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7章 西涼破,河西歸宋

自太宗皇帝駕崩以後,朝廷到現在可是一丁點疆土也沒有開拓。

寇季在西域開拓出了數州疆土,足以讓朝野上下爲之一振。

甭管寇季此前做了什麼,犯了多大的錯,朝廷都得壓一壓。

畢竟,寇季的功勞比過錯大。

朝廷若是在朝野振奮的時候,處置寇季。

那民怨就大了。

民怨沸騰之下,朝堂上那些文武,包括官家,估計會被罵慘。

官家會淪爲昏君,滿朝文武會變成奸佞。

朝堂上大部分的文臣,還得藉着名聲升官發財,斷然不會自會名聲。

所以,不論朝堂上的文臣們對寇季在西域的所作所爲有多不滿,也得維護一下寇季的名聲。

想懲治寇季,也得等風頭過去以後再說。

整個河西沒拿下之前,李迪還替寇季擔心,如今已經不需要替寇季擔心了。

李迪跟隨着寇季,到了帳篷內歇息了一會兒。

朱能就派人過來傳話,說是攻打西涼城的謀略,已經商定妥善,準備攻打西涼城,請寇季和李迪出面去給將士們說兩句話。

寇季和李迪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裝,出了帳篷。

戰鼓聲已經被敲響。

營地內的將士們已經開始向點將臺的方向匯聚。

寇季、李迪到了以後,登上了點將臺。

李迪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振奮人心的話。

輪到了寇季,寇季登上點將臺,舉起了手裡的天子劍,就一句話。

“此戰首功者,封爵!官家說的!”

“吼!”

“吼!”

將士們一瞬間沸騰了。

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馬上封侯,以軍功奪富貴的年代。

羣情激揚。

即便是已經將公爵爵位裝進了口袋裡的朱能、李昭亮二人,聽到此話也振奮不已。

李迪在一旁聽着,扯了扯嘴角。

朝野上下,也就寇季敢說這話。

因爲趙禎會幫他兜着。

其他人要說這話,估計會被冠以假傳聖意的罪名,就地處決。

“擂鼓!進軍!”

戰鼓聲再次敲響。

聚將的戰鼓,十分密集急促,似乎在催促着所有將士。

進軍的戰鼓,十分的慷慨激揚,似乎在鼓勵着將士們,奮勇向前。

寇季已經幫朱能將士氣點燃,朱能也不需要講太多,只需要帶着將士們出擊即可。

在將士們組成了戰陣,推着軍械出了營地以後。

寇季、李迪二人,在一衆侍衛的護送下,到了西涼城外的一處山坡上,觀看戰事。

山坡不高,上面沒有多少樹木。

居高臨下。

西涼城內外,一覽無遺。

西涼城內。

野利旺榮,將城內所有的兵馬,全部派遣到了城牆上。

城牆上黑壓壓的站滿了人。

野利旺榮似乎意視到了宋軍不給他喘息的機會,所以沒有任何留手,將全部的兵力壓在了城頭上,做殊死一搏。

西涼城四面。

近二十萬兵馬,組成了戰陣,壓向了西涼城,場面十分壯觀。

東、西、北三面的戰陣,大同小異。

朱能率領的兵馬擺出的戰陣,看着有些粗狂。

有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李昭亮率領的兵馬擺出的戰陣,十分緊湊。

看不到一點兒多餘的地方,緊密整齊,像是一個巨大的閱兵方陣。

種世衡率領的兵馬擺出的戰陣,中規中矩。

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特別扎眼的地方。

但是仔細看的話,還是會看出一些不同。

他和朱能、李昭亮採用的是同樣的戰陣,但戰陣中的兵馬部署,略有一些不同。

朱能、李昭亮二人,皆將投石機、攻城車等重型軍械,擺放在戰陣正中。

種世衡卻將投石機、攻城車等重型軍械,擺放在戰陣內壁的兩側。

相比起大宋的三方兵馬的攻城方式,青塘兵馬的攻城方式,有點讓人難以入目。

戰陣還是有的,只是十分的粗糙。

兵馬衝鋒的時候,戰陣的形象就難以維持了,更像是一窩蜂的往城頭上涌。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青塘兵馬不強。

