,掩好了土,就靜等天麻繁殖了。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一年過去了。儘管按照要求定時灑水,定時除草,說得開花也沒見到,這天下午就把天麻扒出來了。木塊上的菌絲左纏右繞,密密麻麻,再看天麻,也有幾顆,雖然有兩顆長得也可以,但總得分量和栽種時也沒有多多少。收集好天麻,這個工程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