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4章 來了一個更瘋的!

趙禎無子,魏王府一脈、八王府一脈、楚王府一脈,被折騰了個乾乾淨淨。

如今留在汴京城裡的皇族,只有小貓三兩隻。

趙禎此去西北涉險,真要是有個好歹。

誰接替趙禎繼承大統,就會成爲最大的問題。

以滿朝文武的尿性,到時候肯定會分成數撥,支持不同的皇族。

到時候少不了一番內亂,一番殺伐。

一次內亂,將會爲大宋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此前寇準、李迪、呂夷簡、寇季,還有他王曾做的苦工,有可能在一夜之間,付之東流。

王曾在趙禎消失在他眼前以後,對着兩個御前侍衛,就是一通拳打腳踢。

趙禎並沒有罷免王曾的參知政事之位,也沒有說如何懲罰,只是讓兩個御前侍衛拿下了王曾。

想必趙禎心裡也不願意處置王曾。

兩個御前侍衛自然不敢在王曾面前拿大,更不敢傷着王曾。

在王曾拳打腳踢的掙脫他們束縛的時候,他們適當的擒拿了兩回,然後任由王曾從他們手裡逃脫,追着趙禎而去。

趙禎坐着龍攆出了東華門。

王曾召集的文武百官們就到了,他們早在路上的時候,就打聽到了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也猜到了王曾召集他們的目的。

看到了趙禎坐着龍攆出現在東華門門口的時候,他們就猜到了趙禎要做什麼。

他們中間絕大多數人的想法跟王曾差不多。

趙禎無子,就不該離開皇宮,更不該去涉險。

傳宗接代,香火傳承,那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許多古人眼裡,你努力的一輩子,幹出多少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也不如那個把兒重要。

皇家的香火傳承,就更加重要。

在杜衍、劉平等人主張讓魏王府一脈回京的時候,他們沒有贊成,並不是因爲他們不在乎此事。

他們之所以沒有跟杜衍、劉平等人同流合污。

那是因爲他們覺得趙禎還年輕,趙禎能生出兒子。

趙禎自己生兒子繼承皇位,纔是最名正言順的。

如今趙禎無子,還要跑到西北去冒險,他們自然不會輕易答應。

當然了,一些官員心裡還有其他的想法。

比如,有些官員不希望趙禎離開皇宮,就是不希望趙禎喜歡上出宮,去宮外晃盪。

趙禎離宮不可怕。

趙禎領兵離宮,那纔可怕。

他若是幹出了跟他祖父一樣的蠢事,那大宋朝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家底,恐怕又要給掏空了。

總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贊成趙禎離宮的。

文武百官們見到了趙禎的龍攆以後,主動迎上前,擋在了趙禎的龍攆前。

新晉的御史中丞對趙禎遙遙一禮。

施禮過後。

御史中丞代表滿朝文武,詢問趙禎,“官家要去何處?”

趙禎如今心如刀絞,也懶得跟御史中丞打太極,他十分果斷的道:“去西北!”

御史中丞沉聲道:“官家不該放下社稷不顧,更不該去西北涉險。”

趙禎皺眉成了一團,“你在教朕做事?”

御史中丞不卑不亢的道:“臣不敢,臣只是在向官家諫言。”

趙禎強壓着心頭的痛,盯着御史中丞道:“朕若是不納諫呢?”

御史中丞彎下了腰,“請官家三思……”

御史中丞背後,其他的文武百官,齊齊躬身。

“請官家三思!”

趙禎咬着牙道:“朕已經再三思量過了,這西北,朕非去不可。誰也別想攔着朕!”

御史中丞起身,盯着趙禎正色道:“官家若是要行荒唐之舉,那臣只能……”

御史中丞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趙禎強硬的打斷了。

趙禎盯着御史中丞,冷冷的道:“別拿你們的性命威脅朕,朕已經受夠了你們那性命相要挾。你們若是對我大宋功勳卓著,你們以性命相要挾,朕認。

可你們中間大部分人,才晉升到朝堂上沒多久。

對大宋談不上有多大的功勞。

你們的性命,在朕眼裡還不值錢。”

御史中丞聽到這話,氣的兩腮發紅,“官家怎能用錢財衡量臣等的性命。”

趙禎冷哼道:“不講錢,講情誼嗎?你們真要是對朕有情誼,就不該處處爲難朕,更不該貪得無厭,四處斂財。

朕若是停發了爾等的俸祿。

爾等還能如此義正言辭的站在朕面前說,朕不能用錢財衡量爾等的性命嗎?”

