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4章 趙禎說出的豪言

王隨既然開了口,那就不怕鄧國大長公主的威懾。

王隨盯着鄧國大長公主冷聲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不遵循國法家規,天下豈不是早就亂了。駙馬縱容僕從,毀壞民田,犯的就是國法。

法不容情。

駙馬既然犯了國法,臣身爲御史中丞,又怎能裝聾作啞。

臣攔下官家,就是爲了讓官家治駙馬的罪,定駙馬的刑。”

鄧國大長公主冷哼一聲,輕蔑的道:“駙馬乃是皇親貴胄,國法還管不到駙馬頭上,能定駙馬罪的,只有宗正寺的律條。”

王隨不卑不亢的道:“宗正寺的律條,那也是朝廷的法規。”

鄧國大長公主冷笑道:“官家身爲大宗正,已經懲處過了駙馬……”

不等鄧國大長公主把話說完,王隨就打斷了她的話,“官家的懲處難以服衆,臣自然得請官家再做定奪。”

鄧國大長公主盯着王隨,咬牙道:“服衆,誰是衆,你王隨嗎?”

王隨不甘示弱的道:“衆,自然是天下百姓。臣是官家之臣,卻也是天下百姓。”

說到此處。

王隨懶得再跟鄧國大長公主鬥嘴,在鄧國大長公主氣急敗壞的眼神中,王隨對趙禎一禮,朗聲道:“駙馬都尉柴宗慶,縱容僕從毀壞民田,不止坑害了百姓,也連累官家擔了惡名。

臣以爲,當從重處罰。

肯定官家三思。”

鄧國大長公主有心張口反駁,不過看到了趙禎站在龍攆上踏前一步,似乎有說話的意思,立馬閉上了嘴。

趙禎如今偏向着他們這些皇族,他們自然得維護趙禎的威嚴,不能跟趙禎對着幹。

趙禎擰着眉頭,看向了王隨,道:“王隨,朕說朕乏了,你聽不懂嗎?”

王隨直面趙禎,鄭重的道:“臣肯請官家三思!”

趙禎面色微冷,語氣冰冷的道:“駙馬都尉柴宗慶毀壞民田,朕已經喝斥過他了,也償還了百姓錢財。你還想讓朕怎樣?殺了他嗎?”

王隨一愣,剛要開口。

卻聽趙禎又道:“鄧國大長公主是朕的親皇姑,駙馬都尉柴宗慶是她的夫婿,也算是朕的長輩。朕難道要爲三兩畝的民田,去重處朕的長輩嗎?”

“官家……”

“此事到此爲止,莫要再論。”

趙禎說完這話,甩着袖子準備回到龍攆內去。

王隨瞪大了眼睛,一臉難以置信的盯着趙禎,他發現趙禎變得十分陌生,身上再無以前的仁德,反而多了一些蠻橫和糊塗。

“官家,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您縱容駙馬都尉柴宗慶毀壞民田,等於是助長了他們作惡的威勢,一旦皇族中人,人人效仿,到時候我大宋江山可就危險了。”

王隨在趙禎邁步進入龍攆的時候大聲怒吼。

皇親國戚們聽到了王隨的話,一個個滿臉怒容,指着王隨的鼻子喝斥。

“放肆!”

“誹謗皇族,惡意攀咬皇族,乃是重罪!”

“……”

趙禎心中暗歎了一聲,臉上卻依舊冷漠,他回過身,冰冷的目光落在了王隨身上。

皇親國戚們見此,心中大喜。

趙禎明顯是被王隨觸怒了,他們一個個紛紛開口,請求趙禎懲處王隨,給王隨一個教訓。

趙禎在聽完了皇親國戚們的控訴以後,盯着王隨,冷聲道:“王隨,朕已經說過了,此事已經揭過,爲何你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此事。

當朕沒有脾氣嗎?”

王隨剛要開口,趙禎卻搶先一步道:“左右?”

“微臣在!”

“興慶府還缺一位權知府,送王隨去興慶府上任。”

“喏!”

“中書舍人?”

“微臣在!”

“即刻草詔,罷黜王隨御史中丞之職,改任權知興慶府!”

“喏!”

