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因地制宜

採用早期的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機翼,f18這條塑料蟲子實現了很好的減重,但要說實現對飛機的減重,其實還有很多的其他方法。

同樣是從材料方面下手,除了複合材料替代鋁鎂合金,還可以採用鋁鋰合金實現同樣的效果。

通過對鋁鋰合金的研究表明,使用鋁鋰合金和鋁鎂合金製造相同的金屬件,鋁鋰合金可以減少約百分之十到百分十五的重量。

這樣的減重效果比起復合材料的減重效果一點兒也不會弱,甚至因爲鋁鋰合金可以全面替換掉幾乎所有的鋁鎂合金,對於整機的綜合減重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畢竟複合材料在飛機的製造中還沒法大規模使用,機身的很多地方依然要使用傳統的鋁合金金屬製造。

這就是說,若是有了鋁鋰合金製造新殲,帶來的減重重量甚至要很多一些,1噸甚至1.5噸都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楊輝準備用來替代f18複合材料減重的方案,要說起來也絕對是大有可爲。因爲早在84年的時候,西南科工就投入大量資金在鋁鋰合金的研製中。

現在的研製成果已經初步出來了,製造出第二代鋁鋰合金已經可以投入使用,再加把勁兒多投入一些,用上幾年時間,拿出國際鋁業巨頭在83年巴基航展上宣佈研製成功的第三代鋁鋰合金也不是不可能。

走這一方案實現減重,要遠比走國內幾乎沒什麼研究的樹脂基碳纖維材料路線靠譜,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就開始問?既然鋁鋰合金這麼牛逼,完全可以和複合材料效果相抗衡,甚至在運用面上更廣,那爲什麼在上一位面中各大航空工業巨頭依然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用複合材料替換鋁鋰合金?

這就又要說到複合材料這種東西它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從t300到t800、t1000,這些航空級複合材料飛速發展,除了重量之外的其他方面性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相比之下。減重效果差不多的鋁鋰合金在發展速度上就有些落後。

這樣一來,就有了航空製造巨頭選擇的最優方案:在使用鋁鋰合金製造了沒法使用複合材料製造金屬件:機身隔框、桁條,又用先進的複合材料製造了那些受力情況比較輕的構件:垂尾、平尾。

總體來說,以後的五十年之內都是鋁鋰合金和複合材料共同發展、佔據市場的時代。兩者會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現在要說的僅僅是減重的問題,其他比如製造成本、強度、剛度、可修復能力……

這都是另外的事,至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兩種技術在九十年代之間的性能差距還並沒有拉開太多,都可以做到比傳統的鋁鎂合金更優秀。

基於這些考慮,楊輝搞不遲疑地提出了新殲用於替代f18複合材料減重的方案。

“我們沒有合格的航空級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可以預料在十年之內也很難拿出可以大規模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成品,所以我們選擇採用鋁鋰合金代替傳統的鋁鎂合金,從而實現對新殲的減重。”

聽到這樣的回答,諾斯羅普方面也沉思良久,對於楊輝提出的這一減重方案,不用多想就知道是可行的,美國國內也有對鋁鋰合金在戰機上使用的研究,得出的結果也很不錯。

想到這裡,也就放心了:“這倒是不錯的選擇,採用鋁鋰合金全面代替鋁鎂合金。就算你們只能製造第一代或者第二代的鋁鋰合金,但全面替換了鋁鎂合金以後帶來的總體減重重量,應該也不會比f18上面使用的複合材料減重的重量少,一噸肯定也還是有的。”

能得到諾斯羅普方面的肯定,這就證明這種方案的可行性是不會有問題了,畢竟人家是最懂f18這一款戰機的。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的麥道只能算是f18的後孃,真正的生母還是諾斯羅普,對於自己孩子的基因那是絕對的各種通透。

楊輝聽到諾斯羅普這邊還只認爲西南科工只能拿出第一代或者第二代鋁鋰合金,一開始還有些想要反駁。不過想了一下就釋然了。

既然你認爲我技術只能達到這裡那就這裡好了,好東西還是不能暴露出去,兩國之間要不了一年時間就要說分手快樂,能防的還是防着些爲好。

“對。我就是這樣打算的,按照我國現在的技術儲備來看,供應第二代鋁鋰合金應該可以做到。”

看楊輝已經如此肯定地確認了消息,似乎現在的西南科工好像就真的有能力對f18進行研製了,這速度好像還真的挺快啊!