御史中丞還要開口。

趙禎卻沒有再給他開口的機會。

趙禎對身後的宦官吩咐道:“取朕的劍來!”

宦官捧着一柄劍出現在了趙禎身旁。

趙禎毫不猶豫的抽出了手裡的劍。

“唰……”

三尺青峰,銳氣逼人。

趙禎手持長劍,盯着文武大臣們,“朕往日裡念及諸位辛勞,所以給諸位留足了面子,一些人忤逆朕的意思,朕也既往不咎,從不放在心上。

但今日,誰敢忤逆朕的意思,朕必殺之。

爾等攔着朕,不過是怕朕在外面遭遇不測。

爾等以攔朕爲榮,但是朕卻以此爲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江山是朕的,天下也是朕的。

朕在朕的疆土上行走,還要擔心遭遇不測。

那就是朕的無能,爾等的無能。

朕和爾等若是一心一意的爲民做事,爲百姓謀福。

朕所到之處,又怎麼可能有不測的事情發生?

百姓們若是在朕和爾等的治理下,富足安康,又豈會對朕的性命產生窺視?

他們只會以命相報。

若是有賊人來犯,他們也會毅然決然的擋在朕的身前。”

趙禎一席話,擲地有聲。

不光是東華門前的文武百官們聽到了,圍繞在東華門前的百姓們也聽到了。

一些百姓們聽到了趙禎的話,覺得十分提氣,十分激動。

他們也顧不得什麼儀容,一個個伸長了脖子衝着趙禎吶喊。

“草民願爲官家赴死!”

“草民願爲官家赴死!”

“……”

一時間,百姓們主動請纓,爲趙禎赴死的吶喊聲,傳遍了汴京城。

趙禎揮舞着長劍,指着百姓們,對滿朝文武喝斥道:“你們看看,這就是朕的子民,朕以他們爲榮!朕給他們的恩惠,遠沒有給你們的恩惠多。

他們願意爲朕赴死,你們中間又有幾人爲朕赴死的?”

滿朝文武羞愧難當。

即便是有人想開口反駁一句,也沒辦法真的喊出聲。

當着百姓的面,跟百姓比。

比贏了,臉上無光。

輸了,祖祖輩輩、子孫後代臉上都無光。

趙禎身爲大宋的主宰,又有中興大宋的姿態,他的一言一行,勢必會被記入史冊。

今日如此宏大的一幕,必然會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也會在百姓們的傳頌下,傳頌許多年。

在這個時候開口唱反調,不被罵成奸臣罵許多年,那就是怪事。

文武大臣們還要在朝堂上混,他們的子孫後輩還要藉着他們的餘蔭出仕。

他們自然不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惡了自己的名聲。

趙禎藉着民意,壓住了百官之意。

趙禎冷哼了一聲,丟下了劍,吩咐宦官驅車離開,百官們愣是沒一個人敢攔。

王曾追着趙禎的腳步出來。

看到了百官們沒攔住趙禎,心裡更涼了。

就在他快要絕望之際,百姓中間響起了一陣呼喊聲。

“寇公到了!”

“寇公到了!”

“……”

寇準跨坐在一匹老馬背上,氣勢洶洶的衝到了東華門前。

年邁的寇準,在得到了寇季遇刺,生死不明的消息以後,差點沒當場暈過去。

得虧寇天賜在關鍵的時候,拽着他的鬍鬚,將他的魂給拽了回來。

他看到了寇天賜,心中的悲痛緩解了不少。

寇季就算沒了,他重孫兒還在。

寇家還沒絕後。

但寇家沒有絕後,並不代表寇準可以坐視寇季被刺的事情。

回過神的寇準,在學館的馬圈裡,隨手牽出了一匹老馬。

騎着就奔到了汴京城內。

老馬奔跑的時候,上下顛簸,顛簸的寇準氣血涌動,寇準也沒有在乎。

王曾見到寇準到了大喜過望。

他覺得寇準比趙禎老成持重,應該明白事情的輕重,應該會勸誡趙禎。

王曾一邊往寇準身邊跑,一邊大喊,“寇公,你快勸勸官家!”