而是他們不擅長戰陣之道,也不擅長宋軍攻城的那一套。

若是將大宋兵馬和青塘兵馬扔到曠野上,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青塘兵馬更習慣於野戰,而不是攻城戰。

在寇季、李迪二人的注視下,近二十萬的兵馬壓到了西涼城下。

青塘兵馬藉着馬力,最先衝到了城下。

開始攻城。

朱能緊隨其後。

其次是李昭亮。

種世衡反而是最後。

近二十萬兵馬攻城。

黑壓壓的一片,宛若黑幕,籠罩在了西涼城外,逐漸的在侵蝕整座西涼城。

一枚枚大火球飛進了西涼城,砸在西涼城的城牆上,城內,爆裂而開,在西涼城內點燃了無數的火焰。

磅礴的箭雨內外交錯,在空中形成了一張密集的箭矢網。

煙火氣、喊殺聲,瞬間瀰漫了整個戰場。

李迪盯着山下了磅礴的攻城場面,略顯振奮的道:“老夫還從沒有見過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今日一見,果然震撼。”

寇季贊同的點點頭。

他也沒見過。

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在古代是十分罕見的。

往往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鬥,投入的兵力總和,也不過二十萬左右。

強國與強國之間的戰鬥,投入的兵力總和,也很少有超過一百萬左右的。

兵馬人數在超過了三萬以上後,就不會聚在一起,攻打一座城池。

而是會分兵。

分左中右三路兵馬。

然後再細分。

其目的就是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以最短的時間內擴大戰果。

在此期間,主力兵馬很少有超過十萬之數的聚攏在一起。

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很難見到。

除非是大軍匯合,攻打都城一類的地方。

……

攻伐西涼城的戰役。

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雙方廝殺了足足一個下午。

種世衡以一支精幹的奇兵,破開了城頭上西夏兵馬的防守。

種世衡隨後發起的攻擊,卻最先攻上了城頭。

隨着種世衡打開了局面,角廝羅方隨後也攻上了城頭。

然後是朱能,最後是李昭亮。

朱能手下的兵馬雖然人困馬乏,但是得到了寇季許諾的封爵賞賜以後,還是十分勇猛的,加上巡馬衛的兩千多火槍手助陣,比李昭亮快了一步。

城內的野利旺榮很努力了,也很拼命了。

但是他無法逆轉局勢。

他率領的兵馬多是騎兵,並不適合守城。

加上手裡沒有大型軍械輔助,很難擊潰四倍的敵人。

敵人如同潮水一樣從西面八方涌來。

他可以將手下的兵馬分成四份,固守在四面城牆上,卻沒辦法將自己分成四份,放在四面城牆上,指揮四面城牆上的西夏兵馬作戰。

城外指揮着兵馬作戰的人,李昭亮可能會比他弱一線,朱能跟他不相上下。

角廝羅和種世衡,卻比他強了不少。

種世衡治下的清澗城,就像是一枚釘子一樣,紮在西夏邊上,紮了多年,西夏也沒能奈何他。

由此可見,種世衡的厲害。

角廝羅雖然很少在戰事上見到他的身影,但並不代表他不會作戰。

論戰場上的殺伐之道,他比安子羅還強一線。

遼國、青塘、西夏,不會指揮兵馬作戰的人,根本沒資格稱王,沒資格凌駕於其他人頭上。

頭狼,不僅要擁有過人的智慧,還得擁有過人的勇猛。

當手下的統領們率領着狼羣殺不死敵人的時候,頭狼就得親自上陣。

角廝羅在混亂的局勢中,一統青塘,無疑是一位合格的狼王。

所以他不僅智慧過人,殺伐一道上,也十分過人。

所以,戰事從一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

四位強敵,率領着數倍的兵馬攻打野利旺榮,除非出現奇蹟,不然野利旺榮不可能反叛。

然而,奇蹟並沒有出現。

野利旺榮大概在開戰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會輸,所以他賭上了一切。

也許在更早的時候,他就料到了自己會輸。

李元昊率領着兵馬趕到了西涼城外,卻沒有衝開重圍,跟他匯合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大概就已經料到了自己的下場。