趙禎當着滿朝文武、皇親國戚的面,罷黜了王隨御史中丞之職,發配到了興慶府去擔任知府,着實將所有人都嚇了一條。

御史中丞,那可是朝堂上有頭有臉的重臣。

往日裡彈劾趙禎,都不會被降罪。

如今卻因爲彈劾柴宗慶,被罷了官。

滿朝文武驚愕之餘,紛紛看向了那些皇親國戚。

那些皇親國戚見趙禎爲了他們,先罷了種世衡的一等公,後有罷了王隨的御史中丞,氣焰別提多囂張了,一個個仰着頭,充滿譏諷的看着滿朝文武。

似乎在告訴滿朝文武,天下是趙氏天下,我們是趙氏之人,我們是主,你們是僕,僕人跟主人作對,那就是在找死。

滿朝文武心頭突然涌現出了一絲火氣,一個個咬着牙,齊齊向趙禎施禮。

“臣等肯請官家收回成命!”

皇親國戚們見此,一個個看向了趙禎,他們想知道趙禎是如何應對滿朝文武逼迫的。

趙禎目視羣臣,冷冷的道:“幹什麼?逼宮嗎?今日的大宋,已非昨日的大宋。朕已經不需要在爾等逼迫下低頭。

朕既然做了決定,那就不容更改。”

趙禎一甩袖子,坐進了龍攆,淡淡的聲音從龍攆內傳出。

“陳琳,還等什麼?還不驅車回宮?”

陳琳躬身站在龍攆的車轅上,瞧着躬身站着,一動不動的滿朝文武,一臉苦澀的對龍攆內的趙禎低聲道:“官家,滿朝文武都在龍攆邊上站着呢。”

趙禎毫不避諱的開口道:“他們喜歡站着,那就讓他們站着吧。”

陳琳聞言,瞥了滿朝文武一眼,嘆了一口氣,吩咐宦官們趕車離開。

滿朝文武見此,心頭巨震,一個個握起了拳頭,渾身在打哆嗦。

眼看着趙禎的龍攆緩緩離去,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官家,您爲了一羣惡徒,殘害忠良,是非明君……”

“……”

趙禎就像是沒有聽到他們的話一樣。

一路驅車遠去。

皇親國戚們,一個個面帶譏諷的掃了滿朝文武一眼,各自返回了各自的馬車,跟着趙禎的龍攆趕往了汴京城。

滿朝文武站在原地,久久不肯挪動。

最終,還是王雲升開口打破了沉寂。

“我們先回京再說,呂公、王公、張公都在京中……”

王雲升一語驚醒夢中人。

滿朝文武才意識到,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個宰相不再此處,沒有有分量的人說話,自然勸不住官家。

等到回到了汴京城,將綏德城內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請他們一起去勸誡官家,官家一定會迷途知返的。

想到了此處,滿朝文武一個個的坐上了馬車,追着趙禎的龍攆而去。

一會兒工夫,綏德城內就只剩下了一直冷眼旁觀的寇季,以及被髮配到興慶府爲官的王隨。

寇季在滿朝文武走後,並沒有動身跟上趙禎的龍攆,而是吩咐人去趙禎身邊請了個病假,暫緩了一天的行程。

寇季還吩咐人去綏德城,弄了一些酒肉。

然後他屏退了左右,提着酒肉找上了王隨。

寇季找上王隨的時候,王隨正席地癱坐着,眼中流淌着兩行熱淚,嘴脣一張一張的,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趙禎派遣的御前侍衛,在他四周守着。

其中一人手裡還捧着一卷詔書。

改任王隨爲興慶府知府的詔書。

寇季到了以後,幾個人趕忙向寇季施禮。

“卑職等人見過寇樞密……”

寇季點點頭,吩咐道:“你們先退下,我有幾句話要跟王隨說。”

御前侍衛有些爲難。

寇季微微眯起了眼,看向了他們,御前侍衛見此,心頭一跳,趕忙拱手,離開了王隨身邊。

寇季在御前侍衛們走後,提着酒肉走到了王隨身邊,席地坐在了地上。

寇季剛坐下,王隨顫聲衝寇季喊道:“寇季,你告訴我,官家是不是被妖人換了心竅?”

寇季略微一愣,長嘆了一聲。

趙禎突然變得如此昏庸,明顯對王隨的打擊不輕。

王隨在被罷官以後,最先想到的居然不是自己的官爵,而是趙禎的安危。

寇季遞給了王隨一塊手巾,認真的道:“世上沒有妖人,就算有,也近不了官家的身。官家還是以前的官家……”

“不可能!”

寇季話還沒有說完,王隨就斬釘截鐵的喊道。

王隨激動的道:“官家若還是以前的官家,怎麼可能不憐憫百姓,怎麼可能不懲治柴宗慶那個惡人……怎麼可能……如此昏庸……”

寇季唏噓道:“官家是有苦衷的……”

王隨一愣,追問道:“什麼苦衷?難道官家有什麼把柄捏在那些皇親國戚的手裡?”

