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民老師原來在望嵩鄉中工作,年輕有爲,有志有謀,教的英語課,深受學生好評和喜愛。鄉中張校長原來打算要提拔重用的,結果到最後一刻改變了主意,郭老師很生氣,讓人聯繫,想到村中這邊來。高雲詢問了張校長和教辦高老師,大家都沒有意見,同意調郭老師到村中來。
高雲去和郭民見面,郭民又有點猶豫。到第二天,郭民才下定決心。高雲推了人力車去幫忙把行李拉過來。
郭老師準備結婚,但老家不想回,望嵩這裡也沒有地方,高雲就將學校房子調了兩間,作爲新房,安排操辦了婚禮。
李強老師,原來在陽縣農技校工作,據說獸醫一科還是有些名聲的。可能張揚的個性吧,農技校不喜歡,將其調回望嵩教育。
教育辦高老師晚飯後帶着李強老師來到村中,一見面:“老弟,給你送來一個干將。”回頭給雙方做了介紹。對於李強,高雲並不認識,但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從心裡並不喜歡。教辦高老師如此做法,高雲心裡很是不快。但生米煮成熟飯,只好接受了。
獸醫專科,在望嵩村中是沒有用武之地的。沒有辦法,就安排李強到被套廠工作了,算是給田老師打幫手了。
這天,李強、趙明、郭民都在高雲辦公室閒聊,提到了有些學生家境困難的事,看學校能不能給以救濟一下。
高雲想,如果是個別學生,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學生多,就不成了。因爲學校那時是沒有經費的,村中也是勤工儉學搞得好,經濟上的壓力稍微小點。要是有一個長效的機制,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就好了。
大家就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郭民說:“可以搞個基金的形式”。
“對!搞個教育基金會。”李強也贊成。
“那這個基金從那裡籌集呢?”高雲提出了問題。
“這樣咱去找找咱村那些做企業的人,看他們能不能捐一些,然後再把這樣籌到的錢存起來,每年用利息資助貧困學生。”
“好!就這樣定。”高雲拍板決定。
“趙老師,你負責這個事,李強老師你原來在農技校,接觸社會人員多,多做些這方面的工作。大家也都幫着,需要我的時候,我也參加。”
教育獎學基金會的籌備小組成立了。
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公佈了創辦“教育獎學基金會”的決定,討論擬定了尋求捐款人員名單,編寫了募捐倡議書,進行散發和郵寄,安排了具體的募捐流程。在半年多時間了,募捐了十多萬元,存到了望嵩鄉財政基金會。
李強又起草了《望嵩村教學獎勵基金會章程》規範了資金的籌集、資金的管理、基金會的機構與運營等方面的內容。其中,關於常務理事的規定引起了高雲的注意。“基金會常務理事設二人,一人爲發起人李強;另一人爲望嵩村中在任校長,離職即失去資格。”感覺到其指向性比較明顯。轉而一想,也沒有什麼,自己也斷不會在別處工作,還來拉扯這裡的事,就一字沒改的交給李強打印、宣佈了。
這個基金會發揮了兩次作用,高雲也參加了第一次的發獎儀式,後因調往望嵩二中任校長,也就沒再過問了。
後來聽說,由於望嵩鄉基金會倒閉,望嵩教育獎勵基金會的存款也成了死賬,提取利息資助學生也不可能了。
隨着學校期末考試結束,望嵩村中教育質量的提高,再一次得到證明。現在要求從村中轉到鄉中的現象沒有了,甚至出現學生迴流。
三年來,望嵩村初中來了一個脫胎換骨,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勤工儉學得到很大發展;體育、文藝工作更加紮實;更主要的是學校學生想學、教師愛教的氛圍已經形成。
望嵩村中的改變,證明了事在人爲、羣衆是真正的英雄的道理,
然而,一村兩校的佈局,造成了各種資源的分散使用,不適合望嵩教育的長遠發展。望嵩村同望嵩鄉政府進行了多次協商,準備將兩所學校合併,以優化教學資源的使用。
望嵩鄉政府同時決定撤銷龍村初中,將其合併到下廟初中(即望嵩二中)。學校領導也進行了調整。
望嵩鎮姚慧副鎮長辦公室,姚鎮長和高雲談了工作調動的事:調高雲去望嵩二中擔任校長,兼任望嵩教育總支河南片黨支部書記。要求接受龍村初中的所有師生,組建新的領導班子,儘快開展工作。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建業不懼重重苦 心底無私敢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