王曾對寇準,那是信心十足。

撇開寇準的身份地位不說,以寇準的性子,他若是真的要攔趙禎,趙禎肯定走不了。

派人將趙禎請回宮裡,或者拽着趙禎的衣袖將趙禎拖回宮裡,他都幹得出來。

寇準策馬到了趙禎的龍攆前,見趙禎坐在龍攆上盯着自己,拱了拱手道:“老臣寇準,見過官家。官家欲意何爲?”

趙禎神色凝重的道:“朕要親自去西北,確認寇愛卿的死活。”

趙禎心裡清楚,寇準執意要攔他的話,他大概走不了,所以在看到了寇準以後,神色格外凝重。

寇準聽到趙禎的話,陰沉着臉,喝斥道:“胡鬧!”

趙禎聽到這話,心中一沉。

滿朝文武,包括王曾聽到這話,心頭一震。

趙禎沉聲道:“朕只是……”

趙禎的話還沒有說完,寇準就蠻橫的道:“家國大事,豈能由着性子來。寇季既然前往了西北,身陷沙場當中,那麼在沙場上遇險,也很尋常。

官家若是因爲寇季一人,怒從心起,離開皇宮趕往西北。

那讓天下人如何看待官家,如何看待我寇府?”

趙禎聞言,心沉到了低谷。

滿朝文武卻激動的想尖叫。

薑還是老的辣。

寇公果然是寇公,三言兩語就震懾住了他們奈何不了的官家。

就在趙禎思量着如何過寇準這一關的時候,就聽寇準道:“如果官家是因爲私情,急着趕去西北,那麼這一趟就不用去了。”

“嗯?!”

“嗯!!”

趙禎、滿朝文武齊齊瞪大了眼。

聽寇準話裡的意思,趙禎若是有其他合適的理由的話,可以去西北?

一瞬間趙禎剛落下去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滿朝文武的心瞬間有點涼。

趙禎略微顫抖的詢問寇準,“寇公覺得,朕此去西北,應當如何?”

寇準沉聲道:“西夏,身爲我大宋的藩屬,屢次三番挑釁我大宋。如今又放遼人入境,犯我大宋,屠戮我大宋百姓,又害我朝重臣在西夏境內生死不明。

西夏如此不知好歹,着實可恨。

士可忍熟不可忍。

如此藩屬,留着也是禍害。

還不如趁機御駕親征,一舉剿滅。

讓天下人看看我朝威儀,讓四夷記住我大宋的兵鋒。

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宋乃是天朝上邦,不可冒犯。”

寇準說完這話,對趙禎一禮,高聲道:“官家若是願意御駕親征西夏,老臣願意爲官家牽馬持凳。”

“譁!”

寇準此話一出,東華門內外一片譁然。

趙禎聽完了寇準的一席話,強壓下了心頭的顫動,低聲道:“那就有勞寇公了。”

趙禎算是答應了寇準,御駕親征。

百姓們聽着趙禎和寇準的對話,激動的不行。

可王曾等人聽着他二人的對話,心裡拔涼拔涼的。

王曾本以爲來了一個救兵,卻沒想到,來了一個更瘋狂的。

人家也沒說去西北看孫子的死活。

只是義正言辭的告訴趙禎,西夏身爲大宋的藩屬,一點兒也沒有藩屬的樣子,屢次三番跟大宋作對,必須好好教訓一番。

趙禎跑去西北的理由有些站不住腳,只能硬着頭皮往外闖。

寇準一到,非但沒有勸誡趙禎,反而還送給了趙禎一個合理的藉口。

王曾顫抖着在趙禎和寇準二人之間來回看了許久,目光最終落在了寇準身上。

王曾氣急,盯着寇準質問道:“寇準,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二人雖然是至交,可如今寇準要鼓動着趙禎去涉險,王曾免不了直呼寇準的名諱。

寇準瞥了王曾一眼,淡淡的道:“自然知道!”