寇季瞥着王隨,神色古怪的道:“官家的皇位是先帝親傳的,能有什麼把柄被人抓?”

君王能落下的把柄,大多跟皇位傳承有關。

趙禎的皇位又不是搶的,是真宗趙恆名正言順的傳下來的。

在皇位傳承上,毫無把柄可言。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事情能成爲君王的把柄?

王隨咬牙道:“那你說,官家爲何會向着皇親國戚,官家又有什麼苦衷?”

寇季看向王隨,坦言道:“那些皇親國戚禍害起來,有多喪心病狂,你應該清楚。官家離京數月,他們就將汴京城禍害的不成樣子了。

官家想收拾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有所收斂,滑溜的像是個泥鰍。

官家之所以縱容他們,就是爲了讓他們誤以爲官家向着他們,然後肆無忌憚的禍害。

等到他們鬧的天怒人怨的時候,官家就有足夠的理由收拾他們。

你應該清楚,他們都是官家的親人,若是不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上,官家很難對他們下狠手。”

王隨愕然的看着寇季,一臉難以置信。

“官家……官家既然有此心,爲何不對我們明言?”

寇季失笑道:“官家若是跟你明說了,你還會在綏德城內仗義執言嗎?”

王隨一愣,一臉尷尬的道:“不會……”

寇季笑道:“這就對了……官家若是跟你們明言了,你們肯定不會皇親國戚作對。你們若是不跟皇親國戚作對,官家拿什麼去助長皇親國戚的威風?

皇親國戚若是不夠威風,怎麼敢肆無忌憚的鬧起來呢?”

王隨遲疑道:“可官家此舉,會寒了許多忠臣的心……”

寇季指了指自己,笑道:“所以官家特地留下我,爲你解惑。”

王隨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能淪爲官家剷除惡人的棋子,我王隨沒有怨言。”

“什麼棋子……”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官家可從沒有拿你當棋子看。眼下西夏初定,需要有重臣坐鎮,有重臣治理。官家將你派往興慶府,就是爲了讓你幫他盯着興慶府內的一切。

我大宋能不能儘快的消化從西夏收復的疆土,全看你如何在興慶府施爲。

你肩頭擔的責任,不比我們這些坐鎮在汴京城的人小。”

王隨聞言,略微愣了一下,他衝着趙禎離去的方向,深深一禮。

“承蒙官家信任,臣王隨,就算是拼上了這條老命,也會幫官家將興慶府治理好。”

寇季聞言,緩緩點頭。

王隨不是一個喜歡做作的人,他能說出這話,那就證明他對趙禎罷去了他御史中丞的職位沒有怨言。

趙禎既然要放縱皇親國戚們胡鬧,那麼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御史臺、內廷,一定會成爲風雲際會的場所。

王隨若是待在御史臺,少不了要被滿朝文武挾裹着跟皇親國戚們作對。

到時候麻煩的事一定是一件接着一件。

趙禎存心護着皇親國戚,王隨縱然在朝堂上說破了嘴皮子,也無濟於事。

於其待在汴京城了遭罪,不如到興慶府牧民。

趙禎看似懲處了他,可實際上卻把他從麻煩的漩渦裡揪了出來。

他本來就是一個喜歡清淨的人。

趙禎此舉很附和他的心意。

他也感受到了趙禎的良苦用心。

因此,他對趙禎自然沒有什麼怨言。

寇季安撫王隨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王隨向趙禎離去的地方施禮過後,攤開了手問寇季討酒。

寇季拿出了酒肉,陪着王隨痛飲了一番。

跟王隨交流了一下治理地方的一些經驗。

寇季喝的微醺的時候,王隨提着酒壺,大笑着趕去了興慶府上任。

王隨的僕人、御前侍衛,緊追着王隨的腳步而去。

寇季被僕人們架着送上了馬車,晃晃悠悠的緊追着趙禎的龍攆而去。

龍攆上。

趙禎吩咐陳琳驅車趕了許久的路以後,濃濃的嘆息了一聲。

爲了一舉拿下所有的皇親國戚,他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先後兩位重臣被罷,趙禎不希望有第三個出現。

但凡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的人,即便不是忠貞耿直之人,那也是心憂大宋的臣子。

此類的臣子,折損一個,都是一個大的損失。

就在趙禎長吁短嘆的時候,陳琳掀開了龍攆的車簾,進入到了龍攆內,低聲稟報道:“官家,有寇府的僕人稟報,說寇樞密身體抱恙,恐怕要耽誤一兩日的行程。”

