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秦十二金人(上)

bookmark

第九百四十七章 秦十二金人(上)

……

爲了自己的嗅覺考慮,劉東還是抓緊用舍利元光把木箱和腐爛的稻草全都清理了一下,總算是讓自己的鼻子舒服了一些後,劉東不禁聚睛朝眼前彷彿八仙桌般大小的巨大青銅頭顱看去。

青銅頭顱五官清晰,臉型略寬,脣角和下顎的位置留有短髯,頭髮挽成一個髮髻捶在腦後,人像雙眼直視前方,神情嚴肅而又堅毅,彷彿任何事情都不能夠難道他!

也許是因爲時間久遠的關係,青銅頭顱許多地方已經是鏽跡斑斑,不過明顯能夠看出後期經過精心的修補,所以這件青銅頭顱上並沒有太大的缺損。

但是等劉東看到它頸下明顯的撕裂痕跡後,眼中忍不住流露出一抹痛惜之色,很顯然這件精美的藝術品,已經被人爲的殘損了!

仔細欣賞完這件精美的藝術品後,劉東並沒有立即把它收進芥子空間,而是再次打開了旁邊一個長5米左右,寬和高將近三米的巨大木箱!

剛纔已經吃過虧的劉東,這次沒有再讓自己遠比常人敏感很多倍的嗅覺再次受考驗,擁有芥子空間的他很容易便把放在裡面的東西拿了出來。

儘管已經通過舍利元光早就把它看在了眼裡,但此刻這件高度近5米的青銅軀幹出現在劉東眼前的時候,那種震撼實在是難以形容,太大了!

而且鑄造技藝極其精美,軀幹身上的鎧甲以及花紋都表現的絲絲入扣,更重要的是上面還有文字!

文字是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小篆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爲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僞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僞技術出現。

因爲劉東精通雕刻和書法,所以對小篆自然也是熟識,所以刻在這青銅軀幹背後的文字他也認識,其內容便是:‘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爲郡縣,一法律,同度量。’最後四個較大的篆字爲‘永鎮於秦’!

看到這裡。劉東便明白青銅頭顱和軀幹的出處了!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秦朝的開國皇帝。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在民間流傳得甚爲廣泛。在傳說中,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沒的大英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另一面他幾乎又成了暴君、殘忍的代名詞。秦始皇帝爲了永世享用他的征戰功績,做出了種種至今在世界上仍記人歎爲觀止的壯舉,爲世人留下了很多解不開的歷史之謎,12金人的鑄造便是其中的一個。

在秦都咸陽,秦王宮阿房殿前, 屹立着12個銅器鑄造的大銅人,因爲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身着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難運輸,而且他們渾身雕有精細的花紋。且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着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爲歷史上所罕見。在這方面,有很多歷史書籍記載。

如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遷宮中。賈誼的《過秦論》也有“銷鋒鑄鐻,以爲金人十二”記錄了12金人的故事。

當然,始皇帝嬴政鑄造十二個金人除了收集天下之兵消除六國遺民造反的隱患之外,主要還因爲秦始皇想要從宗周手中繼承代表皇權的禹王九鼎,讓自己的統治變得合理合法,就像商代夏,周代商一樣,確立秦朝統治的正統性,但無奈天不遂人願,禹王九鼎失落了!

所以,始皇帝嬴政便打造了十二金人作爲鎮國之器,取代禹王九鼎的作用,成爲皇權正統性的象徵!

《左傳》——《鞌之戰》中記載:“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司也!”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代表國君的禮器和名位,不能夠借給別人,這是國君的責任!

儘管這句話是孔子評價春秋時期衛國國君的,但也反映了當時先秦時代的禮制!

器與名,更形象一些,器就是封建時代皇帝的聖旨和官印,比如皇帝要冊封一個親王,冊封親王的聖旨和官印就是這個親王的‘器’,而‘親王’就是‘名’!

反應到先秦時期,因爲宗周時期並沒有紙的存在,所以流行金文,所謂金文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以這時候宗周的天子冊封諸侯的時候,便用這種帶有冊封銘文的青銅器作爲諸侯的‘器’,像衛國國君,齊國國君,這就是‘名’!

如果‘器與名’反映到皇帝身上,那麼在先秦時期,從夏一直傳到周的‘禹王九鼎’就是天子的‘器’,它代表宗周統御天下的正統性,而宗周天子就是‘名’!

所以無論是成就霸業的齊桓公,還是楚莊王,都會到周天子所在國都洛邑問‘鼎之輕重’!

而一統天下的始皇帝自然也希望能夠繼承禹王九鼎,確立秦的正統性。

但禹王九鼎失落後,便有了鎮國十二金人來作爲秦朝的‘禮器’!

只不過讓秦始皇想不到的是,因爲秦代的歷史太短暫,十二金人作爲鎮國之器的作用並沒有禹王九鼎那麼深入人心,反而是和氏璧,也就是傳國玉璽,在漢代以後取代失落的禹王九鼎成爲歷代皇朝正統性的鎮國之器!

但不管如何,這十二金人仍然是秦代皇權的代表,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鑄造的難度,工藝的複雜,都讓它成爲中國幾千年來藝術品中不可置喙的巔峰之作,國寶中的國寶!