四年前的時候,這西南科工還只能在米格21的基礎上各種挖空心思。現在都能研製並改進第三代戰機了,這速度……

無限地感慨之後,心裡卻依然是並不重視,現在都已經快九十年代了,蘇聯、英國、法國、都能研製三機並投入使用了,甚至瑞典、南斯拉夫、日本、印度,乃至臺灣都有三代機項目,做爲傳統的航空大國,研製一款三代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又想到美國國內的atf項目,這心裡就更加踏實了,等到這西南科工的新殲製造出來的時候,f23肯定也要入役了,這又是一個代差的優勢啊!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之後,諾斯羅普方面的心情也是輕鬆加愉快,就等着這次項目拿下之後,又大賺特賺。

“好啊!這樣一來,西南科工就確實有研製新一代大黃蜂的基礎了,相信我們研製的這款新的大黃蜂不會比麥道最近天天唸叨的大黃蜂2000(f18e/f的早期技術方案)弱。”

聽到這裡,楊輝卻是不置可否,f18e/f是什麼東西楊輝自然知道,新殲能不能比它更強楊輝不知道,但楊輝可以肯定的是:新殲一定是一款比飛豹更加適合共和**隊在新世紀作戰的戰機。

“哦!麥道還有f18的改進方案?這倒是這個值得注意的消息,是不是可以借鑑一下思路也未可知。”

楊輝雖然知道這大黃蜂2000是什麼東西,但關鍵時刻該表演的還是要表演一番。

而回答楊輝的自然也不出所料:“沒什麼好驚訝的,麥道打算對大黃蜂也進行一番大的改進,機體同樣要進行擴大,不過更多的還是在航空電子設備上進行升級,這一點你們肯定是比不上,但要達到f18a/b型的航電水平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對航電進行大規模升級嗎?這麥道想的挺好,不過楊輝記得上一位面的美帝海軍因爲後冷戰時代的軍費減少,f18e/f還是延用了老黃蜂的航電系統。

唯一有變化的,好像也就是雷達換上相控陣,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都是遲早要被兔子白菜化的。

“哦,對了,說了這麼久,你打算給新殲設定的空重、載油、最大起飛重量都是……”

第七百六十九章:戰後的航母大發展第六百零六章:一條折線設計第五十一章:我真看不懂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演講與口才第一百五十七章:窮人的思想第七十九章:航展可不僅僅是賣航模第一百三十三章:我們談談大傢伙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貓第六百三十二章:不能動大手術第二百三十七章:K8的發動機第二百四十五章:逆向工程第六百八十章:打廣告來了?第四百七十四章:系統內置第七百三十五章:或許是需要改變一下第一百零七章:方案彙報(四)第四百三十章:該回來的,都要拿回來第二百四十二章:爲了未來第四百三十四章:出師第七百六十九章:戰後的航母大發展第三百八十八章:來自624所的消息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重要的不是蒸汽輪機第六百一十五章:大家一起來第八百一十七章:給我們也來兩架第八十章:CATIA第七百六十八章:百年海軍第八百四十四章:你們要的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坦克發動機管我啥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Chinese Peoples第二百八十八章:就走這條路線第七百三十章:前沿氣動探索第六百三十四章:萬噸油壓機第一百一十八章:吹風要快第二十四章:賺錢大計第五百八十八章:談崩了第八百五十八章:如何通訊第四百二十四章:以打促和第七百六十二章:被翅膀煽動第五百二十六章:血的競標會第四百一十一章:成功的防務展第四百三十三章:坦克發動機管我啥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魑魅魍魎第二十三章:尋求突破第八百八十七章:考慮用二維第三百三十九章:L8時刻第三百七十九章:方案討論(第一更)第六百九十章:453B蒸汽輪機第一千零一十章:來硬的第一百三十四章:你可能立大功了第一百零一章:時代的潮流第五百零八章:隱身第一千零二十九章:論備胎的重要性第九百四十八章:有意思的戰機換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這都是壓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全新升級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四百五十九章:故事改編第五百四十一章:不是所有項目都能繼續第二百五十五章:諾斯羅普的心思第一七十三章:民品進展第六十九章:這纔是正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落定第一百零七章:方案彙報(四)第一百四十六章:宿命之敵第二百六十二章:都該拉出去遛遛第六十七章:到手了第七百三十九章:各種各樣的反應第九十四章:截胡是肯定會有的第四百八十六章:要更激進第九百一十一章 高明騙術之戰略忽悠第八百七十八章:都成土財主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太平洋兩岸第七百一十二章:先是渾水摸魚第四百零四章:總有一款適合你第九百一十三章:普惠下血本啦!第五百八十三章:喜歡就讓你去做吧第九百九十一章:中短程寬體客機第三百五十章:黃皮米格29第八百八十八章:航電系統第四百五十五章:軍用民用都行第四百八十一章:雲盟主第八百七十二章:你們還真敢想第六百九十三章:還有更重要的事第三十三章:抄襲那款飛機好(下)第四百九十八章:小短腿第九十五章:拿技術來截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客戶的要求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是愛國者來了第九百六十章:走遍全世界都沒有第四十五章:好消息再一再二第一千零一章:用時間磨出好核心機第三百六十四章:反尾旋試飛第九百一十四章:怎感覺有點雞肋啊第四百九十六章:還得要回去第四百六十一章:性能還挺不錯第三百一十六章:又是中航技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根手指第四百三十七章:八方雲集第三百八十章:抓住最後的窗口第三百七十七章:或許還可以這樣使用第六十四章:這就是中航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