趙禎聞言,長出了一口氣,臉上多了一絲笑意。

“派人給四哥送幾盒上好的補品過去。”

“喏……”

陳琳退出了龍攆以後,趙禎自言自語的笑道:“有四哥出面,幫朕安慰王隨,王隨心裡應該不會再埋怨朕的。朕也不用因此損失一個良臣。”

“甚好……”

“……”

回京的路上,有皇親國戚們瞎折騰,註定會生出許多事端。

滿朝文武雖然已經決定了回汴京城,請王曾、呂夷簡、張知白三個人主持公道。

但面對肆無忌憚的四處爲禍的皇親國戚,還是有些看不下去。

在回京的路上,先後有四位官員出聲,彈劾皇親國戚,無一例外,都被趙禎發配去了興慶府等地。

相對的,寇季跟着又病了四次。

……

三月初。

趙禎率領着兵馬終於到了開封府的地界。

爲了慶祝趙禎凱旋而歸。

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個人,率領着留守汴京城的官員,以及一些自發前來的百姓,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場面之大,前所未有。

據說開封府境內的百姓,自發的踊到了官道兩側,齊齊的向趙禎施禮,恭迎趙禎凱旋。

要知道,在大宋朝,皇帝出行,除非是官府特地組織的,不然百姓們見到了皇帝的龍駕,是不需要施禮的。

自發的施禮就更不可能。

百姓們自發的想趙禎施禮,說明趙禎對遼國、對西夏征戰取得了勝利,深得百姓的心。

百姓們不僅自發的向趙禎施禮,還自發的給軍中的將士們送上了許多吃喝的東西。

東西多的天武、上下虎翼軍的將士們都不好意思拿。

此次征討西夏,他們也打過一兩場仗,但都不是什麼惡戰。

惡戰都是種世衡、朱能、劉亨、王凱等人手底下的親軍打的。

天武、上下虎翼軍的將士們覺得,朱能等人的麾下,比他們更有資格接受百姓們的愛戴。

百姓們在送上了祝福,獻上了薄禮以後,隨同着將士們,簇擁着趙禎到了汴京城。

趙禎走到汴京城外城城門口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必要說一兩句。

於是他就當着所有人的面,攀上了城牆,站在城牆之上,高聲宣告了一句話。

“從今日起,我大宋便是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四海之內,敢傷我大宋子民者,朕必伐之!”

趙禎一句話,點燃了汴京城,點燃了大宋,點燃了整個天下。

他向汴京城所有百姓宣告了,大宋成爲真正的天朝上邦。

他向整個大宋所有百姓宣告了,從此以後,大宋百姓無論走到哪兒,都能揚起腦袋做人。

他也向天下所有的邦國宣告了,犯我大宋者,必伐之。

汴京城一瞬間成爲了聲音的海洋。

山呼海嘯聲不絕於耳,並且久久沒有停歇。

趙禎在百姓們的吶喊聲中,下了城頭,領着滿朝文武、皇親國戚,入了汴京城,先到了太廟,將大宋和遼國簽訂的盟約、李德明的腦袋,一同獻給了祖宗。

隨後纔回宮,賞賜了文武,大赦了天下。

也不知道趙禎是有意的,還是故意的。

在大赦天下之前,他先下達了一道將天下所有罪囚發往鎮北路、鎮西路等地的旨意。

隨後才下發了大赦天下的旨意。

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舉動,裡面卻蘊含着大的深意。

不過此舉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因爲大部分人都沉浸在激動和歡慶當中。

只不過,這一切都跟寇季無關。

作爲征討西夏之戰的發起者,寇季是在趙禎回京以後第三日,纔回到汴京城的。

寇季回到汴京城以後,汴京城內的歡慶已經接近了尾聲。

寇季進入到了汴京城以後,除了發現汴京城裡施捨米粥的善人們多了不少以外,並沒有看到汴京城有其他變化。

寇季吩咐僕人們護送着向嫣和寇天賜回了府,他帶着一個老僕,駕着車趕往了皇宮。

到了皇宮門口的時候,就撞見了正怒氣衝衝的從宮裡出來的王曾。

王曾似乎在氣頭上,一個勁的悶頭往前走,也不看過往的馬車,也沒有坐上自己的馬車,像是一個蒙着眼橫衝直撞的烈馬,快步的前行者。

“王公?!”

