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豪華的陪藏品

bookmark

第三百七十二章 豪華的陪藏品

…………把第二個大溶洞中的所有青銅器收起來後,周圍又出現在寬窄不一的三條通道,從通道中擺放的東西來看,顯然它們各自的後面還有更多。

這次劉東也沒特意挑,直接走進了最左邊那一條,把過道中的青銅器,偶爾還混雜的漆器收起來後,他也來到了另一個廣大的溶洞空間。

這個溶洞跟剛纔他經過的第二個溶洞相差不大,面積都在上千平方左右,不過這裡的鐘乳石仍然非常明顯,地面並沒有經過專門的處理。

不過這裡的誘惑卻比之前那個洞強烈多了。一進來這裡劉東眼裡就看到了滿眼的金光。

放在這裡入口處不遠,居然有用黃金打造的九鼎八簋等一套用黃金製作的禮器。不過相比之前劉東收起來的碩大青銅器,這些黃金仿製的九鼎八簋禮器,個頭都很小,最大的一件鑊鼎,高度、內寬差不多都在50公分左右,不過就算如此,這也算是春秋戰國時期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金器了。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金器採用了失蠟法著作,器身上陰刻着華麗的雲雷紋、器身中間還用浮雕的手法刻着饕餮紋,口沿的位置爲雲紋,除此之外在器身四周還有四條圓雕的夔龍,華麗非常。

除了這些紋飾之外,在這些九鼎八簋的金器上還鑲嵌着綠松石,還有玻璃!沒錯就是玻璃,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些玻璃還有另一個名字——古法琉璃!

琉璃,亦作“瑠璃”,中國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爲原料,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中國古代製造琉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上,就鑲嵌了藍色的琉璃,而這套內刻‘楚王熊侶用持’銘文的九鼎八簋的金器上便鑲嵌了五顏六色的琉璃。

除了這套九鼎八簋的金器,旁邊還有一些純金製成的盞、壺、盤之類的食器、酒器和水器之類。不過最大的也就二十公分左右,小點的都在十公分,數量也不多隻有一百來件,遠遠比不上青銅器的數量,不過就價值而言仍然不可估量。

除了這些金器之外,剩下的就是漆木器、骨器、牙角器,和少量的陶器,不過它們加在一起也就六百多件,看的出黎叔他們只是拿出了其中的精品,剩下的多半留在莊王墓葬裡了。畢竟春秋戰國其實加工漆木器、骨器之類的物件一般都是小件。很難有精品,市場價值也一直不高。

不過黎叔他們挑出來的卻是有不少精品,其中最大的一件就是高度達到一米二,長度將近兩米,錯金銀的象尊,這件象尊貼合春秋時期漆器的特點,外面漆黑色,有云紋、幾何紋、獸面紋,內裡是紅色。更難得的是這件象尊上下並沒有任何拼接的痕跡,應該是從一整塊木料裡掏出來的。

除了這件最大的象尊之外。旁邊還有寬大的漆器木箱,漆器牀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具。所有的漆器加在一起有四百多件,佔據了這裡所有東西的絕大多數。

“看來這黎叔還懂得不少文物保管的辦法,這些漆木器和牙角器。以及陶器都加上了固定劑,保存的相當完好!”劉東把東西收拾的差不多後,心中暗自想道。

不過就算如此,大部分陶器和木器上原本的彩繪已經消失了,看着讓人心疼。

“但願我的舍利元光能夠讓它們恢復過來!”劉東心中有些期待,不過到底能恢復多少。他自己心裡也沒底。

把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收好後,劉東眼神轉向了最後留下的三具棺木。

三具棺木中最大的一件是銅棺槨,不過沒有劉東在外面見到的那麼大,這件青銅棺槨長度有三米,寬度和高度也接近三米,上面大量的銘刻着鳳紋,還有一些獸頭人身的神怪形象,以及一些浮雕的宮廷生活畫面,從中可以看出能夠享用這棺槨的一定是楚莊王熊侶的王后,或者地位重要的賓妃之類的人物。

另外這件棺木也跟莊王棺槨一樣並沒有被打開。

不過旁邊那兩件棺槨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等劉東把兩座長兩米五,寬和高在一米五左右的棺槨打開的時候,裡面的屍骨早就被黎叔他們拿出來扔掉了,現在這兩座棺槨裡面放滿了密密麻麻的玉器,還有小件的金銀器,基本上所有春秋時期的玉器樣式都能夠在裡面找到。不過裡面的玉器沒有大件,而這也符合春秋時期玉器的特點。

當然,看着這兩座盛滿玉器和金銀器的棺槨,劉東心中還是有些遺憾,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鮮有質地極佳的,基本上都是玉和石頭混合之物,所以別看這裡的玉器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幾千件,不過它們真正的價值恐怕還不如這些小件的金銀器值錢。

當然文物價值和文化價值肯定不能這麼算。

“要是有那麼一兩件大件的玉器就好了!”把三座棺槨收起來後,劉東心中止不住暗想道。

當然這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收好東西后,劉東看到再沒有遺漏之後,便順着通道出來,然後朝着中間的鐘乳石洞走去,不過一進來,劉東的眼睛猛然瞪圓了,臉上滿是震驚之色,“我的老天!”