歷代以來能夠代表皇權的東西都是最珍貴的藝術品,就像人們對清代皇家玉璽的追捧一樣,兩千年前的十二金人同樣也是衆人追逐的頂級藝術品。

而此刻的劉東已經完全陷入了爆棚的興奮和狂喜中,這種興奮和喜悅甚至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收穫,就算是得到閻立本《歷代帝王圖》的時候,他也不想現在這麼高興!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十二金人中蘊含着封建時代的皇權,而對權利的追逐是任何一個男人心中最原始的**,雖然有大有小,有明顯也有隱秘,但這種權力**卻存在每一個人心底,劉東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更喜歡這種代表封建王權的東西,那怕只是一個象徵!

良久之後,等劉東稍稍冷靜下來後,不禁伸手摸了摸金人後背的文字,同時暗道:“這恐怕是蒙恬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了!”

史料記載秦鑄十二金人:“其胸前銘”;“銘其後”。意思就是胸前背後都有銘文,銘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書寫。李斯是丞相,蒙恬是大將軍。由此可見銘文檔次之高。

等劉東小心的把巨大的青銅軀幹翻過來後,果然發現在同仁胸前的鎧甲上存在着密密麻麻的字跡,通體用小篆書寫,其中的內容便是記載着秦國的歷史,以及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的功績和秦朝的主要政治主張!

全文只有899字,但古文向來講究‘微言大義’。就像《論語》全文只有11705個字,大約相當於現今對開報紙一個版面的容量。但宋初名相趙普卻用半部論語治天下!

而李斯也是秦代名相,同樣也是著名的書法家,這一篇銘文雖然字數不算多,但其中隱藏的信息量足夠作一篇上百頁的博士論文了!

更關鍵的是這些文字信息肯定能夠填補一些秦代歷史空白,甚至周朝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空白,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

劉東當然也清楚這些,不過他現在最想做的還是把這件青銅像補充完整!很快,劉東又從旁邊的大木箱裡找出了這件青銅人像的兩條手臂,兩條腿,以及最底下的青銅底座!

在地上擺放整齊後,整件青銅人像的形象也完整的出現在劉東面前!

史料中有關銅人的稱謂很多,大概有以下幾種:鍾鐻、金人、鍾、金狄人、翁仲、銅人等。將銅人稱作“鍾”,那是因爲銅人是空心的,像鐘的樣子。將銅人叫“金狄人”,那是因爲夷狄人是銅人的原形。翁仲即銅像。

陳直《三輔黃圖校注》引《三鋪舊事》中也記載:“鑄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

二百零五章 最後的對賭(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湖山閒居圖》第三百七十九章 雲霧茶和龍尾硯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石中至尊第九百六十四章 會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咖喇崑崙公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垂餌釣‘金魚’(第四更)第三百零二章 九鼎八簋第五百二十四章 悟空引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東方福利院(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買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唐瓷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俄羅斯權貴第十四章 王薔的驚訝第四百六十一章 美女入彀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厚的收穫(下)第四百一十章 千年寶刀第四百七十一章 心中難解的迷惑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人的收藏第六百七十八章 7000萬歐元的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八章 澳門古玩街(第四更)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暗潮洶涌第五百五十章 緬甸公盤(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反悔第一百九十一章 提前退場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蒙古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震動美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蒙《秋山蕭寺圖》手卷第四百六十三章 三年的高中回憶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力的穆剛和趙孟頫《玄元十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老爺子的過往第五百六十七章 翡翠王之間的賭鬥(完)第二百五十九章 買房第六十六章 以禮相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失誤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鴿血紅寶第四百五十八章 泉城的貧民窯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布伊格家族第十九章 ‘錢多多’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老的藏寶庫(中)第七百一十七章 今天是9月11號!第三十七章 撿漏的毛料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古羅馬沉船第五百五十五章 暗標毛料(上)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巴彥和林第四十四章三塊毛料第五百四十九章 緬甸公盤(中)第五百一十章 馬衛國的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九塊翡翠第九百五十九章 傳媒行業的擴張第四百七十九章 嘉華公司第六百九十一章 洋河度假酒店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三十八章 蒲松齡《聊齋行樂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御珍閣第四百七十七章 淡忘的歲月第五百二十六章 九指師傅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買畫第九百九十章 狼羣第二百三十章 珍寶閣鬥寶第七百零三章 軍中體驗(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日軍寶藏(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對不起,你是哪位?第二十三章 賭木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老的藏寶庫(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邦巴斯特大銅礦第七百零九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價值億萬的珍品木料第五百零二章 餐館撿漏第四百九十章 千古神劍‘莫邪’第八百六十二章 首山赤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石中君子第九十六章 鑑寶第七百一十四章 伊萬卡·特朗普第九百九十章 狼羣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夏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蒙和傅抱石第八百三十四章 穆尼奧斯的龐大遺產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孛兒只斤氏第四百零三章 潘家園鬼市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平靜的夜(上)第二百三十章 珍寶閣鬥寶第七百四十八章 龍叔的農場第八百二十章 殺機難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血濃於水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鬼市第二百一十三章 六億的賭局(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戰神和騰蛇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司併購計劃第九百一十八章 再施妙手三更承諾正式開始,順便求一下‘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從黑暗中走出的老者第四十五章 寄錢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沙皇鑽石庫第五百四十章 黃金白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舊相識第四百七十八章 家鄉豐厚的旅遊資源第一百零四章 相互結交第五百一十九章 老同學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