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採用塑料製造還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大名鼎鼎的f18就大規模的使用了複合材料,被美國海軍飛行員稱之爲爲“塑料蟲子”。
但楊輝提出的就要個更加簡單、更加粗暴一些,直接用世面上普通的工程塑料製造部分機體,這倒是前所未聞,若是能夠成功使用,飛機在重量、成本上都將有很大的降低。
但現在只是初步設想,具體的情況沒有做測試誰也不知道,也就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是默默的看着楊輝,想要聽聽楊輝還有什麼驚人之語。
在楊輝記憶庫中,各種成熟的設計經驗數不勝數,停下來思考一番纔想起,在發動機的選擇上似乎也是比較糾結的。
小型偵查無人機,肯定是不能使用航模所採用的渦噴發動機,航模上的那發動機放在軍用無人機上完全就是笑話,楊輝自己都不好意思。
“那就再說說發動機的選擇,我們這款無人機肯定是螺旋槳發動機,這就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採用小型活塞發動機,第二種選擇是採用汪克爾轉子發動機。”
使用小型活塞發動機做動力,這是小型低速無人機使用的比較多的方案,相對而言比較成熟,是很不錯的選擇。
另外一種就是汪克爾轉子發動機,光是聽起來就感覺相當陌生,平常人幾乎就沒怎麼聽說過,就算是這款發動機直譯出它的中文名之後,知道這種發動機的人依然寥寥無幾。
汪克爾發動機又被稱爲轉子發動機,這裡的轉子和渦輪噴氣式航空發動機中的轉子又不一樣,渦噴發動機屬於透平機械,是典型的外燃機,而汪克爾轉子發動機這東西卻是內燃機,這兩種東西有本質的區別。
這種內燃轉子發動機好處挺多,首先是體積比較小,只有活塞發動機的三分之二;再就是重量輕,運行平穩;最後是結構簡單。直接扔掉連桿配氣機構;同樣功率下運轉轉速只需要達到活塞式發動機的三分之一就夠了,從而大大的提高了發動機的可靠和耐久性質。
缺點則是耗油比活塞式發動機高上那麼一點,但和航空發動機上使用的活塞式發動機比起來就沒什麼區別了。
轉子發動機在二戰結束後研發出來,當時還引起了一番注意。比如馬自達就把這東西用在汽車上面,但進過幾十年的研究摸索,最後發現這種發動機最適合的地方還是小型無人機。
光是轉子發動機運轉平穩這一點就可以在無人機上大放異彩,發動機運轉平穩,振動小。就能有效延長機體使用壽命,還可以改善傳感裝置的性能,提供更清晰的圖像,這對於一款以偵查爲使命的無人機來說簡直就是天籟。
內燃轉子發動機廣泛的使用在美、德、英、以色列等國家的:哈比、赫爾墨斯、影子200等等無人機上,並取得巨大的成功,後來就連共和國也眼熱,也研製了這種發動機:cys-208rt。
現在的楊輝準備提前把主意達到這種發動機上面,要自己研製是可以的,低價引進這種還不太被軍用無人機重視的發動機也行,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在楊輝提出了自己在發動機選擇方面的意見之後。居然有人知道這種德國人在戰後發明的發動機在,在思考一番之後,馬上就把頭點的飛起。
“在無人機上使用轉子發動機,這肯定要比使用傳統的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要好,我看這種發動機在無人機上面使用的潛力巨大,可以花錢投入。”
聽到有人支持自己,楊輝倒是多看了這位原本只是負責航模發動機改進的技術人員,現在這位搞不好就是基地除了自己以外,對轉子發動機最熟悉的人,倒是可以培養一下。
有人力挺楊輝的提出的轉子發動機。這讓其他對轉子發動機不瞭解,甚至聽都沒聽說過的幾人面面相覷。這轉子發動機到底是什麼東西,爲什麼這麼有吸引力,下去之後應該找資料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教授默默地點,頭表示明白:“你說的這轉子發動機我不懂,不過看這位同志的反應,這種發動機確實有獨到之處。這樣吧,我把西工大無人機研究所的聯繫方式給你們,我是不管機體研製的。這邊的電傳飛控控制率編寫離不開人手。”
話說完,教授就在紙上刷刷的寫下一串電話號碼,隨手遞給楊輝。然後轉身離開,顯得匆匆忙忙,留下楊輝和幾位無人機研製組骨幹成員。
教授走了,現在需要再從新安排工作,聯繫西工大無人機研究所的事,被楊輝光榮的交給了楊月這位無人機項目組長。
一本正經的對楊月囑咐着:“楊月同志,以前你是航模項目負責人,所以現在的無人機項目也該是你負責,聯繫西工大那邊的事就交給你,無人機的氣動設計方面,我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爭取拿出不錯的氣動外形設計。”
將聯繫合作方的任務安排好,楊輝獨自一人離開,又往一所氣動組走過去,現在無人機研製組還真就拿不出一位會專門玩兒氣動設計的人才。
一路上回想着所有的小型偵查無人機氣動設計,若是單說拿出像樣的無人機氣動設計,楊輝完全可以順手抄來,但現在必須要考慮到更多的地方,比如技術的繼承方面,同時還要和先進技術的預研相結合,這就相當考驗統籌策劃能力。
一路上左思右想,發現在無人機的氣動設計上,唯一可以做到和有人機有技術重合的地方也就是垂尾的設計,單垂尾?雙垂尾、亦或是更加變態的三垂尾、四垂尾。
這些統統都可以,但最適合西南科工採用的還是雙垂尾設計,單單是雙垂尾設計還不夠,楊輝要一步到位,直接進入到v型外傾雙垂尾。
西南科工和諾斯羅普的合作已經是比較深入,來自諾斯羅普的外傾式雙垂尾技術也到了西南科工,有了這些資料,在這次的無人機氣動設計中又能免去很多的麻煩。
“劉軍,你們策劃的大邊條翼技術驗證機進度怎樣?能不能抽出些人手,把剛剛運到基地的外傾式雙垂尾技術好好研究一下,我們現在有一款新飛機可以採用這技術,也算是給你們練手,用以加快技術消化吸收速度。”
聽到有這樣的好事,劉軍怎麼能不高興,雖然現在的大邊條翼技術驗證機研製很緊,但抽調人手加上風洞所在地的技術人員,開始研究消化新到手的垂尾技術絕對可行。
“當然,只要公司有需要,我們這邊可以抽調出十五人出來,加上諾斯羅普移交的技術資料,我們可以開始研究,就是時間上比較脫一點,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對了,剛纔說的新項目能透露一點嗎?”
看到劉軍求知的眼神,楊輝也不忍瞞他,劉軍已經是西南科工的技術骨幹,新的無人機氣動設計少不了要用上劉軍。
“沒什麼保密的,就只是一款大號的航模而已,我們有了些新的想法,可以在這上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