也難怪劉東如此反應,在這個大約八百多平方的寬大空間內,放置的全都是樂器,而樂器中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編鐘、編鎛和編鐃。

劉東數了數,發現這裡套銘刻‘楚王熊侶’銘文的編鐘形制跟曾侯乙編鐘差不多大,不過只有64枚,當然曾侯乙編鐘多了那枚‘楚惠王’所賜的編鎛,否則跟這裡這套編鐘的數量就一樣多。

不過就算少了一枚編鎛,這套編鐘仍然是價值無可估量的國寶。

另外除了這套編鐘之外,旁邊還有一套編鎛,相比出土於太-原金勝村的19件編鎛,莊王墓裡的這套無疑要更多,而且更爲華麗。

劉東簡單的數了一下上下三層編鎛共有61件,最大的一件高度達到150公分以上,重量將近兩百公斤,上面的乳丁一個都比成人的胳膊還要粗,實在是驚人。而這也是目前能夠知道的最多的一套編鎛了。

不過讓劉東不解的是楚莊王這位春秋後期的霸主,怎麼墓中還有編鐃,而且還多大36件,按理說來編鐃的極盛時期應該是商代晚期東岸到西周早期,到了春秋時期,編鐘的發展和使用,編鐃已經逐漸衰落,已經主要用於軍事指揮,是軍隊中用來指揮進退的器具。

當然這種事情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劉東僅僅是疑惑了一下,就迅速被得到國寶的興奮填滿了。

除了這三套編鐘、編鎛和編鐃之外,旁邊還有編磬,鼓、瑟、笙、排簫等大量樂器,而且不是一件,不過相比之下,最多的還是琴,準確的說是七玄古琴,劉東數了一下差不多有十六張。雖然大多都殘破了,不過這些古琴的主體仍然完整,修復並不是太難。

另外,除了木質的古琴之外,劉東還發現了一張玉質的伏羲式古琴,以及一張象牙質地伯牙式古琴。

“楚莊王熊侶曾經擁有四大名琴之一的‘繞樑’,也難怪他是如此喜歡古琴了,陪葬瞭如此之多。倒是黎叔,居然把這些東西都拿了出來!”劉東心中暗道。

接下來劉東自然是把這裡包括編鐘等在內的兩百多件樂器全都收了起來。

剩下最後一個溶洞的時候,劉東也知道自己最想要看到的,那二十六尊代表了楚莊王功績的大鼎,剩下的二十四尊就應該出現了。

不過事情卻往往出人意料,右邊的那個溶洞裡出現的全都是兵器,而且溶洞也非常小,只有不到兩百平而已。

不過用舍利元光一看後,劉東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然後開始收拾起洞內的兵器。

跟大部分雄才大略的皇帝一樣,楚莊王這位南征北戰,把楚國的實力發展到最頂峰的君主,對於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愛好,而且楚國的兵器,特別是鑄劍方面並不次於吳越兩國。所以這裡擺放的十六把劍全都是毫無鏽跡,寒光湛湛,而且每一把上面都有銘文,劉東拿起一把一看,上面八個填金的鳥篆文,含義是‘宗候偃甲自作用持’。

………………(~^~)

第五百六十一章 鉅額賠款第一百七十八章 拉菲酒莊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遠方的問候第九百四十九章 九龍擡棺第六百五十章 遼代金臂釧第五百三十二章 文瑞畫廊第六百七十五章 私人拍賣會(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押注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開折枝第三百零四章 《瑞鶴圖》第五百五十三章 明標競標(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結果第七十四章針鋒相對第二十九章 劉墉書稿第四百章 大師雲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覬覦第八百零六章 跳樑小醜不足懼!第七百六十八章 紐約廣場酒店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八百四十四章 斬除最後的麻煩第九百五十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種陽綠第三百七十九章 雲霧茶和龍尾硯第一百一十九章 芙蓉種陽綠翡翠九百章感言!第五百零七章 悶頭櫥中的寶藏(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來自劉東的震驚第七百四十四章 投資互聯網行業第七百三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四章 荷李活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圓明博物館(上)第一百一百零八章 韶山手卷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承第六百一十四章 掏老宅子第九十二章 漢玉第九百八十五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普什圖族第一千零五十章 蛇羹第七百零六章 較量第九百五十三章 陳年舊事第六十五章 香豔一幕第六百六十章 徽宗趙佶瘦金體《洛神賦》真跡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標揭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最後的對決(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珍品衆多的主墓室第八百五十六章 傾盡全力第六十七章 技驚四座第六百一十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五十五章 拍賣會預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長大的妹妹第二百七十三章 來到京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曼德勒之旅(中)第八百五十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淺談合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圓明博物館(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邁阿密軍火黑市第三百四十七章 與四海幫的衝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樂嘉集團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億五千萬美金第六百六十章 徽宗趙佶瘦金體《洛神賦》真跡第七百九十三章 押注第五百三十二章 文瑞畫廊第六百二十九章 青岡棒第一百二十七章 離開第四百七十章 我的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宏偉的地下古城(第三更,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淺談鋼鐵行業第十四章 王薔的驚訝第一百六十五章 窮人何必爲難窮人第二百三十章 珍寶閣鬥寶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標揭標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老的藏寶庫(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關於閻王洞的傳說第四百零五章 ‘空白期’青花纏枝蓮紋蓋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和石油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不起眼的黑木頭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探陰第六百七十章 初戀情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英國馬劍金幣二百零二章 解跨與定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做客蔣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唉,這叫什麼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標競拍(下)第十二章 舍利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富過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西國寶藏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尼古拉二世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無名老僧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老爺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菩提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戲樓第四百九十一章 再回泉城(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家鄉豐厚的旅遊資源第二十九章 劉墉書稿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龍形玉珩第五百五十七章 暗標毛料(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種陽綠第五百七十三章 德加傳世之作——《舞蹈課》第九百三十二章 年會(二)第四百五十章 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