王曾盯着寇準顫聲道:“官家乃是千金之軀,去西北涉險,實屬不智。若是官家有個好歹,你我滿門的人頭摘下來,也難以贖罪!”

寇準盯着王曾,沉聲道:“你們憂心什麼,老夫心知肚明。但官家就是官家,該經歷的東西,總是要經歷的,逃不過去。

你們將官家一輩子堵在皇宮裡,看似是爲官家好,可實際上卻是在害官家。

官家若是不去西北走一遭,不看一看西北邊軍之苦,不看一看西北百姓在兵災之下如何苟活,就不知道何爲天下百姓之苦。”

第0136章 求人不如求己(2\\5)第0907章 懂事的兒子,憨憨的爹第0475章 魔王出閘第0352章 祖孫夜話第0690章 徵夏!第0148章 請罷六部第0897章 論封王!第0805章 前所未有的戰局第1005章 誰偷了火藥?第0124章 快刀斬亂麻(二合一)第0384章 賞賜第0443章 躲不過去的麻煩第0748章 宮牆內的驚變第1020章 趙禎出京第0871章 趙禎真實的目的第0155章 人越老,膽子越小第0042章 囂張跋扈劉從德第0287章 少年趙禎的煩惱第0227章 不服憋着第0512章 一戰功成,天下驚!第0850章 陽關破了?!第0625章 折母西去第0591章 外交還可以這麼玩?第0461章 自作聰明第0776章 天聖字典第0927章 厚顏無恥揚帆遠航(十七)第0922章 解決問題的辦法第0569章 元山部立第0132章 甦醒第0301章 泄題第0201章 趙恆留下對付劉娥的力量揚帆遠航(二十五)第0359章 追名逐利的讀書人第0144章 秘密(爲‘茶麼麼’萬賞加更……補更……)第0055章 仙丹?第0691章 順化渡(求月票!)第0242章 何時還家?第0398章 有名無實是柳郎,有情有義是蟲娘第0477章 誰家還能沒點底蘊?第0222章 被向敏中坑了的寇季第0291章 花錢也是一件困難的事第0777章 千萬年不會變的原則問題第0625章 折母西去第0595章 夏先生第0704章 趙禎說出的豪言第0360章 寇季的高招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090章 叮囑(二合一)第0283章 玩大了的川府交子鋪第0178章 癭相第0858章 整個大遼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第0736章 一場相隔萬里的談判第0434章 反揚帆遠航(十一) 中秋快樂!國慶快樂!第0012章 蘇蟬兒(求收藏!求推薦!)第0294章 婚事?第0207章 劉娥想翻身?(爲‘Smile流心’萬賞加更!)第0135章 投石問路(求訂閱!1\\5)第0090章 叮囑(二合一)第0878章 大宋雖然變強了,但是問題依然很多第0443章 躲不過去的麻煩第0396章 寇季的局,驚恐的李迪第1017章 趙禎的密語,各家如約送來的重禮第0209章 劉娥調兵第0739章 開科取士又鬧妖?!第0990章 無賴先師?第0448章 人走茶涼第0315章 工部!工部!第0455章 討打的趙禎第0114章 將帥之才?第0926章 先生,您該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第0967章 趙禎的爲君之道(今晚一更,明天補……)揚帆遠航(十四)第0942章 天上掉下來的兩個便宜學生第0653章 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第0284章 接手第0866章 古北口第0594章 萬先生第0697章 貪婪使人愚蠢第0085章 觀星樓中第0308章 碰瓷?第0716章 石元孫的小心思第0114章 將帥之才?第0264章 請誅丁謂第0847章 兵臨雙關,戰火重燃第0843章 黑山威福府第0007章 見寇禮(求推薦!求收藏!)第0200章 冬狩第0002章 宰相府前門檻高第0837章 戰爭與瘟疫第0111章 吐血了……第0289章 虛僞二字的可怕第0650章 不忠不孝第0461章 自作聰明第0505章 躲不開的宿命,張元的成名之謀第0347章 趙禎的成長第0781章 波瀾再起!第0862章 讓人絕望的大決戰 (高考加油!)第0220章 來自於權臣的強勢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