寇季看到了王曾,趕忙呼喊。

王曾下意識的瞥了一眼,“寇季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繼續悶頭往前走。

只不過走了幾步,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不對,猛然腳下一頓。

“寇季?!”

王曾趕忙往寇季的馬車上望了過去,就看到了寇季一臉疑惑的盯着自己。

王曾當即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樣,快步的走到了寇季的馬車前,焦急的道:“你總算回來了,快跟老夫入宮,一起去勸勸官家。”

寇季被王曾生拉硬拽的拽下了馬車,一邊被王曾拽着前行,一邊疑問道:“官家怎麼了?”

王曾聞言,憤憤不平的喊道:“官家在胡鬧,在禍國!”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

王曾意識到了寇季剛回京,有些事情不知道,趕忙解釋道:“官家要重用皇親國戚,給不少皇親國戚都安排了重要的職位。

不僅如此,官家還縱容那些皇親國戚在汴京城裡胡鬧。

老夫三人勸誡了一番,官家乾脆連朝也不上了,躲在後宮裡不出來。”

寇季沉吟道:“官家又不是現在纔開始縱容的皇親國戚,早在興慶府的時候,官家就已經開始縱容皇親國戚了啊?

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第0102章 萬象典當行第0688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來晚了,抱歉)第0320章 黃河河堤……崩了第0181章 朝散大夫第1012章 各家齊聚第0423章 曹國舅第0749章 幕後黑手第0365章 寇府添丁第0632章 眼淚早就流乾了……第0874章 勝仗好打,俘虜難安(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689章 蕭菩薩哥薨了?!第0561章 經略河西之地第0011章 萬花樓(求推薦!求收藏!)第0988章 難得有情人第0183章 東風吹,火勢變第0978章 逐漸脫胎換骨的大宋(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620章 銅臺關血戰第0336章 一言堂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第0331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0656章 逼迫西夏人主動挑起戰事的辦法第0417章 張美人第0152章 寇公車第0703章 矛盾初顯第0936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相爺第0988章 難得有情人第0492章 因爲恐懼而拒絕?第0227章 不服憋着第0857章 送別第0911章 給大宋一個百花齊放的機會第0804章 服軟了……第0963章 虎王!!第0087章 他非良人(二章合一)第0656章 逼迫西夏人主動挑起戰事的辦法第0994章 老虎出更必見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632章 眼淚早就流乾了……第0233章 被新任監軍盯上了的寇季第0597章 威風凜凜楊文廣第0384章 賞賜揚帆遠航(十一) 中秋快樂!國慶快樂!揚帆遠航(十四)第0229章 只見過兩次的‘老友’第0664章 李德明的盤算揚帆遠航(十八)第0554章 陽關大捷第0970章 表裡不一司馬光第0374章 朱能上門第0090章 叮囑(二合一)第0332章 心如刀割的李迪第0770章 劉亨顯蹤……第0915章 天賜大婚,寇氏再添一聖?第0958章 觀人命運(今晚一更……)第0170章 倒不了的劉娥第0911章 給大宋一個百花齊放的機會第0521章 炮聲轟鳴第0507章 殺氣近……第0653章 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第0159章 尚書第0993章 突變第0785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0354章 大作坊第0633章 給你臉了?!第0039章 四君園第1004章 兩個狠人!第0438章 趙禎的強硬第0908章 大秘密第0549章 強攻玉門關!!(元宵節快樂!!)第0077章 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第0627章 陽謀難解,唯有一死第0656章 逼迫西夏人主動挑起戰事的辦法第0286章 論田第0511章 分贓第0378章 瞬息萬變的演武第0703章 矛盾初顯第0372章 何爲軍?第0249章 一個要命的女人……第0723章 張美人……生了!第0081章 太子學武?(二合一)第0148章 請罷六部第0645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0415章 好毒的謀劃第0882章 七部聯軍第0564章 大宋的脊樑立起來了第0058章 見面禮第0635章 明鎬獻策第0407章 膽大妄爲的宦官第0975章 氣死人不償命的包木頭第0871章 趙禎真實的目的第0797章 臣天生獨具慧眼!第0602章 讓人咬牙切齒的狠辣第0282章 挖大坑(祝‘佐佑一聲笑’生日快樂!)第0200章 冬狩第0424章 寇準的退休生活第0637章 說殺你就殺你,誰也保不住,少爺說的第1011章 汝父去也第0375章 約戰第0230章 她美不美,我沒在意,我看中的是她的才華第0838章 一個多月前就設下埋伏第0565章 三公一侯