因爲西夏在河西,大勢已去,很難翻盤。

野利旺榮在西涼城被攻破的那一刻,有沒有在心裡咒罵李元昊,寇季不知道。

寇季只知道,西涼城的戰事結束了。

河西的戰事也結束了。

他該下山了,該回到自己帳篷裡,收拾收拾,準備入西涼城了。

該坐在西涼城的城主府內,向朝廷寫報捷的文書了。

寇季在下山的時候,往北方瞥了一眼。

紅水河就在西涼城外北方的數十里外。

李元昊大概帶着他的殘部,在紅水河畔哀嚎。

寇季揹負雙手,北望紅水河,幽幽的道:“李元昊,我太高看你了……我還以爲你會趁亂殺出來,在西涼城外廝殺一陣,爲野利旺榮爭取一個突圍的機會……

可惜,從頭到尾都沒見到你的身影……”

李迪在寇季背後感嘆道:“明知是死局,他當然不會來……”

寇季笑了笑,沒有說話。

下了山。

回到了軍營裡。

寇季和李迪二人湊在一起寫公文。

寇季提筆揮毫,將自己要向朝廷表述的大概意思,寫在了一張紙上,然後放在了李迪桌上。

“兩份公文,一份給內廷,一份給官家……”

李迪愣愣的盯着寇季,“你怎麼不自己寫?”

“我?”

寇季指了指自己,笑着道:“文采沒您好,學問也沒您好,寫出的東西總是有些差強人意。如此大的功勞,總不能因爲我文采太差,平添污點吧?”

李迪聽到這話,是又好氣,又好笑,指着寇季的鼻子笑罵道:“你小子不學無術,你還有理了?”

“沒有的事,您能者多勞……”

“你這是在欺負老人家……”

“您可不老……”

“你這是在將老夫當文書使喚……”

“哪有的事,您老好歹是擔任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人,即便是官家,也沒資格把您當成文書用……”

“……”

李迪嘴上跟寇季拌嘴,手上卻也勤快。

寫完了自己該寫的奏摺以後,順手就幫寇季把寇季要上報的公文、捷報,一併寫了。

雖說寇季有點把他當成文書使喚的意思,可他也不計較。

寫完以後,不等寇季吩咐,李迪快速的將公文、捷報封好,然後分別裝進了三個信筒,交給了傳信的信使。

“一路八百里加急,將捷報送回去,八人八馬,敲鑼打鼓,將我大宋拿下河西的喜訊,公之於衆!”

李迪在將信筒遞給信使的時候,特別叮囑了幾句。

如此大事,就應該宣之於天下,舉國歡慶。

信使拿到了信筒,那也是十分振奮。

作爲一個老的信使頭子,他傳遞過的重要公文,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可從沒有傳達過什麼重要的喜訊。

他帶着人,挎着馬奔跑在大宋的官道上,被百姓們撞見了,百姓們總會猜測,又是哪兒發生什麼壞事了。

是遭了瘟,還是死了人。

如今拿到了喜報,他也能擡頭挺胸,大聲的向四方宣告。

捷報!

河西大捷!

河西歸宋!

想想都讓人覺得振奮。

李迪將信使送出了帳篷以後,回過身對帳篷內的寇季道:“若有一日,你能拿回燕雲十六州,老夫幫你牽馬脫靴都行。”

寇季一愣,略微挑了挑眉頭。

李迪哭笑不得的道:“你小子還真想讓老夫幫你脫靴啊?”

寇季打哈哈道:“您說笑了……我只是在考慮以後如何治理河西的問題。”

李迪瞥向寇季,沉吟道:“你有什麼想法……”

寇季笑道:“漢時,有河西四郡。我大宋沒有郡這一說,但是卻又道這一說。河西可以設爲一道,就叫河西道。

西涼可以定爲河西的府城。”

李迪思量道:“設立河西道,倒是可以。回頭上書給朝廷,看看朝廷怎麼說。”

寇季點了點頭。

第0773章 請戰!第0921章 馬前卒!急先鋒!第0730章 包拯很慌第0129章 暈厥第0902章 千人千面第0538章 諸事皆安,唯念妻兒第0249章 一個要命的女人……第0573章 後宮真的出事了!第0815章 以卵擊石?第0868章 兄弟重逢第0955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0455章 討打的趙禎第0159章 尚書第0787章 富到嚇人的大相國寺第0508章 憤怒的狼王第0301章 泄題第0324章 棉花第0765章 有困難,找寇季?第0318章 各自盤算第0454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小蘇洵第0884章 水貨第0901章 班師回朝(一萬八…………)第0548章 智慧館第0873章 再徵遼,起風波第0228章 三方攻夏,遼人南侵第0179章 要升官了?第0329章 流民鬧事第0091章 下馬威第0038章 祖孫相見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351章 英雄遲暮第0768章 忽悠!往死裡忽悠!第0658章 只要我大宋夠強,生搶都有理第1023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0943章 悲慘的趙潤第0619章 奪回銅臺關?!第0774章 熟悉的氣息(抱歉!今晚回來晚了!)第0297章 洞房第0086章 寇長生,瘋趙恆(二章合一)第0593章 馬木留克第0292章 向家有采女?第0638章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第0718章 你們記一下……第0958章 觀人命運(今晚一更……)第0772章 多搶幾個不就夠了?第0181章 朝散大夫第0531章 千佛洞?!第0675章 御駕北上!第0370章 不太會勾心鬥角的曹瑋第0946章 善意的謊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163章 進擊的周懷正第0203章 笑傲朝堂者,唯二人第0310章 金明池第0932章 逼迫!第0037章 那一天,那一夜第0608章 西夏到底在謀劃什麼?第0607章 馬上要復官了?!第0643章 嘭!第0079章 趙受益的親近第0045章 答應第0169章 駕崩第0628章 將軍雖死,餘威猶在第0804章 服軟了……第0086章 寇長生,瘋趙恆(二章合一)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見大事第0199章 向敏中要爭參知政事之位?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第0863章 驚世之舉,最後的救贖第0157章 李迪殺上門第0201章 趙恆留下對付劉娥的力量第0139章 向敏中的謀劃(5\\5)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649章 步步緊逼第0387章 和趙禎分贓第0671章 投降了?!第0882章 七部聯軍第0907章 懂事的兒子,憨憨的爹第0283章 玩大了的川府交子鋪第0581章 五千年華夏,最可恨的人第0050章 大朝會(上)第0678章 惡意滿滿第0418章 曹皇后第0772章 多搶幾個不就夠了?第0533章 人心貪婪第0031章 啞巴虧第0480章 我泱泱華夏,何時淪落到了夜郎自大的地步?第0677章 又有八百里加急至……第0448章 人走茶涼第0600章 這個大宋……有點暴躁第1009章 行行復行行第0793章 仙人弟子?第0814章 膽正的種世衡第0104章 寇府內的三個文盲第0285章 你在威脅我?(今晚一更,明天補,家裡來了親戚)第0484章 安子羅的兩張臉第0270章 坑爹的軍制第0447章 塵埃……塵埃……第0821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第0029章 調虎離山,釜底抽薪第0167章 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